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火区封闭过程中瓦斯积聚规律研究及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牛会永 邓军 +2 位作者 周心权 程彩霞 田兆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3918-3924,共7页
为研究煤矿火区封闭过程时瓦斯的积聚规律,降低封闭区域内气体爆炸的危险性,实现矿井火区的安全封闭,通过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数学模型的分析,以封闭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瓦斯量平衡定律,推导密闭后封闭区域内瓦斯体... 为研究煤矿火区封闭过程时瓦斯的积聚规律,降低封闭区域内气体爆炸的危险性,实现矿井火区的安全封闭,通过对回采工作面瓦斯涌出量数学模型的分析,以封闭区域为研究对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建立瓦斯量平衡定律,推导密闭后封闭区域内瓦斯体积分数变化的数学模型,从理论上分析矿井发火区封闭后封闭区域内气体发生爆炸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黑龙江鹤岗矿业集团兴安矿综采工作面封闭火区时瓦斯爆炸事故为例进行分析,从机理上提出封闭工作面时防止瓦斯爆炸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火区封闭过程中风速下降,会引起瓦斯积聚的现象,从而改变封闭区域内的瓦斯分布状态,在高温火源存在的情况下易引发瓦斯爆炸事故;在进行火区封闭过程中,以适当速度注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可以起到稀释以及降温的作用,是封闭灭火过程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区 封闭 瓦斯积聚 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顺序对煤矿火区气体分布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牛会永 邓湘陵 +2 位作者 李石林 李芳 朱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239-3245,共7页
为研究不同封闭顺序对煤矿火区内气体分布的影响规律,探索合理的封闭顺序及安全保障措施,降低封闭过程中的危险性,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对封闭火区内气体体积分数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火区内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的数学模型,确定动力学控... 为研究不同封闭顺序对煤矿火区内气体分布的影响规律,探索合理的封闭顺序及安全保障措施,降低封闭过程中的危险性,基于质量守恒定律,对封闭火区内气体体积分数变化规律进行理论分析,推导火区内气体体积分数变化的数学模型,确定动力学控制方程;对火区封闭前的燃烧状态进行危险性分析,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不同封闭顺序封闭火区的过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以3种不同封闭顺序对火区进行密闭时,会使得流入火区内的空气流量下降,不同程度地引起火区内部瓦斯积聚;对于高瓦斯矿井,以"先进后回"顺序封闭火区时,火区内的负压会使得瓦斯进入火区,增大了火区内的爆炸危险性;以"先回后进"顺序封闭火区时,易引发矿井火区发生风流紊乱现象;"进回同时"顺序封闭火区能够短时间内切断供氧条件,爆炸危险性较低。在实际应用时,由于井下环境的复杂性,应根据矿井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正确地选择封闭顺序对火区进行密闭,加强对火区内气体的监测以及采取向火区内注入惰性气体等技术手段,实现煤矿火区的安全封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火区 封闭顺序 瓦斯积聚 瓦斯爆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综合分析技术 被引量:7
3
作者 牛会永 邓军 +1 位作者 周心权 王海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812-4818,共7页
为保证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确定风流与巷壁在非稳态热交换条件下的巷道纵向温度衰减理论模型;通过分析矿井火灾灾变的影响范围以及对井下设备和构件的破坏程度,对火场物证材料的内观表象应用于煤矿火灾事故调查进行可行... 为保证矿井火灾事故调查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确定风流与巷壁在非稳态热交换条件下的巷道纵向温度衰减理论模型;通过分析矿井火灾灾变的影响范围以及对井下设备和构件的破坏程度,对火场物证材料的内观表象应用于煤矿火灾事故调查进行可行性研究;通过对矿井火灾时井下常见材料的导电性能、金相组织、硬度以及强度变化的分析,得出井下常见物质不同程度受热后性能的变化规律;根据矿井火灾的特点,建立温度与物证受损情况的量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事故调查时,可根据受到火灾破坏的材料及设备的性能变化情况,明确火灾发生的原因,并反推出该部位在火灾时曾受过的最高温度以及持续时间,从而可推断火灾发生时的发展状况,为煤矿火灾事故调查提供物证分析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事故调查 物证分析 现场勘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自燃防灭火技术的组织与管理 被引量:8
