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机插秧行比对科S/华占制种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熊朝
唐荣
刘爱民
张海清
舒志芬
肖层林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
出处
《作物研究》
2015年第4期362-365,373,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4BAD06B07)
-
文摘
为了探索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机械移栽合适行比,以组合科S/华占为材料,设置父母本行比4∶20、4∶30机械移栽2个处理,以行比2∶10人工移栽为对照。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4∶20机械移栽群体每公顷颖花数达172 793 880粒,父母本颖花比为1∶2.54,母本平均结实率为33.42%,实际产量为2 323.20 kg/hm2。结果显示行比4∶20符合杂交水稻制种绳索授粉方式下父母本机械移栽高产制种群体的要求。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父母本
机械移栽
行比
-
Keywords
hybrid rice
seeds production
male and female population
mechanized transplanting
row ratio
-
分类号
S51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进展
被引量:3
- 2
-
-
作者
熊朝
吴辉
刘钊
张海清
肖层林
刘爱民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
出处
《作物研究》
2014年第2期207-210,215,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4BAD06B07)
-
文摘
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培养目标是父本群体占地比小且有效花粉充足、父本群体花期较长且单位花粉密度大、异交态势理想且农艺性状优良。30多年来,杂交水稻制种父本群体在分期播种技术、育秧方法、栽插方式、施肥方式、花期调节技术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传统培养技术。针对杂交水稻制种机械化技术发展趋势,当前我国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父本群体培养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未来有待进一步对父本群体机械化制种予以完善。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制种
父本群体
培养技术
机械化
-
Keywords
Hybrid rice
Seed production
Male par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Mechanization
-
分类号
S5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5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
被引量:16
- 3
-
-
作者
舒志芬
陈勇
刘钊
袁露
熊朝
张海清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出处
《作物研究》
2015年第4期343-347,共5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D06B07)
-
文摘
为探究水稻不育系的柱头特性与异交结实率的关系,以创5S、耘9S、培矮64S、P88S、Y58S等5个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为材料,对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以R608为父本,测定了其柱头活力和异交结实率。研究表明,5个水稻不育系在柱头外露率、柱头大小、柱头活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P88S的柱头特性总体较好,柱头外露率达到95.94%,柱头活力较强,活力系数为2.71,田间异交结实率达84.02%。培矮64S的柱头长度和柱头宽度最小,分别是2.41 mm和1.10 mm,其柱头外露率93.04%,柱头活力最弱,其异交结实率仅65.47%。耘9S、Y58S、创5S的柱头特性处于中等水平,耘9S的异交结实率比其他两个不育系高。相关分析表明,柱头外露率、柱头长度、柱头宽度、柱头面积、柱头体积与异交结实率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97*、0.934*、0.934*、0.939*、0.937*;柱头活力系数与异交结实率之间相关不显著。依据不育系的柱头特性,采取合理的辅助授粉方式,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提高杂交水稻制种产量。
-
关键词
水稻
光温敏核不育系
柱头特性
异交结实率
-
Keywords
rice PTGMS line stigma feature outcrossing rate
-
分类号
S51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辅助授粉技术研究现状与设想
被引量:6
- 4
-
-
作者
吴辉
熊朝
刘爱民
肖层林
唐启源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湖南隆平种业有限公司
-
出处
《作物研究》
2014年第3期321-323,327,共4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4BAD06B07)
-
文摘
介绍了国内外杂交水稻制种辅助授粉技术和机械化授粉技术研究现状,概述了杂交水稻制种人工辅助授粉的几种方法及其不足之处。结合我国航空植保无人直升机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小型农用无人直升机辅助制种授粉实现全程机械化制种的设想和研究思路。
-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机械化制种
辅助授粉
-
Keywords
Hybrid rice
Mechanization of seed production
Supplementary pollination
-
分类号
S511.038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护理与心理护理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胡高俊
田德彬
熊朝
-
机构
四川省卫生学校
中铁八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
出处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6期27-27,共1页
-
文摘
随着2009年国家疾控精神卫生中心的统计的公布,精神病患者的人数已上亿,因此精神病患者的护理越来越重要。精神病患者分为急性期患者和恢复期患者,每个患者的情况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了解和掌握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动态,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护理与心理护理,对于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关键词
精神病患者
安全护理
心理护理
-
分类号
R473.74
[医药卫生—护理学]
-
-
题名Mg-Al合金熔体中固液界面结构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5
- 6
-
-
作者
熊朝
李克
周耐根
-
机构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
出处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3-128,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65036
51264032)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2ACB20014)
-
文摘
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Mg-3%Al合金熔体中固液界面结构及界面附近原子的扩散行为.计算结果表明,该二元合金的固液界面为粗糙界面.垂直于界面方向的数密度分布,表现出复杂波动的特征,这种波动一直延伸到液体中.在界面附近的区域,扩散系数的三个不同方向的分量表现出了明显的各向异性,并且这种各向异性一直持续到液相当中.对界面二维结构的分析表明,界面附近液相原子的二维排列呈现出从长程有序逐渐过渡到短程有序的变化.
