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在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检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牛文彦 刘德敏 +2 位作者 石建党 王家驰 汤新之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9-261,共3页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银染技术筛查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方法。选择89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扩增胰岛素受体基因的外显子17-21,SSCP电泳,银染色后,对突变样品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8... 建立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和银染技术筛查胰岛素受体基因突变方法。选择89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患者,扩增胰岛素受体基因的外显子17-21,SSCP电泳,银染色后,对突变样品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8例外显子17和1例外显子20的异常电泳条带,外显子17的突变经顺序分析为codon1058(CAC→CAT)的纯合和杂合无意义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链构象多态性 糖尿病 胰岛素受体 突变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eNOS、sTM、hs-CRP、vWF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4
2
作者 张琦 牛文彦 +2 位作者 李晓亮 苏桂新 孙续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病情随访。方法分别测定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可溶性血栓调节... 目的探讨血浆生物标志物检查诊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特异性和敏感度,以辅助临床诊断和病情随访。方法分别测定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5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 TM)、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Hcy、e NOS、s TM、hs-CRP、v W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根据ROC曲线得出当Hcy临界值为9.11μmol/L时诊断急性脑梗死的敏感性为95.2%、特异性为76%,e NOS临界值为437.30μmol/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9%、特异性为96%,s TM临界值为7.43μmol/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96%,hs-CRP临界值为3.38 mg/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81.9%、特异性为90%,v WF临界值为194.85 ng/m L时诊断的敏感性为75.2%、特异性为80%。结论血浆Hcy、e NOS、s TM、hs-CRP、v WF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诊断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同型半胱氨酸 一氧化氮合酶 C反应蛋白质 血栓调节蛋白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细胞免疫功能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卫平 牛文彦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5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1例大动脉炎患者(观察组)和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IgG、IgA、IgM、IgE、C3、C4、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IgG、IgM、IgE、C3、CD4+CD4+... 目的探讨大动脉炎患者体液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1例大动脉炎患者(观察组)和30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IgG、IgA、IgM、IgE、C3、C4、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IgG、IgM、IgE、C3、CD4+CD4+/CD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4、CD3+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IgA、CD8+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大动脉炎患者的体液免疫和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发病时变化明显,对该病的发病机制研究和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炎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肠道菌群、血清载脂蛋白E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冬辰 朱彧 牛文彦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5期42-45,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分析其与血清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的相关性。方法留取脑梗死(30例,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30例,短暂性脑缺血组)患者发病24 h内的粪便标本、血清标本,以健康志愿者(30例,... 目的观察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患者肠道菌群变化,分析其与血清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的相关性。方法留取脑梗死(30例,脑梗死组)和短暂性脑缺血(30例,短暂性脑缺血组)患者发病24 h内的粪便标本、血清标本,以健康志愿者(30例,健康组)的粪便标本、血清标本作对照。采用16s测序技术观察受检者粪便标本肠道菌群丰度变化并分析其特征。ELISA检测血清ApoE。对肠道菌群相对丰度与血清ApoE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脑梗死组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蓝藻门、互养菌门和浮霉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短暂性脑缺血组肠道菌群中的软壁菌门和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疣微菌门、蓝藻门、互养菌门和浮霉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短暂性脑缺血组相比,脑梗死肠道菌群中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疣微菌门、软壁菌门、放线菌门、蓝藻门和浮霉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健康组和脑梗死组肠道菌群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异质性(胁迫系数stress<0.05,P<0.05);脑梗死组肠道菌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健康组和短暂性脑缺血组(P<0.05)。脑梗死组血清ApoE水平显著高于短暂性脑缺血组和健康组(P均<0.05),分别为(36.2±6.3)、(33.2±5.4)、(32.8±5.7)mg/L。肠道菌群中的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与血清ApoE水平呈负相关(r=-0.606 8,P<0.05)。结论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紊乱现象,肠道拟杆菌门相对丰度与ApoE水平有关,肠道菌群紊乱可能是脑缺血疾病的潜在致病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载脂蛋白E 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