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叶面喷施锌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糖酸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马红友 玉素甫江·玉素音 +3 位作者 李炳浩 史转辉 张佑银 陆嫦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1-126,共6页
为探究叶面喷施锌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糖酸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香梨生产中叶面喷施锌肥的最适浓度,本试验以6年生库尔勒香梨果树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基础上花后23、38、53 d和68 d分别叶面喷施0.15%硫酸锌(Z1)、0.30%硫酸锌(Z2... 为探究叶面喷施锌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糖酸积累及产量品质的影响,以筛选出香梨生产中叶面喷施锌肥的最适浓度,本试验以6年生库尔勒香梨果树为试材,设置常规施肥基础上花后23、38、53 d和68 d分别叶面喷施0.15%硫酸锌(Z1)、0.30%硫酸锌(Z2)、0.45%硫酸锌(Z3)溶液处理,并以喷施清水为对照(Z0),研究其对成熟期果实产量和品质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锌肥可提高果实单株果数、单果重和产量,同时提高果实品质,其中以Z2处理效果最佳。Z2处理单株果数、单果重、产量较Z0分别提高28.19%、5.07%和34.79%;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VC、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18.91%、7.48%、6.74%和20.00%,有机酸含量显著降低,降幅为9.85%。从相关性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果实可溶性糖含量与果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酸含量与苹果酸、草酸和莽草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与苹果酸的相关性最强,可溶性糖含量与总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在6年生库尔勒香梨生产管理中,叶面喷施适量锌肥能提高香梨果实产量和品质,推荐喷施锌肥浓度为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锌肥 叶面喷施 果实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区施肥条件下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2
作者 李炳浩 玉素甫江·玉素音 +2 位作者 马红友 张佑银 史转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0-267,共8页
为研究根区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养分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粮春1242为研究对象,在大田试验下设置了CK(不施氮肥)、T1(N 165 kg/hm^(2))、T2(N 210 kg/hm^(2))、T3(N 255 kg/hm^(2))、T4(N 300 kg/hm^(2))5个氮肥用... 为研究根区施肥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养分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粮春1242为研究对象,在大田试验下设置了CK(不施氮肥)、T1(N 165 kg/hm^(2))、T2(N 210 kg/hm^(2))、T3(N 255 kg/hm^(2))、T4(N 300 kg/hm^(2))5个氮肥用量处理,分析不同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各器官养分(氮、磷、钾)积累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小麦生育期的推进,不同施氮处理小麦茎干重最大值出现在灌浆期—成熟期,叶干重出现在扬花期—灌浆期;随氮肥用量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和穗粒数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籽粒产量受穗粒数影响最大,在T2处理下籽粒产量最高,达到8 158.5 kg/hm^(2),较其他处理增加了8.3%~18.6%;氮、磷、钾养分积累量中,CK的养分积累量在不同时期均低于其他处理,成熟期氮、磷积累量主要集中在籽粒部分,钾积累量集中在茎部分。T2处理氮肥利用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和籽粒氮素吸收利用率分别为40.8%、6.1 g/kg、38.8 g/kg和33.2%,与T1、T3和T4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0.9~21.5百分点、96.8%~205.0%、8.1%~11.5%和9.1~18.1百分点。综上所述,根区一次性施肥条件下氮肥施用量为210 kg/hm^(2)最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产量,促进养分积累和提高氮肥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根区施肥 产量 养分积累量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山地草甸土壤全氮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廖鑫宇 盛建东 +2 位作者 程军回 玉素甫江·玉素音 刘耘华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7期34-43,共10页
为探究高山草甸土壤全氮的变化特征,以新疆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在全疆范围内采集样点42个,分析土壤全氮含量对年均降水(MAP)、年均温度(MAT)等气候因素,根系生物量、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等生物量,土壤容重、土石比、土壤pH等土壤理... 为探究高山草甸土壤全氮的变化特征,以新疆山地草甸为研究对象,在全疆范围内采集样点42个,分析土壤全氮含量对年均降水(MAP)、年均温度(MAT)等气候因素,根系生物量、地上净初级生产力(ANPP)等生物量,土壤容重、土石比、土壤pH等土壤理化性质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0~100 cm土层中,土壤全氮含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在0~5 cm、5~10 cm、10~20 cm、20~30 cm和30~50 cm土层中,MAP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峰型关系;在50~70 cm和70~100 cm土层中,MAT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0~5 cm和10~20 cm土层中,土壤全氮含量与根系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5~10 cm土层中,呈显著峰型关系;在0~100 cm范围内的7个土层中,ANPP与土壤全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0~5 cm、5~10 cm、10~20 cm和30~50 cm土层中,土壤容重与土壤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0~100 cm范围内的7个土层中,土石比与土壤全氮含量均没有显著相关性;土壤pH与全氮含量在20~30 cm土层中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在50~70 cm土层中呈显著峰型关系。综上,土壤中全氮含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对提高山地草甸植物生产和维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草甸 土壤全氮 气候因素 生物量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料穴施位置、深度及间距对春小麦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炳浩 玉素甫江·玉素音 +7 位作者 马红友 史转辉 张佑银 王火焰 张小龙 王晓春 张燕 张国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99-1605,共7页
