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燕炼钢运用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
1
作者 姜玉静 郁昊哲 +3 位作者 周林枫 胡潇琪 黄玉转 燕炼钢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0期49-52,共4页
燕炼钢运用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特色,其审查邪正盛衰变化,根据不同时期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因病机的演变,应用三通法结合现代周围性面瘫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毫针浅刺以祛邪外出;恢复期温针灸配合透刺,治以扶正... 燕炼钢运用贺氏三通法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特色,其审查邪正盛衰变化,根据不同时期疾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因病机的演变,应用三通法结合现代周围性面瘫分期辨证论治,急性期毫针浅刺以祛邪外出;恢复期温针灸配合透刺,治以扶正祛邪并重;后遗症期善用放血,扶正补虚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三通法 分期论治 毫针 温针灸 透刺 放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大思政课”多维度建设探索 被引量:4
2
作者 贾泽坤 王保国 +4 位作者 朋源凤 周婷 燕炼钢 李静 曹奕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期284-287,298,共5页
“大思政课”建设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中医药高校现代化教学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中医药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本研究围绕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思政课程建设实践探索,提出将学校、附... “大思政课”建设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中医药高校现代化教学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不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是新时代高等中医药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本研究围绕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思政课程建设实践探索,提出将学校、附属医院传统文化、医德医风作为中医药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建设“大思政课”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前提;将“沉浸式+体验式+贯穿式”多维度高质量课程建设作为中医药思政教育的重要保证;将信息网络作为“大思政课”课程建设第二课堂的重要载体。从而实现将思政课程教学深度融入中医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中医药文化人文素养,铸造坚定思想品质,培养道德素养高尚、专业素养扎实、综合素质全面的现代化中医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中医药文化 人文素养 多维度 课程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燕炼钢 韩为 +1 位作者 程红亮 杨骏(指导老师)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9年第2期174-177,共4页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医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三七饼灸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模型兔血清NO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燕炼钢 韩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8期842-843,共2页
目的:观察隔三七饼灸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模型兔血清NO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40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A组),其余采用Hulth法复制兔TKA模型,造模6周后评价并确认造模成功,再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隔三七饼灸组(c组)、隔附子... 目的:观察隔三七饼灸对创伤性膝关节炎模型兔血清NO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40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A组),其余采用Hulth法复制兔TKA模型,造模6周后评价并确认造模成功,再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隔三七饼灸组(c组)、隔附子饼灸组(D组)、扶他林灌胃组(E组),每组8只。对C组、D组、E组3组分别进行治疗,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第2个疗程后分别检测各组家兔血清中NO的含量。并在第2个疗程结束后,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结果:造模结束6周后,与空白组比较,B组、C组、D组、E组NO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C组、D组、E组均无明显差异;1个疗程后,与模型组比较,C组、E组NO的含量有明显降低,P<0.05,D组无明显差异;2个疗程后,与模型组比较,c组、E组NO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D组则无明显差异;与C组比较,D组和E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隔三七饼灸能有效降低TKA模型兔血清中NO的含量,减轻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效果优于隔附子饼灸和扶他林灌胃组,是治疗TKA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膝关节炎 隔三七饼灸 隔附子饼灸 扶他林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6
5
作者 何俊良 周婷 +5 位作者 燕炼钢 杨娅 何彦蓉 李静 江娜 陈幸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年第12期1324-1326,共3页
肩手综合征(以下简称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本病常发生在卒中后的1~3个月,发生率为12.5%~70.0%[1]。目前,国内对肩手综合征的分期标准[2]共Ⅲ期:Ⅰ期: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指肿胀,皮肤发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 肩手综合征(以下简称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本病常发生在卒中后的1~3个月,发生率为12.5%~70.0%[1]。目前,国内对肩手综合征的分期标准[2]共Ⅲ期:Ⅰ期: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指肿胀,皮肤发红、皮温上升等血管运动性反应;Ⅱ期:肩手肿胀和自发性疼痛消失,皮肤和手部的小肌肉萎缩,有时可引起挛缩样掌腱膜肥厚,手指ROM日益受限;Ⅲ期:手部皮肤肌肉萎缩显著,手指完全挛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手综合征 中风后 针灸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幸生 周婷 +4 位作者 燕炼钢 何彦蓉 李静 杨娅 江娜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3年第11期1020-1021,共2页
目的:观察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31例,并设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4.2%,对照组为56.7%,2组间差异具... 目的:观察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31例,并设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4.2%,对照组为56.7%,2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毫针透刺加点刺放血治疗顽固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针灸 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曾永蕾 燕炼钢 +5 位作者 江六顺 汪瑛 孔红兵 王震 肖伟 曹奕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1073-1074,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住院和门诊中诊断明确的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组)、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均为40例。2组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将我院住院和门诊中诊断明确的病人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组)、对照组(单纯针刺组),每组均为40例。2组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及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Fugl-Meyer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结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中药湿热敷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物灸对创伤性膝关节炎兔血清中IL-1β、TNFα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申林 李飞 +3 位作者 燕炼钢 程红亮 汤敬一 杨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隔物灸对创伤性膝关节炎(TKA)模型兔血清中IL-1β、TNFα的影响及软骨的修复情况。