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酸甲酯外部环流隔离壁反应蒸馏塔的设计与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小然 苑杨 +3 位作者 陈海胜 张亮 王韶锋 黄克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8-151,共4页
选择了3种不同的外部环流设计并采用隔离壁蒸馏塔的拓扑结构。以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生成乙酸甲酯和水反应体系为例,分别设计了底部-中部环流隔离壁反应蒸馏塔、中部-中部环流隔离壁反应蒸馏塔和双环流隔离壁反应蒸馏塔,并对其稳态性能... 选择了3种不同的外部环流设计并采用隔离壁蒸馏塔的拓扑结构。以乙酸和甲醇酯化反应生成乙酸甲酯和水反应体系为例,分别设计了底部-中部环流隔离壁反应蒸馏塔、中部-中部环流隔离壁反应蒸馏塔和双环流隔离壁反应蒸馏塔,并对其稳态性能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显示,双环流隔离壁反应蒸馏塔能够最大限度地强化内部物质和能量耦合,因而拥有最佳的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壁反应蒸馏塔 较不利相对挥发度 外部环流 过程设计 性能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双进料和双侧线采出策略对隔壁塔操作与控制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熊小然 吴晨露 +1 位作者 马超 郝阳洋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4-187,共4页
针对3种常见的隔壁塔控制结构,即3点控制结构、控侧线产品不纯物比例的4点控制结构和控预分馏塔顶部重组分纯度的4点控制结构,分别从开环分析和闭环分析2方面比较了双进料和双侧线采出策略对隔壁塔操作与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种控... 针对3种常见的隔壁塔控制结构,即3点控制结构、控侧线产品不纯物比例的4点控制结构和控预分馏塔顶部重组分纯度的4点控制结构,分别从开环分析和闭环分析2方面比较了双进料和双侧线采出策略对隔壁塔操作与控制的影响。结果显示,在3种控制结构下,双侧线采出策略均更有利于隔壁塔的操作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壁精馏塔 双进料 双侧线采出 过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合成棕榈酸异丙酯动态特性的研究
3
作者 吴晨露 熊小然 +1 位作者 胡文泽 苑杨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0-183,共4页
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内部复杂的物质和能量耦合在提升稳态性能的同时可能会导致动态性能的降低。以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吸热反应为例,借助商业软件Aspen Dynamic研究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稳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稳态性... 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内部复杂的物质和能量耦合在提升稳态性能的同时可能会导致动态性能的降低。以合成棕榈酸异丙酯的吸热反应为例,借助商业软件Aspen Dynamic研究双反应段反应精馏塔稳态性能与动态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稳态性能最优的过程设计相比,合理选取顶部反应段塔板数以及减少底部反应段塔板数能够提高系统的热力学效率并增加传质推动力,从而实现稳态设计与动态控制之间的折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双反应段 塔板数 棕榈酸异丙酯 动态可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部环流强化乙酸丁酯反应隔离壁蒸馏塔 被引量:2
4
作者 郝阳洋 马超 熊小然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6-29,共4页
针对具有较不利相对挥发度排序的四元可逆反应体系,使用常规反应蒸馏塔分离会使未反应的最重和次轻反应物堆集在塔底和反应段的顶部,降低反应的转化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2种不同的外部环流反应隔离壁蒸馏塔结构:中部环流反应隔离... 针对具有较不利相对挥发度排序的四元可逆反应体系,使用常规反应蒸馏塔分离会使未反应的最重和次轻反应物堆集在塔底和反应段的顶部,降低反应的转化率。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2种不同的外部环流反应隔离壁蒸馏塔结构:中部环流反应隔离壁蒸馏塔和底部-中部环流双反应段隔离壁蒸馏塔。通过设置外部环流,将塔内未反应的反应物引回至反应段进行反应,同时环流实现的前提是在塔内设置隔离壁。以乙酸丁酯和乙醇的转酯反应的分离为例,对2种外部环流反应隔离壁蒸馏塔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外部环流反应隔离壁蒸馏塔与传统反应蒸馏塔相比,稳态性能显著提高,具有更好的分离效果和经济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隔离壁蒸馏塔 外部环流 较不利相对挥发度 过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棕榈酸异丙酯反应精馏塔的设计与控制
5
作者 胡文泽 吴晨露 熊小然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21,49,共7页
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排序对整个反应精馏过程的设计和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针对拥有最不利相对挥发度排序的棕榈酸异丙酯(IPP)反应精馏塔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稳态模型,并设计常规的温度控制TC方案以及新颖的温差控制TDC方案来控... 反应体系中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排序对整个反应精馏过程的设计和控制都有很大的影响,针对拥有最不利相对挥发度排序的棕榈酸异丙酯(IPP)反应精馏塔的特点,建立合理的稳态模型,并设计常规的温度控制TC方案以及新颖的温差控制TDC方案来控制出料产品的纯度。通过Aspen Dynamics软件进行模拟仿真实验。在系统中引入3种干扰(操作压力,进料流量和进料组分)用于评估2种控制方案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2种控制方案最终都能很好地控制出料产品的纯度,这突显了稳态模型设计的合理性。但TDC方案明显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保证了产品纯度的同时还使系统能够快速的稳定,且超调量较小,这为今后反应精馏过程的设计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精馏 相对挥发度 温度控制 温差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