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印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道路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狄承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6-73,共8页
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引人瞩目。两国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中国走的是制造业驱动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印度则选择了以软件业为龙头、服务业驱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但两国的发展又有相同之处,两... 中国和印度两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引人瞩目。两国选择的发展道路不尽相同,中国走的是制造业驱动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印度则选择了以软件业为龙头、服务业驱动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但两国的发展又有相同之处,两国发展最快的产业均为经济全球化生产体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两国都利用了本国的比较优势;两国的重点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性都较强。两国要想实现现代化都需将工业化和信息化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印度 经济发展 制造业 软件业 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度软件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狄承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0-95,共6页
印度作为低收入的发展中大国,从理论上讲应该立足于国内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印度却在近年内迅速走到了世界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前列。从产业特点来看,飞速发展的印度软件业是出口导向的产业,也是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这表明印度... 印度作为低收入的发展中大国,从理论上讲应该立足于国内市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然而印度却在近年内迅速走到了世界计算机软件产业的前列。从产业特点来看,飞速发展的印度软件业是出口导向的产业,也是人力资本密集的产业。这表明印度既抓住了国际市场上发达国家软件及服务需求不断扩大的机遇,又充分利用人口大国丰富而低廉的人力资源优势,因而能在发达国家主导的知识密集型产业领域占据有利地位。这为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知识经济时代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软件产业 出口导向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51
3
作者 游光荣 狄承锋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6-70,共5页
本文提出了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地区 1997年和 1998年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与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结合,评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科技竞争力,并对各地区科技竞争力与经济实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地... 本文提出了我国地区科技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地区 1997年和 1998年的科技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并与地区经济实力评价结合,评析了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科技竞争力,并对各地区科技竞争力与经济实力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就地区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竞争力 指标体系 地区差距 区域发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贫富差距的现状及其原因 被引量:9
4
作者 狄承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5-71,共7页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贫富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战后的情况看,这种趋势仍然存在,但它不是直线的发展。以美国为例,从战后到60年代末,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但进入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贫富差... 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贫富之间的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战后的情况看,这种趋势仍然存在,但它不是直线的发展。以美国为例,从战后到60年代末,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但进入70年代以后,这种趋势发生了变化,贫富差距又呈现扩大的倾向。产生这种倾向的原因,除社会制度使然外,在经济上,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换、资本积累的加剧和经济政策的影响,以及种族歧视、单亲家庭增多和非婚生子女人数上升等社会问题也是造成贫富差距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富差距 基尼系数 产业结构 单亲家庭 收入差距 经济政策 种族歧视 资本主义的发展 贫困线 制造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动价值论在当代——兼评西方学者对劳动价值论的非难
5
作者 詹君仲 狄承锋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63-70,共8页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基性理论,它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指出,不承认劳动价值论,就是拒绝在政治经济学范围内得出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就是消灭政治经济学合理基础的本身...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基性理论,它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整个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指出,不承认劳动价值论,就是拒绝在政治经济学范围内得出科学认识的可能性,就是消灭政治经济学合理基础的本身。劳动价值论的重要地位,使得那些企图推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论 转形理论 机器人 西方学者 生产价格 马克思 兼评 总体工人 劳动者 脑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