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rB_(2)超细粉体改性C/C-SiC-Zr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烧蚀性能
1
作者 汤磊 尹健 +3 位作者 熊翔 张红波 汪帅 左劲旅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93-3104,共12页
为进一步提升C/C-SiC-Zr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采用反应熔渗法(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RMI)制备ZrB_(2)超细粉体改性C/C-SiC-ZrC复合材料,考察ZrB_(2)超细粉体含量对改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烧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 为进一步提升C/C-SiC-Zr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采用反应熔渗法(reactive melt infiltration,RMI)制备ZrB_(2)超细粉体改性C/C-SiC-ZrC复合材料,考察ZrB_(2)超细粉体含量对改性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烧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改性的C/C-SiC-ZrC复合材料,ZrB_(2)超细粉体的引入使C/C-SiC-ZrC复合材料的密度由2.25 g/cm^(3)增至2.40~2.48 g/cm^(3);ZrB_(2)主要分布在ZrC基体中,且分布均匀;ZrB_(2)超细粉体的添加显著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电火花等离子体烧蚀120 s后,当ZrB_(2)超细粉体摩尔分数为2%时,复合材料的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最低,分别为6.90 mg/s和2.26μm/s;在烧蚀过程中,氧化生成的ZrO_(2)黏附在材料表面,与具有一定流动性的SiO_(2)形成龟壳状的ZrO_(2)-SiO_(2)氧化层,该氧化层减少了烧蚀过程中等离子体向基体的扩散和热传递,有效提升了改性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B_(2) C/C-SiC-ZrC 反应熔渗 微观结构 抗烧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制体结构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演变及力学性能
2
作者 魏琰斌 王雅雷 +2 位作者 熊翔 叶志勇 刘在栋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7-138,共12页
采用缝合结构与针刺结构碳纤维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和反应熔渗法(RMI)制备出C/C-SiC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两种结构预制体制得的C/C多孔体微观结构、孔隙特征及C/C-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弯曲性能。结果表明:缝合结构C/C多孔体... 采用缝合结构与针刺结构碳纤维预制体,经化学气相渗透法(CVI)和反应熔渗法(RMI)制备出C/C-SiC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两种结构预制体制得的C/C多孔体微观结构、孔隙特征及C/C-SiC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和弯曲性能。结果表明:缝合结构C/C多孔体孔径呈双峰分布,孔隙多为纤维束间孔,针刺结构C/C多孔体孔径呈单峰分布,由于网胎的加入使得部分纤维束间孔转变为连通的小孔隙网络,经过模拟后者Z向绝对渗透率略大于前者,有利于后者后续RMI致密化过程(高密度,低开孔率,低残余金属);缝合结构C/C-SiC复合材料平均弯曲强度高于针刺结构C/C-SiC复合材料,二者都呈现“假塑性”断裂方式;针刺结构C/C-SiC复合材料密度更高,残余Si含量更低,但其纤维体积含量较低,长直纤维的完整性较差,使得复合材料承载性能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IC复合材料 孔隙结构 微观结构 弯曲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ZrCN纳米复相陶瓷的成分结构调控与吸波性能
3
作者 张振宇 杨金灿 +4 位作者 卢丽 文统辉 王雅雷 文青波 熊翔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10-2924,共15页
以聚硅氮烷和四(二甲胺)锆为原料,利用单源先驱体法制备SiZrCN纳米复相陶瓷。研究先驱体的合成路径、聚合物-陶瓷转变过程及陶瓷高温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先驱体改性可精确调控陶瓷中的Zr含量,并提高陶瓷产率。1 100℃热... 以聚硅氮烷和四(二甲胺)锆为原料,利用单源先驱体法制备SiZrCN纳米复相陶瓷。研究先驱体的合成路径、聚合物-陶瓷转变过程及陶瓷高温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先驱体改性可精确调控陶瓷中的Zr含量,并提高陶瓷产率。1 100℃热解后的SiZrCN陶瓷为无定形,当热处理温度≥1 500℃时,形成以Si3N4为主相、纳米ZrCN颗粒和自由碳均匀分布于其中的纳米复相陶瓷。Zr的加入抑制了热处理过程中含氮相的碳热还原反应,显著提高了陶瓷的高温热稳定性,1 600℃热处理的SiZrCN陶瓷的质量损失率仅为SiCN陶瓷的1/3。通过改变Zr含量和微观结构对SiZrCN陶瓷的介电参数进行了调控,并获得了优异的吸波性能。其中,当15SiZrCN-1500陶瓷的厚度为1.8 mm时,最小反射损耗为-61.02 dB,有效吸收带宽可达4.56 GHz。纳米ZrCN和自由碳形成的异质界面极化和缺陷偶极子极化以及所构成的导电网络是SiZrCN陶瓷具有优异吸波性能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驱体陶瓷 微观结构 介电 电磁吸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三维C/C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及其破坏机理 被引量:14
