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汉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
4
1
作者
邓青军
唐仲华
+2 位作者
陈敏知
李海波
熊志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4,共5页
冷浸田是影响江汉平原农业生产及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江汉平原冷浸田的特点,采用"状态-压力-响应-行动"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构建了江汉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
冷浸田是影响江汉平原农业生产及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江汉平原冷浸田的特点,采用"状态-压力-响应-行动"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构建了江汉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状况、社会经济效益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汉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共有冷浸田约9 640km2,最适宜级别占10.5%,适宜级别占41.1%,次适宜级别为31.2%,不适宜级别占17.2%。此外,对不适宜于水稻种植的冷浸田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冷浸田
指标体系
水稻种植
适宜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ICP-AES法多条谱线测定环境土壤中钒
被引量:
4
2
作者
柯鹏振
马先锋
+1 位作者
熊志涛
杨登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选用钒的5条特征谱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环境土壤中的钒含量,运用干扰系数法对多个土壤标样和样品测定结果进行干扰校正,干扰系数用多个土壤标样的标准值和测定值的最小二乘法来确定。结果表明,未进行校正时,7个...
选用钒的5条特征谱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环境土壤中的钒含量,运用干扰系数法对多个土壤标样和样品测定结果进行干扰校正,干扰系数用多个土壤标样的标准值和测定值的最小二乘法来确定。结果表明,未进行校正时,7个土壤标样5条特征谱线测定原始结果和标准值相差较大,不在标准值的范围内;校正后,土壤标样的311.071 nm波长与309.311 nm波长谱线测定结果的均值在范围之内,且干扰系数为1.015(约等于1),不需折算,波长311.071 nm也在保证值范围内(校正系数为1.184)。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5条谱线测试结果一致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2%~10.4%,平行相对偏差为0.3%~3.3%,加标回收率为88.4%~111.4%。建议用ICP-AES法对环境土壤中的钒测定时,选用波长311.071 nm谱线并用干扰系数法进行校正(系数为1.184),或用波长311.071 nm与309.311 nm谱线测定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AES法
谱线
土壤
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市岩溶塌陷的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
26
3
作者
王飞
柴波
+2 位作者
徐贵来
陈龙
熊志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4-832,共9页
基于武汉市易发生的29处岩溶塌陷,从岩溶、覆盖层和地下水3方面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内部结构;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降雨、钻探和桩基施工的输入作用,并探讨了武汉市岩溶塌陷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1)"上黏下砂"的盖层...
基于武汉市易发生的29处岩溶塌陷,从岩溶、覆盖层和地下水3方面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内部结构;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降雨、钻探和桩基施工的输入作用,并探讨了武汉市岩溶塌陷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1)"上黏下砂"的盖层结构、浅部岩溶发育、孔隙水与岩溶水具良好水力联系是塌陷形成的基础条件;(2)自然环境下开口岩溶上方土洞扩展存在水力潜蚀和应力集中破坏两个演化阶段;(3)钻探和桩基施工联通孔隙水和岩溶水的瞬间,孔壁周边松散砂土快速进入临界水力梯度而破坏。桩基施工在覆盖层内的振动荷载和超孔隙水压力,易造成覆盖层整体破坏。在岩溶区施工产生的冲击作用可使岩溶水和孔隙水形成不同步波动,两者存在高水头差,致使覆盖层内砂层在压力差作用下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型岩溶
塌陷机理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夏法泗岩溶塌陷区冲孔桩施工引发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
被引量:
18
4
作者
熊志涛
刘鹏瑞
+1 位作者
杨涛
邵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依托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监测系统,开展江夏法泗冲孔桩施工过程裂隙岩溶含水层的水位、水压力和影响半径等关键参数的动态监测,研究施工过程岩溶含水层水压力的动态响应,探讨其诱发覆盖层突然塌陷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在第四系孔隙承...
