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技术在通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熊淑云 高俊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6期27-27,共1页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通讯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在信息管理系统得到广泛的使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能融入到相关的多媒体通讯中,传播速度上十分迅速,平呼叫时间较为短暂,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就计算机通讯技术在计费体系、信...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通讯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在信息管理系统得到广泛的使用。计算机通讯技术能融入到相关的多媒体通讯中,传播速度上十分迅速,平呼叫时间较为短暂,抗干扰能力比较强。就计算机通讯技术在计费体系、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管理等方面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就计算机技术在通讯行业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技术 通讯行业 解决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金黄散外敷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熊淑云 曹忠 万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20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用金黄散外敷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闭合性单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为两... 目的:探讨用金黄散外敷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65例闭合性单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n=32)和观察组(n=33).为两组患者均使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金黄散外敷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同的时间点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在进行治疗后的第3天和第1周,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VAS的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用金黄散外敷法配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金黄散 外敷法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淑云 代育林 《中国民间疗法》 2008年第1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补阳还五汤加减 气滞血瘀型 中药内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时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喘咳症中的疗效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文芳 熊淑云 +2 位作者 李观蓝 周逊 程丹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讨择时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喘咳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 目的探讨择时穴位贴敷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患者喘咳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选取广东省中医院2019年3月—2020年6月收治的COPD急性期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1周,非择时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穴位贴敷治疗1周,择时穴位贴敷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择时穴位贴敷治疗1周,于肺经最弱的申时与肾经气最旺的酉时配合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三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改良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呼吸困难指数(mMRC)分级情况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水平、临床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择时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择时穴位贴敷组、对照组,非择时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三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均高于治疗前,择时穴位贴敷组FEV1、FVC均高于非择时穴位贴敷组、对照组,非择时穴位贴敷组FEV1、FVC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三组气短、咳痰、咳嗽、喘息积分均低于治疗前,择时穴位贴敷组气短、咳痰、咳嗽、喘息积分均低于非择时穴位贴敷组、对照组,非择时穴位贴敷组气短、咳痰、咳嗽、喘息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三组治疗后mMRC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择时穴位贴敷组治疗后mMRC分级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择时穴位贴敷在COPD急性期患者喘咳症中临床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气短、咳痰、咳嗽等症状,提高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时穴位贴敷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期 喘咳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VIEW中访问数据库几种不同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高俊 熊淑云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16年第3期243-243,共1页
本篇在虚拟仪器条件下,详细地介绍了对数据库访问几种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做出十分详细的比较。其中研究重点集中在应用Active X功能、Lab SQL访问数据库这两个方面,而这些将虚拟仪器加入到数据管理的技术手段,不仅使数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本篇在虚拟仪器条件下,详细地介绍了对数据库访问几种方法,并对这些方法做出十分详细的比较。其中研究重点集中在应用Active X功能、Lab SQL访问数据库这两个方面,而这些将虚拟仪器加入到数据管理的技术手段,不仅使数据管理更加科学合理,还使虚拟仪器的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VIEW 故障诊断 数据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