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追寻生存之根——第代着冬创作探微 被引量:1
1
作者 熊飞宇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74,共5页
在近30年的创作中,第代着冬已结集出版8部著作。这些作品,具有三重地域指向,即乌江文学、重庆文学和大三峡文学。作为苗族作家,第代着冬对民族身份有着强烈的认同,其创作的基本主题,在"迁徙的民族,游走的文化,漂泊的心灵"之外... 在近30年的创作中,第代着冬已结集出版8部著作。这些作品,具有三重地域指向,即乌江文学、重庆文学和大三峡文学。作为苗族作家,第代着冬对民族身份有着强烈的认同,其创作的基本主题,在"迁徙的民族,游走的文化,漂泊的心灵"之外,还有寻找的意志。第代着冬以民间代言人的身份期许,在城市里用知识的语言状写乡村,成为精神上的"乡村歌手"和"民间匠人"。地域书写、族性写作、民间表达,构成了第代着冬创作的起点、追求与特色。他的创作,有困局,更有开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代着冬 地域书写 族性写作 民间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心与成都燕京大学小考 被引量:2
2
作者 熊飞宇 《安康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61-63,72,共4页
抗战时期,冰心曾在成都燕京大学发表演讲,但有关其事由、时间,却众说纷纭;对其演讲的前后情况,研究者亦多铺衍。其后不久,谢冰莹作《冰心与〈春水〉》一文,对此有所回顾。据此可知,1944年秋,冰心因为交涉版税而赴成都,并应邀在燕京大学... 抗战时期,冰心曾在成都燕京大学发表演讲,但有关其事由、时间,却众说纷纭;对其演讲的前后情况,研究者亦多铺衍。其后不久,谢冰莹作《冰心与〈春水〉》一文,对此有所回顾。据此可知,1944年秋,冰心因为交涉版税而赴成都,并应邀在燕京大学发表演说《闲话燕园》。对冰心此行,叶圣陶日记亦有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心 成都燕大 谢冰莹 叶圣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沫若话剧《屈原》论争的再回眸 被引量:1
3
作者 熊飞宇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8-42,共5页
1942年,话剧《屈原》在重庆上演。围绕这场演出,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国民党当局展开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这是"皖南事变"后的客观形势使然。正是在这场斗争中,郭沫若确立了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即"古为今用"和"失事... 1942年,话剧《屈原》在重庆上演。围绕这场演出,中共中央南方局与国民党当局展开针锋相对的政治斗争。这是"皖南事变"后的客观形势使然。正是在这场斗争中,郭沫若确立了历史剧的创作原则,即"古为今用"和"失事求似"。随着时代风云的消散,《屈原》的艺术价值应得到回顾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中共南方局 国民党当局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视域下的中国战时文学研究
4
作者 熊飞宇 靳明全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9-43,共5页
战后日本对中国战时文学的研究,于七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就其区域性而言,可分为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东南亚流散文学以及台湾文学。从总体上看,日本学界对中国战时文学的研究,成果较少,有待深化和丰富;同时,相... 战后日本对中国战时文学的研究,于七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就其区域性而言,可分为解放区文学、国统区文学、沦陷区文学、东南亚流散文学以及台湾文学。从总体上看,日本学界对中国战时文学的研究,成果较少,有待深化和丰富;同时,相关研究多集中在作家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少有史的建构。不过,日本学界的部分观点,却值得中国学人借鉴;其对战争的反思,在当下尤有警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中国 战时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蒲松龄研究的一个断面——以《西北风》为中心的考察
5
作者 熊飞宇 《蒲松龄研究》 2012年第1期113-121,149,共10页
