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非均质条件下的复合驱油体系优选 被引量:6
1
作者 牛绪海 赵凤兰 侯吉瑞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07-410,共4页
地层非均质程度不同,驱油体系有效提高采收率所需的黏度及界面性能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双河油田IV5-11层系油藏及原油特点,设计不同非均质条件仿真物理模型,对室内静态实验优选出的4个化学驱油体系进行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 地层非均质程度不同,驱油体系有效提高采收率所需的黏度及界面性能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双河油田IV5-11层系油藏及原油特点,设计不同非均质条件仿真物理模型,对室内静态实验优选出的4个化学驱油体系进行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均质条件下,表面活性剂浓度(3g/L)一定,聚合物浓度分别为1.5g/L和1.0g/L的SP二元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基本相同;Na2CO3浓度(10g/L)、表面活性剂浓度(3g/L)一定,聚合物浓度1.5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比聚合物浓度1.0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高2.26%。优选聚合物浓度为1.5g/L的复合体系,改变渗透率级差至2倍、3倍和5倍,随非均质性增强,与SP二元体系相比,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优势逐渐变弱;在模拟具有油藏代表性的3倍渗透率级差条件下,聚合物浓度1.5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比SP二元体系高出2.15%,最终确定适合双河油田IV5-11层系的驱油配方为弱碱ASP三元体系,即1.5g/LZL-Ⅱ+3.0g/LQY-3+1.0g/LNa2CO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驱 SP二元复合驱 弱碱ASP三元复合驱 非均质岩心 提高采收率 优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沁水盆地樊庄区块煤层气高产井递减特征及采收率预测 被引量:5
2
作者 苗耀 牛绪海 左银卿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18-320,共3页
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煤层气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高煤阶煤层气井生产特征,采用Arps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研究煤层气高产井递减类型及递减率分布规律,讨论煤层气井生命周期内采气速度和采收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井排采4-7 a... 以沁水盆地南部樊庄区块煤层气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高煤阶煤层气井生产特征,采用Arps产量递减分析方法,研究煤层气高产井递减类型及递减率分布规律,讨论煤层气井生命周期内采气速度和采收率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煤层气井排采4-7 a后逐渐出现递减趋势;递减符合指数递减规律,递减率变化区间为5.1%-37.5%,平均20.9%,其中水平井递减比直井略慢;排采15 a,直井地质储量采收率65.04%,水平井66.64%;当单井经济极限500-1 000 m3/d时,直井经济开采年限12-15 a,采收率59.8%-65%;水平井经济开采年限24-28 a,采收率73.4%-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Arps 产量递减 采收率 经济可采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