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叶海燕 秦晴 +19 位作者 刘叶 田益凡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6,共12页
目的探索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涉及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旨在提高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数据填报质量,为医保支付、医院绩效考核、康复学科评价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 目的探索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涉及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内容和数据标准,旨在提高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数据标准化水平,提升数据填报质量,为医保支付、医院绩效考核、康复学科评价等工作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住院病案首页数据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6版)》相关规范,分析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结构和内容。系统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参考分类《国际疾病分类》(ICD-10/ICD-11,ICD-9-CM-3)、《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和《国际健康干预分类》(ICHI Beta-3)进行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形成规范化的术语体系和编码方法。结果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涵盖住院患者信息、住院信息、诊疗信息和费用信息四大板块。ICD-10/ICD-11是康复住院病案首页中的入院诊断和出院疾病诊断的标准和编码工具。ICD-11推荐的3大功能评定工具WHODAS 2.036项版本、简明示范残疾调查、通用功能领域以及ICF可用于康复功能评定和评定结果的编码。ICHI Beta-3和ICD-9-CM-3可用于病案首页中的手术和操作编码,也可用于康复干预项目的编码。结论康复住院病案首页是对康复病历相关内容的总结,也是康复住院数据上报的工具,需要根据康复医疗的特点进行细化和优化,并且补充必要的数据。应该全面推动ICD-11/ICD-10、ICF和ICHI Beta-3/ICD-9-CM-3分类标准的应用,从而提升住院患者疾病和功能诊断数据的准确性。基于ICD-11和ICF补充相关的功能评估结果数据,运用ICHI Beta-3/ICD-9-CM-3对康复干预进行编码。提升康复病历和康复住院病案首页质量,是康复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也为基于康复住院病案首页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奠定了循证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病案首页 数据标准化 国际疾病分类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国际健康干预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电子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2
作者 田益凡 荀芳 +19 位作者 叶海燕 刘叶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3-44,共12页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 目的探讨康复领域电子病历的数据标准体系,聚焦康复电子病历的术语与编码标准、数据结构与重点内容。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和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健康信息互操作性标准(HL7)等相关组织发布的电子病历标准架构,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基于《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并依据《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构建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和内容以及数据标准。结果康复电子病历的数据结构应严格遵守电子病历结构,分为临床文档、文档段、数据组和数据元四个层次,包含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干预信息和费用信息4大内容领域。康复电子病历在传统临床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了与康复治疗相关的内容。WHO-FICs参考分类的应用为康复电子病历疾病和健康功能描述以及康复干预提供诊断标准、功能描述工具、编码工具和术语词表索引工具。研究详细说明了康复电子病历在4个主要类别的数据结构和内容范畴,细化了电子病历中康复内容的填报颗粒度,为康复电子病历提供了详细的数据填报指导。结论康复电子病历的标准化对于提升康复医疗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康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康复电子病历的发展必须以国家和国际标准为基础,在通用的电子病历数据结构和标准下,构建纳入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康复干预等核心数据的康复电子病历数据体系,提升康复电子病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 电子病历 数据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门诊病历数据标准化研究
3
