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学习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莹 于海童 +2 位作者 李芹 谢福才 牛庆亮 《山东医药》 2025年第5期143-147,共5页
在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方面,传统影像学技术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深度学习影像组学能够通过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提取并分析不同影像中肉眼无法识别的特征以量化肿瘤的异质性,在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能。基于... 在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状态方面,传统影像学技术尚存在一定局限性。深度学习影像组学能够通过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提取并分析不同影像中肉眼无法识别的特征以量化肿瘤的异质性,在评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显示出极大的潜能。基于超声、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的深度学习影像组学可实现术前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无创评估。了解深度学习影像组学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评估中的应用情况,有助于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后续诊疗决策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超声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乳腺癌 腋窝淋巴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多期增强扫描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牛庆亮 王锡臻 王滨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特征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5例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前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观察BPH和PCa在...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多层螺旋CT(MSCT)多期增强扫描的强化特征及其在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2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5例前列腺癌(PCa)患者术前行MSCT多期增强扫描。观察BPH和PCa在不同时期的强化特征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根据时间-密度曲线的形态分为三种类型:I型为持续上升型,Ⅱ型为缓升缓降型,Ⅲ型为速升速降型。观察BPH和PCa强化峰值、最大强化幅值及时间-密度曲线的特点;观察不同扫描期相对PCa癌灶的检出情况。结果:BPH与PCa强化峰值到达的期相不同(P〈0.01),BPH强化峰值80%(20/25)位于延迟期(180s),PCa强化峰值73.33%(11/15)位于动脉晚期(35~40s)和静脉期(75s)。在BPH组,I型时间-密度曲线加例,Ⅱ型5例;PCa组,I型4例,Ⅱ型6例,Ⅲ型5例,两组时间-密度曲线类型分布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BPH和PCa的最大强化幅值分别为42.004-10.99HU和45.604-6.88HU,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早、中、晚三期扫描对癌灶的检出以动脉晚期最高,检出12例,静脉期与延迟期分别检出11例、7例。结论:MSCT多期扫描能够显示BPH和PCa的血供情况及强化特征,对前列腺癌病灶的显示和诊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 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期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的CT多期强化特征与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金刚 王滨 +4 位作者 牛庆亮 王锡臻 卢洪凯 董光 耿海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12期1426-1430,共5页
目的:探讨MVD、微血管相关指标及bFGF在BPH和PCa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和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5例BPH和27例PCa患者术前均行MSCT扫描,绘制BPH和PCa时间-密度曲线(T-... 目的:探讨MVD、微血管相关指标及bFGF在BPH和PCa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和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35例BPH和27例PCa患者术前均行MSCT扫描,绘制BPH和PCa时间-密度曲线(T-DC),并计算曲线升段的斜率(S);所有标本行CD34、bFGF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时间-密度曲线分三种类型,在两组病例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和PCa组织中MVD分别为11.00±4.14和32.11±13.19,BPH微血管平均直径等指标比PCa的相应指标要大(P<0.01)。bFGF在PCa中的表达高于在BPH中的表达(P<0.01)。斜率(S)与MVD、bFGF及MVD与bFGF有相关性(P<0.05);在前列腺癌中,斜率(S)与PCa的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MVD与Gleason分级、肿瘤分化程度分级之间有相关性(P<0.01)。结论:bFGF及MVD在PCa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在BPH中的表达。MSCT多期扫描强化特征能够显示BPH、PCa的血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增生及癌组织中血管生成因子的表达及微血管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微血管密度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节细胞性神经瘤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田培刚 牛庆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1期146-146,共1页
患者女,44岁。平素无明显头痛、头晕、心慌等不适,无全身或下肢及眼睑水肿,体检发现右侧肾上腺占位。CT检查,右侧肾上腺区见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
关键词 肾上腺节细胞性神经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全容积ADC值评估宫颈癌病理分级的效能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杜汉旺 娄莉 +4 位作者 吴莎莎 王晓琳 史晓林 曹伟 牛庆亮 《罕少疾病杂志》 2021年第2期58-62,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的全容积ADC值评估宫颈癌病理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分析5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DWI资料,包括3例高分化、37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在GE Adw4.6工作站沿肿瘤边缘手动勾画ROI获得肿瘤所有层面的ADC值,取其平均值作为肿瘤的平均...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的全容积ADC值评估宫颈癌病理分级的效能。方法回顾分析58例宫颈癌患者术前DWI资料,包括3例高分化、37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在GE Adw4.6工作站沿肿瘤边缘手动勾画ROI获得肿瘤所有层面的ADC值,取其平均值作为肿瘤的平均ADC值。计算标准化ADC值(nADC),nADC=肿瘤平均ADC值/参照物(臀大肌)ADC值。