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跨越边界: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新探索 被引量:32
1
作者 汪霞 周凝 +3 位作者 朱林 牛淑锋 马艳 李爱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基于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析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的真实内涵,以“扬子江菁英计划”为例,研究其通过跨越边界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新模式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应用、拓格局”四位一体为... 基于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探析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的真实内涵,以“扬子江菁英计划”为例,研究其通过跨越边界创新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模式。新模式以“宽基础、重交叉、强应用、拓格局”四位一体为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与创新型企业家为目标,以“三高”“三有”“三在”为人才培养原则,以跨越组织边界促进“政产学研用”相互渗透和深度互动为主线,以提升研究生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抓手,构建了“双选择、双导师、双课程、双身份、双考核、双资助”的“六双”协同培养模式,为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提供了案例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教融合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扬子江菁英计划 协同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程参数对采用多孔陶瓷超滤膜回收烟气中余热和水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孟庆莹 曹语 +4 位作者 黄延召 王乐 李丽 牛淑锋 漆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19-2525,共7页
将孔径为20 nm的陶瓷膜组装制成膜冷凝器,在水蒸气-空气形成的模拟体系中,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冷却介质,开展了传递膜冷凝技术在烟气除湿和工业余热综合应用方面的研究。考察了空气流量、冷却水流量、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陶瓷内膜和外... 将孔径为20 nm的陶瓷膜组装制成膜冷凝器,在水蒸气-空气形成的模拟体系中,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冷却介质,开展了传递膜冷凝技术在烟气除湿和工业余热综合应用方面的研究。考察了空气流量、冷却水流量、进气温度和冷却水温度对陶瓷内膜和外膜过程通量的影响,并比较了两者水热回收性能。结果表明,过程通量均随进气流量和进气温度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冷却水流量的增大,过程通量也不断增加,但是冷却水流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通量基本不再变化。冷却水温度对过程水通量的影响较小,但是热通量对冷却水温度的改变较敏感。冷却水流量的变化对陶瓷外膜的过程通量影响更加显著,表明陶瓷外膜水热回收过程更易受流体边界层的影响。在各实验工况范围内,陶瓷内膜和外膜分别具有更高的热通量和水通量,采用陶瓷膜过程的水通量和热通量最高分别可达到23.1 kg·m^(-2)·h^(-1)和47.5 MJ·m^(-2)·h^(-1)。随着传递膜冷凝技术开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该技术在除湿和工业余热综合应用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将为我国节水、节能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烟气水分回收 余热回收 传递膜冷凝技术 烟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O/Al2O3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稳定性能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汪菊 牛淑锋 +1 位作者 费莹 漆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95-2803,共9页
以平均孔径为20 nm的Al2O3管式超滤膜为载体,经多巴胺改性后,利用压力驱动沉积法成功制备出能在水溶液中长期稳定的GO/Al2O3复合纳滤膜,并通过改变负载量实现了对GO层厚的调控。结果表明,随错流时间的延长,不同GO负载量下GO/Al2O3复合... 以平均孔径为20 nm的Al2O3管式超滤膜为载体,经多巴胺改性后,利用压力驱动沉积法成功制备出能在水溶液中长期稳定的GO/Al2O3复合纳滤膜,并通过改变负载量实现了对GO层厚的调控。结果表明,随错流时间的延长,不同GO负载量下GO/Al2O3复合纳滤膜的纯水渗透系数均呈现先降低后稳定的趋势。且随着GO负载量的增加,稳态纯水渗透系数逐渐降低;当GO负载量增加到90 mg/m^2后,GO/Al2O3复合纳滤膜对一二价盐的渗透系数与截留率均无显著变化。同时,由于盐测试过程中残余的盐离子在GO片层间产生了交联作用,从而导致随着在纯水中存放时间的延长,不同GO负载量的GO/Al2O3复合纳滤膜对一二价盐的截留率均呈上升趋势。GO负载量为140 mg/m^2的GO/Al2O3复合纳滤膜在水中浸泡680 h后对1 mmol/L Na2SO4的截留率可达到91.0%。GO/Al2O3复合纳滤膜对四种一二价盐的截留率满足:R(Na2SO4)>R(MgSO4)>R(NaCl)>R(MgC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Al2O3管式膜 多巴胺 负载量 纳滤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陶瓷外膜孔径对烟气水热回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曹钦丰 孟庆莹 +3 位作者 季超 牛淑锋 李丽 漆虹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2-109,共8页
采用不同平均孔径(5、10、20、50 nm)的管式陶瓷外膜,以模拟烟气进行膜冷凝实验.考察并分析了进气流量和温度及膜平均孔径对冷凝过程中水、热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陶瓷外膜冷凝过程中的水、热回收性能按照膜平均孔径... 采用不同平均孔径(5、10、20、50 nm)的管式陶瓷外膜,以模拟烟气进行膜冷凝实验.考察并分析了进气流量和温度及膜平均孔径对冷凝过程中水、热回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工况下,陶瓷外膜冷凝过程中的水、热回收性能按照膜平均孔径的大小排序如下:5 nm<10 nm≈50 nm<20 nm.其中,平均孔径为20 nm的管式陶瓷外膜的水、热回收性能最优,其最大过程水通量和水回收率分别为21.5 kg/(m^(2)·h)和66.0%,最大热通量和热回收率分别为47.2 MJ/(m^(2)·h)和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膜 平均孔径 烟气脱湿 膜冷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化SiO_(2)微孔膜膜厚对Mg^(2+)、Li^(+)截留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刘浩月 牛淑锋 漆虹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5-441,共7页
以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在TiO_(2)管式载体上通过控制涂膜次数制备出不同膜厚且完整无缺陷的杂化SiO_(2)微孔膜。采用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N 2吸附脱附法对杂化SiO_(2)粉体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膜厚... 以1,2双(三乙氧基硅基)乙烷(BTESE)为前驱体,在TiO_(2)管式载体上通过控制涂膜次数制备出不同膜厚且完整无缺陷的杂化SiO_(2)微孔膜。采用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N 2吸附脱附法对杂化SiO_(2)粉体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并考察了膜厚对杂化SiO_(2)微孔膜的纯水渗透性能和对Mg^(2+)、Li+截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杂化SiO_(2)微孔膜膜厚从1.16增加到1.45μm,杂化SiO_(2)微孔膜的纯水渗透率从245.4下降到29.2 L/(m^(2)·h·MPa),杂化SiO_(2)微孔膜对0.01 mol/L LiCl溶液的截留率从31.1%增加到66.3%,对0.01 mol/L MgCl_(2)溶液的截留率从0.9%增加到2.4%。同时,杂化SiO_(2)微孔膜对0.01 mol/L LiCl溶液和MgCl 2溶液的截留率之差由30.2%增加到63.1%,具有良好的镁锂分离性能。在1.0 MPa压力下过滤8 h后,膜厚为1.28μm的杂化SiO_(2)微孔膜的纯水渗透率和对0.01 mol/L LiCl溶液的截留率分别稳定在109.9 L/(m^(2)·h·MPa)和5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孔膜 杂化SiO_(2)膜 BTESE 镁锂截留 膜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