作者 刘叶 秦晴 +19 位作者 叶海燕 田益凡 张赢心 杨亚茹 王忠彦 张萌 刘小燮 杨延砚 曾斌 周谋望 谢欲晓 许光旭 郑洁皎 张鸣生 叶祥明 黄富表 黄秋晨 王一吉 陈迪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 目的分析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结构和标准,为提升康复门诊医疗质量、制定医保支付政策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基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和《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依据《门(急)诊诊疗信息页质量管理规定(试行)》,并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WHO-FICs)框架,确定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和数据内容,探讨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标准。结果构建了康复门诊病历的数据框架,包括患者基本信息、就诊过程信息、诊疗信息以及费用信息4项内容。通过应用WHO-FICs的参考分类ICD-10/ICD-11、ICF和ICHI Beta-3可以标准化制定康复门诊病历的诊断标准和术语,并用于疾病的诊断、功能描述和评估以及康复干预的编码,以提升康复门诊病历数据的上报质量,进而提升康复质量控制水平。结论康复门诊病历结构化和数据标准化是实现康复数据共享的基础。WHO-FICs分类标准用于康复门诊病历的疾病诊断、功能描述和评定以及干预等领域的术语和编码以及评估,为实现康复门诊数据的共享与互联互通以及优化康复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门诊病历 标准化 数据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华勒氏变性的磁共振成像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媛 周红俊 +9 位作者 卫波 丛欣莹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王一吉 康海琼 逯晓蕾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7-492,共6页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华勒氏变性(WD)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91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常规颈椎MRI的矢状位及轴位T2加权像... 目的探讨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脊髓华勒氏变性(WD)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脊髓损伤康复科住院康复的191例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常规颈椎MRI的矢状位及轴位T2加权像(T2WI)进行影像学评估,将其分为WD组和非WD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损伤机制、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AIS)、神经平面、伤后获得MRI的时间差等,并分析WD在脊髓的背柱区(DC)、外侧脊髓丘脑束区(ST)和外侧皮质脊髓束区(CS)的信号特点。结果115例(60.2%)出现WD。WD组与非WD组年龄、损伤机制、AIS的等级分布和伤后获得MRI时间差有显著性差异(Z>3.820,χ2>9.104,P<0.05)。WD组中,在损伤部位的上方,DC、ST的WD发生率分别为100%和87%;在损伤部位的下方,CS的WD发生率为35.7%。根据WD信号出现的方式将其分为3组,只出现DC变化的15例(13%),DC合并ST发生变化为59例(51.3%),DC、ST、CS 3个位置均有变化的41例(35.7%)。3组间伤后获得MRI的时间差有显著性差异(H=90.794,P<0.05),3组间AIS等级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创伤性颈脊髓损伤患者的常规MRI检查T2WI可检测到WD信号,且WD的发生与伤后时间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颈脊髓损伤 华勒氏变性 磁共振成像 美国脊柱损伤协会残损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最新修订及解读 被引量:71
5
作者 王一吉 周红俊 +8 位作者 李建军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卫波 康海琼 逯晓蕾 袁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79-882,共4页
目的探讨最新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2013)检查表的修订之处及其意义。方法通过详细对比ASIA国际标准委员会提供的最新版ISNCSCI-2013检查表(英文版)与ISNCSCI-2011检查表(英文版),找出修订之处,同时根据ISNCSCI-2011检... 目的探讨最新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2013)检查表的修订之处及其意义。方法通过详细对比ASIA国际标准委员会提供的最新版ISNCSCI-2013检查表(英文版)与ISNCSCI-2011检查表(英文版),找出修订之处,同时根据ISNCSCI-2011检查表使用体会,分析其修订意义。结果与ISNCSCI-2011检查表相比,ISNCSCI-2013共有11处改动。新版的检查表更便于区分和强调某些条目,同时对某些条目进行了细化。结论 ASIA标准委员会根据应用ISNCSCI-2011检查表的实践体会,对该检查表进行较大的修改,提出了更加科学的记录方法,使之能更加直观、清楚地反映出检查结果。本次修订更有利于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估结果的记录和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版本 修订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评分法在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异常关键点评分中的信度 被引量:17
6
作者 王一吉 周红俊 +8 位作者 袁媛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卫波 康海琼 逯晓蕾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17-1119,共3页
目的检验数字评分法在脊髓损伤感觉异常关键点评分中的重测信度和评测者间信度。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采用数字评分法对69例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异常关键点进行评分。评测者A对关键点进行第一次评分,次日评测者B对同一关键点进行... 目的检验数字评分法在脊髓损伤感觉异常关键点评分中的重测信度和评测者间信度。方法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采用数字评分法对69例脊髓损伤患者的感觉异常关键点进行评分。评测者A对关键点进行第一次评分,次日评测者B对同一关键点进行再次评分。3周后由评测者A再次对同一患者进行评分。结果两侧肢体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评分的重测信度(r>0.88,P<0.001)和评测者间信度(ICC>0.93,P<0.001)均良好。颈段、胸段和腰段针刺觉评分和轻触觉评分的重测信度(r>0.88,P<0.001)和评测者间信度(ICC>0.93,P<0.001)均良好。结论数字评分法在脊髓损伤患者感觉异常关键点评分中具有良好的重测信度和评测者间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数字评分法 感觉功能 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应用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一吉 周红俊 +8 位作者 李建军 刘根林 郑樱 卫波 郝春霞 张缨 康海琼 逯晓蕾 袁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29-1233,共5页
