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博斯腾湖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胡丛巧 迪丽努尔·阿吉 +2 位作者 李茹霞 王晓兰 玉素甫江·如素力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4-44,共11页
定量分析不同尺度半径范围内博斯腾湖景观格局对水环境的影响,为有效保护流域水质与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20—2021年博斯腾湖平、丰、枯水期23个采样点的实测水质数据和Google Earth遥感数据,结合冗余分析(RDA)和Spearman相关分... 定量分析不同尺度半径范围内博斯腾湖景观格局对水环境的影响,为有效保护流域水质与生态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20—2021年博斯腾湖平、丰、枯水期23个采样点的实测水质数据和Google Earth遥感数据,结合冗余分析(RDA)和Spearman相关分析,揭示不同时空尺度下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水体中COD_(Mn)、TN浓度异常偏高,分别有21.7%、55.1%的采样点超过地表水Ⅲ类水标准,表明TN和COD_(Mn)是其主要污染物;(2)5种不同缓冲区半径内土地利用与水质呈现显著相关性,丰、平、枯水期的1000、3000、500 m半径缓冲区对水质解释率最佳,分别为40.0%、35.6%和31.1%;(3)景观异质性特征与土地破碎化程度随空间尺度增大而增强;(4)土地利用类型中,耕地是水质恶化的主要污染输出源,其次为草地,尽管草地对净化水质起到积极作用,但其不恰当的管理方式使污染物进入水中,导致水质恶化;(5)景观格局指数中,LSI(景观形状)与NH3-N、TN呈现正相关性,SHDI(香农多样性指数)与NH3-N呈显著正相关性,表示随着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水质恶化程度加剧,LSI与水质的关联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仍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空尺度 土地利用 景观格局 水质 博斯腾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4年博斯腾湖流域地表温度时空分异特征及归因 被引量:7
2
作者 热伊莱·卡得尔 玉素甫江·如素力 +2 位作者 阿迪来·乌甫 艾则孜提约麦尔·麦麦提 姜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7-265,共9页
以3S技术为支持,在MODIS地表温度产品精度验证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分析、统计和趋势分析法,探讨了博斯腾湖流域2001—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地表温度的差异性变化特征,辨析了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归因。结果表明:(1)MODIS LST产品... 以3S技术为支持,在MODIS地表温度产品精度验证的基础上,采用空间分析、统计和趋势分析法,探讨了博斯腾湖流域2001—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地表温度的差异性变化特征,辨析了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归因。结果表明:(1)MODIS LST产品在博斯腾湖流域的精度(平均R2=0.96)总体上满足要求,可用于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研究。(2)流域内平均地表温度的年际波动较大,以2002、2007年和2013年尤为突出,分别超出多年平均值0.45℃、0.59℃和0.29℃;年内地表温度呈单峰型分布,季节性变化明显,地表温度高值主要集中在3—8月,最高值出现在7月。(3)地表温度空间格局呈东南高于西北的变化趋势,尤其在植被覆盖度低的区域地表温度较大;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影响着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状况,各种土地覆盖类型的年均地表温度排序依次为沙漠>裸土>旱地>稀疏草地>湖泊>草原>草本沼泽>草甸。(4)博斯腾湖流域地表温度变化趋势呈严重减少、轻微减少、基本不变、轻微增加和显著增加的区域面积分别占5%、13%、39%、36%和7%,以基本不变和轻微增加为主。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不仅受大尺度气候变化的影响,还主要受土地类型性质等差异的影响,二者共同作用构成了不同地理区域及景观的温度场格局,绿色植被对区域地表温度的时空分布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博斯腾湖流域 MODIS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 时空格局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UCC追踪分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研究--以博斯腾湖流域为例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发 玉素甫江·如素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99,共12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加强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空间变化描述。【方法】该研究以博斯腾湖流域为例,结合使用逐像元的追踪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试探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 【目的】为了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及趋势,加强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空间变化描述。