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BCC算法的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魏志连 熊春友 +2 位作者 荆易柯 黄伟 张聪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18-21,27,共5页
针对传统BCC算法中的忽略原有运动惯性而导致过早收敛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BCC算法,并对其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引入惯性因子,使得该算法能在考虑邻域内种群优良信息的同时计及细菌本身运动惯性,在结合电力系统无功优化... 针对传统BCC算法中的忽略原有运动惯性而导致过早收敛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的BCC算法,并对其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引入惯性因子,使得该算法能在考虑邻域内种群优良信息的同时计及细菌本身运动惯性,在结合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惯性权重因子的动态调节,从而取得问题的全局优化解。通过对IEEE30节点的标准算例测试,验证了改进BCC算法在提高电网无功优化的收敛速度和优化效果上有令人满意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功优化 进化算法 细菌群体趋药性算法 细菌个体BI(bacteria individual) 收敛性 局部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富氧装置改善柴油机高海拔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董素荣 刘瑞林 +3 位作者 罗彬 周广猛 林春成 熊春友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2,共5页
基于发动机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台建立了加装富氧装置的柴油机高原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富氧装置对WD615.62增压柴油机在不同海拔(3 500 m、4 500 m)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加装富氧装置的情况下,与零海拔相比,WD615.62增压柴油机在海... 基于发动机高原环境模拟试验台建立了加装富氧装置的柴油机高原模拟试验系统,研究了富氧装置对WD615.62增压柴油机在不同海拔(3 500 m、4 500 m)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加装富氧装置的情况下,与零海拔相比,WD615.62增压柴油机在海拔为3 500 m和4 500 m时功率分别下降15.2%和19.1%,燃油消耗率分别增加了10.7%和22.4%。加装富氧装置后,与零海拔相比,该柴油机在海拔为3 500 m时最大转矩和标定功率分别提高了12.3%和8.6%,燃油消耗率平均下降了11.4%;在海拔为4 500 m时最大转矩和标定功率分别提高了16.1%和10.4%,燃油消耗率平均下降了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压柴油机 高海拔性能 富氧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蜗壳结构参数对离心式压气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董素荣 熊春友 +3 位作者 林春成 刘楠 王航 刘瑞林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43,共3页
为研究压气机蜗壳结构参数对离心式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而设计了两款不同面径比的压气机蜗壳,并在增压器性能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匹配I型蜗壳的压气机相比,匹配Ⅱ型蜗壳的压气机增压比、流量和绝热效率均提高:不同转速... 为研究压气机蜗壳结构参数对离心式压气机性能的影响而设计了两款不同面径比的压气机蜗壳,并在增压器性能试验台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匹配I型蜗壳的压气机相比,匹配Ⅱ型蜗壳的压气机增压比、流量和绝热效率均提高:不同转速下,最大增压比提高1.44%-3.86%,最大流量增加3.85%~10.71%,且高转速下增幅明显;压气机最高效率由72%提高到74%;压气机喘振线更加平滑,无明显拐点,低转速下喘振线向大流量方向偏移量较少,而高转速下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压气机 性能 压气机蜗壳 面径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分裂送电线路更换单根子导线施工方法
4
作者 熊春友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99-102,共4页
结合某实际送电工程遇到的问题,根据四分裂送电线路特点,采用"三帮一"的方式实现导线高空断线及连接。具体施工过程中,通过切除引流线夹的方法实现耐张塔两侧导线的连接,利用带回牵装置张力机实现旧子导线直接牵引新子导线,... 结合某实际送电工程遇到的问题,根据四分裂送电线路特点,采用"三帮一"的方式实现导线高空断线及连接。具体施工过程中,通过切除引流线夹的方法实现耐张塔两侧导线的连接,利用带回牵装置张力机实现旧子导线直接牵引新子导线,解决了导线不能直接进入牵引轮的难题,顺利完成了新旧导线更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分裂导线 “三帮一”方式 带回牵装置张力机 引流线夹 直通放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GT叶片开度对二级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燃烧特性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董素荣 刘瑞林 +3 位作者 周广猛 刘卓学 熊春友 刘鹏宇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1-237,共7页