20世纪30年代,是蒲松龄研究的黄金时期,尤以《西北风》杂志较为突出。它所刊发的论文,其主要内容,大略有四类:一是蒲松龄的生平;二是《聊斋志异》版本的考校;三是蒲松龄的佚稿;四是关于《聊斋志异拾遗》。
关键词 西北风 蒲松龄 聊斋志异 佚稿 聊斋志异拾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前后邵祖平在四川大学的学术剪影
6
作者 熊飞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学衡》杂志早期的主要作者之一邵祖平先生,在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方面卓有建树,尤其是第一次任教四川大学期间,有《七绝诗话》、《杜诗精义》和《词心笺评》三著可堪传世。鉴于邵祖平先生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就一直湮讳不彰,故截取其在... 《学衡》杂志早期的主要作者之一邵祖平先生,在诗歌创作与诗学理论方面卓有建树,尤其是第一次任教四川大学期间,有《七绝诗话》、《杜诗精义》和《词心笺评》三著可堪传世。鉴于邵祖平先生的学术活动与学术成就一直湮讳不彰,故截取其在川大时期的学术活动加以考辑,并作发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邵祖平 四川大学 《七绝诗话》 《杜诗精义》 《词心笺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郑宾于与胡适——《胡适书信集》
7
作者 熊飞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78-82,共5页
重庆学者郑宾于,曾因北京文化学社出版的《国语文学史》致信胡适,并得其回复。两人的书信往还,既可进一步丰富郑宾于的行实,同时,也长期为胡适研究者忽略,可为《胡适书信集》补遗。
关键词 郑宾于 胡适 《国语文学史》 《胡适书信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江李植培甫先生事略
8
作者 熊飞宇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0-54,共5页
李植,字培甫,四川(现重庆)垫江人。李植曾积极参与辛亥革命,后转而从事学术与教育,先后任教成都多所学校,尤以四川大学时间最长。李植师从章太炎,潜心于音韵之学,允称一代大家。其诗文书法也有精深的造诣。
关键词 李植 辛亥革命 四川大学 音韵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邵祖平论杜甫与杜诗辑佚
9
作者 熊飞宇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第1期73-81,共9页
作为学衡派的重要诗人和著名学者,邵祖平已受冷落多年。对杜甫及杜诗,邵祖平有热烈的喜爱和精湛的分析,主要见诸《唐诗通论》、《读杜劄记》和《杜甫诗法十讲》。邵祖平论杜,就其系统性而言,已初具现代学术品格。
关键词 邵祖平 《唐诗通论》 《读杜劄记》 《杜甫诗法十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辑录与辨误:《南冠草》抗战时期的研究资料
10
作者 熊飞宇 《郭沫若学刊》 2014年第1期61-66,共6页
抗战时期,有关郭沫若《南冠草》的研究资料,主要包括文本批评和剧场剧评两类。前者有作者的创作自述、金梓凡的《读〈金风剪玉衣〉》和李辰冬的书评《南冠草》;后者则有《新华日报》的演出报道以及尤成美的《评〈金风剪玉衣〉的舞台装... 抗战时期,有关郭沫若《南冠草》的研究资料,主要包括文本批评和剧场剧评两类。前者有作者的创作自述、金梓凡的《读〈金风剪玉衣〉》和李辰冬的书评《南冠草》;后者则有《新华日报》的演出报道以及尤成美的《评〈金风剪玉衣〉的舞台装置》。不过,现有的整理成果中,存在着不少的错讹和部分的遗漏。通过新的辑录和辨误,可进一步充实《南冠草》研究的文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冠草》 研究资料 抗战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集丛《三民主义文学论文选》归要
11
作者 熊飞宇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84-89,共6页
三民主义文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一脉。其代表性著作,是王集丛主编的《三民主义文学论文选》。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三民主义文艺的必要性,三民主义文艺的基本原理,三民主义的戏剧艺术,三民主义的文学批评,三民主义的写作。该书... 三民主义文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一脉。其代表性著作,是王集丛主编的《三民主义文学论文选》。其主要内容包括:建设三民主义文艺的必要性,三民主义文艺的基本原理,三民主义的戏剧艺术,三民主义的文学批评,三民主义的写作。该书是了解三民主义文艺的重要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集丛 三民主义文艺 《三民主义文学论文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洪毅然美学思想的起点——《艺术家修养论》评介