为探寻春小麦根区一次施肥最佳施肥位置的技术参数,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行间居中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7.5)H_(10)D_(15))、偏行施肥(肥料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5)H_(10)D_... 为探寻春小麦根区一次施肥最佳施肥位置的技术参数,在新疆哈密市巴里坤县进行田间试验,设置行间居中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7.5)H_(10)D_(15))、偏行施肥(肥料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L_(5)H_(10)D_(15))、加深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5 cm、穴间距15 cm,L_(7.5)H_(15)D_(15))、减小穴间距施肥(肥料距种子7.5 cm、深10 cm、穴间距12 cm,L_(7.5)H_(10)D_(12)),以行间居中施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分析了不同施肥位点及穴间距对春小麦产量、养分利用和土壤养分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区施肥条件下施肥位置对小麦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影响显著,其中L_(5)H_(10)D_(15)处理的产量较其他处理分别增加了3.7%~24.7%,穗粒数的增加是其高产的主要原因;L_(5)H_(10)D_(15)处理提高了籽粒和植株氮积累量及籽粒钾积累量,L_(7.5)H_(10)D_(12)处理提高了成熟期籽粒和植株磷积累量及茎叶、植株钾积累量;L_(5)H_(10)D_(15)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氮肥利用率、氮肥农学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分别为38.8%、8.7 g·kg^(-1)和44.2 g·kg^(-1),与L_(7.5)H_(10)D_(15)、L 7.5 H_(15)D_(15)和L_(7.5)H_(10)D_(12)处理相比,增幅分别为19.2~28.8个百分点、20.8%~148.6%和3.8%~13.6%。土壤养分表观平衡中,L_(5)H_(10)D_(15)处理的氮表观平衡和盈余率均最低,但磷钾表观平衡和盈余率均较高,说明该处理在实现小麦高产、稳产的同时保证了土壤养分不损失。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根区一次穴施位置对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平衡有显著影响,施肥点距种子5 cm,深10 cm,穴间距15 cm最有利于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促进养分积累和高效利用,在获得小麦高产、稳产的同时保证土壤养分不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根区一次施肥 施肥位置 养分 产量 土壤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库尔勒香梨园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成 陈波浪 +2 位作者 玉素甫江·玉素音 王前登 柴仲平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7-164,共8页
为了解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氮素气态损失,采用密闭式集气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氮肥用量下的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进行研究,并设置了5个处理:不施肥(N0P0K0)、不施氮肥(N 0 PK)、施氮150 kg·hm^-2(N1PK)、施氮300 kg·hm... 为了解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氮素气态损失,采用密闭式集气法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不同氮肥用量下的土壤氨挥发和氧化亚氮排放进行研究,并设置了5个处理:不施肥(N0P0K0)、不施氮肥(N 0 PK)、施氮150 kg·hm^-2(N1PK)、施氮300 kg·hm^-2(N2PK)、施氮450 kg·hm^-2(N 3 PK)。结果表明:氨挥发速率和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均在施基肥和施追肥后第4天出现峰值和次峰值,且氨挥发速率和氧化亚氮排放通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大;各处理氨挥发累积量达到27.886~44.416 kg·hm^-2·a^-1,施氮处理氨挥发净损失量达到6.726~16.197 kg·hm^-2·a^-1,各处理氧化亚氮累积量达到341.616~531.960 g·hm^-2·a^-1,施氮处理氧化亚氮净损失量达到90.452~185.412 g·hm^-2·a^-1,氨挥发累积量和净损失量与氧化亚氮累积量和净损失量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施氮处理氨挥发净损失率为2.720%~4.480%,氧化亚氮净损失率为0.038%~0.060%,氨挥发和氧化亚氮净损失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均表现为先减小再增大;施用氮肥能显著增加0~20 cm和20~40 cm土层中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相关分析表明,氨挥发速率和氧化亚氮排放通量与施氮量和土壤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2PK处理的库尔勒香梨产量最高,达到6213.5 kg·hm^-2,且氨挥发净损失率和氧化亚氮净损失率均最小,为2.720%和0.038%。从库尔勒香梨园土壤氮素气态损失和生产角度看,纯氮用量为300 kg·hm^-2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氧化亚氮排放 氮肥 库尔勒香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次降雨特征对坡面产流产沙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国平 张文太 +5 位作者 陈景梅 程军回 李政 柴仲平 瞿涛 玉素甫江·玉素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3期109-116,125,共9页
【目的】研究西北干旱区自然降雨与退化草地坡面产流产沙的关系,及坡面阻控措施对水沙变化的影响,为区域洪水防治和水土保持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2019年4~9月伊宁市北坡31场次降雨,分析降雨特征并制定侵蚀性降雨标准;在同一坡面设... 【目的】研究西北干旱区自然降雨与退化草地坡面产流产沙的关系,及坡面阻控措施对水沙变化的影响,为区域洪水防治和水土保持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基于2019年4~9月伊宁市北坡31场次降雨,分析降雨特征并制定侵蚀性降雨标准;在同一坡面设置枯草覆盖、水平沟、增渗孔以及对照等4种处理开展自然降雨径流监测实验,研究降雨特征与坡面产流产沙的关系,比较3种坡面阻控措施的效果.【结果】伊犁河谷次降雨最大30 min雨强远大于平均雨强,具有明显的短时强降雨特征;当次降雨量超过4.0 mm且最大30 min雨强超过3.6 mm/h时,可引发降雨侵蚀;坡面产流量与降雨量及前3 d降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产沙量与降雨侵蚀力呈显著正相关;坡面处理措施对径流和泥沙削减效果均为:枯草覆盖>水平沟>增渗孔.【结论】伊犁河谷夏季短时强降雨是引发水土流失的重要条件,通过设置坡面阻控措施可降低短时强降雨对土壤的侵蚀,枯草覆盖和水平沟均能减少70%以上的产流产沙,有效减轻了坡面水土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侵蚀性降雨 水土流失 坡面管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含量及比值与库尔勒香梨产量的相关性 被引量:9
7
