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牛子孺 李刚炎 +3 位作者 胡剑 颜甜莉 张斯宇 汪炜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4-190,共7页
汽车转向器的传动比是影响车辆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在转向时为了获得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统一需要采用变传动比转向器。通过综合分析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的重要部件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特点,基于包络原理提出了... 汽车转向器的传动比是影响车辆转向轻便性和灵敏性的重要因素之一,车辆在转向时为了获得轻便性和灵敏性的统一需要采用变传动比转向器。通过综合分析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的重要部件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特点,基于包络原理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变传动比齿轮数字设计方法,此方法将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中斜齿轮看作由垂直于其轴线的无限接近的平面集合与其截交后截平面的集合,每个截平面称为"齿轮元",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的啮合传动可看作齿轮元的集合与变传动比齿轮的啮合,变传动比齿轮齿廓上每个齿廓点的高度值,是过此点且垂直于齿条运动方向及斜齿轮轴线的直线随此点一起啮合传动时,与此点啮合过程中遍历齿轮元集交点高度值中的最小值。基于上述方法,建立了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变传动比齿轮齿廓点高度值计算的数学模型,开发了求解算法,得到了变传动比齿轮的齿廓点云,并将此方法成功应用到了某型变传动比转向器的研制中,通过样件试制及测试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错轴变传动比齿轮副 变传动比齿轮 齿轮元 数值计算 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驾驶室电器集成检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牛子孺 胡剑 李刚炎 《公路与汽运》 2010年第3期12-15,共4页
分析了驾驶室总成电器的类别与检测方法,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构建了驾驶室电器集成检测系统,设计了开关量输入信号检测模块、开关量输出信号发生模块和脉冲量输出信号发生模块等,并集成应用GX Developer、Fame View 7.5组态软件... 分析了驾驶室总成电器的类别与检测方法,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技术构建了驾驶室电器集成检测系统,设计了开关量输入信号检测模块、开关量输出信号发生模块和脉冲量输出信号发生模块等,并集成应用GX Developer、Fame View 7.5组态软件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开发了驾驶室电器集成检测系统软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驾驶室 电器 集成检测系统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FAMEVIEW 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EM的某电动客车车身骨架静态结构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杨路 杨秀建 +3 位作者 王景峰 高晋 牛子孺 张昆 《小型内燃机与车辆技术》 2015年第1期36-41,共6页
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强度是影响整车结构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基于CATIA建立了某电动大客车骨架的CAD模型,针对半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梁单元建模不能反映连接处真实结构的不足,建立了基于壳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 Works软件对车身骨... 大客车车身骨架结构强度是影响整车结构安全性的关键因素。基于CATIA建立了某电动大客车骨架的CAD模型,针对半承载式客车车身骨架梁单元建模不能反映连接处真实结构的不足,建立了基于壳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利用Hyper Works软件对车身骨架作了静态弯曲、扭转、制动、转弯工况的数值模拟研究,获得了相应工况下的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骨架的刚度和强度均在材料屈服范围之内,分析结果可为骨架的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客车 车身骨架 壳单元 HYPERWORKS 静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传动比齿轮副参数化设计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4
作者 鲍志明 肖佩 +2 位作者 牛子孺 李刚炎 胡剑 《公路与汽运》 2016年第2期1-6,共6页
为了实现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变传动比齿轮副一体化设计,文中提出了变传动比齿轮副参数化设计系统的概念;运用MATLAB软件计算生成了变传动比齿条齿廓点云模型,在SolidWorks环境中将点云模型拟合后建立了变传动比齿轮副的三维实体模型;... 为了实现机械式变传动比转向器变传动比齿轮副一体化设计,文中提出了变传动比齿轮副参数化设计系统的概念;运用MATLAB软件计算生成了变传动比齿条齿廓点云模型,在SolidWorks环境中将点云模型拟合后建立了变传动比齿轮副的三维实体模型;结合MATLAB与VB的混合编程技术和Solid Works的二次开发技术开发了变传动比齿轮副参数化设计系统,运用该系统建立了某型变传动比齿轮副模型,验证了该参数化设计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 变传动比齿轮副 混合编程 二次开发 参数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球变比转向器螺母变比齿廓数值建模与加工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牛子孺 辛振波 +5 位作者 李刚炎 涂鸣 赵新学 李扬 汪力衡 王建福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1-259,共9页