4
作者 熊翔 黄伯云 +1 位作者 李江鸿 吴凤秋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88-91,共4页
以碳纤维针刺毡为预制体,采用CVI法或结合液相法制备了热解碳、树脂碳和沥青碳基质的准三维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弯曲性能及其断裂机理。研究表明:对于热解碳基质,SL基质碳的弯曲强度明显高于RL和SL+RL两种基质碳;弯曲强度随... 以碳纤维针刺毡为预制体,采用CVI法或结合液相法制备了热解碳、树脂碳和沥青碳基质的准三维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弯曲性能及其断裂机理。研究表明:对于热解碳基质,SL基质碳的弯曲强度明显高于RL和SL+RL两种基质碳;弯曲强度随密度增高而增大;致密度越高,基体支撑越强,同时微裂纹和孔隙度越低,弯曲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热解碳 弯曲性能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刹车压力下C/C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 被引量:14
5
作者 熊翔 黄伯云 李江鸿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20-724,共5页
研究了粗糙层和光滑层2种不同热解炭与树脂炭混合基体炭/炭复合材料在不同制动压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且对摩擦表面与磨屑进行了SEM观察和分析,并采用X射线衍射与激光喇曼光谱测定了在不同刹车压力下摩擦表面的石墨化度。研究结果表明:C/... 研究了粗糙层和光滑层2种不同热解炭与树脂炭混合基体炭/炭复合材料在不同制动压力下的摩擦磨损性能,且对摩擦表面与磨屑进行了SEM观察和分析,并采用X射线衍射与激光喇曼光谱测定了在不同刹车压力下摩擦表面的石墨化度。研究结果表明:C/C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由摩擦表面所形成的摩擦膜所决定,随着刹车压力的增大,摩擦膜更完整平滑,摩擦因数呈降低趋势,磨损则随刹车压力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粗糙层结构C/C复合材料即使在高制动压力下,仍能具有较高的摩擦因数,显示出优良的高压摩擦性能;高压下摩擦表面会发生应力石墨化作用,这是高压下摩擦因数下降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粗糙层 光滑层 制动压力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气相沉积ZrC陶瓷涂层的微观结构和抗烧蚀性能 被引量:7
6
作者 熊翔 孙威 +3 位作者 李国栋 张红波 肖鹏 陈招科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1年第11期18-24,39,共8页
为了提高碳/碳(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在C/C基体上成功制备了碳化锆(ZrC)高温抗烧蚀涂层。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前驱体选用ZrCl4+C3H6+H2+Ar体系。通过调节C3H6的流量,制得3种碳锆原子比的ZrC陶瓷涂层(ZrC1.0+C,ZrC1.0,ZrC0.7)。... 为了提高碳/碳(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在C/C基体上成功制备了碳化锆(ZrC)高温抗烧蚀涂层。用常压化学气相沉积法,前驱体选用ZrCl4+C3H6+H2+Ar体系。通过调节C3H6的流量,制得3种碳锆原子比的ZrC陶瓷涂层(ZrC1.0+C,ZrC1.0,ZrC0.7)。分析了不同锆碳比ZrC涂层的相组成和形貌差异,研究了锆碳比对ZrC陶瓷涂层的烧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ZrC涂层都可有效提高C/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但由于微观结构特征不同,3种涂层显示不同的烧蚀性能和烧蚀机制。其中,ZrC0.7涂层试样烧蚀后,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物层,烧蚀性能最佳,烧蚀240 s后质量烧蚀率和线烧蚀率分别为1.1×10-4 g/cm2.s和0.3×10-3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锆 化学气相沉积 碳/碳复合材料 烧蚀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制动速度下针刺毡炭/炭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行为 被引量:10
7
作者 熊翔 黄伯云 +2 位作者 徐惠娟 吉冬英 彭剑昕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1-284,共4页
用模拟刹车制动的摩擦试验机 ,研究了 1种针刺毡结构炭 /炭复合材料在不同制动速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对摩擦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制动速度为 5m/s或静态条件下 ,针刺毡炭 /炭复合材料的摩擦因... 用模拟刹车制动的摩擦试验机 ,研究了 1种针刺毡结构炭 /炭复合材料在不同制动速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 ,并在光学显微镜下直接对摩擦表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 :在制动速度为 5m/s或静态条件下 ,针刺毡炭 /炭复合材料的摩擦因数很低 ,但在制动速度为 10m/s、能量较小时摩擦因数出现了峰值 ;在制动速度升高到 2 0m/s后 ,摩擦因数较高且随刹车速度变化趋于稳定 ,显示出优良的高能高温制动性能 ;只要制动速度不是极高 (如2 8m/s) ,这种材料均具有很好的抗磨损性能 ,其中磨损量在制动速度为 15m/s时达到最大值 ,该制动速度对应于飞机进出场滑行制动速度 ;摩擦表面微观结构及氧化状况取决于制动条件的影响 ,炭磨屑和基体炭在制动过程中会优先氧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针刺毡 制动速度 磨擦磨损性能 航空技术 飞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三维C/C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及其破坏机理 被引量:13