-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固液界面
二元合金
扩散
-
Keywords
Molecular dynamics
Solid-liquid interface
Binary alloy
Diffuse
-
分类号
O65
[理学—分析化学]
-
-
题名挤压丝锥在缓速器壳体零件上的应用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熊朝
薛亚男
-
机构
陕西法士特汽车工程研究院
-
出处
《汽车实用技术》
2021年第10期140-143,共4页
-
文摘
挤压丝锥是一种先进的无屑成型螺纹加工刀具,目前在国内外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电子等精密加工领域。挤压丝锥在我公司缓速器铝合金壳体零件上的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普通丝锥攻丝因排屑困难造成的粘刀、烂牙、断刀、螺纹孔清洁度差等弊病,并大幅提高了加工效率、延长了刀具寿命、降低了加工成本,挤压螺纹因其较好的强度和耐磨性也展现了良好的装配性。挤压丝锥在我公司其它铝合金等塑性零件上有着良好的推广前景。
-
关键词
挤压丝锥
无屑攻丝
高效加工
清洁度
-
Keywords
Extrusion tap
Chip free tapping
Efficient processing
Cleanlines
-
分类号
U46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
-
题名缓速器壳体零部件去毛刺技术研究与应用
- 8
-
-
作者
熊朝
刘博洋
-
机构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
出处
《汽车制造业》
2021年第5期45-48,共4页
-
文摘
本文以某款缓速器壳体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了已应用于铝合金壳体生产的各种主动和被动去毛刺技术,形成了比较系统化的去毛刺思路和方案,可为其它铝合金壳体零部件去毛刺工艺设计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毛刺是金属零部件生产制造过程中必然产生的现象,会直接影响零部件质量、制造成本及生产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制造业对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毛刺对产品的潜在危害性受到了更多关注,各生产企业也对去毛刺工艺越来越重视。
-
关键词
生产制造过程
零部件质量
金属零部件
潜在危害性
缓速器
铝合金壳体
去毛刺
产品质量
-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湿式自动去毛刺单元设计及应用
- 9
-
-
作者
熊朝
-
机构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工程研究院
-
出处
《汽车实用技术》
2023年第18期144-148,共5页
-
文摘
随着我国制造业对产品质量和清洁度要求越来越高,去毛刺已成为制造过程中重要的工艺过程之一。缓速器壳体零件因结构复杂,产生毛刺部位多,多数产线主要混合采用人工和机床两种去毛刺形式。手工去毛刺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易划伤工件、易漏去。机床因自由度限制,去毛刺部位有限,同时会占用加工节拍。而机器人去毛刺具有柔性高、精度高、效率高、环境要求低、加工空间复杂、工作时间长、废品率低等优势,已成为去毛刺领域新趋势。文章将以一种缓速器壳体湿式自动去毛刺单元为例,从场景要求、机器人选型、工艺流程设计、打磨系统设计、夹具及抓手系统设计、喷淋系统设计、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等方面,简要介绍机器人自动去毛刺单元的设计思路及应用,为类似复杂壳体自动去毛刺设备的设计提供必要的思路借鉴。
-
关键词
机器人系统
打磨工具系统
夹具及抓手系统
喷淋系统
去毛刺技术
-
Keywords
Robot system
Grinding tool system
Fixture and gripper system
Spray system
Deburring technology
-
分类号
TG246
[金属学及工艺—铸造]
TP24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