作者 何雪菲 马泽跃 +3 位作者 玉素甫江·玉素音 黄战 张曦瑜 柴仲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2-713,共12页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库尔勒香梨树体的碳氮含量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为梨园优化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0、150、300和450 N kg·hm^(-2)(分别用N_(0)、N_(1)、N_(2)和N_(3)表示)4个施氮处理下树... [目的]探究不同施氮水平下库尔勒香梨树体的碳氮含量与产量间的相关性,为梨园优化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6年生的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0、150、300和450 N kg·hm^(-2)(分别用N_(0)、N_(1)、N_(2)和N_(3)表示)4个施氮处理下树体的干物质量、碳氮含量及产量的相关性。[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新生器官的干物质量、除中心干和果实外其他器官的全碳和全氮含量均不断升高,各器官的C/N值则逐渐降低,产量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果实成熟期,N_(2)处理下的单株产量最高。各器官的全碳、全氮含量与产量间均为正相关,而C/N值与产量间则呈现负相关。在产量效应模型中,通过效应方程确定理论最佳施氮量为355 kg·hm^(-2);通过施氮量、新生器官C/N值与产量间的拟合方程发现中端叶和下端叶的C/N能很好地拟合树体新生器官C/N值与产量间的关系。[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和模型分析,以提高产量为目标,推荐6年生库尔勒香梨的最佳施氮范围为300~355 kg·hm^(-2),中端叶和下端叶的C/N值范围为17.8~2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施氮量 全碳 全氮 C/N值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园土壤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的关系
8
作者 肖雪 玛依拉· +4 位作者 柴仲平 龚湲棐 廖鑫宇 戈启军 玉素甫江·玉素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91-2099,共9页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园土壤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库尔勒香梨优质高产的土壤养分管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 a树龄库尔勒香梨园树体冠幅内(离树干1.00 m)、冠幅边缘(离树干2.00 m)、冠幅外(... 【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园土壤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库尔勒香梨优质高产的土壤养分管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 a树龄库尔勒香梨园树体冠幅内(离树干1.00 m)、冠幅边缘(离树干2.00 m)、冠幅外(离树干3.25 m)对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分析不同取样点0~60 cm土层微量元素锰的全量、有效量及土壤pH,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分析香梨园土壤锰的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的关系。【结果】25 a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全锰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不同取样点且不同土层间没有显著差异。整个香梨园土壤有效锰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并且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虽然在不同取样点(冠幅内、冠幅边缘、冠幅外)土壤有效锰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0~20 cm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显著高于20~60 cm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说明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微量元素锰的分布具有层次性和典型的表聚性。土壤有效锰含量与土壤pH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即土壤微量元素锰的含量随着pH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在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管理中,应根据果园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及有效性,进行合理施肥和田间管理,建议施用生理酸性肥料或者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来调节土壤pH,提高土壤锰的有效性,以此实现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土壤微量元素锰 土壤PH 养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的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9
作者 艾热提江·噢斯曼·笔理科雅尔 周桂花 +2 位作者 吐尔逊江·艾比布拉 玉素甫江·玉素音 阿布都西库尔·斯迪克 《农业环境与发展》 2010年第1期8-14,共7页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显提高,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法律层面和现代先进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已形成一种国际大气候,人们生态环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觉悟和自觉性明显增...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显提高,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法律层面和现代先进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已形成一种国际大气候,人们生态环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觉悟和自觉性明显增强。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值得注意并应加以解决的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和自然规律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最为突出的是缺乏一盘棋的思想。各行各业和部门之间没有大生态、大环境、大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想。虽然都在呼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但存在互不协调、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从中央和自治区一级早已树立大生态、大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并将生态环境提高到文明的高度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但在县级以下基层的决策和执行层次上还没有完全按照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宣传力度不够大、执法不够严,群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还没有把关注生态、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作为一个文明的标志和社会行为规范来对待,更没有把它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对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严谨的科学决策与执行机制。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提出了10个方面的看法和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疆农业持续发展及有关人员研究,为决策、执行等各方提供参考并多层面讨论改善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农业 生态农业 生态文明 生态失衡 环境恶化 农业运作 节水农业 问题 成因分析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