通过可调二级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燃烧与性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条件下二级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特性、柴油机燃烧特性和动力经济性能随可调二级增压系统调节参数(VGT叶片开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下,可变截面的涡轮增压器(V... 通过可调二级增压柴油机高海拔燃烧与性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海拔条件下二级增压器与柴油机的匹配特性、柴油机燃烧特性和动力经济性能随可调二级增压系统调节参数(VGT叶片开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下,可变截面的涡轮增压器(VGT)叶片开度对高压级增压器特性参数(涡前压力、压比和转速)影响较大,而对低压级增压器特性参数影响较小;随VGT叶片开度减小,柴油机进气流量增大,联合运行线向阻塞线方向移动,缸内最高燃烧压力和最高瞬时放热率增大,预混燃烧瞬时放热率峰值减小,滞燃期缩短,燃烧重心向上止点方向偏移;海拔为5.5,km、VGT叶片开度从80%降低到50%,有效功率提高了2.5%,有效热效率提高了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高海拔 可调二级增压系统 燃烧特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结构参数对压电式喷油器喷射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刘楠 刘振明 +2 位作者 龚鑫瑞 黄新源 熊春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9-147,共9页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压电驱动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同时耦合其他机-液部分,建立了完整的压电喷油器电-机-液模型,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系统分析了驱动器预紧力、进/出油孔直径、旁通油孔直径、控制腔容积、控制活塞直径... 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了压电驱动器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同时耦合其他机-液部分,建立了完整的压电喷油器电-机-液模型,并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系统分析了驱动器预紧力、进/出油孔直径、旁通油孔直径、控制腔容积、控制活塞直径和针阀弹簧预紧力等参数对喷油特性和针阀响应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结构参数灵敏度量化指标,对各部件结构参数进行灵敏度量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喷油器特有的旁通油道可有效地减少针阀关闭延迟,下降时间缩短了0.2 ms,有利于喷油器快速断油;适当增大进/出油孔的孔径比可提高针阀开启速度、缩短针阀下降时间;在各结构参数的许可范围内,针阀控制活塞直径和进/出油孔直径在喷油器喷油量以及针阀响应过程的各个时期影响权重最大,旁通油孔直径和控制腔容积主要影响针阀的回位阶段,喷孔直径对针阀上升和下降过程影响较小,但更大程度上改变了循环喷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压电式喷油器 针阀响应 喷油特性 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电驱动器陶瓷材料温度特性研究及模型修正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楠 刘振明 +2 位作者 龚鑫瑞 黄新源 熊春友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11-1017,共7页
在压电陶瓷热-电-力多场耦合加载试验台上,对压电驱动器的陶瓷材料在强电场(2 kV/mm)和变温度(30~150℃)下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电滞回线、应变回线以及自由电容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随着温度的变化关系,同时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的陶瓷... 在压电陶瓷热-电-力多场耦合加载试验台上,对压电驱动器的陶瓷材料在强电场(2 kV/mm)和变温度(30~150℃)下的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了电滞回线、应变回线以及自由电容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随着温度的变化关系,同时建立了考虑温度影响的陶瓷材料的位移特性数学模型,并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双极强电场下的电滞回线逐渐变得细长,同时剩余极化、最大极化和矫顽场均下降,且温度对剩余极化和矫顽场的影响比对最大极化s的影响更为强烈,应变回线呈现典型的蝶形曲线,负应变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下降至0.12%;在单极工作电场下,随温度升高,剩余极化变化较小,最大极化升高明显,增加了40%左右;材料的压电常数基本呈线性增加的趋势,自由电容与介电损耗角正切值不断增大,温度越高,增幅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压电陶瓷 电滞回线 应变回线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级可调增压共轨柴油机的高海拔燃烧特性 被引量:9
8
作者 董素荣 刘卓学 +3 位作者 熊春友 周广猛 刘泽坤 刘瑞林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0,共5页
通过高海拔模拟试验研究了VGT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不同海拔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的滞燃期延长,速燃期放热率增大,但缓燃期放热率和累计放热量均减小,放热率重心向上止点偏移,缸内平均指示压力下降.与... 通过高海拔模拟试验研究了VGT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不同海拔的燃烧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的滞燃期延长,速燃期放热率增大,但缓燃期放热率和累计放热量均减小,放热率重心向上止点偏移,缸内平均指示压力下降.与单级涡轮增压柴油机相比,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在高海拔的燃烧状态明显改善;海拔5,500,m时,二级可调增压柴油机平均指示压力提高9.1%,,速燃期放热率峰值降低12.9%,,缓燃期放热率峰值增加2.3%,,累计放热量增大11.1%,,滞燃期缩短11.3%,;标定功率提高11.8%,,燃油消耗率降低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轨柴油机 海拔 二级可调增压系统 燃烧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