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血红蛋白水平监测对晚期NSCLC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熊柳冰
李秋丽
陈蕾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5期16-20,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初诊时和化疗后贫血的发生情况,探讨初诊时贫血和化疗后贫血对NSCLC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5月~2010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收治的不可手术切...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初诊时和化疗后贫血的发生情况,探讨初诊时贫血和化疗后贫血对NSCLC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5月~2010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收治的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184例NSCLC的病历资料。按初诊时血红蛋白(Hb)将患者分成贫血组和非贫血组。男性Hb<120g/L,女性Hb<l10g/L定义为贫血。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乘积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184例患者中初诊时伴贫血31例(16.8%),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加,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第2周期及第4周期化疗后相应的贫血发生率分别62%(114/184),76.6%(111/145),P<0.001。NSCLC 初诊时有无贫血对化疗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35),而无论是2周期还是4周期化疗后贫血都与化疗有效率显著相关(P<0.001)。贫血组的中位生存期11个月,1年生存率41.9%,无贫血组12个月,1年生存率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1);COX 模型回归显示PS评分(P=0.004)和基础白蛋白水平(P=0.001)是晚期NSCLC 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晚期NSCLC患者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贫血的发生率均高,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初诊时贫血对化疗效果及预后虽然没有明显影响,但化疗后贫血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而基础白蛋白水平和PS评分是晚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贫血
化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etDNA与ctDNA在肺癌合并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熊柳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etDNA与ctDNA检测在肺癌合并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胸腔积液、血液以及原发灶肿瘤组织作为检测...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etDNA与ctDNA检测在肺癌合并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胸腔积液、血液以及原发灶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样本,应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胸腔积液DNA(et DNA)、外周血DNA(ct DNA)、原发灶肿瘤组织DNA(t DNA)的AF值及其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40例患者的etDNA的AF值较ctDNA明显升高(P<0.05),而与t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DNA检测出的EGFR基因突变结果为标准,etDNA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明显高于ctDNA检测(P<0.05)。结论与ctDNA检测相比,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etDNA诊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敏感度更高,对于临床早期诊治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二代测序技术
胸腔积液DNA
外周血DNA
EGFR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及上清液中DNA的价值
3
作者
周金梅
熊柳冰
黄浩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0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DNA及上清液ccf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作为EGFR突变组,另选该医院收治的29例野生型表皮生长...
目的:探讨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DNA及上清液ccf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作为EGFR突变组,另选该医院收治的29例野生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肺腺癌患者作为EGFR野生组。收集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标本及转移瘤标本,利用TaqMan突变检测法检测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DelE746A750)和第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的情况,提取并检测胸腔积液中液基细胞学(LBC)涂片的细胞沉淀物DNA和上清液基因组DNA(cell-free DNA,ccfD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EGFR野生组患者胸腔积液中所有细胞沉淀物DNA、上清液ccfDNA单独检测的结果均显示EGFR突变呈阴性,EGFR突变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DNA、上清液ccfDNA单独检测的结果均显示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EGFR基因第19、21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无差异。2)在EGFR突变组患者中,细胞沉淀物DNA中EGFR突变与上清液ccfDNA中EGFR突变的符合率为35.6%(16/45),表明这两种标本在EGFR突变检测中经常表现出不一致。对这两种标本进行联合检测后发现,联合检测可将EGFR突变检测的敏感度提高至60.0%。结论: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DNA和上清液ccfDNA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原发肿瘤和相应转移瘤之间EGFR突变的符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技术
胸腔积液
细胞沉淀物
上清液
DNA
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红蛋白水平监测对晚期NSCLC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熊柳冰
李秋丽
陈蕾
机构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5期16-20,共5页
