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镇沅县哀牢山红层区泥石流发育特征与易发性评价
1
作者 卢辉雄 王诜 +7 位作者 陈召 吴蔚 孙永彬 王少帅 牛海威 李启亮 欧琪琪 黄燕鹏 《矿产勘查》 2025年第4期911-922,共12页
镇沅县哀牢山西坡地处滇西红层,是云南省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高易发区,区内红层具有岩体易软化、软弱层带和泥化夹层普遍发育等特点,在强降雨过程中易产生群发性泥石流灾害,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镇沅县哀牢山红层区泥石... 镇沅县哀牢山西坡地处滇西红层,是云南省滑坡-泥石流链式灾害高易发区,区内红层具有岩体易软化、软弱层带和泥化夹层普遍发育等特点,在强降雨过程中易产生群发性泥石流灾害,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镇沅县哀牢山红层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精细调查与历史资料统计分析,详细了解红层区泥石流形成条件、发育特征。以流域为评价单元,采用信息量法筛选出流域面积、纵坡降、相对高差、沟壑密度、工程地质岩组、滑坡崩塌灾点密度6个评价因子,利用自然断点法划分因子区间,完成泥石流易发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泥石流物质来源主要包括沟道冲积+洪积物源、残坡积红层物源、人类活动堆积体、红层滑坡+崩塌堆积体4种;(2)利用该方法将研究区易发区分为4个等级:极高易发区面积19.02 km^(2),零星分布于各河间山地、台地,流域分布相对较多;高易发区面积49.99 km^(2),主要分布于靠近川河的谷坡阶地;中易发区面积26.99 km^(2),主要集中于者干河南部支流流域;低易发区面积159.78 km^(2),主要集中于区内主河道及支流谷坡中下部区域。研究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红层区泥石流发育特征和易发程度,可为镇沅县哀牢山红层区谷坡村寨防灾减灾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哀牢山红层 泥石流形成条件 泥石流发育特征 评价因子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量法的云南省景东县红层滑坡易发性评价
2
作者 卢辉雄 王诜 +5 位作者 黄燕鹏 孙永彬 程旭 王少帅 牛海威 李启亮 《矿产勘查》 2024年第S2期698-708,共11页
云南省景东县大部分处于滇西红层区,是典型的“易滑地层区”,区内红层具有岩体易软化、软弱层带和泥化夹层普遍发育等特点,在强降雨过程中易产生群发性滑坡灾害,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景东县红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量... 云南省景东县大部分处于滇西红层区,是典型的“易滑地层区”,区内红层具有岩体易软化、软弱层带和泥化夹层普遍发育等特点,在强降雨过程中易产生群发性滑坡灾害,进而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本文以景东县红层滑坡为研究对象,采用信息量法,选取与红层滑坡关系密切的高程、坡度、断层距离、工程地质岩组、水系距离、人类工程活动密度共6个评价因子开展易发性评价研究,得到区域性滑坡灾害易发性信息量值,利用自然断点法结合人工划分,将易发性分区划为高、中、低3个等级。通过评价分析,将研究区分为3片大区、11片亚区:(1)高易发区4片,面积2206.90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49.52%,呈北西向条带状分布于澜沧江左岸、无量山东坡、哀牢山西坡;(2)中易发区4片,面积973.90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21.85%,分布于县域西南部、北东部;(3)低易发区3片,面积1276.07 km^(2),占县域总面积的28.63%,分布于无量山、哀牢山腹地。本文研究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红层滑坡的分布规律,可为景东县防灾减灾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景东县 红层滑坡 信息量法 评价因子 易发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庆地区水头村泥石流形成条件及发展趋势
3
作者 牛海威 孙永彬 +2 位作者 李启亮 王诜 李婧玥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477-485,共9页
水头村泥石流沟是延庆地区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之一,具易发性高、危险性大的特点,严重威胁下游水头村村民。本文以水头村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调查与GIS统计分析,获取了该流域降雨、地形地貌、物质来源等信息,对泥石流流域分区特... 水头村泥石流沟是延庆地区典型沟谷型泥石流沟之一,具易发性高、危险性大的特点,严重威胁下游水头村村民。本文以水头村泥石流沟为研究对象,通过精细调查与GIS统计分析,获取了该流域降雨、地形地貌、物质来源等信息,对泥石流流域分区特征和形成条件进行研究,综合14个识别因子,确定了该泥石流沟的发展阶段,并预测其发展趋势,通过单沟泥石流堆积区公式预测了该流域最大危险区,并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研究表明:水头村泥石流沟内松散堆积物动储量达27.96万m^(3),其中以残坡积和冲洪积为主要物源;该泥石流属于暴雨-沟谷型-支沟群发型泥石流沟,发展阶段处于形成期,最大危险区面积为0.737 km^(2),威胁沟口水头村住户21户59人和红水公路350 m。建议采用定期巡视+局部物源稳固+清理排导槽相结合的防治措施。研究成果可为该区泥石流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石流 形成条件 识别因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永善段隐蔽性滑坡隐患综合遥感识别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永彬 张恩 +4 位作者 李启亮 牛海威 王少帅 王诜 张策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83,共13页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 隐蔽性滑坡隐患是金沙江下游最普遍的地质灾害发育形式,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高位远程运动等特点。