循环球变比转向器中具有变化传动比齿廓的螺母是实现变比转向的关键部件,螺母变比齿廓为与之啮合的齿轮渐开线齿廓按照变比传动关系包络运动后形成的包络面,因包络过程较为特殊,导致了其建模困难,由此阻碍了变比齿廓数控加工的实现。作... 循环球变比转向器中具有变化传动比齿廓的螺母是实现变比转向的关键部件,螺母变比齿廓为与之啮合的齿轮渐开线齿廓按照变比传动关系包络运动后形成的包络面,因包络过程较为特殊,导致了其建模困难,由此阻碍了变比齿廓数控加工的实现。作者研究一种面向数控加工的变比齿廓数值建模方法,实现变比齿廓的数控端铣加工。该方法将转向器变比齿扇螺母副中的渐开线齿扇,看作无数无限接近且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与其截交后截交线的集合,与螺母齿条变比齿廓相交且平行于螺母齿条长度方向的计算直线,随螺母变比传动,与对应截交线渐开线齿廓的交点中,长度值取得极值的点为变比齿廓点。建立了变比齿廓求解数学模型,开发了求解算法,通过设置计算直线间距,生成了直接用于数控端铣等残留高度刀具路径规划的变比齿廓点云,规划了刀具路径;并且采用生成的齿廓点云,实现了刀头半径选择以及刀位点刀杆矢量的计算,实现了变比齿廓的数控端铣加工。从变比齿廓的关键设计参数"变比曲线"和"变速传动特性"入手,提出了变比齿廓设计的验证方法,通过试制样件的测试,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克服了采用啮合原理设计变比齿廓时,建立的啮合方程的解不唯一;无法获得变比齿廓齿顶、齿根边界点的精确值;有些出于解析需要选择的参数不直接对应数控加工,数据转换时会引入原理性误差等弊端,实现了循环球变比转向器变比齿廓的数字建模和数控端铣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球变比转向器 变比齿廓 数值建模 端铣加工 传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式大蒜收获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王利远 李天华 +5 位作者 牛子孺 吴彦强 韩可 杨青 姜广民 侯加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90,共5页
针对目前国内大蒜收获强度大、收获效率低及收获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分段式大蒜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挖掘装置、限深装置及夹持装置、打捆装置等组成,采用手扶拖拉机作为动力源和安装平台,夹持装置采用链条设计,打捆装置可实现收获后大蒜... 针对目前国内大蒜收获强度大、收获效率低及收获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了分段式大蒜收获机。该机主要由挖掘装置、限深装置及夹持装置、打捆装置等组成,采用手扶拖拉机作为动力源和安装平台,夹持装置采用链条设计,打捆装置可实现收获后大蒜的打捆作业。该机可一次完成三行大蒜的挖掘、夹持输送、打捆等收获作业,省时省力,高效低耗。应用CAD、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图样的设计和三维模型的建立,并对挖掘装置、夹持装置等关键装置进行重点设计。在山东兰陵县神山镇进行了大蒜种植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生产率0.1 hm^2/h,漏蒜率为1.9%,伤蒜率为0.58%,损失率为1.9%,挖掘深度为8cm。研究结果可为大蒜收获机械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收获机 分段式 挖掘装置 链条夹持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葱开沟起垄施肥一体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彦宇 李天华 +2 位作者 牛子孺 李勇 侯加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81,87,共6页
根据大葱种植要求,移栽前需进行开沟、起垄、施肥,针对目前国内大葱开沟起垄施肥机械自动化程度低、工作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在现有开沟起垄施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研发,消化吸收国内外开沟起垄施肥等相关技术,研制了一款大葱开... 根据大葱种植要求,移栽前需进行开沟、起垄、施肥,针对目前国内大葱开沟起垄施肥机械自动化程度低、工作质量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在现有开沟起垄施肥技术的基础上进行设计研发,消化吸收国内外开沟起垄施肥等相关技术,研制了一款大葱开沟起垄施肥一体机。该机主要由变速箱、传动系统、旋耕刀盘、开沟器、镇压辊和施肥装置等工作部件组成,具有良好的工作稳定性、操作灵活性和良好的适应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的各项性能达到了大葱移栽的技术要求,保证了作业幅宽、起垄高度、沟底宽度、沟顶宽度和施肥效率等农艺要求,促进了大葱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移栽 开沟 起垄 施肥 一体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葱移栽机的卧式旋耕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吉强 牛子孺 +4 位作者 李玉华 吴彦强 李天华 侯加林 李广华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1-45,共5页
