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进城农民工的一笔账
- 1
-
-
作者
牛东印
-
出处
《中国就业》
2005年第6期39-39,共1页
-
文摘
近几年,对越来越多农民工进城创造的价值,常见一些劳务输出集中地欣喜地宣称输出几万、几十万农民工,一年挣回多少亿。这些数字,对于外出的农民工,对于输出农民工的农村,当然是一笔不小也会令人高兴的收入。然而,单单这样认识农民进城务工创造的价值,还是很偏颇的。有媒体称,今年两会期间,有的代表经过调研,亮出这样一笔账:一个进城农民工一年给城市创造的价值大约在25000元左右。
-
关键词
农民工进城
进城农民工
劳务输出
农民进城务工
价值
大城市
创造
数字
农村
媒体
-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树立大众化就业观
- 2
-
-
作者
牛东印
-
出处
《中国就业》
2004年第4期36-36,共1页
-
文摘
时下,说起大学毕业生求职就业,从学生到家长,乃至政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无不一言以蔽之——难。难在哪里?是大学毕业生太多了吗?不可否认,近几年,由于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相当数量的职工下岗失业,农村大批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各类高校的近年扩招,使就业市场出现了吃紧的局面。但是,就大学毕业生这一群体而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这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目前。
-
关键词
大学毕业生
就业观
就业市场
高素质人才
富余劳动力
国有企业
求职就业
下岗失业
深化改革
社会发展
-
分类号
G647.38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向劳动力市场供求匹配率要岗位
- 3
-
-
作者
牛东印
-
出处
《中国就业》
2003年第8期24-24,共1页
-
文摘
说到就业岗位,常有人一言以敝之:人多职位少,几个萝卜一个坑……的确,从总体上看,就业的主要矛盾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然而,漫步劳动力市场,就业之难却并不这么简单。劳动力市场显现的,不仅仅是求职难,还有事情的另一面,招工也难。比如,有个单位招几个焊工,尽管职业介绍中心人流摩肩接踵,却没有几个合格的;有一家新建服装厂,想招一批缝纫工,等候几天,来者却寥寥无几;有的地方许以研究生的工薪招高级技工,却迟迟不能如愿。这种招工难的现象,就不单单是劳动力供大于求的问题,而是职位需求与求职者结构的错位,即劳动力市场供求的不匹配。有关方面通过全国89个城市调查指出,当前。
-
关键词
劳动力市场
市场供求
匹配率
求职者
供大于求
不匹配
就业岗位
就业结构
缝纫工
主要矛盾
-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老乡精神”与就业难题
- 4
-
-
作者
牛东印
-
出处
《中国就业》
2003年第9期31-31,共1页
-
文摘
这里说的"老乡精神",是指那些进城的农民,千方百计寻找和创造就业岗位的精神。近年来,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然而,就在政府称就业为"形势严峻",许多人被难得一愁莫展的时候,我们却看到同一问题的另一面:许多在第一产业"下岗"(姑且这样称谓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农民,背起行李卷,迎难而上,进城寻找就业机会。他们或到各种类型的企业打工,或自己动手置摊设点,就在城里人称之为苦脏累的车间里,就在下岗失业人员居住的社区里,一个个自食其力各得其所。有关部门统计,到2002年底全国农民进城就业人数达9400万,比上年增加470万。为什么城里人难得无可奈何的就业问题,在我们的老乡面前却变得不那么难?
-
关键词
毕业生就业难
下岗失业人员
农村富余劳动力
就业问题
精神
就业机会
创造就业岗位
农民进城
就业人数
大中专毕业生
-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给农民工以“国民待遇”
- 5
-
-
作者
牛东印
-
出处
《中国就业》
2003年第2期12-12,共1页
-
文摘
由于工作关系,经常接触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谈起进城的感受,除了欣喜,他们常常流露出一脸的无奈甚至尴尬。有的说,用人单位对他们另眼相待,不签劳动合同,不缴社会保险;有的说工资经常拖欠,还经常加班加点;还有的说,苦脏累险都让他们干,起码的劳动保护也不给。笔者案头有份资料,某市一公厕的墙上,竟用涂料写着:"严禁民工上厕所,违者罚款50元"。(据工人日报2002.11.25.3版)真是难为我们的农民兄弟,对他们太失公平了。
-
关键词
农民工进城
国民待遇
进城务工
用人单位
劳动合同
社会保险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劳动保护
工作关系
下岗失业人员
-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D412.7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喜闻技术工人进党校
- 6
-
-
作者
牛东印
-
出处
《中国就业》
2002年第12期34-34,共1页
-
文摘
谁人能进党校学习和深造?回答恐怕是众口一词的。进党校,多年来一直是各级干部的专利。然而,这个传统在上海市被冲破了。据《工人日报》一则报道说,上海市工业党委为提升企业技工综合素质,培育技工成长的良好环境,最近选送了一批优秀技术工人免费进党校。学习内容主要是:基本理论、形势与政策、调研与考察、先进标兵经验交流等。此举目的在于提高技术工人综合素质同时,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
关键词
技术工人
党校
综合素质
形势与政策
上海市
基本理论
理论知识
经验交流
学习内容
良好环境
-
分类号
D262.4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
-
题名突破再就业难点——河北省实施再就业工程述评
- 7
-
-
作者
牛东印
-
出处
《中国就业》
1996年第1期14-16,共3页
-
文摘
就业难在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中下岗的富余职工以及因种种原因失业的识工分流安置更难
-
关键词
再就业工程
富余职工
富余人员
下岗职工
河北省
失业保险金
再就业难点
下岗人员
劳服企业
分流安置
-
分类号
F249.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