4
作者 牛会永 周心权 张辛亥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80-82,共3页
从组织保障、生产管理、专业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入手,强调必须健全防灭火管理体系,做好掘进过程及采煤期间的防灭火管理,强化专业管理,做好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严格实行奖优罚劣、量化考核,这一系列技术措施对预防及减少煤炭自燃火灾... 从组织保障、生产管理、专业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入手,强调必须健全防灭火管理体系,做好掘进过程及采煤期间的防灭火管理,强化专业管理,做好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严格实行奖优罚劣、量化考核,这一系列技术措施对预防及减少煤炭自燃火灾事故的发生起到积极的作用,从而为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状况提供重要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灭火 煤矿安全 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采情况下采空区煤自燃温度场理论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谭波 牛会永 +1 位作者 和超楠 冯世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81-387,共7页
为了从理论基础上研究煤自燃基础参数对煤自燃的影响,通过建立动坐标系下采空区煤自燃数学模型来掌握工作面回采时采空区煤自燃的过程。该模型结合煤自燃极限参数计算方法和热传导理论,计算简化后的自燃数学一维模型解析解,利用一维数... 为了从理论基础上研究煤自燃基础参数对煤自燃的影响,通过建立动坐标系下采空区煤自燃数学模型来掌握工作面回采时采空区煤自燃的过程。该模型结合煤自燃极限参数计算方法和热传导理论,计算简化后的自燃数学一维模型解析解,利用一维数值计算,分析不同参数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回采速度,可以有效地减低煤温;浮煤越厚,漏风速度越大,煤越易自燃;当遗煤放热量与温度成正比时,距离工作面越远的点其温度越高,且呈指数形式增加;当发热量为常数时,采空区距离工作面越远的点其温度越高,且呈线性形式增加;考虑到沿采空区的深部方向,氧气浓度逐渐降低,遗煤放热量随着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少,该数值结果与实际结果较接近;由于采空区是一个立体几何空间,采空区温度场与氧气浓度场、速度场存在耦合作用,因此,有必要基于三维或二维数值模拟技术继续深入研究回采情况下采空区煤自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温度场 回采速度 浮煤厚度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高冒封闭火区燃烧状态及表面温度场演变规律 被引量:5
6
作者 谭波 朱红青 +5 位作者 王海燕 徐纪元 邹俊 牛会永 杨成轶 于树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46-951,共6页
受早期小窑私挖乱采的影响,整合矿井往往面临废旧巷道或采空区遗煤多、漏风严重且复杂,煤自燃危险性大的难题,为了判断巷道高冒封闭火区的燃烧状态及其火区发展趋势,采用煤自燃低温氧化试验研究山西朔州某矿4+9号煤层火灾指标气体及其... 受早期小窑私挖乱采的影响,整合矿井往往面临废旧巷道或采空区遗煤多、漏风严重且复杂,煤自燃危险性大的难题,为了判断巷道高冒封闭火区的燃烧状态及其火区发展趋势,采用煤自燃低温氧化试验研究山西朔州某矿4+9号煤层火灾指标气体及其变化规律,现场收集火区内气体初步判断火区燃烧状态,最后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圈划火区表面温度区域,定位巷道顶煤火区表面高温点并分析火区巷道表面温度场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煤低温氧化进程中CO,C2H6和C2H4等指标气体将在特定的温度等条件下自发产生,利用指标气体出现温度和随温度变化趋势,可以初步判断火区燃烧状态及发展方向;通过巷道表面温度场能够圈划浅部隐蔽火区大致范围,验证火区燃烧状态,判断火区发展趋势,预测煤自燃的危险性,能为火区危险性预报和治理提供可靠依据。研究成果对隐蔽火源燃烧状态和发展方向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能够为具有类似条件的矿区防灭火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火区 高冒区 燃烧状态 表面温度场 红外热成像仪 气体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波神经网络在矿井安全管理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7
作者 周荣义 李树清 牛会永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7-70,共4页