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50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A组),余42只采用Hulth法复制兔TKA模型,造模6周后评价并确认造模成功,再随机分为模型组(B... 目的:探讨不同隔物灸对创伤性膝关节炎(TKA)模型兔血清中IL-1β、TNFα的影响及软骨的修复情况。方法:健康青紫蓝家兔50只,随机选取8只作为空白组(A组),余42只采用Hulth法复制兔TKA模型,造模6周后评价并确认造模成功,再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隔三七饼灸组(C组)、隔附子饼灸组(D组)、扶他林灌胃组(E组),每组8只。对C组、D组、E组3组分别进行治疗,隔天1次,10次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第1个疗程后、第2个疗程后分别检测各组家兔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并在第2疗程结束后,光镜下观察关节软骨的病理变化。结果:造模结束6周后,与空白组比较,B组、C组、D组、E组IL-1β、TNFα含量均有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C组、D组、E组均无明显差异;1个疗程后,与模型组比较,C组、E组IL-1β、TNFα的含量有明显降低,P<0.05,D组无明显差异;2个疗程后,与模型组比较,C组、E组IL-1β、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D组则无明显差异;与C组比较,D组和E组均有明显差异,P<0.05。病理切片显示,C组软骨损伤减轻及细胞凋亡减少的程度较D组、E组明显。结论:隔三七饼灸能有效降低TKA模型兔血清中IL-1β、TNFα的含量,减轻关节软骨损伤程度,效果优于隔附子饼灸和扶他林灌胃组,是治疗TKA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膝关节炎 隔三七饼灸 隔附子饼灸 扶他林 IL-1β TNF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视神经脊髓炎2例 被引量:7
9
作者 汪节 燕炼钢 +2 位作者 江六顺 汪瑛 杨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8期767-768,共2页
视神经脊髓炎(neuromyelitis optica.NMO)又称De-vic综合征或Devic病,是视神经和脊髓先后或同时受累的急性或亚急性脱髓鞘病变。笔者曾用针灸治疗视神经脊髓炎2例,报道如下。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 针灸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失眠症5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孔红兵 燕炼钢 +3 位作者 汪瑛 肖伟 汪节 江六顺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2期1040-1041,共2页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门、照海、申脉、安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阴虚火旺者加太溪、三阴交;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行间、太冲;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施以提插捻转法...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主穴取百会、四神聪、神门、照海、申脉、安眠。心脾两虚者加心俞、脾俞;阴虚火旺者加太溪、三阴交;痰热内扰者加丰隆、内庭;肝郁化火者加行间、太冲;心胆气虚者加心俞、胆俞。施以提插捻转法,中度刺激。结果:经针灸治疗后,临床痊愈34例,显效14例,有效3例,有效率达98%。结论: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症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骏辨证选用隔物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症述要 被引量:2
11
作者 程红亮 李飞 +5 位作者 胡培佳 韩为 周忠良 宋阳春 燕炼钢 杨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2期1036-1039,共4页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辨证论治 隔物灸 临床研究 实验研究 名医经验 杨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多发性硬化2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汪节 汪瑛 +2 位作者 燕炼钢 江六顺 杨骏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6期534-535,共2页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的代表,中医学属"痿证"范畴。笔者自从医以来,采用针灸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满意。现就2011年2例...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脱髓鞘疾病的代表,中医学属"痿证"范畴。笔者自从医以来,采用针灸治疗多发性硬化,疗效满意。现就2011年2例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汇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硬化 痿证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景岳全书》胃脘痛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苑立博 方向明 +5 位作者 窦晶晶 凡巧云 许晓洲 杨默 燕炼钢 单红梅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9-11,共3页
以《景岳全书》中所载治胃脘痛的131首方剂为依据,通过频数表对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药物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张景岳认为胃脘痛与肝、脾、胃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以温补为主,辅以理气和胃之法,药味多为辛... 以《景岳全书》中所载治胃脘痛的131首方剂为依据,通过频数表对其用药频次、药物功效及药物性味归经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治疗胃脘痛的用药规律。张景岳认为胃脘痛与肝、脾、胃三脏关系密切,治疗以温补为主,辅以理气和胃之法,药味多为辛甘入肝胆、脾胃经的药物,阴阳并调,补泻兼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岳全书 胃脘痛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灸作用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14
作者 冯萧 燕炼钢 陈幸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1期153-155,共3页
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癖散结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艾灸疗法对人体各系统的功能都有双向调节作用。近几年对艾灸作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为灸法的临床... 艾灸疗法是祖国医学的传统外治法之一,具有温散寒邪、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回阳固脱、消癖散结以及防病保健的功效。大量临床观察表明,艾灸疗法对人体各系统的功能都有双向调节作用。近几年对艾灸作用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为灸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作用依据,现就近5年来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免疫抗炎系统艾灸对机体免疫功能有双向良性调节作用,并且是多层次、多环节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免疫 抗炎 抗肿瘤 肺功能 内分泌 消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健脾法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俊楠 燕炼钢 +1 位作者 周含嫣 汪瑛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8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尿失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肾健脾法针刺治疗。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6d,治疗两周。比较...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法针刺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卒中后尿失禁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补肾健脾法针刺治疗。每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6d,治疗两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程度、排尿情况、单次排尿量、最大膀胱容量、残余尿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尿失禁程度较治疗前有所好转,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日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尿失禁次数均少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最大膀胱容量均高于治疗前(P<0.05),残余尿量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的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针刺对改善卒中后尿失禁程度、减少患者排尿及尿失禁次数疗效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卒中后 补肾健脾法 针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