近年来,特大山区隐蔽性滑坡灾害案件频繁发生,对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如何突破传统地质灾害调查手段的局限性、滞后性,提前有效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并探索其发育特征,对指导中国西南地区防灾减灾、工程规划建设具有重大科学意义。本文选择金沙江下游永善段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利用升降轨时序InSAR–光学遥感综合识别方法,精细识别区域性时序地表形变、隐蔽性滑坡隐患光学遥感信息,通过野外考察,深入探索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特征。研究显示:1)通过升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6处,降轨时序InSAR技术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28处,光学遥感识别隐蔽性滑坡隐患48处(与升降轨时序InSAR识别结果有10处重合),合计识别滑坡隐患92处;对识别结果进行100%的野外考察,将升降轨InSAR和光学遥感识别结果划分为完全一致、部分一致、仅有光学遥感识别结果、仅有InSAR识别变形结果4种情况,识别准确率分别为82.86%、80.77%、75.00%和63.64%,总体识别准确率达78.26%,略高于目前国内滑坡隐患识别平均水平,验证了滑坡隐患识别的可靠性和有效性。2)通过对比分析综合遥感识别结果可知,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的识别结果与二者的识别方式、影像成像条件、滑坡活动性关系密切,二者不能直接进行互检。3)通过分析滑坡发育特征可知,隐蔽性滑坡隐患发育规律随着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的隐蔽性滑坡隐患在地貌空间分布、地层岩性均存在一定差别。结果表明,综合遥感识别技术充分利用了升降轨InSAR技术和光学遥感识别方法的互补性,解决了隐蔽性滑坡隐患看不见、看不清、看不准的难题,提高了滑坡识别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下游永善段 时序InSAR 光学遥感 综合遥感识别技术 隐蔽性滑坡隐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EWM综合权重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以清镇铝土矿区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薛庆 董双发 +2 位作者 牛海威 张恩 揭文辉 《矿产勘查》 2023年第4期639-647,共9页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往往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的AHP-EWM综合权重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并以清镇市铝土矿区为例,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3个层次、4... 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往往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为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耦合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的AHP-EWM综合权重的矿山地质环境评价方法。并以清镇市铝土矿区为例,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建立了3个层次、4个要素、14个影响因子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综合权重相比主观权重或客观权重获取的矿山地质环境评分,矿山地质环境分区结果更能反映研究区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特征,可为清镇铝土矿区的地质环境管理和恢复治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熵权法 综合权重 环境评价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8年坝上高原湿地遥感动态监测与生态环境变迁 被引量:7
6
作者 揭文辉 张策 +4 位作者 汪冰 张恩 牛海威 李婧玥 董双发 《矿产勘查》 2020年第12期2720-2728,共9页
坝上高原湿地的存在对于维护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坝上高原属典型的气候过渡区与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因素威胁着坝上高原湿地的安全而... 坝上高原湿地的存在对于维护京津地区的生态安全,促进区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坝上高原属典型的气候过渡区与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因素威胁着坝上高原湿地的安全而导致其生态环境的变迁。本文获取坝上高原2000年(ETM+)、2010年(TM)、2018年(Landsat 8 OLI) 3期遥感影像数据,进行湿地信息提取,结果表明:2000-2018年,研究区湿地面积从796.90 km2减少至666.24 km2,湿地资源斑块数从731块减少至316块,18年间,湿地资源面积减少速度为7.26 km2/a;从湿地类型变化来看,主要是湖泊湿地面积的减少,减少106.2km2,斑块数减少242块,湖泊湿地面积的减少在2010-2018年阶段速度较快,减少速度为8.70 km2/a;从湿地资源变化空间分布来看,坝上高原西部萎缩趋势整体高于东部,坝上高原湿地面积的减少主要体现在西北内流区,西北内流区湿地面积减少97.86 km2,占整个坝上高原湿地减少面积的74.90%,斑块数减少366块,占整个坝上高原湿地斑块减少数量的88.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生态环境变迁 遥感 动态监测 坝上高原 河北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物化探方法在磁异常查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邓国武 王少帅 +3 位作者 汪冰 马密堂 牛海威 钟杰 《矿产勘查》 2016年第6期978-983,共6页
