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神木石峁城址祭祀坑出土头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陈靓 熊建雪 +1 位作者 邵晶 孙周勇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4-142,共9页
本文从性别年龄的构成、种族特征、头骨上的火烧痕迹以及创伤等分析了陕西神木石峁城址外城东门一带出土的头骨。研究发现,祭祀坑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不见未成年个体。从种系特征看,祭祀坑头骨具有长颅、高颅、狭颅、窄面、中眶、阔鼻... 本文从性别年龄的构成、种族特征、头骨上的火烧痕迹以及创伤等分析了陕西神木石峁城址外城东门一带出土的头骨。研究发现,祭祀坑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不见未成年个体。从种系特征看,祭祀坑头骨具有长颅、高颅、狭颅、窄面、中眶、阔鼻、面部非常扁平的特征,他们与内蒙古长城沿线一带先秦时期的土著居民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祭祀坑头骨上留有明显的火烧痕迹,可能与祭祀的仪式或者卸取头骨有关。头骨上的创伤表明龙山晚期陕北地区人群战争频繁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术 石峁城址 祭祀坑 头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宜川县虫坪塬遗址墓葬出土人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靓 丁岩 +1 位作者 熊建雪 李彦峰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8-128,共11页
虫坪塬遗址共采集18例人骨标本,包括7例男性和11例女性。从种系特征看,他们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与古代组比较,该人群与以晋文化为代表的乔村组、曲村组生物学距离较近,与代表北狄的内阳垣和浮山桥北组生物学距离相对疏远,与宁夏的... 虫坪塬遗址共采集18例人骨标本,包括7例男性和11例女性。从种系特征看,他们属于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与古代组比较,该人群与以晋文化为代表的乔村组、曲村组生物学距离较近,与代表北狄的内阳垣和浮山桥北组生物学距离相对疏远,与宁夏的彭堡组关系最远。从疾病和创伤记录看,口腔疾病中的龋齿、牙釉质发育不全、骨关节炎在该人群中发病率偏高,所见创伤为胫骨腓骨下端的截肢以及肋骨的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坪塬遗址 人骨 人种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国时期关中地区居民的疾病考古学观察——以兴平留位墓地出土人骨为例
3
作者 景雅琴 陈靓 +1 位作者 王东 熊建雪 《文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101,共6页
本文对出土于兴平市留位墓地的十六国时期人骨牙齿和关节疾病进行了观察。口腔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周病、根尖脓肿和牙釉质发育不全,骨关节疾病包括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观察结果显示留位居民龋齿的发病率相比关中地区其他人群偏低... 本文对出土于兴平市留位墓地的十六国时期人骨牙齿和关节疾病进行了观察。口腔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周病、根尖脓肿和牙釉质发育不全,骨关节疾病包括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观察结果显示留位居民龋齿的发病率相比关中地区其他人群偏低,牙周病罹患率较高,前后牙均有发病。牙结石全部出现在后牙。两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可能存在遗传学上的关联,期待DNA的检测结果互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位墓地 十六国 人骨 疾病考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