利用Omni-kinetics纹理分析软件获得全容积ADC直方图参数。比较高/中分化组和低分化组宫颈癌各类型ADC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绘制ROC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低分化组的平均ADC值、nADC值、ADCmin、ADCmean、各百分位数ADC值均小于高/中分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检验,P分别=0.025、0.026、0.000、0.006、0.003~0.032)。两组间ADCmax值没有统计学差异(独立样本t检验,P=0.529)。ADCmin有最佳的鉴别诊断效能,AUC为0.836,其后依次为5^(th)ADC值,AUC 0.757;10^(th)ADC值,AUC 0.748;平均ADC值,AUC 0.745;25^(th)ADC值,AUC 0.730;nADC值,AUC 0.726;50^(th)ADC值、75^(th)ADC值,AUC均为0.723;90^(th)ADC值,AUC 0.713;95^(th)ADC值,AUC 0.688。ADCmin以0.584×10^(-3)mm^(2)/s作为最佳截断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4.6%、62.5%。结论ADC值测量有助于评估宫颈癌病理分级,ADCmin有最佳的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弥散系数直方图 标准化ADC值 宫颈癌 病理分级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WI评价TURP手术对前列腺不同组织影响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王锡臻 王滨 +2 位作者 牛庆亮 李绪斌 沈蓁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0期1027-1030,共4页
目的:应用EPI-DWI评价TURP手术对前列腺不同组织弥散特性的影响,对DWI在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析4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的前列腺癌病例,其中10例为TURP手术组,对照组为36例。使用GE E-cho-speed 1.5 T超导成像仪,联合... 目的:应用EPI-DWI评价TURP手术对前列腺不同组织弥散特性的影响,对DWI在疗效观察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析4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的前列腺癌病例,其中10例为TURP手术组,对照组为36例。使用GE E-cho-speed 1.5 T超导成像仪,联合应用盆腔相控阵线圈和直肠内表面线圈,DWI采用单次激发EPI进行扫描。标出前列腺癌、BPH和正常前列腺周围带的感兴趣区,计算其大小及体积及X、Y和Z轴三个方向计算ADC值,并由工作站处理产生ADC图。结果:前列腺癌TURP手术组分级、分期及大小体积高于非手术组(P<0.05)。前列腺相同组织的ADCx值在手术组与非手术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值分别>0.05)。结论:TURP手术有促进前列腺癌进展的可能性;DWI及ADC值能准确地对TURP手术后前列腺癌做出诊断,但不能用于TURP术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阈值的选择 被引量:1
7
作者 黄川胜 郑召龙 +4 位作者 李芹 谢福才 陈永升 于海童 牛庆亮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8-21,共4页
目的 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rCBF)阈值的选择。方法 对42例AIS患者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成像、3D pCASL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 目的 探讨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 pCASL)不同标记后延迟时间(PLD)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缺血半暗带体积时相对脑血流量(rCBF)阈值的选择。方法 对42例AIS患者进行磁共振(MRI)常规序列成像、3D pCASL及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磁共振灌注成像(DSC-PWI),将磁共振弥散成像、3D pCASL和DSC-PWI影像数据导入F-stroke软件自动分析,生成3D pCASL和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以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作为参考标准,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分析PLD分别为1 525、2 525 ms时,rCBF<30%、<40%、<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缺血半暗带体积的一致性;比较不同rCBF阈值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的差异。结果 3D pCASL PLD为1 525 ms时,rCBF<40%、<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具有一致性(ICC分别为0.595、0.791,P均<0.01);PLD为2 525 ms时,rCBF<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DSC-PWI的缺血半暗带体积具有一致性(ICC=0.577,P<0.01)。PLD为1 525 ms时,rCBF<4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与PLD=2 525 ms时rCBF<50%的缺血半暗带体积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3D pCASL中,1 525 ms和2 525 ms的PLD均可用于定量评估缺血半暗带,并且不同PLD时的rCBF阈值不同:短PLD(1 525 ms)应选择较高的rCBF阈值(<50%),而长PLD(2 525 ms)的rCBF阈值则要高于短PLD(1 525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伪连续动脉自旋标记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相对脑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CT表现(附10例报道) 被引量:1
8
作者 武希庆 陈华成 +2 位作者 赵洪力 李明志 牛庆亮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年第9期1578-158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10例(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8. 4岁。采用Philips 256层i CT机行全腹、盆腔CT平扫加增强检查,并分析其CT表现特征。结果 ...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10例(男性1例,女性9例),年龄17~41岁,平均年龄28. 4岁。采用Philips 256层i CT机行全腹、盆腔CT平扫加增强检查,并分析其CT表现特征。结果 1) 10例均出现广泛肠壁增厚,以空回肠为主,2例累及胃; 2)肠壁分层,可见"靶征"; 3)肠系膜血管充血、增粗,边缘血管弓及直小血管清晰展现,可见"梳状征"; 4) 10例肠管内均可见积气、积液,3例出现不全肠梗阻,6例可见腹腔积液。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胃肠炎主要CT表现为肠壁广泛增厚、分层、系膜血管增粗,CT敏感性较高,但缺乏特异性,结合临床资料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胃肠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OT的电力设计企业三维设计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晓楠 陈凯凯 +1 位作者 李伦 牛庆亮 《山西建筑》 2021年第1期187-189,共3页
结合我国电力设计企业三维设计技术发展现状,进行三维设计技术发展的SWOT分析,分别从内外两个方面,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角度剖析三维技术在电力设计企业的应用,为电力设计企业科学、合理地推进三维设计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三维设计 电力设计企业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