在考察传统安全评价方法之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理论进行安全评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阐述了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提出和分析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矿井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步骤;并通过实例证明了小波神经网络应用... 在考察传统安全评价方法之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小波神经网络理论进行安全评价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阐述了小波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提出和分析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矿井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及其评价步骤;并通过实例证明了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矿井安全管理评价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结果表明,用小波神经网络对矿井安全管理进行评价,其评价结果更准确,精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神经网络 矿井安全管理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隆庄矿4322综放面停采线火灾治理 被引量:8
8
作者 徐精彩 牛会永 +1 位作者 张辛亥 孟祥军 《矿业安全与环保》 2004年第2期31-32,71,共3页
在分析兴隆庄煤矿4322综放面煤层自燃原因的基础上,利用氮气防灭火技术控制火区的扩展,运用复合胶体防灭火技术熄灭高温火区,这些技术的成功运用抑制了采空区深部火源向工作面的扩展,保障了兴隆庄煤矿4322综放面的安全撒架,为煤层内因... 在分析兴隆庄煤矿4322综放面煤层自燃原因的基础上,利用氮气防灭火技术控制火区的扩展,运用复合胶体防灭火技术熄灭高温火区,这些技术的成功运用抑制了采空区深部火源向工作面的扩展,保障了兴隆庄煤矿4322综放面的安全撒架,为煤层内因火灾防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面 煤自燃 防灭火 复合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对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及煤自燃影响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黎经雷 牛会永 +3 位作者 鲁义 李石林 赵蕾 聂琦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56-162,共7页
为研究进风巷风速变化条件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强度及煤自燃规律,基于采空区"横三区"、"竖三带"理论,以某矿综采工作面为原型建立了U型通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三维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进风巷不同风速下采空区的... 为研究进风巷风速变化条件下近距离煤层采空区漏风强度及煤自燃规律,基于采空区"横三区"、"竖三带"理论,以某矿综采工作面为原型建立了U型通风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三维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进风巷不同风速下采空区的流场状态进行模拟计算,根据模拟结果对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划分;利用面积计算软件和Origin数值分析软件,分析计算得到进风巷不同风速条件下的采空区氧化带面积变化曲线,并推导出不同风速下采空区高度所对应的煤自燃氧化带面积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采空区漏风区域主要集中在至工作面进风端起水平距离0~23 m,采空区漏风过程中,上覆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大于下伏采空区煤自燃危险性;当进风巷风速一定时,采空区氧化带面积与其高度成正比,当采空区高度一定时,在风速为3 m/s条件下,采空区氧化带面积达到最大值;不同风速情况下,采空区氧化带面积与其对应高度成正比;在实际应用时,应结合采空区具体情况合理控制进风巷风速,加强采空区内气体的实时监测及煤自燃预测技术手段,提高矿井开采作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风巷风速 近距离煤层 采空区漏风 上覆采空区 煤自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覆岩采动冒落及孔隙率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聂琦苗 牛会永 +2 位作者 刘轶康 鲁义 李石林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22,共5页
