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制虾饼的加工工艺
1
作者 王一全 刘慈坤 +6 位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许丽 董浩 王金梅 位正鹏 季广仁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3期69-69,共1页
预制菜是指对食品原料经过预加工等一系列处理后,消费者经加热或熟制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6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为预制... 预制菜是指对食品原料经过预加工等一系列处理后,消费者经加热或熟制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6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中,首次明确预制菜定义和范围,为预制菜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与酸菜鱼、烤鱼、粉丝扇贝等现有的水产预制菜不同,预制虾饼是一种以虾仁和虾肉糜为主要原料,经斩拌、加热、成型、冷冻等工序制成的形状可控且口感细腻的虾糜凝胶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 预制菜 预包装菜肴 凝胶制品 虾肉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预制虾饼的加工工艺
2
作者 王一全 刘慈坤 +6 位作者 李学鹏 励建荣 许丽 董浩 王金梅 位正鹏 季广仁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41,共8页
为开发预制虾饼制品,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分析淀粉种类、淀粉添加量、蛋清粉添加量、鱼糜添加量对预制虾饼凝胶强度、持水性、质构特性、白度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凝胶强度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预制... 为开发预制虾饼制品,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分析淀粉种类、淀粉添加量、蛋清粉添加量、鱼糜添加量对预制虾饼凝胶强度、持水性、质构特性、白度和感官评分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以凝胶强度和感官评分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预制虾饼配方。结果表明:与其他淀粉相比,木薯磷酸酯淀粉可有效改善虾饼的食用品质;预制虾饼的最优配方为:以虾仁质量计,木薯磷酸酯淀粉质量分数5.98%、蛋清粉4.80%和鱼糜30.22%,其他辅料包括食盐质量分数0.5%、味精1%、猪油3%、复合磷酸盐0.5%、大豆分离蛋白2%、姜粉0.5%、洋葱粉0.5%、料酒1%、水10%、混合蔬菜粒15%。基于该配方制得的预制虾饼感官评分为89.20,凝胶强度为65.06 g·cm,与预测值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虾饼 响应面优化 凝胶强度 感官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管反循环冲砂过程的磨损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赵签 黄宏彬 +2 位作者 王一全 张永学 张金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7-113,共7页
针对连续管反循环冲砂解堵过程中颗粒对管壁造成的磨损问题,采用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选择了新的磨损模型并自编对应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接口程序,对水平井斜井段两相流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颗粒体积分数、流体流速、颗粒大小及... 针对连续管反循环冲砂解堵过程中颗粒对管壁造成的磨损问题,采用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选择了新的磨损模型并自编对应的用户自定义函数(UDF)接口程序,对水平井斜井段两相流进行了数值计算,研究了不同颗粒体积分数、流体流速、颗粒大小及流体黏性时液固两相流对壁面磨损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高颗粒体积分数下的磨损机理为以磨蚀为主,冲蚀为辅;磨损主要发生在连续管内的外曲率半径处,且无论两相流的流速、颗粒体积分数、颗粒大小及流体性质如何,最大磨损率均发生在斜井段入口附近;流体排量越大,磨损越严重,当排量从200 L/min增加到600 L/min时,最大磨损率从6.06×10^-11m/s增加到2.15×10^-10m/s。所得结果可为减轻连续管磨损及预测连续管寿命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管 反循环冲砂 欧拉-欧拉两相流模型 磨损率 磨蚀 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机械臂系统轨迹规划仿真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一全 王敏 +1 位作者 杨闻 王兴龙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9年第1期40-46,共7页