【方法】该研究以博斯腾湖流域为例,结合使用逐像元的追踪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试探究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结果】(1)博斯腾湖流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荒漠,其次是草甸和裸地。研究期内,水田、荒漠、草甸、湿地、水域、旱地、建设用地面积增加;草原、灌木、裸地、针叶、阔叶、冰川积雪面积减少,2005−2010年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2)2000−2018年博斯腾湖流域未发生变化的土地即稳定型占流域总面积的60.43%,中等变化型、回归型和激烈变化型多分布于人类活动较强的绿洲地区。(3)2000−2018年博斯腾湖流域ESV总体上呈现波动增长趋势,流域ESV主要由草甸、水域和湿地构成,水域、旱地、草甸和草原是流域ESV变化的主要贡献因子和敏感因子,其中草原为负向贡献因子。(4)博斯腾湖流域ESV呈西北高、东南低,高值(博斯腾湖)点缀在低值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明显增大与明显减少趋势的地区均分布于博斯腾湖周围湿地,流域北部大部分ESV呈轻度增加趋势,绿洲区轨迹等级和ESV变化趋势从城市至绿洲边缘呈:中等变化型(ESV轻度减少)−渐变型(ESV轻度增加)−中等变化型(ESV轻度减少)环状相间结构。【结论】该研究发现博斯腾湖流域南部土地利用轨迹等级、ESV变化趋势均高于北部的空间差异,并采用土地利用追踪分析与ESV趋势变化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绿洲城市的土地利用冲突现状及ESV时空变化,对博斯腾湖流域土地利用调控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追踪分析 趋势分析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变化 博斯腾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7年天山中段积雪时空变异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肉克亚木·艾克木 玉素甫江·如素力 海日古丽·纳麦提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35-144,共10页
【目的】为干旱区提供冰雪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灾害防治的科学理论不服务信息。【斱法】采取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开展了2001-2017年积雪年内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分布变化原因斱面的研究。【结果】①天山中段SCP(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呈&q... 【目的】为干旱区提供冰雪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灾害防治的科学理论不服务信息。【斱法】采取趋势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开展了2001-2017年积雪年内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分布变化原因斱面的研究。【结果】①天山中段SCP(积雪覆盖率)年际变化呈"单峰"型曲线,6月到最小值,12月到次年1月达到最大值,从2月开始逐渐下降到最小值;从7月初开始SCP开始逐渐上升到最大值。②天山中段年际SCP呈减少趋势、春季的SCP变化呈略微减少趋势、夏季不秋季SCP变化均呈增加趋势、冬季SCP变化趋势跟全年年际SCP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且均呈减少趋势,最高值为98.6%,最小值出现在2009年为83.2%。③天山中段54.08%区域的SCD(积雪日数)呈减少趋势,其中4.36%区域呈显著减少趋势;45.92%区域的SCD呈增加趋势,其中3.03%区域呈显著增加趋势。④天山中段积雪不LST(地表温度)年际相关性呈负相关性比较明显,负相关占总面积的55.89%,主要分布在高海拔的天山山脉,博格达尔;34.98%区域呈极显著负相关,主要分布在伊犁河谷、天山南北坡地区不阿克苏、库尔勒、博斯腾湖流域周边。【结论】天山中段积雪时空变化丌仅是LST变化的影响,还受人类活劢和海拔高度差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中段 MOD10A2 时空变异 积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ADS数据集用于开都河上游水文模拟的适用性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陈世雪 玉素甫江·如素力 《灌溉排水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39-146,共8页
【目的】为数据缺乏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水文与水资源研究寻找可靠的数据来源。【方法】以开都河上游为例,定量评估CMADS数据集多时间尺度精度及其在SWAT模型中的适用性,从2个角度进行精度评估:一是评估CMADS数据集降水量、最高气温和... 【目的】为数据缺乏地区的生态环境演变、水文与水资源研究寻找可靠的数据来源。【方法】以开都河上游为例,定量评估CMADS数据集多时间尺度精度及其在SWAT模型中的适用性,从2个角度进行精度评估:一是评估CMADS数据集降水量、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开都河上游的表现;二是使用CMADS数据集和地面观测气象数据分别驱动SWAT模型进行模拟精度比较,探究再分析气象数据在数据缺乏地形复杂地区的可替代性。【结果】①CMADS数据集在气温探测上表现优秀,相关性均在0.9以上;逐日降水量的探测表现较差,相关性为0.59,月尺度降水相关性显著提高(CC=0.84),季节尺度降水探测存在波动,夏季表现最好。