8
作者 熊翔 黄伯云 肖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2-706,共5页
以炭纤维针刺毡为预制体,分别采用CVI法和CVI与结合液相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热解炭、树脂炭和沥青炭基质的准三维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压缩性能及其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压缩强度随致密度提高而增大;炭基体对压缩强度的影... 以炭纤维针刺毡为预制体,分别采用CVI法和CVI与结合液相法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热解炭、树脂炭和沥青炭基质的准三维C/C复合材料,并研究了这些材料的压缩性能及其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压缩强度随致密度提高而增大;炭基体对压缩强度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CVI炭,树脂炭和沥青炭;树脂炭的垂直压缩强度与CVI炭的垂直压缩强度相近,两者都高于沥青炭;3类基质炭试样的压缩破坏均表现为韧性断裂方式,其中平行压缩主要以分层劈裂的方式破坏,致密度较低的试样垂直压缩呈现出压溃破坏,致密度较高的试样垂直压缩表现为剪切破坏或分层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热解炭 压缩性能 破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基航空刹车材料的烧结温度与烧结压力 被引量:9
9
作者 熊翔 盛洪超 姚萍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12,共7页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铜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研究烧结压力和烧结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和致密化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行为的改变。结果表明:当烧结压力由0.5 MPa增加到1.5 MPa时,材料的孔隙度显著减少,材... 采用粉末冶金的方法制备一种新型铜基粉末冶金航空刹车材料,研究烧结压力和烧结温度对材料显微组织和致密化的影响以及由此引起的材料摩擦磨损性能和行为的改变。结果表明:当烧结压力由0.5 MPa增加到1.5 MPa时,材料的孔隙度显著减少,材料的摩擦因数明显减小,磨损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当烧结压力由1.5 MPa提高到2.5 MPa时,材料的孔隙度进一步降低,但降幅较小,材料磨损性能稍有提高;当烧结压力达到2.5 MPa以后,继续提高烧结压力对材料的致密化程度以及摩擦磨损性能影响不大;当烧结温度由900℃升高到930℃时,材料密度显著增加,材料的磨损性能得到显著改善;当烧结温度由930℃增加至1 000℃时,材料致密化程度进一步增加,但材料的磨损性能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材料 粉末冶金 烧结压力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压法制备C/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3
10
作者 熊翔 旷文敏 +2 位作者 肖鹏 杨阳 姜四洲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86-492,共7页
以炭纤维、硅粉、石墨粉等为原材料,采用模压法制备炭纤维增强C/C-SiC复合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材料抗弯、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断口形貌;研究纤维分布状态、纤维长度以及后续炭化处理对C/C-SiC复合材料... 以炭纤维、硅粉、石墨粉等为原材料,采用模压法制备炭纤维增强C/C-SiC复合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测定材料抗弯、抗压强度与冲击韧性,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断口形貌;研究纤维分布状态、纤维长度以及后续炭化处理对C/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分散纤维以单丝状态分布在基体中时,纤维与基体结合紧密,材料力学性能较佳;纤维长度为5 mm时,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弯强度、垂直和平行抗压强度、冲击韧性分别为59.06 MPa,147.03 MPa,134.25 MPa和2.45 kJ/m2;后续炭化处理使材料压缩性能提高22%以上,冲击韧性则有所下降,断裂方式为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法 炭纤维 C/C-SIC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炭纤维预制体孔隙模型与气体传质计算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翔 龙莹 肖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9-215,共7页