依托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监测系统,开展江夏法泗冲孔桩施工过程裂隙岩溶含水层的水位、水压力和影响半径等关键参数的动态监测,研究施工过程岩溶含水层水压力的动态响应,探讨其诱发覆盖层突然塌陷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在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施工时,对该含水层的影响较大,但水位变幅相对较为平缓;在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施工时,由于含水介质的不均一性,未揭穿岩溶通道时,对岩溶水的影响较小;当揭穿岩溶通道时,岩溶水水位可能产生突增,此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风险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孔桩施工
渗流冲击
吸蚀作用
能量消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汉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
4
1
作者
邓青军
唐仲华
陈敏知
李海波
熊志涛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
湖北地质环境总站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0-64,共5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120084)
文摘
冷浸田是影响江汉平原农业生产及农作物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江汉平原冷浸田的特点,采用"状态-压力-响应-行动"与"社会-经济-环境"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构建了江汉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共分为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状况、社会经济效益4个一级指标和14个二级指标,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江汉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进行了适宜性评价与分区。结果表明:江汉平原共有冷浸田约9 640km2,最适宜级别占10.5%,适宜级别占41.1%,次适宜级别为31.2%,不适宜级别占17.2%。此外,对不适宜于水稻种植的冷浸田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改造治理措施。
关键词
江汉平原
冷浸田
指标体系
水稻种植
适宜性评价
Keywords
Jianghan Plain
cold spring paddy soil
index system
rice planting
suitability assessment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CP-AES法多条谱线测定环境土壤中钒
被引量:
4
2
作者
柯鹏振
马先锋
熊志涛
杨登
机构
湖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博州环境监测站
中国地质大学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文摘
选用钒的5条特征谱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环境土壤中的钒含量,运用干扰系数法对多个土壤标样和样品测定结果进行干扰校正,干扰系数用多个土壤标样的标准值和测定值的最小二乘法来确定。结果表明,未进行校正时,7个土壤标样5条特征谱线测定原始结果和标准值相差较大,不在标准值的范围内;校正后,土壤标样的311.071 nm波长与309.311 nm波长谱线测定结果的均值在范围之内,且干扰系数为1.015(约等于1),不需折算,波长311.071 nm也在保证值范围内(校正系数为1.184)。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5条谱线测试结果一致性好,相对标准偏差为2.2%~10.4%,平行相对偏差为0.3%~3.3%,加标回收率为88.4%~111.4%。建议用ICP-AES法对环境土壤中的钒测定时,选用波长311.071 nm谱线并用干扰系数法进行校正(系数为1.184),或用波长311.071 nm与309.311 nm谱线测定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关键词
ICP-AES法
谱线
土壤
钒
Keywords
ICP-AES method
characteristic spectrum lines
soils
Vanadium
分类号
X83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市岩溶塌陷的演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
26
3
作者
王飞
柴波
徐贵来
陈龙
熊志涛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湖北省国土资源职业学院
湖北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
出处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24-83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572256)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CUGL160408)资助
文摘
基于武汉市易发生的29处岩溶塌陷,从岩溶、覆盖层和地下水3方面分析了岩溶塌陷的内部结构;通过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分析了降雨、钻探和桩基施工的输入作用,并探讨了武汉市岩溶塌陷的演化机理。结果表明:(1)"上黏下砂"的盖层结构、浅部岩溶发育、孔隙水与岩溶水具良好水力联系是塌陷形成的基础条件;(2)自然环境下开口岩溶上方土洞扩展存在水力潜蚀和应力集中破坏两个演化阶段;(3)钻探和桩基施工联通孔隙水和岩溶水的瞬间,孔壁周边松散砂土快速进入临界水力梯度而破坏。桩基施工在覆盖层内的振动荷载和超孔隙水压力,易造成覆盖层整体破坏。在岩溶区施工产生的冲击作用可使岩溶水和孔隙水形成不同步波动,两者存在高水头差,致使覆盖层内砂层在压力差作用下破坏。
关键词
覆盖型岩溶
塌陷机理
自然环境
人类活动
Keywords
Covered karst
Sinkhole mechanism
Natural environment
Human activity
分类号
P642.25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夏法泗岩溶塌陷区冲孔桩施工引发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
被引量:
18
4
作者
熊志涛
刘鹏瑞
杨涛
邵勇
机构
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
湖北省城市地质工程院
出处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项目(水[2012]01-034-001)
文摘
依托武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监测系统,开展江夏法泗冲孔桩施工过程裂隙岩溶含水层的水位、水压力和影响半径等关键参数的动态监测,研究施工过程岩溶含水层水压力的动态响应,探讨其诱发覆盖层突然塌陷的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在第四系孔隙承压水含水层施工时,对该含水层的影响较大,但水位变幅相对较为平缓;在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含水层施工时,由于含水介质的不均一性,未揭穿岩溶通道时,对岩溶水的影响较小;当揭穿岩溶通道时,岩溶水水位可能产生突增,此时,诱发岩溶地面塌陷的风险加大。
关键词
冲孔桩施工
渗流冲击
吸蚀作用
能量消散
Keywords
punching pile construction
seepage impact
suck erosion
energy release
分类号
P612.26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汉平原冷浸田水稻种植适宜性综合评价
邓青军
唐仲华
陈敏知
李海波
熊志涛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ICP-AES法多条谱线测定环境土壤中钒
柯鹏振
马先锋
熊志涛
杨登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武汉市岩溶塌陷的演化机理研究
王飞
柴波
徐贵来
陈龙
熊志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江夏法泗岩溶塌陷区冲孔桩施工引发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
熊志涛
刘鹏瑞
杨涛
邵勇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