在轨组装系统处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其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有别于地面环境下的。文章以空间三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采用适用于空间环境的拉格朗日方程,推导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仿真得到不同作用力矩下各关节的动力学响应,分析并... 在轨组装系统处于空间微重力环境下,其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有别于地面环境下的。文章以空间三自由度机械臂为研究对象,采用适用于空间环境的拉格朗日方程,推导机械臂系统的动力学方程,仿真得到不同作用力矩下各关节的动力学响应,分析并校验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准确可靠,与实际相符,且直观表述了各个转角间因关节力矩不同所产生的相互耦合情况。文章还在常规的机械臂轨迹规划方法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轨迹逼近策略,并对比两种不同轨迹逼近策略的优劣,证明本文方法在效率和精度上更优,且可确保按照期望的路径执行空间环境下的目标捕捉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机械臂 微重力环境 在轨服务 动力学模型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5
作者 王一全 高明利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3期8-12,共5页
膝骨关节炎(KOA)是当今社会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在缓解关节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取得良好疗效;西医则在控制关节炎症、外科矫正关节畸形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查阅近几年有关膝骨关节炎的代表性相关文献,从... 膝骨关节炎(KOA)是当今社会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中医在缓解关节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等方面取得良好疗效;西医则在控制关节炎症、外科矫正关节畸形等方面取得显著疗效。查阅近几年有关膝骨关节炎的代表性相关文献,从多角度对KOA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多途径治疗(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中医外治法、传统运动疗法,西医口服药物、关节腔内药物注射、外科手术)等方面进行归纳,尤其从多途径治疗KOA方法的研究结果角度对近几年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KOA的概况进行总结,认为中医药在防治KOA方面取得良好疗效,医师根据不同患者的症状、舌苔脉象、针对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效果极佳且不良反应小。西医药物可快速有效抑制关节炎症细胞的表达,控制病情恶化,具有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优势。外科治疗可矫正关节畸形,对改善晚期关节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扬长避短,即可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辅助西药降低不良反应,又能提高临床疗效,应用中更受患者青睐。中医、西医以及中西医结合在治疗KOA方面各具优势,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对本病进行有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发病机制 中西医诊治 多途径治疗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自激式波动射流发生装置及其射流冲击特性
6
作者 艾白布·阿不力米提 庞德新 +4 位作者 刘永红 孙长友 杨博源 王一全 李辉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6-72,共7页
为了对新型自激式波动射流发生装置及其射流冲击特性进行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装置工作原理、流动及冲击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加工制作装置样机;通过全尺寸波动射流冲击特性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揭示了装置自激波动射流机理,得到主... 为了对新型自激式波动射流发生装置及其射流冲击特性进行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装置工作原理、流动及冲击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并加工制作装置样机;通过全尺寸波动射流冲击特性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揭示了装置自激波动射流机理,得到主射流雷诺数、围压对装置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装置出口因附壁效应形成规律的波动射流,装置上部喷嘴与下部喷嘴的压力、流速波动基本一致;出口流速幅值受主射流雷诺数影响较大,且成正比关系;雷诺数对频率影响不大;自激式波动射流发生装置的冲击特性受围压影响较小;随着排量的提高,出口流速整体呈上升趋势,极值、幅值均与排量呈正相关;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趋势相符,数值误差为8.7%,进一步验证了数值模拟方法用于瞬态射流过程预测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新型自激式波动射流发生装置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激波动射流发生装置 波动射流 附壁效应 自激振荡 冲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DaNN的动力电池SOC估算方法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一全 黄碧雄 +5 位作者 严晓 刘新田 王影 刘双宇 徐华源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6期1969-1975,共7页