通过建立三维正交结构炭纤维预制体宏观孔隙网络结构几何模型和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过程中反应气体在孔隙网络中的数学传质模型,研究预制体的孔隙网络结构对CVI工艺过程中气体的比渗透率和复合材料最终致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 通过建立三维正交结构炭纤维预制体宏观孔隙网络结构几何模型和化学气相渗透(CVI)工艺过程中反应气体在孔隙网络中的数学传质模型,研究预制体的孔隙网络结构对CVI工艺过程中气体的比渗透率和复合材料最终致密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维正交结构炭纤维预制体的宏观孔隙结构在空间上可以看成是由呈周期性排列的体心立方"晶胞"构成;X,Y和Z3个方向纤维束直径大小及比例关系决定三维正交结构炭纤维预制体宏观孔隙网络的结构和形状,也是决定反应气体在孔隙中的比渗透率和复合材料最终致密度的重要因素;当X,Y和Z3个方向纤维束直径的比例关系一定时,不同预制体在CVI增密过程中比渗透率随孔隙率变化的趋势相同;复合材料的最终致密度一定;比渗透率随纤维束直径增大而略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渗透(CVI) 气体传质 孔隙网络模型 比渗透率 致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和TiH_2与Al反应合成TiAl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翔 黄伯云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5-78,共4页
对采用DSC、XRD和SEM3种方法分别由Ti和TiH2粉末与Al粉末(52%Ti和48%Al)反应合成TiAl合金的过程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Ti与Al,TiH2与Al均需在Al转化为液态后才能进行剧烈的反应,... 对采用DSC、XRD和SEM3种方法分别由Ti和TiH2粉末与Al粉末(52%Ti和48%Al)反应合成TiAl合金的过程及其机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Ti与Al,TiH2与Al均需在Al转化为液态后才能进行剧烈的反应,但TiH2与Al的反应是由TiH2脱氢所产生的高活性Ti参与的,因而它们反应较完全,生成的TiAl相对量较高。随着反应的进行及Al元素的均匀化,反应初期生成的较不稳定的TiAl3相和αTi相将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氢化钛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阀芯的液压控制系统在挖掘机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熊翔 朱建新 +2 位作者 杨翔 梅勇兵 刘昌盛 《建筑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介绍了传统阀芯和双阀芯两种控制方式以及基于双阀芯的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系统,结合液压挖掘机讨论了负载在执行机构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和改变时两种工况下执行机构的控制策略,建立了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系统的Amesim简化模型,并设计了PI... 介绍了传统阀芯和双阀芯两种控制方式以及基于双阀芯的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系统,结合液压挖掘机讨论了负载在执行机构运动过程中保持不变和改变时两种工况下执行机构的控制策略,建立了负载口独立控制液压系统的Amesim简化模型,并设计了PID控制器,对主阀芯的位置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主阀芯具有良好的响应速度和稳态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液压系统 多路阀 双阀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TaC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熊翔 张红波 +3 位作者 肖鹏 李国栋 李江鸿 陈招科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0年第1期45-49,4,共5页
难熔金属碳化物的加入可有效提高C/C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南大学在难熔金属碳化物TaC改性C/C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含有Ta2O5的树脂/沥青浸渍-高温处理原位反应生成TaC的工... 难熔金属碳化物的加入可有效提高C/C材料的抗烧蚀性能,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章主要介绍了中南大学在难熔金属碳化物TaC改性C/C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含有Ta2O5的树脂/沥青浸渍-高温处理原位反应生成TaC的工艺方法、用含有有机Ta的树脂浸渍-高温处理原位反应生成TaC的工艺方法、预制体编织过程中加入TaC制备C/C-TaC的工艺方法、基于化学气相渗透法制备TaC及SiC/TaC中间界面层改性C/C材料的工艺技术以及基于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抗烧蚀TaC及SiC/TaC难熔金属碳化物涂层的工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TAC 烧蚀 基体改性 化学气相沉积 化学气相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法制备炭/炭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 被引量:2
15
作者 熊翔 黄伯云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4-497,共4页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用液相法制备的 3种单向纤维增强炭 炭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这 3种炭 炭复合材料分别采用纯沥青作基体和沥青加焦炭粉、树脂加焦炭粉作预浸初基体制得 .在热压成形初坯体内 ,收缩的微...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用液相法制备的 3种单向纤维增强炭 炭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这 3种炭 炭复合材料分别采用纯沥青作基体和沥青加焦炭粉、树脂加焦炭粉作预浸初基体制得 .在热压成形初坯体内 ,收缩的微裂纹沿纤维轴向与外界相通 ,可被再浸渍填充 ,而孔洞则大多与外界隔绝 ,不能被再浸渍填充 .实验结果表明 :焦炭填充料的添加改变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结构 ,可调整炭 炭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分数 ,减少气孔的形成 ,有利于再浸渍致密化 ;它还扰乱基体层状结构组织 ,导致其围绕焦炭粉颗粒呈紊乱状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炭复合材料 液相法 焦炭填充料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微观论肝脾肾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翔 王雪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10期1385-1386,共2页