为准确研究深井采空区覆岩冒落特征及孔隙率分布规律,利用FLAC3D模拟软件建立了深部煤矿工作面的采空区物理模型,模拟了覆岩在采动过程中的破坏变形和冒落规律,确定“两带”的最大高度,定量分析覆岩应力、位移分布规律,建立了采空区孔... 为准确研究深井采空区覆岩冒落特征及孔隙率分布规律,利用FLAC3D模拟软件建立了深部煤矿工作面的采空区物理模型,模拟了覆岩在采动过程中的破坏变形和冒落规律,确定“两带”的最大高度,定量分析覆岩应力、位移分布规律,建立了采空区孔隙率的三维分布模型,并将孔隙率函数模型导入FLUENT软件,模拟深井采空区的氧气浓度场和瓦斯运移规律,验证其孔隙率模型的适用性。研究表明:冒落带的范围距离煤层上方17 m,裂隙带的范围在煤层上方17~64 m。走向方向上,支撑压力峰值随着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增大,下沉量由工作面向采空区深处逐渐变大;在倾向方向上,以采空区中心为原点垂直应力呈对称分布,下沉量呈中间大,两边小分布;垂直方向上,支撑压力峰值距离煤层越远越小。采空区孔隙率呈“簸箕”状,在煤壁处较大,中部低。采空区氧气浓度和瓦斯运移的变化趋势与实际井下情况相符合,验证了孔隙率函数模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岩冒落 采空区 孔隙率 下沉量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非电力组合泵站局部注浆防灭火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旺胜 蔡康旭 +1 位作者 龚克明 牛会永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4-167,共4页
为防治煤矿井下煤炭自燃,在分析气动隔膜泵与水射流泵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电力组合泵站局部注浆防灭火技术,根据现场使用要求确定了局部注浆用泵的选型与组合方式,计算了组合泵站最大输浆距离,给出了组合泵站注浆系统配置与工艺流... 为防治煤矿井下煤炭自燃,在分析气动隔膜泵与水射流泵工作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非电力组合泵站局部注浆防灭火技术,根据现场使用要求确定了局部注浆用泵的选型与组合方式,计算了组合泵站最大输浆距离,给出了组合泵站注浆系统配置与工艺流程,并建立了组合泵间最短连接管路长度的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由气动隔膜泵与水射流泵构建的非电力组合泵站,仍可保持简单、轻便、安全的特点,可同时解决煤矿井下非电力局部注浆的自动制浆、连续注浆以及长距离输浆并保持出口压力等问题,在管径50 mm配置下最大输浆距离可达189 m,约为气动隔膜泵输浆距离的1.6倍,适合井下非电力长距离局部注浆防治煤炭自燃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自燃 局部注浆 防灭火技术 水射流泵 气动隔膜泵 非电力组合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参照法对标志气体不健全的煤炭自燃预报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2
12
作者 郑旺胜 蔡康旭 +1 位作者 龚克明 牛会永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8-101,共4页
标志气体不健全情况的存在,会导致原有煤炭自燃预报模型数值校正方法的失效。以阿戛煤矿易自燃且缺乏低、中温阶段标志煤温的九煤层为例,介绍了参照法在构建煤炭自燃预报模型过程中的应用,包括实际分析参数的选择,参数组端点温度与曲线... 标志气体不健全情况的存在,会导致原有煤炭自燃预报模型数值校正方法的失效。以阿戛煤矿易自燃且缺乏低、中温阶段标志煤温的九煤层为例,介绍了参照法在构建煤炭自燃预报模型过程中的应用,包括实际分析参数的选择,参数组端点温度与曲线拐点的确定方法,实际曲线的拟合和煤炭自燃预报模型的确定。根据理论与实际分析参数存在的分散性,提出了多模型预报煤温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提高煤炭自燃预报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气体 不健全 参照法 煤炭自燃预报 多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火灾原因综合分析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8
13
作者 安敬鱼 牛会永 +2 位作者 邓军 邓湘陵 乔晨露 《矿业工程研究》 2015年第3期40-44,共5页
为避免矿井火灾产生的高温气体、风流紊乱及导致的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煤矿火灾及由火灾诱发的爆炸事故进行的统计分析,结合煤自燃机理及燃烧三角形分析了矿井内外因火灾的致灾机理,并针对矿井火灾... 为避免矿井火灾产生的高温气体、风流紊乱及导致的次生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笔者通过对近年来我国煤矿火灾及由火灾诱发的爆炸事故进行的统计分析,结合煤自燃机理及燃烧三角形分析了矿井内外因火灾的致灾机理,并针对矿井火灾的特点以及现有的火灾治理措施,提出了在火灾救灾措施的实施过程中避免二次灾害发生的预防措施,以及消除环境因素对火情预报影响的方法,对传统救灾措施的安全性进行有效分析,提高了救灾人员对火区分析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对救灾措施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可靠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火灾 统计分析 致灾机理 火灾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4