针对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估算问题,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建立SOC估算模型,以实验室恒流放电数据训练模型并测试,测试最大绝对误差为2.7%。进一步以FSEC赛车电池实测数据验证,最大测试误差为3.9%。但在... 针对动力电池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的估算问题,利用长短期记忆(LSTM)循环神经网络建立SOC估算模型,以实验室恒流放电数据训练模型并测试,测试最大绝对误差为2.7%。进一步以FSEC赛车电池实测数据验证,最大测试误差为3.9%。但在工程应用时,考虑到实际运行过程中的环境复杂性以及不同驾驶习惯对动力电池造成的不一致性,需要根据车辆实际行驶工况数据对其进行训练与测试,但是由于该数据中的SOC直接由BMS报文解析而来,无法确定BMS内的SOC算法是否准确,故不能直接用作训练模型时的标签,此时需计算出正确的训练标签或借助已有标签的模型,在其基础上根据实际运行数据对其模型参数进行动态调整。为解决无标签数据的训练问题,本文采取第二种方法,首次提出将迁移学习中的领域自适应网络(DaNN)与LSTM组合形成LSTM-DaNN的SOC估算算法,利用有标签数据预先训练好LSTM模型,再将其模型参数迁移至LSTM-DaNN,最后综合有标签与无标签数据一起对LSTM-DaNN模型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LSTM-DaNN可以在没有实际行驶工况标签(SOC)的情况下完成训练,最大测试误差为4.8%,相比模型自适应调整前误差下降了14.1%,且保证绝对误差<5%,满足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SOC) 长短期记忆(LSTM) 迁移学习 领域自适应网络(D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径井筒连续管打捞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王一全 王肖伟 +4 位作者 程松节 冯莉娟 都炳锋 艾白布·阿不力米提 王建磊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7-103,共7页
在高压气井中进行打捞作业时,因安全阀通径远小于下部生产管柱通径,所以会严重制约打捞工具尺寸、增加打捞作业难度。鉴于此,研发了大变径井筒连续管打捞连续管落鱼的专用工具。该工具通过高度模块化设计,将抓获及引入、引入检测、侧扶... 在高压气井中进行打捞作业时,因安全阀通径远小于下部生产管柱通径,所以会严重制约打捞工具尺寸、增加打捞作业难度。鉴于此,研发了大变径井筒连续管打捞连续管落鱼的专用工具。该工具通过高度模块化设计,将抓获及引入、引入检测、侧扶正和调向等4大模块集于一体,使之能够在打捞工具尺寸严格受限的情况下适应大变径井筒内的打捞作业工况。制定了打捞作业工艺流程,对卡瓦抓获鱼顶过程所受应力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对侧扶正模块进行理论计算和地面试验,验证了关键模块的性能符合打捞工艺要求。在塔里木油田一口天然气开发井内,用φ50.80 mm连续管,在下部φ114.30 mm油管(内径99.56 mm)内成功捞获长1106 m的φ38.10mm连续管落鱼,验证了打捞工艺的可行性及工具性能的可靠性。该打捞技术的成功应用为今后在类似大变径井筒内实施打捞作业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径井筒 连续管 打捞卡瓦 侧扶正 鱼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气井连续油管多径组合管柱作业新工艺 被引量:5
9
作者 庞德新 艾白布·阿不力米提 +4 位作者 焦文夫 陈波 郭新维 王一全 白华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8,共7页
随着对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三超井”(储层温度超过177℃、储层压力超过105 MPa、井深超过6000 m)的数量越来越多,完井井身结构更为复杂,特别是生产管柱内径表现为多变径,出现生产管柱、产层段堵塞,对气井生产造成了不... 随着对深层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加大,“三超井”(储层温度超过177℃、储层压力超过105 MPa、井深超过6000 m)的数量越来越多,完井井身结构更为复杂,特别是生产管柱内径表现为多变径,出现生产管柱、产层段堵塞,对气井生产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严重时甚至造成关井停产。这就对连续油管在超深气井作业过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三超井”的投产、稳产和增产,基于连续油管规格不同尺寸、设备模块化移动灵活、高自动化程度、可带压起下的优势,结合“三超井”的地质条件、井筒结构和流体介质变化等实际特点,研发了多径组合连续油管作业工艺技术,配套研发了多径连续油管对接装置,并成功应用于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XX11井。研究及实践结果表明:①连续油管多径组合作业有效提高管柱载荷安全系数0.12;②有效降低管柱沿程摩阻,降阻率达到41.7%;③同等压力下提高施工排量获得更高的末端效应提高33%;④增强了返屑能力。结论认为,该工艺能够满足超深气井多变径井筒作业的要求,为超深气井连续油管作业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多径组合 组合优选 储层温度、压力、深度 “三超井” 末端效应 沿程摩阻 安全载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新华 易改危 王一全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3,共4页