目的调查国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的使用情况并推广。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的文章进行检索,检索词为"脊髓损伤"、"截瘫"、"四肢瘫"。结果国内文章ISNCSCI使用率... 目的调查国内研究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的使用情况并推广。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的文章进行检索,检索词为"脊髓损伤"、"截瘫"、"四肢瘫"。结果国内文章ISNCSCI使用率为46.6%,康复科使用率60.7%,脊柱外科使用率为47.8%,骨科使用率为35.3%。结论 ISNCSCI在国内脊髓损伤患者的研究中未广泛使用,在对ISNCSCI的认识和使用上存在一定滞后性,应加强对ISNCSCI重要性的认识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运动功能对称性与步态对称性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一吉 周红俊 +9 位作者 何泽佳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卫波 康海琼 张缨 逯晓蕾 袁媛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9-645,共7页
目的 观察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态对称性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博爱医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34例,根据左右下肢运动评分的差异分为下肢对称损伤组(对称组,n=15)和下肢非对称损伤组(非对称组,n=19)。采用... 目的 观察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态对称性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5月至2021年11月,北京博爱医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34例,根据左右下肢运动评分的差异分为下肢对称损伤组(对称组,n=15)和下肢非对称损伤组(非对称组,n=19)。采用三维运动采集系统和足底压力采集系统进行步态测试。计算步长以及站立相和迈步相对称值。结果 对称组的步长对称值、站立相对称值和迈步相对称值均明显低于非对称组(|t|> 2.619,P <0.01)。非对称组站立相对称值和迈步相对称值与双侧下肢肌力差值呈正相关(r> 0.468,P <0.01)。判别分析显示,下肢损伤不同对称性患者的步态参数方程不同。结论 下肢运动功能对称性影响脊髓损伤患者步态对称性,左右下肢运动总分的差值是重要的影响因素。步态参数可用于判定脊髓损伤患者的下肢损伤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步态 运动功能 下肢 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男性患者的生殖功能障碍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一吉 周红俊 陈素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19-220,共2页
脊髓损伤会对男性患者的生殖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常常导致勃起、射精功能障碍和精子质量的异常。随着研究和技术的发展,大多数脊髓损伤男性患者可完成勃起、射精,并进行辅助生殖。本文综述脊髓损伤后男性患者的生殖功能障碍及其相关方面。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勃起 射精 生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的体位性低血压 被引量:20
10
作者 王一吉 周红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3期244-246,共3页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直立体位下的血压的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在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中,影响患者的训练和康复。但到目前为止,其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就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原因;典型症状、诊断和测量;治疗和预防... 体位性低血压是指在直立体位下的血压的下降。体位性低血压常发生在高位脊髓损伤的患者中,影响患者的训练和康复。但到目前为止,其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本文主要就脊髓损伤后体位性低血压的可能原因;典型症状、诊断和测量;治疗和预防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体位性低血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提高和改善步行功能的装置:动力下肢外骨骼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一吉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7期628-631,共4页
下肢外骨骼系统是一种结合了人工智能和机械动力装置的机器人。近年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发展迅速,相关技术不断成熟,极大增强了人类的步行能力,但是一些新技术在缺乏实际环境中的检验。本文主要回顾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配置、控制方... 下肢外骨骼系统是一种结合了人工智能和机械动力装置的机器人。近年来,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发展迅速,相关技术不断成熟,极大增强了人类的步行能力,但是一些新技术在缺乏实际环境中的检验。本文主要回顾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结构配置、控制方式和仿真检验,认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将各种新技术结合起来,更好地推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 机器人 步行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下尿路功能基本数据集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一吉 周红俊 +6 位作者 李建军 郑樱 郝春霞 康海琼 张缨 刘根林 卫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10期975-982,共8页