12
作者 熊飞宇 《安康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41-44,共4页
著名美学家洪毅然的处女作《艺术家修养论》,是中国第一部专论艺术家修养的著作。该书认为艺术是一种人类生活历程中的行为,是一种为了生活之维持及向上所必需的情感和思想之社会化的方法。其主张一切人都是艺术家,并要求艺术家进行三... 著名美学家洪毅然的处女作《艺术家修养论》,是中国第一部专论艺术家修养的著作。该书认为艺术是一种人类生活历程中的行为,是一种为了生活之维持及向上所必需的情感和思想之社会化的方法。其主张一切人都是艺术家,并要求艺术家进行三方面的修养,即人格修养、技术修养和理论修养,以达到哲学家与科学家的合体,成为理想的艺术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毅然 《艺术家修养论》 评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曾缄先生的佚文逸事
13
作者 熊飞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4期73-77,共5页
作为黄侃弟子的著名学者曾缄,以其所译仓央嘉措情诗于近年开始重新走进读者的视野。然而,有关其生平著述,至今尚无一文介绍,更遑论研究。经多方搜检,本文拼凑出一个模糊的曾缄,虽面影斑驳,却初具轮廓。附录的诗文,既是本文无法割舍的一... 作为黄侃弟子的著名学者曾缄,以其所译仓央嘉措情诗于近年开始重新走进读者的视野。然而,有关其生平著述,至今尚无一文介绍,更遑论研究。经多方搜检,本文拼凑出一个模糊的曾缄,虽面影斑驳,却初具轮廓。附录的诗文,既是本文无法割舍的一部分,也是展开深入论述的起点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缄 佚文 逸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艺阵地》的编辑特色初论
14
作者 熊飞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4-46,共3页
《文艺阵地》是抗战时期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文学期刊,1938年创刊,1942年终刊。其主编,名义上一直为茅盾所担任,实际上却先后由茅盾、楼适夷、以群、罗荪等人执编。刊物身兼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职责,以积极而活跃的战斗姿态,在创作与理论两方... 《文艺阵地》是抗战时期一份大型的综合性文学期刊,1938年创刊,1942年终刊。其主编,名义上一直为茅盾所担任,实际上却先后由茅盾、楼适夷、以群、罗荪等人执编。刊物身兼救亡与启蒙的双重职责,以积极而活跃的战斗姿态,在创作与理论两方面大有斩获。其创办,就茅盾的编辑生涯来讲,成为继《小说月报》、《文学》之后的第三块巍巍丰碑;就当时影响而言,与《抗战文艺》并肩而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阵地》 茅盾 编辑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文艺阵地》所刊文学精品撮述
15
作者 张丁 熊飞宇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05-108,共4页
《文艺阵地》是茅盾主编的一份综合性文学期刊。除理论的评述和探讨之外,还刊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就其诗歌而言,既有穆木天"建立民族革命史诗"的提出,也有孙毓棠的《谈抗战诗》,同时还有艾青对抗战诗歌的检阅。其代表作品则... 《文艺阵地》是茅盾主编的一份综合性文学期刊。除理论的评述和探讨之外,还刊发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就其诗歌而言,既有穆木天"建立民族革命史诗"的提出,也有孙毓棠的《谈抗战诗》,同时还有艾青对抗战诗歌的检阅。其代表作品则有力扬的《射虎者及其家属》和臧克家的《泥土的歌》。至于报告文学,当首推骆宾基《东战场别动队》和沈起予的《人性的恢复》。而张天翼的《华威先生》与姚雪垠的《差半车麦秸》,堪称《文艺阵地》的短篇"双璧"。茅盾的长篇《霜叶红似二月花》,则是刊物最后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阵地》 诗歌 报告文学 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异”与“道”——德里达与老子的跨时空对话
16
作者 李明芮 熊飞宇 《安康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02-106,共5页
