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岭南汉墓出土玻璃珠饰与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中外交流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刘松
吕良波
李青会
熊昭明
-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9,共12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18AZD029)
上海市科普项目资助(18dz2304700)
-
文摘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通过海路沟通了我国岭南与东南亚、南亚,以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岭南地区作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所在地,对于研究汉代中西交流具有重要意义。玻璃珠饰是岭南汉墓出土器物中最为典型的一类。本工作对岭南汉墓出土玻璃珠饰的玻璃成分体系和制作工艺进行了总结,并基于化学成分和器型风格,对玻璃珠饰的产地来源进行了探讨,进一步阐明了汉代岭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以及地中海沿岸等地区之间的交流。岭南汉墓出土玻璃珠饰为汉代海上丝绸之路中西交流提供了确凿可信的实物证据,对研究汉代中外交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
-
关键词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中西交流
岭南地区
玻璃珠饰
-
Keywords
Maritime Silk Road in the Han Dynasty
Sino-foreign exchanges
Lingnan area
Glass beads
-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O433.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
-
题名汉代海上丝绸之路航线的考古学观察
被引量:8
- 2
-
-
作者
熊昭明
-
机构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
出处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4-40,共7页
-
文摘
作者通过对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沿线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发现、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前后的大型考古遗存进行梳理和初步研究,认为"日南"位于今越南中部秋盆河谷的沙莹文化区,"都元"在柬埔寨的吴哥博垒,"邑卢没"指向泰国中西部的班东塔碧遗址一带,"谌离"与"夫甘都卢"分别位于克拉地峡两侧的泰国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黄支"在印度东南部泰米纳德邦的阿里卡梅度遗址附近,"已程不国"在今斯里兰卡,主要港口为今曼泰。回程的"皮宗",在马来西亚柔佛河上游和中游一带,其中心是后来作为柔佛王国都城的哥打丁宜。基于交往的需要,在马来半岛一段,返程选择了绕过半岛的海路航线。作者强调,上述是汉使团经过的完整路线,民间交往大多为接力式的就近贸易。
-
关键词
汉代海上丝绸之路
考古学
港口
国家
地理位置
-
分类号
K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