肿瘤病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快速上升之趋势,我国亦不例外。恶性肿瘤又是人类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国内外在攻克癌症方面尽管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果累累。但至目前,病因与发病机理仍含糊不清,各执己见。为此... 肿瘤病在世界范围内有逐年快速上升之趋势,我国亦不例外。恶性肿瘤又是人类三大杀手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国内外在攻克癌症方面尽管付出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成果累累。但至目前,病因与发病机理仍含糊不清,各执己见。为此,笔者特从中医微观论方面就肝脾肾与肿瘤的关系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微观论 肿瘤 基因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微观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熊翔 王雪萍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5年第1期35-37,共3页
几千年来,中医理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其精髓所在。我这里所说的中医微观论,其实也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另一方面,以生物全息理论为基础。 生物全息理论 人们把局部包含整体全部信息的现象,就叫... 几千年来,中医理论作为一种哲学思想已经被人们所接受,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其精髓所在。我这里所说的中医微观论,其实也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另一方面,以生物全息理论为基础。 生物全息理论 人们把局部包含整体全部信息的现象,就叫做全息现象。中医学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病理状态时,始终遵循统一性和完整性的原则,把人体各部分与全身、人体与自然界都有机地联系起来,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息现象 克隆 五行学说 取类比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公司+中心”的培训中心运作管理
18
作者 熊翔 张孝 曾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73-75,共3页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从2004年开始承担湖南省扶贫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培训人数从2004年的449人增加至2005年的1300多人。由一个部门兼职实施培训教育已不能满足项目运转要求,学校培训中心因应而生。同时,中心实行“项目负...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从2004年开始承担湖南省扶贫办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年培训人数从2004年的449人增加至2005年的1300多人。由一个部门兼职实施培训教育已不能满足项目运转要求,学校培训中心因应而生。同时,中心实行“项目负责制”,只有提供优质培训服务才能继续申请下年度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培训中心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管理 运作 公司 项目负责制 贫困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56例 被引量:4
19
作者 熊翔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年第6期608-608,共1页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汤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多酶片、思密达及解痉等处理,治疗组予以自拟疏肝健脾汤口服等处理,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均在用药2周后来院复诊...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健脾汤对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予以口服多酶片、思密达及解痉等处理,治疗组予以自拟疏肝健脾汤口服等处理,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2组均在用药2周后来院复诊,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疏肝健脾汤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胃肠功能紊乱 胃脘痛 泄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中西医结合治疗现状 被引量:5
20
作者 熊翔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0年第12期1107-1109,共3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后综合征 中西医结合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