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葡萄球菌酶对创面肉芽组织抗菌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莉 郭力 熊爱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517-1519,共3页
目的研究溶葡萄球菌酶在体外和创面肉芽组织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常见创面感染菌的抗菌效果。方法用体外药敏试验观察了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孢菌抗菌效果;并用组织细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 目的研究溶葡萄球菌酶在体外和创面肉芽组织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几种有代表性的常见创面感染菌的抗菌效果。方法用体外药敏试验观察了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和铜绿假单孢菌抗菌效果;并用组织细菌定量分析的方法分析了溶葡萄球菌酶对29例Ⅲ度面积10%~30%总体表面积(total body Surface area,TBSA)的烧伤患者残留创面肉芽组织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溶葡萄球菌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抗菌效果,对白色念珠菌也有明显的抗菌效果;对铜绿假单孢菌的抗菌效果较差。溶葡萄球菌酶纱布在烧伤残留创面连续使用3d后,能杀死肉芽组织中89.2%的细菌。证明溶葡萄球菌酶能有效控制肉芽组织中的细菌数量。同时,杀菌纱布所含成分是生物酶类,使用后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溶葡萄球菌酶除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外,对白色念珠菌也有很好的杀菌作用,溶葡萄球菌酶可以作为控制中晚期烧伤残余创面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非常有效的局部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葡萄球菌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君子汤加味对烫伤大鼠肠粘膜和血浆TNF、NO、MDA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郭力 刘承荣 +1 位作者 刘正玉 熊爱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679-681,共3页
目的 观察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对烫伤大鼠肠粘膜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一氧化氮 (NO)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 70只 ,复制大鼠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 3组 ,烫伤治疗组于伤后 12h开始管饲中药煎剂 ,每 12h 1次至动物活杀 ... 目的 观察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对烫伤大鼠肠粘膜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TNF) ,一氧化氮 (NO)和丙二醛 (MDA)含量的影响。方法 用大鼠 70只 ,复制大鼠烫伤模型 ,随机分为 3组 ,烫伤治疗组于伤后 12h开始管饲中药煎剂 ,每 12h 1次至动物活杀 ,烫伤对照组和假伤组管饲蒸馏水 ,于饲药后 3、5、7、9d活杀 ,分别检测血浆和肠粘膜TNF、NO和MDA含量。结果 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可明显降低烫伤大鼠血浆和肠粘膜TNF、NO和MDA含量。结论 中药四君子汤加味对减轻烫伤后肠粘膜的损伤应有积极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肠粘膜 一氧化氮 大鼠 中医药疗法 TNF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王湘琦 赵超然 熊爱兵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26-332,共7页
目的·观察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n=20)及糖尿病组(n=80)。糖尿病组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 目的·观察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正常对照组(A组,n=20)及糖尿病组(n=80)。糖尿病组大鼠经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皮肤全层切除复制大鼠糖尿病溃疡模型;随后将造模成功的72只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B组)、富血小板血浆组(C组)、低氘水组(D组)和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组(E组),每组各18只。A组普通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等体积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皮肤全层切除复制正常溃疡模型。各组分别予以对应处理并于处理3、7和14 d后处死动物,在各对应时间点测大鼠随机血糖;取创面及创缘组织,观察各组大鼠溃疡创面愈合情况、局部组织形态学变化,并采用酶联反应吸附法检测各组创面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1,TIMP-1)的含量。结果·D组及E组随机血糖较干预前降低。各糖尿病组创面炎症反应均较A组慢,E组肉芽成熟效果较B、C、D组好,在各干预组中效果最佳,新生血管及成纤维细胞出现时间早且数量多。A组TIMP-1含量明显高于各糖尿病组(P<0.05),B组TIMP-1含量明显低于C组、D组和E组(P<0.05),E组TIMP-1含量明显高于C组及D组(P<0.05)。B组MMP-9含量明显高于A组、C组、D组和E组(P<0.05),E组MMP-9含量明显低于C组及D组(P<0.05)。结论·低氘水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低氘水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对大鼠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可能与降低大鼠随机血糖、提高溃疡创面TIMP-1、抑制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氘水 富血小板血浆 糖尿病溃疡 基质金属蛋白酶-9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CM-DiI标记后的传代示踪 被引量:5
4
作者 周虹 郭杏 +3 位作者 李丹 高小春 熊爱兵 谭美云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590-1595,共6页
目的建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体外分离培养和细胞标记的方法,探讨CM-Di I标记ADSCs在体外传代示踪的可行性。方法无菌切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运用酶原消化并差速贴壁的方法获取原代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对第3代... 目的建立大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体外分离培养和细胞标记的方法,探讨CM-Di I标记ADSCs在体外传代示踪的可行性。方法无菌切取SD大鼠腹股沟脂肪组织,运用酶原消化并差速贴壁的方法获取原代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对第3代ADSCs进行细胞表型鉴定和成骨成脂分化能力鉴定。采用CM-Di I标记第3代ADSCs并进行传代培养,荧光显微镜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荧光标记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标记率。结果 ADSCs呈长梭形、漩涡样生长,传代后细胞生长增殖速度加快。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CD29、CD90阳性表达,CD34、CD45、CD31阴性表达。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显示ADSCs具有成骨成脂分化潜能。CM-Di I标记的红色荧光存在于细胞膜和细胞质,不存在于细胞核,传代培养后荧光有所衰减,第3、6、9代的荧光标记率分别为97.09%、66.21%和37.86%。结论大鼠ADSCs的生长增殖能力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采用CM-Di I标记ADSCs简单易行且示踪效果良好,可为后期体内实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培养 CM-DiI 细胞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