作者 邓湘陵 牛会永 +2 位作者 朱豪 李芳 安敬鱼 《矿业工程研究》 2016年第4期32-36,共5页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确定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区域,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建立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三维数学模型;对上覆及下覆采空区孔隙结构及孔隙率进行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上覆采空区气体分布规... 为了研究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确定上覆采空区自然发火危险区域,运用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建立近距离煤层开采上覆采空区三维数学模型;对上覆及下覆采空区孔隙结构及孔隙率进行研究,利用Fluent软件对上覆采空区气体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上覆采空区在采煤工作面上部水平方向30 m范围内氧气浓度和瓦斯浓度超限,存在自然发火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 上覆采空区 气体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火区封闭气体运移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晨露 牛会永 安敬鱼 《矿业工程研究》 2014年第2期33-36,共4页
首先提出了对火区进行封闭并注入惰性气体的常用的矿井火灾综合救灾方法,然后运用Gambit建立了发生火灾巷道的三维物理模型,通过运用fluent软件对巷道封闭火区内气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火区封闭30 s时(即进行注惰行为时)火区内温... 首先提出了对火区进行封闭并注入惰性气体的常用的矿井火灾综合救灾方法,然后运用Gambit建立了发生火灾巷道的三维物理模型,通过运用fluent软件对巷道封闭火区内气体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火区封闭30 s时(即进行注惰行为时)火区内温度场和组分(CH4,O2)浓度场的分布情况.最后,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火区内气体的运移规律,并通过分析得到了封闭30 s后火区内发生瓦斯爆炸的可能性,为封闭后注入惰性气体等后续救灾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区封闭 数值模拟 温度场 浓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温矿井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轶康 牛会永 +2 位作者 聂琦苗 鲁义 李石林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8-114,共7页
针对采用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高地温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难以全面反映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情况的问题,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地温矿井采空区及进风侧、回风侧和采空区中段O_(2)浓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针对采用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的方法研究高地温对采空区煤自燃的影响难以全面反映采空区煤自燃O_(2)浓度场分布情况的问题,采用Fluent数值模拟软件对高地温矿井采空区及进风侧、回风侧和采空区中段O_(2)浓度场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通风量相同情况下,温度从24.8℃升高到40℃时,O_(2)随着风流向整个采空区渗入,O_(2)浓度随采空区深度增加而减小;在温度相同情况下,当风量从1800 m^(3)/min增大到2700 m^(3)/min时,采空区漏风范围大幅度提升,采空区O_(2)浓度场变化明显,O_(2)几乎充满整个采空区,并且高浓度O_(2)存在范围增大,此时由于热量积聚导致采空区温度升高,采空区内部遗煤温度也持续增加,煤氧复合作用加快,遗煤自燃的可能性增大。②随着采空区距工作面距离增大,O_(2)浓度减小,进风侧O_(2)浓度大于回风侧O_(2)浓度,表明进风侧煤自燃危险性大于回风侧。③随着采空区深度增加,进风侧与采空区中段O_(2)体积分数持续减小,曲线斜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回风侧O_(2)体积分数随采空区深度增加呈减小趋势;大量高浓度O_(2)存在于采空区150 m之前,整个采空区进风侧与采空区中段煤自燃危险性均大于回风侧。④当温度为40℃、通风量为2700 m^(3)/min时,氧化带最大宽度为131 m,将该最大宽度视为开采最大理论宽度,进一步计算安全推进速度,可为煤矿开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温矿井 煤矿开采 采空区漏风 煤自燃 O_(2)浓度场分布 散热带 氧化带 窒息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采空区煤自燃多场耦合作用及致灾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蒋云霞 符琦 牛会永 《矿业工程研究》 2018年第4期40-44,共5页
基于深井煤矿开采高应力、高地温的特点,分析了深部采动裂隙演化及破断规律,采空区遗煤自燃机理,煤自燃数值模拟研究的相关成果,探讨了深井采空区煤自燃多场耦合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为煤自燃机理理论的完善提供了理论研究参考.
