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某铜锌矿石浮选试验 被引量:2
1
作者 狄永宁 陈丽荣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3-76,共4页
为给贵州某铜锌矿石资源提供开发利用依据,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采用优先浮铜再浮锌的流程进行了铜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铜品位为1.75%,锌品位为1.54%的矿石,采用1粗2精1扫闭路流程选铜、1粗1精1扫闭路流程选锌,最终获得... 为给贵州某铜锌矿石资源提供开发利用依据,在对矿石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基础上,采用优先浮铜再浮锌的流程进行了铜锌选矿试验。结果表明,铜品位为1.75%,锌品位为1.54%的矿石,采用1粗2精1扫闭路流程选铜、1粗1精1扫闭路流程选锌,最终获得的铜精矿铜品位为21.42%、铜回收率为89.13%,锌精矿锌品位为41.70%、锌回收率为72.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锌矿石 抑锌浮铜 优先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质页岩型钒矿石分段氧化浸出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文祥 何建炼 +3 位作者 胡万明 王兵 余红林 狄永宁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3-66,共4页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炭质页岩型钒矿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常压分段氧化浸出提钒新工艺,并以贵州某炭质页岩型钒矿石为对象进行了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15 mm占70%,一段浸出1#药剂用量为矿石量的15%、液固比为0.75∶... 为了有效开发利用炭质页岩型钒矿资源并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常压分段氧化浸出提钒新工艺,并以贵州某炭质页岩型钒矿石为对象进行了浸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磨矿细度为-0.15 mm占70%,一段浸出1#药剂用量为矿石量的15%、液固比为0.75∶1、浸出温度为80℃、浸出时间为3 h,二段浸出2#药剂用量为矿石量的3%、氯酸钠用量为矿石量的1%、液固比为1∶1、浸出温度为80℃、浸出时间为4 h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91.52%。该新工艺不需对矿石进行焙烧,工艺流程简单,药剂用量较低,浸出时间短,钒浸出率高,可避免焙烧提钒工艺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质页岩型钒矿石 分段氧化浸出 清洁提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黔东南金矿阴极发光特征及成矿讨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靖 狄永宁 余晓露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2期109-110,共2页
应用岩石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及电子探针等方法分析了黔东南地区翁浪、安架两地部分金矿样品的岩石矿物学特征、阴极发光等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变余砂岩的碎屑石英具发光现象,证明其来源于各类变质岩、火山岩及深成岩等;2与金成矿密... 应用岩石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及电子探针等方法分析了黔东南地区翁浪、安架两地部分金矿样品的岩石矿物学特征、阴极发光等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区变余砂岩的碎屑石英具发光现象,证明其来源于各类变质岩、火山岩及深成岩等;2与金成矿密切相关的石英脉、次生加大石英、金含量高的样品中分布较多的石英,均具一致的发光性,说明与金成矿相关度较高的石英的发光性与围岩成分加入有关,即其硅质来源与围岩有关;3发光石英含较多的微量元素,丰富的微量元素可能来源于深部或上地幔分异成矿流体携带的成矿物质并在一定条件下(如动力破碎)富集成矿。上述研究成果表明:研究区内金矿来源于围岩和深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矿物学特征 阴极发光特征 成矿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流域洪水退水过程分析——以贵州省黄洲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先荣 曾成 +4 位作者 狄永宁 肖时珍 肖华 何江湖 张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6-62,共7页
为研究喀斯特地区流域洪水退水的过程特性,以贵州省黄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径流进行基流分割,运用指数型退水模型公式对退水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黄洲河流域洪水过程的总流量变化与基流变化呈现正相关,退水过程受降雨时长、... 为研究喀斯特地区流域洪水退水的过程特性,以贵州省黄洲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径流进行基流分割,运用指数型退水模型公式对退水过程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黄洲河流域洪水过程的总流量变化与基流变化呈现正相关,退水过程受降雨时长、流量大小以及流域岩性特征等因素的影响。(2)地表径流退水速率大于地下径流退水速率,流域内大量的岩溶孔隙和裂隙存在使地下径流退水加快。(3)起退流量为11.99~381.81 m3/s,退水系数的范围为0.033~0.084,退水系数越大,暴雨洪水时间越短,反之越长。(4)指数型退水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黄洲河流域的退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水过程 基流分割 指数型退水模型 黄洲河流域 喀斯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