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蛋白源替代鱼粉及诱食剂对鲤鱼生长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2 位作者 曾端 刘万涵 王群初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9-21,共3页
关键词 鲤鱼 植物蛋白源 鱼粉代用品 诱食剂 饲料添加剂 生长 增重 饲料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冷应激对中华鳖幼鳖Vc合成能力和组织Vc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龚勋 牛翠娟 +2 位作者 钱美亚 周勇相 王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9期118-120,共3页
以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急性冷应激对中华鳖幼鳖内源Vc合成能力和不同组织Vc含量的影响。在水温(29±1)℃条件下,用不添加Vc的基础饲料对中华鳖幼鳖(体重(206.31±28.33)g)进行投喂,驯化3周后开始急性冷应激试验,应激条... 以中华鳖幼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急性冷应激对中华鳖幼鳖内源Vc合成能力和不同组织Vc含量的影响。在水温(29±1)℃条件下,用不添加Vc的基础饲料对中华鳖幼鳖(体重(206.31±28.33)g)进行投喂,驯化3周后开始急性冷应激试验,应激条件为(13±0.7)℃,6 h。结果表明,幼鳖在急性冷应激6 h后GLO活力较冷应激前有所升高,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冷应激前后肝脏组织Vc含量与脑组织Vc含量均未发生显著变化。此外,雌性幼鳖与雄性幼鳖的GLO活力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样本量偏少,尚不能断定是否确实存在这种性别差异。急性冷应激对幼鳖的Vc合成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肝脏组织Vc含量与脑组织Vc含量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冷应激 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组织Vc含量 中华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水产动物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龚勋 牛翠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2505-2507,共3页
维生素C(Vc)是动物生长、代谢及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营养要素。作为一种免疫增强剂,在饲料中添加Vc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业。就饲料中添加Vc对水产动物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维生素C(Vc)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肝脏和配合饲料对稚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振才 牛翠娟 孙儒泳 《水利渔业》 2000年第4期43-44,54,共3页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鸡肝脏 ,饲喂体重 2 84~ 5 2 2g的稚鳖 30d。鸡肝脏饲养的稚鳖增重和增宽均极显著地高于市售饲料 ;鸡肝脏的饲料系数仅为市售饲料的 5 4 5 %。鸡肝脏饲喂后稚鳖的能值、蛋白质含量都有所提高 ,脂肪含量变化不... 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和鸡肝脏 ,饲喂体重 2 84~ 5 2 2g的稚鳖 30d。鸡肝脏饲养的稚鳖增重和增宽均极显著地高于市售饲料 ;鸡肝脏的饲料系数仅为市售饲料的 5 4 5 %。鸡肝脏饲喂后稚鳖的能值、蛋白质含量都有所提高 ,脂肪含量变化不大 ,而灰分和钙、镁含量下降 ;市售饲料饲养后 ,能值、灰分和钙、镁含量都有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稚鳖 生长 鸡肝脏 配合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O与脊椎动物合成Vc能力的关系及相关转基因研究概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湖南农业科学》 2009年第1期16-17,23,共3页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体内维生素C(Vc)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GLO)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导致部分动物无法合成Vc的主要原因。就脊椎动物丧失合成Vc能力的原因,合成部位的迁移...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脊椎动物体内维生素C(Vc)合成途径中最后一步关键酶———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L-gulono-lactone oxidase,GLO)基因的突变可能是导致部分动物无法合成Vc的主要原因。就脊椎动物丧失合成Vc能力的原因,合成部位的迁移与进化,以及有关GLO转基因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动物 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 维生素C 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龟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6
