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9%阿维菌素地面喷烟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熊惠龙 陈国发 +4 位作者 舒朝然 郝玉山 高继承 靳德良 刘春森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第2期10-10,13,共2页
20 0 1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林业局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内 ,应用 0 .9%阿维菌素与 0号柴油混合进行地面喷烟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的效果显著 ,阿维菌素与 0号柴油的配比在 1 2 5以上 ,用药量 2 76ml hm2 以上进行喷烟防治鞘蛾的虫口... 20 0 1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林业局的兴安落叶松人工林内 ,应用 0 .9%阿维菌素与 0号柴油混合进行地面喷烟防治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的效果显著 ,阿维菌素与 0号柴油的配比在 1 2 5以上 ,用药量 2 76ml hm2 以上进行喷烟防治鞘蛾的虫口减退率可达 85 %以上 ,最高可达 95 .73%。在喷烟防治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喷烟 阿维菌素 喷烟防治 兴安落叶松鞘蛾 人工林 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电压下静电喷粉沉积效果的比较试验
2
作者 熊惠龙 舒朝然 +2 位作者 陈国发 陈方 詹敏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4-97,共4页
利用玻片计数法测定了 1 5× 10 4 V、3× 10 4 V、5× 10 4 V 3种电压下的静电喷粉效果 ,并与常规喷粉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5× 10 4 V、3× 10 4 V和 1 5× 10 4 V高压下的粉粒在靶标上的沉积密度分别是... 利用玻片计数法测定了 1 5× 10 4 V、3× 10 4 V、5× 10 4 V 3种电压下的静电喷粉效果 ,并与常规喷粉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5× 10 4 V、3× 10 4 V和 1 5× 10 4 V高压下的粉粒在靶标上的沉积密度分别是常规喷粉的 3 77、3 2 4和 1 72倍。实际应用中 ,应用 3万伏高压即可达到理想的喷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压 静电喷粉 沉积效果 比较试验 玻片计数法 密度 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甲维盐片剂防治马尾松毛虫田间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熊惠龙 闵水发 +2 位作者 黄贤斌 雷文涛 李文桥 《林业科技开发》 2007年第6期79-80,共2页
采用1%甲维盐片剂稀释10000倍、12000倍、14000倍、160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3~4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施药72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08%、92.69%、90.03%、86.45%。方差分析表明1%甲维盐片剂稀释12000~14000倍,对马尾松毛虫有良好防效... 采用1%甲维盐片剂稀释10000倍、12000倍、14000倍、16000倍液,田间喷雾防治3~4龄越冬代马尾松毛虫,施药72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7.08%、92.69%、90.03%、86.45%。方差分析表明1%甲维盐片剂稀释12000~14000倍,对马尾松毛虫有良好防效,且经济实用。施用相同浓度的甲维盐药液,与常规喷雾机喷雾比较,静电喷雾机在喷药量减少2/3的情况下,能达到相同的防治效果,表明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防治效果好,且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防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 药械 马尾松毛虫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灭·阿可湿性粉剂防治落叶松毛虫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熊惠龙 陈国发 +4 位作者 舒朝然 王志国 路常宽 段佩山 孙玉杰 《辽宁林业科技》 2002年第4期6-7,38,共3页
试验于 2 0 0 1年 8~ 9月 ,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桦木沟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进行。结果表明 ,使用 2 0 %灭·阿可湿性粉剂进行地面常规喷雾和喷粉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效果显著 ,采用用药量 4 5 0~ 75 0g/hm2 进行常规喷雾防... 试验于 2 0 0 1年 8~ 9月 ,在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桦木沟林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内进行。结果表明 ,使用 2 0 %灭·阿可湿性粉剂进行地面常规喷雾和喷粉防治落叶松毛虫的效果显著 ,采用用药量 4 5 0~ 75 0g/hm2 进行常规喷雾防治 ,落叶松毛虫虫口减退率达 97%以上 ;采用药量 6 0 0~ 90 0g/hm2 进行常规喷粉 ,虫口减退率达 9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灭·阿可湿性粉剂 防治 落叶松毛虫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毒饵增效诱捕器及防治大沙鼠试验
5
作者 熊惠龙 董晓波 +1 位作者 张天栋 杨永刚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3期7-8,14,共3页
毒饵增效诱捕器饵料置放期长、不变质,延长灭鼠时间。在新疆玛纳斯县沙漠梭梭林大沙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沙鼠对0.005%大隆毒饵取食效果为最佳,平均取食率66.67%;而无毒饵料平均取食率只有28.33%。饵料悬挂在诱捕器内的中间... 毒饵增效诱捕器饵料置放期长、不变质,延长灭鼠时间。在新疆玛纳斯县沙漠梭梭林大沙鼠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大沙鼠对0.005%大隆毒饵取食效果为最佳,平均取食率66.67%;而无毒饵料平均取食率只有28.33%。饵料悬挂在诱捕器内的中间未被取食,散放在诱捕器内通道两侧的则全被取食。经诱捕器投饵灭鼠后,平均鼠洞减退率为84.3%,对照地为3%。该诱捕器灭鼠技术不破坏生态环境,不伤害天敌,可广泛用于农、林、牧、卫生各种场所鼠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饵增效诱捕器 灭鼠效果 毒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材线虫纤维素酶的免疫学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奇 李海燕 +2 位作者 白钢 熊惠龙 杨文博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4-67,共4页
