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灭菌方式对普洱散茶品质及主要微生物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宁井铭 张畏 +2 位作者 牟启娅 张正竹 宛晓春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5-67,70,共4页
采用紫外、热风、蒸汽和微波四种不同的灭菌方法对普洱散茶进行灭菌处理,对茶叶的灭菌效果、感官品质、茶叶内主要成分、微生物的存活量和技术特点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紫外、热风和微波三种灭菌处理符合普洱茶的卫生要求。其中,紫外... 采用紫外、热风、蒸汽和微波四种不同的灭菌方法对普洱散茶进行灭菌处理,对茶叶的灭菌效果、感官品质、茶叶内主要成分、微生物的存活量和技术特点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紫外、热风和微波三种灭菌处理符合普洱茶的卫生要求。其中,紫外灭菌设备简单、费用低,并可实现在线操作。厚度为0.5cm的散茶经紫外灭菌50s后,汤色、香气及滋味等俱佳,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青霉(Penicillium sp.)、根霉(Rhizopussp.)、毛霉(Nucor sp.)、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等霉菌能够生存,有利于普洱茶在存放过程中进一步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茶工程 品质控制 灭菌 普洱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洱茶发酵过程中一种优势菌种的分离鉴定及其变化规律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偎 肖海军 +2 位作者 梁俊涛 牟启娅 杨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88-91,96,共5页
从勐海茶业发酵车间2010年发酵堆中发现一种优势菌种,经分离、纯化,观察菌种在各种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及显微镜结构,并结合DNA测序,确认该菌株为曲霉属黑曲霉种,并通过发酵跟堆实验研究该菌种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 从勐海茶业发酵车间2010年发酵堆中发现一种优势菌种,经分离、纯化,观察菌种在各种培养基上的形态特征及显微镜结构,并结合DNA测序,确认该菌株为曲霉属黑曲霉种,并通过发酵跟堆实验研究该菌种在发酵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发酵周期中,第7d黑曲霉数量最多(可达到107CFU/g),后期逐渐减少;发酵场所的使用时间越长,更有利于优势菌种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发酵 优势菌种 分离鉴定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