②CMADS数据集驱动SWAT模型径流模拟结果总体优于地面观测数据径流模拟结果,表明CMADS数据集在水文模型中比传统气象站数据更具优势。③CMADS数据在率定期存在基流高估,对较高的峰值出现低估,较低峰值出现高估的现象;验证期低估峰值、略高估基流。CMADS数据径流模拟存在部分精度不高的情况,但总体符合实际径流量变化。【结论】CMADS数据集在气象数据缺乏地区可以替代地面气象数据用于水文气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ADS SWAT 径流模拟 精度评价 开都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腾湖流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肉克亚木·艾克木 玉素甫江·如素力 玛地尼亚提·地里夏提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8,共10页
基于2001-2017年博斯腾湖流域MODIS积雪信息,探究不同海拔积雪分布及其与海拔高度、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可为新疆地区河流水资源分配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对我国气候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有重要作用。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流域2001-2017年的月... 基于2001-2017年博斯腾湖流域MODIS积雪信息,探究不同海拔积雪分布及其与海拔高度、温度和降水的关系,可为新疆地区河流水资源分配利用提供数据支持,对我国气候和生态环境安全保障有重要作用。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流域2001-2017年的月平均积雪覆盖年内呈"V"型变化,其中春季和夏季呈减少趋势,7月的积雪覆盖率全年最低。(2)空间分布上,海拔1500 m以下区域积雪日数为100 d以下;海拔1500~4000 m的区域积雪日数增加到200 d以上;海拔4000 m以上积雪日数增加到360 d左右。(3)博斯腾湖流域年均积雪、海拔和地表温度(LST)之间的关系表明,积雪日数和DEM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与地表温度呈负相关关系。(4)地表温度与积雪呈负相关关系,以春季的负相关性最强;降水与积雪呈正相关关系,以夏季的正相关性最强。(5)博斯腾湖流域积雪变化以降水为主驱动区域占总面积的24.86%,以LST为主驱动区域占总面积的2.08%,以LST和降水为共同强驱动区域占总面积的1.32%,以LST、降水为共同弱驱动区域占总面积的4.29%;非气候因子驱动区影响因素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博斯腾湖流域积雪时空分布变异不仅是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还受海拔高度差异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斯腾湖 积雪 时空变化 气候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D模型的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系统分析与仿真研究
7
作者 伊丽努尔·阿力甫江 玉素甫江·如素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6-133,共8页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近几十年来内陆湖泊水量失衡,生态环境处于恶化趋势。系统地揭示影响内陆湖泊水量平衡要素之间的复杂错综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研究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模拟技术,利用1983—... 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作用下,近几十年来内陆湖泊水量失衡,生态环境处于恶化趋势。系统地揭示影响内陆湖泊水量平衡要素之间的复杂错综关系及其作用机理是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之一。研究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模拟技术,利用1983—2013年的气象、水文和社会经济资料,建立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博斯腾湖水量平衡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进行水量平衡分析、敏感度分析和情景分析。结果表明:(1)博斯腾湖水位的波动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耦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近十年来湖水位的下降主要是受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缘故,特别是孔雀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水量猛增引起的;(2)湖水位最敏感的自然要素:入湖地表水量>蒸发量>出湖水量,湖水位最敏感的人文要素:灌溉定额>灌溉面积>工业产值>人口;(3)未来30a的情景分析暗示:为了维持博斯腾湖水位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其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严格控制农业灌溉面积,普及节水技术,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利用水资源,调整社会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模型 博斯腾湖 水量平衡 情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