制备松材线虫特定纤维素酶的多克隆抗体(Anti_BXC60),通过SDS_PAGE、纤维素酶酶染分析、免疫印迹以及ELISA方法考察该抗血清的特异性。进一步利用抗松材线虫全蛋白抗体(Anti_BX)和Anti_BXC60抗体,建立线虫分泌性蛋白在PVDF膜上双重染色... 制备松材线虫特定纤维素酶的多克隆抗体(Anti_BXC60),通过SDS_PAGE、纤维素酶酶染分析、免疫印迹以及ELISA方法考察该抗血清的特异性。进一步利用抗松材线虫全蛋白抗体(Anti_BX)和Anti_BXC60抗体,建立线虫分泌性蛋白在PVDF膜上双重染色的方法。双重染色分析的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主要通过分泌孔向体外分泌大量的分泌蛋白,而纤维素酶的分泌方式与其他植物线虫相似,是通过口针向外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纤维素酶 双重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安落叶松鞘蛾性引诱剂在发生期监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陈国发 熊惠龙 +3 位作者 舒朝然 郝玉山 高继承 孙金海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25,共3页
利用 10 0 μgZ5— 10∶OH性引诱剂诱捕器于 2 0 0 1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林业局对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期进行监测 ,结果表明 ,3种不同虫口密度林分成虫羽化的始、盛和末期及持续期基本一致 ,成虫始见期为 6月 2 0~ 2 2日 ,末期... 利用 10 0 μgZ5— 10∶OH性引诱剂诱捕器于 2 0 0 1年在内蒙古大兴安岭绰尔林业局对兴安落叶松鞘蛾成虫发生期进行监测 ,结果表明 ,3种不同虫口密度林分成虫羽化的始、盛和末期及持续期基本一致 ,成虫始见期为 6月 2 0~ 2 2日 ,末期为 7月 10~ 12日 ,持续期 2 2~ 2 4天 ,根据监测的发生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安落叶松 鞘蛾 性引诱剂 发生期监测 诱捕器 森林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木保湿直接培养松材线虫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海燕 熊惠龙 +1 位作者 宋玉双 刘红霞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0,共3页
选用来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le病疫区的6株病树和1块沙发板条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疫木直接保湿培养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发育成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0℃恒温条件下培养7... 选用来自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 & Buhrer)Nicle病疫区的6株病树和1块沙发板条作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培养温度和时间对疫木直接保湿培养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发育成熟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30℃恒温条件下培养72 h,幼虫的成虫率25%,高于25℃的成虫率。30℃培养72 h,25℃培养96 h以上时进行松材线虫快速检验,结果受疫木中线虫的分布和含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疫木直接培养 快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检疫中培养松材线虫的冷藏真菌菌种筛选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海燕 黄北英 +1 位作者 熊惠龙 宋玉双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7-162,共6页
A long procedure is needed to quarantine pinewood nematodes because only the dispersal third-stage larvae could be isolated and it cannot be identified directly before being cultured to adult nematodes. To shorten the... A long procedure is needed to quarantine pinewood nematodes because only the dispersal third-stage larvae could be isolated and it cannot be identified directly before being cultured to adult nematodes. To shorten the proced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culture dura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B. xylophilus larvae were studies with three fungus species as the culture media.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emperature had differential influence on development of the larvae in the three fungus media, and the influ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Ther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effect of the cold-stored fungi media on the larvae development. Fusarium sp. was the best, Pestalotia sp. was the second, Botrytis cinerea was the worst in promoting larvae development. Cold-stored B. cinerea was not suitable for the rapid quarantine of the nematode. When the L_Ⅲ larvae of B.xylophilus were abundant the quarantine could be accomplished in 48 h by culturing the L_Ⅲ larvae with cold-stored Fusarium sp. or Pestalotia sp. at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分散型LⅢ幼虫 冷藏真菌培养 快速检疫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黄斑星天牛药效试验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天栋 李保 +2 位作者 熊惠龙 吕春元 王成举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
选用30%氯胺磷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10%吡虫啉乳油3种高效农药,打孔注药防治杨树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通过解析木抽样调查,对危害较轻的中幼林防治效果明显。试验表明,30%乙酰甲胺磷乳油1∶2浓度防治效果显著... 选用30%氯胺磷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和10%吡虫啉乳油3种高效农药,打孔注药防治杨树黄斑星天牛Anoplophora nobilis Ganglbauer,通过解析木抽样调查,对危害较轻的中幼林防治效果明显。试验表明,30%乙酰甲胺磷乳油1∶2浓度防治效果显著,施药第30天死亡率为71.4%,防治效果达到65.5%;施药第40天死亡率为80%,防治效果达到7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孔注药 防治 黄斑星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啉防治马尾松毛虫和蜀柏毒蛾的林间试验 被引量:6
11
作者 常国彬 熊惠龙 +3 位作者 徐志伦 罗惠文 吴洪广 袁长洪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5,共3页