作者 龚勋 牛翠娟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0-135,共6页
采用SMARTFM RACE技术从巴西龟(Trachemysscripta)的肾脏组织中克隆了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GLO)基因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875bp,5'UTR251bp,3'UTR301bp,ORF1323bp,编码440个氨基酸,分子量50.5ku,理论等电点为6.51。... 采用SMARTFM RACE技术从巴西龟(Trachemysscripta)的肾脏组织中克隆了L-古洛糖酸内酯氧化酶(GLO)基因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875bp,5'UTR251bp,3'UTR301bp,ORF1323bp,编码440个氨基酸,分子量50.5ku,理论等电点为6.5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巴西龟与中华鳖同源性最高,相似度和一致性分别为95.7%和88%;其次为鸟类(红原鸡).分别为94.8%和85.9%;与高等哺乳类相似度和一致性达92.7%~87.4%和84.1%~78.4%;与鱼类较低,分别为88.9%~82.7%和73.9%~64.8%;与鸭嘴兽最低,分别为72.4%和64.2%。分子系统进化结果也表明巴西龟与中华鳖及鸟类(红原鸡)的GLO分子进化关系最近。从mRNA、蛋白及酶活性表达水平对巴西龟的6种不同组织(脑、脾、肝、肾、肌肉和肠)进行了组织表达差异分析,结果发现巴西龟GLOmRNA在肾脏和肌肉组织中均有转录,但Western—blot结果表明GLO蛋白只在龟的肾脏中表达,HPLC结果也显示仅肾脏中存在极显著的GLO酶活性。以上结果表明巴西龟GLO基因在进化中具有高度保守性,其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龟 GLO 基因克隆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鱼的营养需要
7
作者 颉志刚 牛翠娟 鲍蕾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38,共4页
本文就国内外关于香鱼对饲料中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磷脂及维生素等营养需求的研究进行概述。
关键词 香鱼 营养需求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C添加对24h急性冷应激乌龟幼龟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龚勋 牛翠娟 +2 位作者 田夫 张红燕 吴其俊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88-94,共7页
本试验以乌龟幼龟为试验动物,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C(Vc)添加对24 h急性冷应激前后幼龟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水温为(28±1)℃条件下,用Vc含量为0、100、200、500 mg/kg和2500 mg/kg的饲料投喂幼龟[(88.9±2.45)g]4周后开... 本试验以乌龟幼龟为试验动物,旨在研究饲料维生素C(Vc)添加对24 h急性冷应激前后幼龟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水温为(28±1)℃条件下,用Vc含量为0、100、200、500 mg/kg和2500 mg/kg的饲料投喂幼龟[(88.9±2.45)g]4周后开始急性冷应激试验。应激条件为(13±1)℃,24 h。生理试验结果表明:Vc100组的幼龟在急性冷应激24 h后的脾脏系数较冷应激前有显著升高(53.90%,P=0.015)。除对照组Vc0外,各Vc添加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在24 h急性冷应激后均极显著的下降(29.98%,P=0.008;24.10%,P=0.008;49.09%,P=0.000;36.31%,P=0.000),与对照组Vc0相比,Vc500组的血红蛋白含量在急性冷应激后显著降低(28.22%,P=0.016)。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显示:与Vc0组相比,各Vc添加组尿酸(UA)含量在急性冷应激24 h后均显著下降(33.75%,P=0.001;31.25%,P=0.002;22.57%,P=0.020;32.10%,P=0.001);Vc200、Vc500和Vc2500组的葡萄糖(GLU)浓度在急性冷应激24 h后有显著降低(16.56%,P=0.043;19.17%,P=0.034;26.81%,P=0.012);24 h急性冷应激后Vc100组的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Z)显著上升(122.55%,P=0.049);Vc200和Vc500的肌酸激酶(CK)含量在急性冷应激24h后显著高于Vc100组(65.20%,P=0.030;63.39%,P=0.029);Vc0组和Vc200组在24 h急性冷应激后乳酸脱氢酶(LDH)含量有显著上升(47.27%P=0.032;54.71%,P=0.007);Vc100组在急性冷应激24 h后碱性磷酸酶(ALP)含量显著上升(99.89%,P=0.020)。研究表明饲料Vc添加对24 h急性冷应激前后幼龟的部分生理和血清生化指标具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冷应激 维生素C 血清生化指标 乌龟幼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