本文通过对利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认为影响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是煤层围岩的透气性、断层与褶皱构造、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煤厚变化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其中,煤层顶板岩石的透气性与小型褶皱构造起着主导作用。... 本文通过对利民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分析,认为影响该矿井煤与瓦斯突出的地质因素是煤层围岩的透气性、断层与褶皱构造、煤体结构破坏程度、煤厚变化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其中,煤层顶板岩石的透气性与小型褶皱构造起着主导作用。顶板为石英砂岩地段,由于张性断裂发育,瓦斯突出危险性小;当顶板为泥岩、砂质泥岩和砂泥岩互层,且小型褶皱特别发育、并呈带出现时,是煤与瓦斯突出的最危险地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突出 瓦斯突出 地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井喷砂射孔填砂压裂工具冲蚀规律 被引量:7
11
作者 庞德新 王一全 +4 位作者 艾白布·阿不力米提 向新胜 李凡 张玟浩 焦文夫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96,共9页
连续管携带的压裂工具串冲蚀十分严重,制约了水平井喷砂射孔填砂压裂工艺作业效率及推广应用。为此,通过观察现场压裂作业后井下工具串的冲蚀形态,确立了工具主要冲蚀区域的结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对3种易冲蚀结构进行冲蚀机理研究,找出... 连续管携带的压裂工具串冲蚀十分严重,制约了水平井喷砂射孔填砂压裂工艺作业效率及推广应用。为此,通过观察现场压裂作业后井下工具串的冲蚀形态,确立了工具主要冲蚀区域的结构特征,通过数值模拟对3种易冲蚀结构进行冲蚀机理研究,找出了冲蚀速率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压裂工具的优化思路。研究结果表明:压裂工具在环空高速携砂液冲蚀下会在其接头缩径环、工具表面圆形孔洞及轴向缝隙处产生较明显的冲蚀;工具表面缝隙长度在8~16 mm时,冲蚀速率基本稳定,缝隙长度在16~22 mm时,冲蚀速率与缝隙长度呈正相关,缝隙深度对冲蚀速率的影响无明显规律。研究结果可为环空压裂工具串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压裂工具 冲蚀 数值模拟 缩径环 轴向缝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油管打捞连续油管关键工具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艾白布·阿不力米提 庞德新 +3 位作者 王一全 郭新维 杨文新 焦文夫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9-95,共7页
针对用常规管柱打捞连续油管作业效率低、风险和施工强度高等问题,在调研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油管打捞连续油管的思路,针对现场技术需求研发了专用打捞工具。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在专用打捞工具中集成了鱼顶旋转引... 针对用常规管柱打捞连续油管作业效率低、风险和施工强度高等问题,在调研连续油管作业技术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连续油管打捞连续油管的思路,针对现场技术需求研发了专用打捞工具。通过模块化结构设计,在专用打捞工具中集成了鱼顶旋转引入、鱼顶检测、鱼顶抓获及剪切等功能机构,使其能够适应连续油管打捞连续油管的工况。模拟计算和室内试验证明,专用打捞工具的性能达到了设计要求。该专用打捞工具在塔里木油田X–1井φ88.9 mm生产管柱内进行了13次打捞连续油管的作业,累计捞获井内严重遇卡的φ38.1 mm连续油管2 851.87 m,捞获率100%,作业效率是常规管柱打捞作业的4倍,验证了专用打捞工具性能的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连续油管专用打捞工具能够满足打捞连续油管的要求,可提高打捞连续油管的成功率和作业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油管 井下落鱼 打捞工具 塔里木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SOC拐点修正安时积分实时估算方法 被引量:14
13
作者 刘东 黄碧雄 +2 位作者 王一全 严晓 王影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9年第5期850-855,共6页