开展了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48%噻虫啉悬浮剂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和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林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浓度药液,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非静电喷雾... 开展了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48%噻虫啉悬浮剂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和蜀柏毒蛾Parocneria orienta Chao林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相同浓度药液,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明显优于非静电喷雾的防治效果,药液浓度越低,增效幅度越大;静电喷雾低浓度药液与非静电喷雾高浓度药液能获得同样防治效果,可节省农药30%以上;48%噻虫啉悬浮剂4 000倍液和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 000倍液可作为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3~4龄幼虫和蜀柏毒蛾4~5龄幼虫的适宜药液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啉 马尾松毛虫 蜀柏毒蛾 林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喷雾与非静电喷雾防治森林害虫对比试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常国彬 熊惠龙 +3 位作者 吕森 黄文玲 徐元恒 朱建华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静电喷雾机进行了静电喷雾和非静电喷雾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3%高渗苯氧威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及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幼虫对比试验... 采用静电喷雾机进行了静电喷雾和非静电喷雾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和3%高渗苯氧威乳油防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Walker)、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 Graeser及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幼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一药剂浓度下,林间防效静电喷雾明显优于常规喷雾;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4 000倍液和3%高渗苯氧威乳油3 000倍液可作为静电喷雾防治马尾松毛虫2~3龄幼虫和杨小舟蛾及杨扇舟蛾2~4龄幼虫的推荐使用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喷雾 防治 森林害虫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虫啉林间防治松褐天牛药效试验 被引量:19
13
作者 常国彬 温小遂 +1 位作者 熊惠龙 何嫩江 《辽宁林业科技》 2011年第1期22-24,45,共4页
应用噻虫啉不同剂型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7.5kg/hm2,1%噻虫啉粉剂7.5 kg/hm2,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00倍液,48%噻虫啉水悬浮剂2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超过90%,持效期可达28 d。1%噻虫啉微胶囊... 应用噻虫啉不同剂型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7.5kg/hm2,1%噻虫啉粉剂7.5 kg/hm2,2%噻虫啉微胶囊悬浮剂200倍液,48%噻虫啉水悬浮剂2 000倍液的杀虫效果均超过90%,持效期可达28 d。1%噻虫啉微胶囊粉剂试验区,松褐天牛成虫诱捕量减少69.2%;松褐天牛成虫刻槽密度降低92.6%,松树死亡率下降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虫啉 防治 松褐天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落叶松鞘蛾的研究概况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5
14
作者 舒朝然 陈国发 +3 位作者 熊惠龙 艾青罡 范云中 詹敏 《辽宁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29-31,共3页
文章综述了近20年来有关我国落叶松鞘蛾的分类学、发生规律、生态学、天敌、防治技术和 种群综合管理的研究结果,指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 中国 落叶松鞘蛾 研究概况 发展方向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国发 孟祥志 +4 位作者 梅杰 高继承 侯传生 熊惠龙 舒朝然 《辽宁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文章综述了靖远松叶蜂性信息素研究的进展,主要包括了靖远松叶蜂两性引诱作用、信息 素的化学分析和室内外生测、信息素诱捕器的设置技术以及信息素在种群监测上的应用等。
关键词 靖远松叶蜂 性信息素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虫线清乳油防治松墨天牛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纪文 陈铣 +2 位作者 叶宝鉴 熊惠龙 胡学兵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3-24,共2页
该文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84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
关键词 枯死木 松墨天牛 虫线清乳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剂包装板纸防火阻燃剂的研制
17
作者 孙蕴贤 熊惠龙 高步衢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4,共3页
本研究为烟剂包装物提供了一种板纸防火阻燃剂,其主要成份为氯化钙(Ca-Cl_2·6H_2O)、硫酸铵((NH_4)_2SO_4).经该阻燃剂处理的黄板纸,在600℃的电炉上烘烤95秒钟,直至碳化也无明火出现,防火... 本研究为烟剂包装物提供了一种板纸防火阻燃剂,其主要成份为氯化钙(Ca-Cl_2·6H_2O)、硫酸铵((NH_4)_2SO_4).经该阻燃剂处理的黄板纸,在600℃的电炉上烘烤95秒钟,直至碳化也无明火出现,防火阻燃性好。解决了烟剂在燃烧过程中包装物时有被引燃的难题,提高了应用烟剂防虫时的防火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纸防火阻燃剂 烟剂包装物 防火 阻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杀毙缓释剂防治松突圆蚧试验初报
18
作者 宫亚军 张天栋 熊惠龙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4-24,共1页
1989年我们在广东鹤山、惠东等地用灭杀毙等药剂加入一定量缓释剂SDL-A对松突圆蚧Hemi berlesia pitysophila Takagi进行了防治试验,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灭杀毙缓释剂 松突圆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