文摘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研究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初诊时和化疗后贫血的发生情况,探讨初诊时贫血和化疗后贫血对NSCLC化疗疗效及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3年5月~2010年11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内科收治的不可手术切除的晚期184例NSCLC的病历资料。按初诊时血红蛋白(Hb)将患者分成贫血组和非贫血组。男性Hb<120g/L,女性Hb<l10g/L定义为贫血。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乘积法和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逐步回归模型。结果184例患者中初诊时伴贫血31例(16.8%),随着化疗周期数的增加,贫血的发生率逐渐升高,第2周期及第4周期化疗后相应的贫血发生率分别62%(114/184),76.6%(111/145),P<0.001。NSCLC 初诊时有无贫血对化疗疗效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35),而无论是2周期还是4周期化疗后贫血都与化疗有效率显著相关(P<0.001)。贫血组的中位生存期11个月,1年生存率41.9%,无贫血组12个月,1年生存率5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21);COX 模型回归显示PS评分(P=0.004)和基础白蛋白水平(P=0.001)是晚期NSCLC 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晚期NSCLC患者无论是治疗前还是治疗后贫血的发生率均高,需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初诊时贫血对化疗效果及预后虽然没有明显影响,但化疗后贫血与化疗疗效显著相关。而基础白蛋白水平和PS评分是晚期NSCLC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贫血
化疗
预后
Key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hemotherapy
The prognosis of anemia
Prognosis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etDNA与ctDNA在肺癌合并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熊柳冰
机构
广东省惠东县人民医院肿瘤科
出处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基金
广东省惠州市医疗卫生类科技计划项目(2018Y321)。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etDNA与ctDNA检测在肺癌合并胸腔积液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胸腔积液、血液以及原发灶肿瘤组织作为检测样本,应用二代基因测序技术检测胸腔积液DNA(et DNA)、外周血DNA(ct DNA)、原发灶肿瘤组织DNA(t DNA)的AF值及其EGFR基因突变情况。结果40例患者的etDNA的AF值较ctDNA明显升高(P<0.05),而与tD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tDNA检测出的EGFR基因突变结果为标准,etDNA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明显高于ctDNA检测(P<0.05)。结论与ctDNA检测相比,应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etDNA诊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的敏感度更高,对于临床早期诊治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二代测序技术
胸腔积液DNA
外周血DNA
EGFR基因突变
Key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leural effusion
Second 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DNA of pleural effusion
Peripheral blood DNA
EGFR gene mutation
分类号
R734.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及上清液中DNA的价值
3
作者
周金梅
熊柳冰
黄浩
机构
惠东县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出处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10期66-69,共4页
基金
惠州市科学技术局项目,项目编号:2018Y321。
文摘
目的:探讨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DNA及上清液ccfDN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惠东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肺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45例EGFR突变型肺腺癌患者作为EGFR突变组,另选该医院收治的29例野生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肺腺癌患者作为EGFR野生组。收集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标本及转移瘤标本,利用TaqMan突变检测法检测EGFR基因第19号外显子(DelE746A750)和第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的情况,提取并检测胸腔积液中液基细胞学(LBC)涂片的细胞沉淀物DNA和上清液基因组DNA(cell-free DNA,ccfDNA),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EGFR野生组患者胸腔积液中所有细胞沉淀物DNA、上清液ccfDNA单独检测的结果均显示EGFR突变呈阴性,EGFR突变组患者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DNA、上清液ccfDNA单独检测的结果均显示原发灶和相应转移灶EGFR基因第19、21号外显子的突变情况无差异。2)在EGFR突变组患者中,细胞沉淀物DNA中EGFR突变与上清液ccfDNA中EGFR突变的符合率为35.6%(16/45),表明这两种标本在EGFR突变检测中经常表现出不一致。对这两种标本进行联合检测后发现,联合检测可将EGFR突变检测的敏感度提高至60.0%。结论: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DNA和上清液ccfDNA进行联合检测可有效提高原发肿瘤和相应转移瘤之间EGFR突变的符合率。
关键词
二代测序技术
胸腔积液
细胞沉淀物
上清液
DNA
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Keywords
second-generation sequencing technology
Pleural effusion
Cell precipitate
Supernatant
DNA
Lung cancer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分类号
R44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血红蛋白水平监测对晚期NSCLC化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
熊柳冰
李秋丽
陈蕾
《中国医药科学》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etDNA与ctDNA在肺癌合并胸腔积液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熊柳冰
《中国医药科学》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胸腔积液中细胞沉淀物及上清液中DNA的价值
周金梅
熊柳冰
黄浩
《当代医药论丛》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