“延异”与“道”分别是德里达与老子思想中的核心语词。两者都拒斥绝对的、封闭的中心,具体体现为对语言的反思以及对二元对立的消解。然而,“延异”的目的在于向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发出挑战,而“道”作为世间万物之本原,既揭示... “延异”与“道”分别是德里达与老子思想中的核心语词。两者都拒斥绝对的、封闭的中心,具体体现为对语言的反思以及对二元对立的消解。然而,“延异”的目的在于向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发出挑战,而“道”作为世间万物之本原,既揭示了事物的产生及其变化规律,也以无限敞开的状态为未来形而上学的可能性提供了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异 德里达 老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摩擦非线性应力的脐带缆疲劳寿命精确分析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卢青针 杨志勋 +3 位作者 陈金龙 熊飞宇 阎军 岳前进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89-194,共6页
针对深水动态钢管脐带缆在波浪荷载以及平台运动作用下引起的疲劳问题,考虑缆体自重导致的平均应力对关键构件钢管疲劳损伤影响,构建疲劳分析模型进行疲劳寿命预估。同时,依据螺旋缠绕结构特征考虑构件间相互接触摩擦非线性效应给出了... 针对深水动态钢管脐带缆在波浪荷载以及平台运动作用下引起的疲劳问题,考虑缆体自重导致的平均应力对关键构件钢管疲劳损伤影响,构建疲劳分析模型进行疲劳寿命预估。同时,依据螺旋缠绕结构特征考虑构件间相互接触摩擦非线性效应给出了脐带缆基本力学行为的应力求解方法。以我国南海某1 500 m水深的动态脐带缆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只考虑无滑动时的局部应力得到的疲劳寿命过分偏于保守,而只采用全滑动时的局部应力得到的疲劳寿命则偏大很多。在疲劳寿命预估模型中考虑非线性局部应力作为输入可以得到更为准确的寿命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缆 古德曼修正 疲劳寿命 接触摩擦 非线性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谈郭沫若致张煌的两封佚信
18
作者 熊飞宇 《郭沫若学刊》 2017年第4期75-76,共2页
《当代作家书简》曾收录郭沫若致张煌的两封书信,刘政江、蔡震认为其写作时间是1942年。经考辨,其正确的说法应是1941年。在此基础上,信件的内容也得到了合理的释读。
关键词 郭沫若 《创作月刊》 张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君左的杜甫研究掇精
19
作者 熊飞宇 《杜甫研究学刊》 2012年第3期67-70,94,共5页
易君左是一位久被忽视的文艺大家。其杜甫研究,以《杜甫今论》为代表,主旨在于标举杜甫的最高信仰,即"国家至上主义",以"国家至上主义"奠定生命的基石,以"国家至上主义"树立创造的信仰。易君左论杜,与抗... 易君左是一位久被忽视的文艺大家。其杜甫研究,以《杜甫今论》为代表,主旨在于标举杜甫的最高信仰,即"国家至上主义",以"国家至上主义"奠定生命的基石,以"国家至上主义"树立创造的信仰。易君左论杜,与抗战的时代语境密切关联,呈现出强烈的当下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君左 《杜甫今论》 国家至上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察中共中央南方局与重庆抗战文学需要辨正的几组人物关系
20
作者 熊飞宇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9-65,共7页
对中共南方局与重庆抗战文学关系的考察,长期以来呈现出一种简单的模式,即毛泽东→周恩来→大后方文学。这种格局显然失之片面,并且有违史实。文章借鉴中共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四个方面加以厘清和辨正:1.抗战时期中共的最高领导人;2.... 对中共南方局与重庆抗战文学关系的考察,长期以来呈现出一种简单的模式,即毛泽东→周恩来→大后方文学。这种格局显然失之片面,并且有违史实。文章借鉴中共党史研究的最新成果,从四个方面加以厘清和辨正:1.抗战时期中共的最高领导人;2.中共中央长江局和王明的右倾错误;3.抗战时期博古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历史作用;4.抗战时期凯丰在宣传文化战线上的历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中央南方局 重庆抗战文学 张闻天 王明 博古 凯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