对18650及26650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压等数据分析表明:在电池循环老化过程中,虽然容量电压曲线两端曲率最大(拐点)处的SOC值有所变化,但是其电压保持不变。因此在估算SOC过程中,当放电电压达到拐点电压时,将此时的SOC修正为对... 对18650及26650磷酸铁锂电池的充放电电流、电压等数据分析表明:在电池循环老化过程中,虽然容量电压曲线两端曲率最大(拐点)处的SOC值有所变化,但是其电压保持不变。因此在估算SOC过程中,当放电电压达到拐点电压时,将此时的SOC修正为对应的拐点SOC,可以一定程度上优化安时积分法由于初始SOC而估算不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拐点修正安时积分算法,综合考虑温度、充放倍率、循环老化等因素对SOC估算精度的影响,引入充放电曲线拐点概念,建立SOC实时估算数学模型,减小消除安时积分法存在的累计误差问题。对比传统安时积分法估算精度,结果表明:SOC拐点修正安时积分实时估算法的误差在3%,说明该方法在实际工况中具有可行性,并且估算精度较高,可为SOC实时估算与检测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状态SOC 拐点修正安时积分法 实时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梨风味乳优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良奎 杨洋 +2 位作者 张玉玲 王一全 徐辉艳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8期214-215,222,共3页
以凤梨、牛乳为主要原料,以凤梨汁与牛乳的体积比、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卡拉胶添加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凤梨汁与牛乳的体积比1∶2、白砂糖添加量8%、发... 以凤梨、牛乳为主要原料,以凤梨汁与牛乳的体积比、白砂糖添加量、发酵温度、卡拉胶添加量为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凤梨风味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凤梨汁与牛乳的体积比1∶2、白砂糖添加量8%、发酵温度42℃、卡拉胶添加量0.05%,其影响因素由大到小顺序为凤梨汁与牛乳的体积比>发酵温度>白砂糖添加量>卡拉胶添加量。在此条件下研制出的凤梨风味乳色泽最佳,口味酸甜适度,组织细腻,无气泡,无分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梨风味乳 优化工艺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x2Pix算法的虚拟图像生成与可用性验证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雨 赵熙俊 +1 位作者 王一全 李兆冬 《车辆与动力技术》 2022年第1期35-42,共8页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需要大规模的训练数据,然而实地收集数据一般周期较长,且针对某些特定场景(如高原、沙漠等)搜集大量数据较困难,难以满足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要求.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Pix2Pix算法的图像生成方法,在收集到... 目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需要大规模的训练数据,然而实地收集数据一般周期较长,且针对某些特定场景(如高原、沙漠等)搜集大量数据较困难,难以满足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要求.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Pix2Pix算法的图像生成方法,在收集到少量真实图像的基础上,利用Pix2Pix算法产生虚拟图像,并设计试验验证虚拟图像的可用性.试验结果表明,虚拟图像和真实图像具有相似的灰度特征和边缘特征,利用真实图像训练的目标检测模型能够准确识别虚拟图像中的车辆、行人等目标,该虚拟图像生成方法能够生成与真实图像具有相似目标特征和背景特征的图像,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增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生成 生成对抗网络 目标检测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队机动自适应车间距保持控制
16
作者 赵熙俊 崔星 +2 位作者 李兆冬 王一全 杨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44-51,共8页
编队机动是地面无人平台自主导航技术的重要功能之一。研究编队机动系统的车速自适应车间距保持控制方法,建立车速自适应车间距控制框架,将车间距保持控制分为串联的3个部分:跟驰模型、车间距控制和速度规划。以传统时距模型为基础,引... 编队机动是地面无人平台自主导航技术的重要功能之一。研究编队机动系统的车速自适应车间距保持控制方法,建立车速自适应车间距控制框架,将车间距保持控制分为串联的3个部分:跟驰模型、车间距控制和速度规划。以传统时距模型为基础,引入前后车速度关系的修正项,提出改进非线性跟驰模型,模型符合编队机动逻辑,根据车速变化自适应调节安全车间距,提高编队效率。以距离误差和速度误差的加权组合作为车间距控制的目标,设计加权系数的自修正PID控制器,提高了控制响应和控制精度。以参考速度和前后车运动特性为约束,设计速度规划器,对期望速度进行精确跟踪。通过仿真实验和实车实验验证车间距保持控制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控制算法对不同速度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在越野环境前车频繁加减速的工况下具有较好的跟驰性能,且自动适应速度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无人平台 编队机动 自适应车间距控制 跟驰模型 速度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