关键词 矿井防灭火 煤自燃 自然发火 自燃机理 自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因素条件下浸水焦煤电阻率变化规律实验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石林 牛会永 +2 位作者 李轶群 陈世强 李芳 《矿业工程研究》 2021年第2期65-68,共4页
煤矿采空区自燃区域因位置隐蔽及影响因素多导致定位难度大,可考虑利用煤的电性参数变化规律探测隐蔽煤火位置.为研究浸水焦煤电性参数随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征,选取山西某矿煤样,利用自制煤电性参数测试装置,在不同的温度、浸水时长及测... 煤矿采空区自燃区域因位置隐蔽及影响因素多导致定位难度大,可考虑利用煤的电性参数变化规律探测隐蔽煤火位置.为研究浸水焦煤电性参数随环境因素的变化特征,选取山西某矿煤样,利用自制煤电性参数测试装置,在不同的温度、浸水时长及测试频率条件下,测试浸水煤样的电阻率,探索多因素作用对焦煤电阻率变化特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浸水时间增加,焦煤电阻率呈下降趋势,且12 h后电阻率的整体下降速度趋缓;焦煤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相同环境因素条件下,随测试频率增高,焦煤的电阻率变小;浸水焦煤电阻率随测试频率增大、温度增高而更易达到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水煤 电性参数 电阻率 测试频率 焦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低压下煤矿火区气体分布规律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黎经雷 牛会永 +1 位作者 赵蕾 李石林 《采矿技术》 2018年第5期48-50,53,共4页
为了研究在大气低压下煤矿火区内气体分布规律,确定火区爆炸危险区域,结合渗流理论建立煤矿火区三维物理模型;对煤矿火区气压、湍流强度进行计算,利用Fluent软件对大气低压下煤矿火区气体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火区高1 m、长... 为了研究在大气低压下煤矿火区内气体分布规律,确定火区爆炸危险区域,结合渗流理论建立煤矿火区三维物理模型;对煤矿火区气压、湍流强度进行计算,利用Fluent软件对大气低压下煤矿火区气体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火区高1 m、长5 m区域氧气与瓦斯浓度交界处可能有爆炸的危险,高1.5 m、长15 m范围内氧气与瓦斯达到混合的状态,存在爆炸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低压 煤矿火区 气体分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空区煤自燃的多场耦合作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蕾 牛会永 +1 位作者 黎经雷 李石林 《采矿技术》 2019年第3期81-83,87,共4页
为研究采空区煤自燃致灾过程,以煤自燃多场耦合机理为理论基础,综合论述流.热耦合、热.化耦合及流.化耦合的研究现状,通过采空区耦合模型引出渗流场、化学场及温度场的控制方程,并对其耦合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自燃是由煤氧复合反... 为研究采空区煤自燃致灾过程,以煤自燃多场耦合机理为理论基础,综合论述流.热耦合、热.化耦合及流.化耦合的研究现状,通过采空区耦合模型引出渗流场、化学场及温度场的控制方程,并对其耦合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自燃是由煤氧复合反应、渗流过程及热风压作用共同耦合而成。因此,煤自燃是采空区渗流场、化学场和温度场共同耦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煤自燃 多场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