通过地面高精度磁测、土壤地球化学、激电测量等综合物化探方法,快速圈定矿化带,查明航磁异常区与成矿有关的地质特征,为工程验证提供依据,取得了一定的地质找矿效果。说明综合物化探方法在航磁异常区快速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综合物化探方法 地面高精度磁测 土壤地球化学 激电测量 地质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戈壁地区成矿有利地质单元地面高光谱蚀变矿物分析及找矿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汪冰 王瑞军 +3 位作者 李名松 董双发 牛海威 孙永彬 《矿产勘查》 2015年第5期577-585,共9页
东戈壁地区分布的成矿有利地质单元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C1y)安山岩、砂岩、灰岩、凝灰熔岩、凝灰岩,和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以及闪长玢岩等。使用FieldSpec Pro FR地面光谱测试仪,对地面高光谱蚀变矿物进行识别,同时结合野外实地... 东戈壁地区分布的成矿有利地质单元为下石炭统雅满苏组(C1y)安山岩、砂岩、灰岩、凝灰熔岩、凝灰岩,和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构造,以及闪长玢岩等。使用FieldSpec Pro FR地面光谱测试仪,对地面高光谱蚀变矿物进行识别,同时结合野外实地观测和化学分析测试,分析和总结了各成矿有利地质单元的蚀变矿物组合特征。在雅满苏组凝灰熔岩区地面高光谱蚀变矿物组合分布地段圈定了找矿预测区,经查证,发现钨钼等多金属矿化线索,地表云英岩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等蚀变发育,表明石英+绢云母+褐铁矿+黄钾铁矾+绿泥石等地面高光谱蚀变矿物组合可为钨钼等多金属矿化线索的找寻提供重要指示性矿物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高光谱 蚀变矿物 成矿有利地质单元 找矿应用 东戈壁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花牛山铅锌矿床航空高光谱特征分析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少帅 邓国武 +3 位作者 李名松 牛海威 孙永彬 王瑞军 《矿产勘查》 2015年第5期509-514,共6页
以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CASI/SASI/TASI)为基础,通过对花牛山地区的高光谱矿化蚀变信息及其矿物组合的研究,分析了矿化蚀变与铅锌矿成矿的关系,总结了花牛山铅锌矿床的高光谱遥感特征,并对矿区周边进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花牛山铅锌矿床... 以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CASI/SASI/TASI)为基础,通过对花牛山地区的高光谱矿化蚀变信息及其矿物组合的研究,分析了矿化蚀变与铅锌矿成矿的关系,总结了花牛山铅锌矿床的高光谱遥感特征,并对矿区周边进行成矿预测。研究认为花牛山铅锌矿床的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为硅酸盐类矿物+褐铁矿化+贫铝绢云母化,具有上述标志性蚀变矿物组合的印支期花岗岩(枝)与震旦系洗肠井群第三岩组地层接触部位,是寻找与花牛山铅锌矿床类型相近的多金属矿床的有利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高光谱 矿化蚀变信息 花牛山铅锌矿床 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玛沁大湾地区铜多金属矿遥感找矿模型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2
10
作者 卢辉雄 张恩 +7 位作者 李名松 魏本赞 杨彦超 牛海威 董双发 汪冰 付丽华 揭文辉 《矿产勘查》 2017年第3期473-480,共8页
在充分研究玛沁大湾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利用World View-2、Aster遥感数据,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岩体、蚀变等信息,建立了铜多金属矿遥感找矿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找矿预测工作,圈定了2片找矿靶区,... 在充分研究玛沁大湾地区铜多金属矿的成矿地质条件、控矿因素的基础上,利用World View-2、Aster遥感数据,提取了与成矿有关的构造、岩体、蚀变等信息,建立了铜多金属矿遥感找矿模型。利用该模型,开展了找矿预测工作,圈定了2片找矿靶区,为玛沁大湾地区进一步开展矿产资源调查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找矿模型 找矿预测 铜多金属矿 玛沁大湾 青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对象影像分类与提取法在农作物遥感解译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本赞 田言亮 +3 位作者 卢辉雄 牛海威 董双发 张建永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6期313-315,318,共4页
根据Landsat8遥感数据,利用eCognition软件,以黄淮海平原饶阳县某地区为试验区,通过对分割参数的定量试验,确定了地物对象的最佳分割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植被、非植被的典型特征,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研究植被的信息提取,并对提取结果进行... 根据Landsat8遥感数据,利用eCognition软件,以黄淮海平原饶阳县某地区为试验区,通过对分割参数的定量试验,确定了地物对象的最佳分割尺度;在此基础上分析植被、非植被的典型特征,采用面向对象方法研究植被的信息提取,并对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面向对象影像分类方法能极大地提高分类精度,并实现了植被信息的准确提取,为我国主要粮食基地农作物遥感调查与监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sat8 面向对象 影像分割 信息提取 精度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