收集下尿路功能信息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设立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基本数据集是为了规范日常的最主要的下尿路信息的收集方式和报告内容,使之符合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目的与要求。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下尿路功能基本... 收集下尿路功能信息对于脊髓损伤患者的管理非常重要,设立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基本数据集是为了规范日常的最主要的下尿路信息的收集方式和报告内容,使之符合国际脊髓损伤数据集的目的与要求。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下尿路功能基本数据集,有助于规范和统一我国脊髓损伤患者下尿路功能基本信息的收集,为泌尿系统的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 泌尿系并发症 下尿路功能基本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在重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功能中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一吉 李建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1-43,共3页
重建运动功能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非常重要,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恢复和有效的康复。康复工程学正努力研发用于辅助步行功能训练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过去10年中,用于重建步行功能训练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已有了很大发展,本文综述用于恢... 重建运动功能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非常重要,主要取决于自身的恢复和有效的康复。康复工程学正努力研发用于辅助步行功能训练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过去10年中,用于重建步行功能训练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已有了很大发展,本文综述用于恢复患者步行功能和治疗师评估运动康复疗效的一些新技术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外骨骼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 步行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患者不同便秘程度结肠通过时间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一吉 周红俊 +8 位作者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卫波 康海琼 逯晓蕾 袁媛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便秘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结肠通过时间。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73例男性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根据便秘程度分为轻度便秘组(n=25)和重度便秘组(n=48),采用不透X线标记物追踪法测试全结肠、升结肠(包括结肠右曲)、横结肠、... 目的比较不同便秘程度脊髓损伤患者的结肠通过时间。方法 2015年6月至2017年9月,73例男性圆锥上脊髓损伤患者根据便秘程度分为轻度便秘组(n=25)和重度便秘组(n=48),采用不透X线标记物追踪法测试全结肠、升结肠(包括结肠右曲)、横结肠、降结肠(包括结肠左曲)及直肠乙状结肠的通过时间。结果重度便秘组全结肠、横结肠及降结肠通过时间大于轻度便秘组(P <0.05);两组均为直肠乙状结肠通过时间最长(P <0.05)。结论男性脊髓损伤便秘患者不同节段结肠通过时间有差异,应针对目标结肠进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便秘 结肠通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检查表2019版最新修订及解读 被引量:115
15
作者 康海琼 周红俊 +8 位作者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卫波 王一吉 逯晓蕾 袁媛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83-985,共3页
目的探讨2019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检查表的修订之处及其意义。方法通过逐字对比ASIA国际标准委员会提供的2019版ISNCSCI检查表(英文版)与2015版ISNCSCI检查表(英文版),找出修订之处,结合临床经验,分析并解读其修订意... 目的探讨2019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ISNCSCI)检查表的修订之处及其意义。方法通过逐字对比ASIA国际标准委员会提供的2019版ISNCSCI检查表(英文版)与2015版ISNCSCI检查表(英文版),找出修订之处,结合临床经验,分析并解读其修订意义。结果与2015版相比,2019版共有5处改动。新版的检查表对运动、感觉评分及部分保留带(ZPP)的定义进行重大修订。结论ASIA标准委员会根据应用2015版ISNCSCI检查表的实践体会,对该检查表进行较大的修订,提出更加科学的记录方法,使之能更加直观、清楚地反映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 修订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4例住院脊髓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49
16
作者 郝春霞 李建军 +7 位作者 周红俊 康海琼 栗绍强 刘根林 郑樱 卫波 张缨 王一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11-1013,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992年4月~2006年8月收治的1264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骨折发生的年龄主要在20~40岁(56.1%);交通事故(44.3%)与坠落伤(21.8%)是主要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依次是颈段(31....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对1992年4月~2006年8月收治的1264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和结论骨折发生的年龄主要在20~40岁(56.1%);交通事故(44.3%)与坠落伤(21.8%)是主要的致伤原因;骨折部位依次是颈段(31.5%)、胸腰段(28.1%)、胸段(21.3%);完全性损伤占56.7%,不完全性损伤占43.3%。并发症中前3位依次是泌尿系感染、压疮、膀胱结石。在住院费用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自费(52.5%),其次为公费(33.1%),医疗保险占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髓横断大鼠减重平板步行训练后腰髓前角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可塑性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张缨 纪树荣 +6 位作者 孙异临 范晓华 周红俊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王一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6-308,I0002,共4页
