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证候要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宝鑫 金香兰 +14 位作者 郭蓉娟 陈志刚 高芳 王乐 张艳霞 傅晨 牛焕敏 薛斐然 侯小兵 曹晓岚 黎明全 田军彪 张玉莲 白文 张允岭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926-92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证候要素的影响,为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进行多中心合作,纳入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03例,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不同合并症对证候要素分布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不同合并症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证候要素的影响,为提高临床辨证的准确性提供参考。方法进行多中心合作,纳入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803例,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不同合并症对证候要素分布的影响。结果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气虚、痰、血瘀、阴虚比例较高,存在火证的风险较低(OR=0.55,95%CI=0.31,0.99);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气虚、血瘀、痰、阳虚比例最高,存在气虚的风险高于无冠心病的患者(OR=3.75,95%CI=2.65,5.31),存在阴虚的风险低于无冠心病的患者(OR=0.38,95%CI=0.23,0.65);合并脑血管病的患者气虚比例最高,其次为血瘀,存在阳虚的比例高于无脑血管病的患者(OR=1.90,95%CI=1.23,2.95)。结论不同的合并症影响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证候要素分布,在四诊合参的同时,结合合并症综合考虑,有助于提高辨证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并症 血管源性认知障碍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认知障碍肾阳虚证症状辨识量表信效度检验
2
作者 郭春艳 傅晨 +8 位作者 徐榛敏 王敏 张颖 侯小兵 李涛 牛焕敏 孙林娟 张允岭 陈宝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11期153-157,共5页
目的评价肾阳虚证症状辨识量表的可行性、信度及效度。方法使用前期制定的肾阳虚证症状辨识量表,于2020年9月-2022年9月对20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行量表调查,通过回收率、完成率和完成时间分析量表可行性;通过重测信度、分半信度、... 目的评价肾阳虚证症状辨识量表的可行性、信度及效度。方法使用前期制定的肾阳虚证症状辨识量表,于2020年9月-2022年9月对200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行量表调查,通过回收率、完成率和完成时间分析量表可行性;通过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同质性信度分析量表信度;通过区分效度、结构效度分析量表效度。结果共发出量表200份,均全部配合并在20 min内完成及回收。信度分析结果显示,重测信度中量表阳虚维度为0.828,肾气虚维度为0.718;分半信度中斯皮尔曼相关系数为0.784;同质性信度中阳虚维度克朗巴赫系数为0.799,肾气虚维度克朗巴赫系数为0.670。效度分析结果显示,区分效度中肾阳虚证组与非肾阳虚证组阳虚维度、肾气虚维度得分和量表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构效度中KMO值为0.842,共提取到2个特征值均大于1的因子,累积方差百分比为58.227%。结论本研究中肾阳虚证症状辨识量表具有一定信效度,可较好地预测血管性认知障碍肾阳虚证,但效度相对较低,需要进一步修订后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障碍 肾阳虚证 肾阳虚证症状辨识量表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改善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高明超 牛焕敏 +2 位作者 姬少珍 金香兰 张珠凤 《临床医药实践》 2020年第3期166-169,共4页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促进联合健康教育对改善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医师指导下的健康促进联合健康...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促进联合健康教育对改善脑卒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社区医师指导下的健康促进联合健康教育的干预方案,对照组仅接受基本的健康教育。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北京版评价认知功能,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视空间与执行力、命名、注意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促进联合健康教育可改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日常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