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车组车顶绝缘子伞裙振动变形与疲劳性能分析
1
作者 陈文龙 赵建葵 +3 位作者 武建军 牛如岩 舒卓乐 王汉封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759-1768,共10页
动车组车顶复合绝缘子伞裙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会持续振动,可能造成伞裙疲劳损伤甚至撕裂,导致高压击穿事故并危及列车安全运行。以CRH1A型动车组车顶某硫化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为例,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车顶绝缘子伞裙在高速气流作... 动车组车顶复合绝缘子伞裙在高速气流作用下会持续振动,可能造成伞裙疲劳损伤甚至撕裂,导致高压击穿事故并危及列车安全运行。以CRH1A型动车组车顶某硫化橡胶复合绝缘子伞裙为例,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车顶绝缘子伞裙在高速气流作用下的振动变形量,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了其疲劳性能。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当绝缘子伞裙下表面为迎风面且伞裙具有一定偏转角时,伞裙边缘的振动变形最大,250 km/h风速条件下伞裙边缘的最大变形量为8.3 mm,伞裙起振风速为30 m/s。通过抗拉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该伞裙硫化橡胶材料的物性参数,并在ANSYS-Fluent软件计算伞裙所受风荷载的基础上,利用ABAQUS软件获得了单个伞裙结构的变形量、应力与应变,对比验证了风洞试验结果。考虑列车表面边界层的湍流瞬态放大效应及列车过隧道时内环隙反向流动效应,通过对风速修正确定伞裙边缘的最大振动变形量约为12.5 mm;以伞裙根部应力为等效参数,将风压面荷载换算成作用在伞裙边缘的集中荷载,最终确定18.0 mm为疲劳试验的加载幅值。经200万循环次数后,伞裙割线刚度下降18.2%。通过空间分辨率为50μm的电子显微镜和双射线源CT系统分别扫描伞裙根部表面和内部,未发现裂缝。研究结果可为校核高速气流作用下车顶绝缘子伞裙的服役安全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车组 复合绝缘子 伞裙结构 风致振动 疲劳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机车检测系统软件开发
2
作者 牛如岩 陈建政 《中国测试技术》 2003年第6期21-22,共2页
检测系统模型是构建机车检测系统软件的关键。在分析检测系统建模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使用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的统一建模语言UML,建立了检测系统软件模型,开发了基于UML模型的机车检测系统。
关键词 统一建模语言 UML 交流机车 检测系统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