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的MRI表现及影像学比较 被引量:5
1
作者 牛玉善 陈学武 +3 位作者 李庆国 贾守强 李娜 陈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2年第4期288-290,共3页
目的 :探讨MRI在腰椎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 5 3例腰椎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症的传统X线片、CT、MR扫描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传统X线平片表现为腰椎滑脱、峡部裂、局部骨质增生硬化 ;CT表现为峡部裂、局部骨质... 目的 :探讨MRI在腰椎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症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总结 5 3例腰椎峡部裂并脊椎滑脱症的传统X线片、CT、MR扫描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 :传统X线平片表现为腰椎滑脱、峡部裂、局部骨质增生硬化 ;CT表现为峡部裂、局部骨质增生硬化、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及矢状径增大 (双管征 )、椎间盘变形 ;MRI表现为峡部骨髓信号连续性中断、局部骨质呈T1、T2 低信号、韧带肥厚、腰椎滑脱、椎间孔变形 (双叶征 )、神经根卡压、节段性椎管扩张和狭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脊椎滑脱 MRI表现 影像学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母细胞瘤并多发骨转移1例 被引量:1
2
作者 牛玉善 曹军林 王乃武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84-18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母细胞瘤 骨转移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排粪造影对功能性肛门直肠梗阻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附156例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勤笃 刘恒顺 +4 位作者 牛玉善 孟凡爱 李昌玉 高峰 曹军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7期555-557,共3页
目的 :分析功能性肛门直肠梗阻的病因及X线表现。方法 :15 6例女性患者接受了检查。采用浓度为 180 %~2 0 0 %硫酸钡行常规排粪性造影 ,透视下动态观察并连续摄片。结果 :15 6例患者中 ,直肠前突 96例 ,会阴下降 10 7例 ,直肠内套叠 5 ... 目的 :分析功能性肛门直肠梗阻的病因及X线表现。方法 :15 6例女性患者接受了检查。采用浓度为 180 %~2 0 0 %硫酸钡行常规排粪性造影 ,透视下动态观察并连续摄片。结果 :15 6例患者中 ,直肠前突 96例 ,会阴下降 10 7例 ,直肠内套叠 5 9例 ,盆底痉挛综合征 4 5例 ,盆底疝 7例 ,内括约肌失弛缓症 3例 ,正常 3例 ,直肠前突常合并会阴下降、直肠内套叠及盆底痉挛综合症。本组病例中 ,4 6例直肠前突、2 9例直肠内套叠、2例内括约肌失弛缓症经临床手术治疗 ,均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排粪性造影较传统的肛直肠部检查更敏感可靠。它能直接显示功能性出口梗阻的原因及发病程度 ,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功能性直肠肛门梗阻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胃癌的X线、CT和B超表现(附186例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恒顺 孙秀芝 +4 位作者 魏述英 万天波 李勤笃 牛玉善 孟凡爱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 :探讨胃癌的X线、CT和B超特征性表现及意义。方法 :186例胃癌均行气钡双重造影 ,其中 63例行CT扫描 ,3 7例行B超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分析全部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胃癌 :蕈伞型 65例 ,溃疡... 目的 :探讨胃癌的X线、CT和B超特征性表现及意义。方法 :186例胃癌均行气钡双重造影 ,其中 63例行CT扫描 ,3 7例行B超检查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 ,分析全部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1.X线气钡双重造影检出胃癌 :蕈伞型 65例 ,溃疡型 82例 ,浸润型 3 9例。 2 .CT检出胃癌 :胃壁增厚 3 7例 ,胃内肿块 2 6例 ,胃周脂肪线消失 3 2例 ,胃周及远处淋巴结肿大 2 7例。 3 .B超检出胃癌 :胃壁增厚 17例 ,胃内肿块 11例 ,2 5例显示第 3、4、5层回声线消失、不清或中断 ,13例显示胃周脏器侵润及远处脏器转移 ,12例显示淋巴结转移。结论 :X线气钡双重造影是诊断胃癌的首选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气钡双重造影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超声检查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官X线摄影定位器(Ⅱ型)的构造及临床应用
5
作者 李勤笃 牛玉善 +4 位作者 亓向斌 亓建兰 魏述英 韩猛祥 翟所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 :解决五官各部位如茎突、视神经孔、乳突、颞颌关节等部位高难度的X线摄影问题。在原来定位器 (Ⅰ型 )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 ,提高X线摄影技术和诊断水平。方法 :根据X线摄影学的几何原理及五官各部位的投照角度、体位及X线解剖关... 目的 :解决五官各部位如茎突、视神经孔、乳突、颞颌关节等部位高难度的X线摄影问题。在原来定位器 (Ⅰ型 )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改进 ,提高X线摄影技术和诊断水平。方法 :根据X线摄影学的几何原理及五官各部位的投照角度、体位及X线解剖关系 ,设置由木盒、大托盘、小托盘、支撑板、铅板、角度度量平面刻度板、轴承、固定滤线栅、铝合金板、导向滑轮、移动导向手柄轮、轮胎线、槽式有机玻璃角度尺、旋钮防滑橡胶板构成的五官X线摄影定位器。结果 :该定位器运作灵活、性能稳定、一械多用。结论 :该定位器投照准确率高 ,所获得片子图象清晰、对比度分辨率好。大大提高了X线摄影技术和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摄影术 定位器 五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裂孔疝并胃扭转1例
6
作者 王乃武 牛玉善 +1 位作者 李俊红 任军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8期617-617,623,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裂孔疝 胃扭转 X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