为解决大葱移栽作业中配套动力轮距与垄距不匹配的问题,研制了基于大葱移栽机的卧式旋耕机。该旋耕机位于移栽装置的正前方,可一次完成开沟、起垄、移栽、覆土和镇压等不间断作业。旋耕机采用整体框架式结构和中间链轮传动的传动方式,... 为解决大葱移栽作业中配套动力轮距与垄距不匹配的问题,研制了基于大葱移栽机的卧式旋耕机。该旋耕机位于移栽装置的正前方,可一次完成开沟、起垄、移栽、覆土和镇压等不间断作业。旋耕机采用整体框架式结构和中间链轮传动的传动方式,使旋耕作业更加平稳,主要工作部件包括悬挂架、减速箱、旋耕刀轴、旋耕刀、输入轴、链轮及链条等。应用CAD、SolidWorks、ANSYS等软件进行图样设计、三维建模和应力分析,并对旋耕刀等关键机构进行重点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分析确定了影响旋耕刀切削阻力因素、旋耕机功率消耗大小、旋耕刀最大应力和变形位置。在山东青州市华龙大葱试验基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该旋耕机配套的动力为35~80kW;可完成耕深3~18cm,满足葱苗移栽深度5~13cm的农艺要求;碎土率均值为74.92,满足旋耕刀设计与葱苗栽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卧式旋耕机 大葱移栽机 SOLIDWORKS ANSY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种颗粒离散元模型参数标定 被引量:18
9
作者 文恩杨 李玉华 +1 位作者 牛子孺 侯加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0-167,共8页
为确定蒜种离散元模型仿真参数,采用多球聚合的方法建立了蒜种离散元模型,并对可实现测量的模型参数(蒜种-钢板恢复系数、蒜种-蒜种恢复系数、蒜种-钢板静摩擦因数、蒜种-蒜种静摩擦因数)进行了物理试验测定。对不易测量的模型参数(蒜种... 为确定蒜种离散元模型仿真参数,采用多球聚合的方法建立了蒜种离散元模型,并对可实现测量的模型参数(蒜种-钢板恢复系数、蒜种-蒜种恢复系数、蒜种-钢板静摩擦因数、蒜种-蒜种静摩擦因数)进行了物理试验测定。对不易测量的模型参数(蒜种-钢板滚动摩擦系数、蒜种-蒜种滚动摩擦系数)进行了仿真试验标定,应用、建立了两种不易测量的接触参数与蒜种堆休止角、密相区域圆半径的二次回归模型,最终求解寻优得到参数最优值。通过上述试验方法,得到蒜种离散元模型参数:蒜种-钢板恢复系数为0.511,蒜种-蒜种恢复系数为0.487,蒜种-钢板静摩擦因数为0.473,蒜种-蒜种静摩擦因数为0.503,蒜种-钢板滚动摩擦因数为0.111,蒜种-蒜种滚动摩擦因数为0.108。最后,在得到的接触参数下进行仿真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蒜种堆休止角、密相区域圆半径的仿真值与实际值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36%、1.50%,无明显差异,排种功率、排种速度的仿真与试验值在整体变化趋势上具有一致性,验证了蒜种离散元模型与仿真试验的有效性,可为大蒜播种机械仿真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蒜种 参数标定 休止角 密相区域圆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自动组合式大葱移栽机的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吉强 李天华 +3 位作者 牛子孺 李广华 王后新 侯加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90,95,共6页
针对葱苗栽植密度大、栽植株距不稳定、人工劳动强度大及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半自动组合式大葱移栽机,以减少作业环节、提高劳动效率。移栽机可一次收获两行,集旋耕、开沟、起垄、移栽和镇压为一体,主要由旋耕装置、传动系统、栽植... 针对葱苗栽植密度大、栽植株距不稳定、人工劳动强度大及效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半自动组合式大葱移栽机,以减少作业环节、提高劳动效率。移栽机可一次收获两行,集旋耕、开沟、起垄、移栽和镇压为一体,主要由旋耕装置、传动系统、栽植变速箱、水平摆苗装置、竖直夹苗装置和直立栽苗装置等组成。栽植变速箱通过输出转辊为水平摆苗装置、竖直夹苗装置和直立栽苗装置提供动力输入;水平摆苗装置和竖直夹苗装置输送带采用柔性PVC材质制成,保证了输送过程中不对葱苗造成损伤;水平摆苗装置并设有等间距的限位凸起,保证了放入后的葱苗间距相等,克服了人工摆苗的随机性。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效果良好,性能稳定,匹配动力35 kW拖拉机,栽植深度合格率为85.3%,埋苗率为3%,伤苗率为3%,纯作业生产率为0.16h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移栽机 半自动 组合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的组合式大葱起苗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吉强 牛子孺 +3 位作者 李天华 吴彦强 李广华 侯加林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8-63,共6页
针对目前国内大葱收获人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及机械收获不成熟等问题,研发了一种组合式大葱起苗机。应用SolidWorks和Autocad软件,对组合式大葱起苗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和虚拟装配,进而对样机进行加工和田间试验。样机主要由机架、行走... 针对目前国内大葱收获人工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及机械收获不成熟等问题,研发了一种组合式大葱起苗机。应用SolidWorks和Autocad软件,对组合式大葱起苗机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和虚拟装配,进而对样机进行加工和田间试验。样机主要由机架、行走轮、变速箱、起苗刀、葱苗传输板和汇集抖土装置等6部分组成。其中,起苗刀为截面呈锲状的锯齿刀,葱苗传输板为由前至后逐渐升高的斜板,汇集抖土装置的主动轴上两拨齿轮与从动轴上两拨齿轮之间安装有环形的抖土链,依靠抖土链转动对葱苗上附着的泥土进行抖动筛除,方便人工捡拾。田间试验表明:样机作业性能稳定,匹配动力为35 kW拖拉机,伤苗率为3.7%,总损失率为6.8%,作业效率为0.13 hm^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起苗机 起苗刀 汇集抖土装置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