目的:探索步行训练提高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的脊髓可塑性机制。方法:8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胸髓横断模型组(n=33)、SCI后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治疗组(n=33),分别于术后第7天、15天、45天,通过光镜和电... 目的:探索步行训练提高脊髓损伤(SCI)后运动功能的脊髓可塑性机制。方法:84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8)、胸髓横断模型组(n=33)、SCI后减重平板步行训练(BWSTT)治疗组(n=33),分别于术后第7天、15天、45天,通过光镜和电镜观察SCI大鼠脊髓腰膨大内前角神经元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胸髓横断大鼠BWSTT后,腰髓前角神经元超微结构出现代偿性改变。结论:BWSTT后胸髓横断大鼠可通过增强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腰髓前角神经元的可塑性,促进其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减重平板步行训练 超微结构 脊髓可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脊髓损伤患者步行训练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缨 纪树荣 +6 位作者 彭晓霞 周红俊 桑德春 刘根林 郑樱 郝春霞 王一吉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3-157,共5页
目的:循证评价步行训练对慢性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病程大于1年SCI患者步行训练的临床试验研究,计算步行速度的加权均数差(WMD)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发现,步行... 目的:循证评价步行训练对慢性脊髓损伤(SCI)患者步行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检索MEDLIN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病程大于1年SCI患者步行训练的临床试验研究,计算步行速度的加权均数差(WMD)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发现,步行训练能提高慢性运动不完全SCI患者的步行速度;其中功能电刺激(FES)加减重步行训练(PBWSTT)和FES辅助的平地步行训练的疗效较肯定。结论:步行训练对改善步行功能有利,但鉴于目前关于步行训练临床研究的高质量文献较少,所以证据仍不充分,尚需要严格设计的大样本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进一步证实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META分析 步行训练 功能性电刺激 减重步行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脊髓损伤致伤原因变化特点 被引量:11
19
作者 刘根林 周红俊 +9 位作者 李建军 王一吉 郑樱 郝春霞 张缨 卫波 康海琼 逯晓蕾 袁媛 蒙倩茹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损伤致伤原因变化特点与预防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4岁以下脊髓损伤患儿进行致伤原因和人口学特点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儿共221例,其中男童62例,女童159例;在1~13岁各年龄段均... 目的探讨儿童脊髓损伤致伤原因变化特点与预防策略。方法对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本院收治的14岁以下脊髓损伤患儿进行致伤原因和人口学特点的回顾性分析。结果脊髓损伤患儿共221例,其中男童62例,女童159例;在1~13岁各年龄段均有分布,中位数6岁;4~7岁患儿最多(55.7%),以女童为主(83.7%)。儿童脊髓损伤的前5位致伤原因分别是体育运动损伤78例(35.3%)、非外伤性损伤56例(25.3%)、其他外伤48例(21.7%)、交通事故24例(10.9%)和高处坠落12例(5.4%)。在体育运动损伤病例中,下腰动作导致的脊髓损伤75例(96.2%),主要发生在5~7岁(80.0%),均为无骨折脱位型胸脊髓损伤,其中完全性脊髓损伤53例(70.7%)。结论近年来儿童因练习舞蹈下腰动作导致的脊髓损伤增多,应重视下腰训练前的专业评估和风险教育,积极采取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脊髓损伤 致伤原因 下腰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扩展数据集 被引量:16
20
作者 郑樱 周红俊 +6 位作者 李建军 刘根林 郝春霞 王一吉 张缨 康海琼 卫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扩展数据集主要供研究而用并提供一个标准化格式用于收集和报道脊髓损伤后更多的肠功能信息,它还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肠功能研究的结果。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扩展数据集,有助于提高我国脊髓损... 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扩展数据集主要供研究而用并提供一个标准化格式用于收集和报道脊髓损伤后更多的肠功能信息,它还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肠功能研究的结果。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扩展数据集,有助于提高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肠道功能障碍的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 肠道功能障碍 肠功能扩展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