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SSR标记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文才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56-3158,共3页
SSR分子标记因具有共显性、多态性丰富、在大豆基因组中分布广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研究中。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图谱构建和QTL数量性状定位、品种鉴别3方面分别阐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并对SSR...
SSR分子标记因具有共显性、多态性丰富、在大豆基因组中分布广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研究中。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图谱构建和QTL数量性状定位、品种鉴别3方面分别阐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并对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QTL相关SSR标记分析黄淮海和南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嘉霖
谢慧敏
+4 位作者
张峥
杨柏云
罗火林
龚贵如
熊冬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1,共9页
研究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对大豆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99个与大豆QTL性状相关的SSR标记,对黄淮海和南方产区的105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99个位点共检测出1142个等位标记,...
研究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对大豆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99个与大豆QTL性状相关的SSR标记,对黄淮海和南方产区的105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99个位点共检测出1142个等位标记,每个位点变异范围为5~24个,平均每个位点11.54个等位变异。按品种育成时期将群体划分为4个亚群,亚群内Nei’s基因多样性范围0.628~0.839,平均0.774。多态性信息含量范围0.562~0.820,平均0.742。亚群间Nei’s遗传距离范围0.387~0.197,平均0.297。分子方差分析表明大豆材料99%为亚群内变异,仅1%为亚群间变异,说明不同时期内大豆材料之间交流频繁。主坐标分析的三个主成分分别解释了4.12%、3.61%和2.90%的总变异。UPGMA聚类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都将大豆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且结果高度一致,而且与大豆育成品种在主要家族系谱中代数及各时期亚群的遗传基础相关。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具有一定的时期特征,其总体水平呈递增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黄淮海
南方
育成品种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核rDNA ITS分子标记在兰科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亚
龚黄莎
+1 位作者
杨柏云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280-4282,共3页
在植物基因组中核rDNA是高度重复的串联序列,其中18S rDNA与5.8S、26S rDNA共同构成一个转录单位。ITS(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分布在18S-5.8S-26S区域,该区域包括3个部分:ITS1和ITS2以及位于它们之间高度保守的5.8S rDNA外显子区。兰科(Or-c...
在植物基因组中核rDNA是高度重复的串联序列,其中18S rDNA与5.8S、26S rDNA共同构成一个转录单位。ITS(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分布在18S-5.8S-26S区域,该区域包括3个部分:ITS1和ITS2以及位于它们之间高度保守的5.8S rDNA外显子区。兰科(Or-chidaceae)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进化程度较高。文中介绍了ITS序列的结构特点,重点对ITS序列在兰科植物近缘种亲缘关系鉴定、系统进化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S
系统进化
分子系统地理学
兰科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木兰门作物RubisCO大亚基的分子适应性进化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晗
王丽坤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756-15758,共3页
[目的]研究玉米、水稻等木兰门作物RubisCO大亚基的分子适应性进化。[方法]以玉米、水稻等木兰门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用密码子替换模型和位点间取不同ω值的最大似然法模型对叶绿体rbcL基因进行分子适应性进化分析。[结果]RubisCO受...
[目的]研究玉米、水稻等木兰门作物RubisCO大亚基的分子适应性进化。[方法]以玉米、水稻等木兰门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用密码子替换模型和位点间取不同ω值的最大似然法模型对叶绿体rbcL基因进行分子适应性进化分析。[结果]RubisCO受到正选择作用,并鉴定出了6个正选择位点。[结论]该研究鉴定的6个正选择位点对于研究RubisCO大亚基催化活性和作物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兰门作物
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
RBCL基因
正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与品种选育
被引量:
1
5
作者
戴娟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83-3185,3228,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大豆孢囊线虫病抗病研究与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大豆孢囊线虫病生理小种类型分布;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资源的筛选和鉴定;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的选育。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理小种
筛选
鉴定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深海热液口生物共生现象研究
6
作者
张梦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118-10119,10151,共3页
介绍了深海热液口生物共生关系的发现及其存在的证据,并对有关这一共生体系中的宿主营养以及宿主对其共生微生物的获取途径作了综述。
关键词
共生
管状蠕虫
热液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SSR标记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
被引量:
1
1
作者
周文才
熊冬金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56-3158,共3页
文摘
SSR分子标记因具有共显性、多态性丰富、在大豆基因组中分布广等众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大豆研究中。从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子图谱构建和QTL数量性状定位、品种鉴别3方面分别阐述了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并对SSR分子标记在大豆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大豆
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图谱
Keywords
Soybean
SSR molecular marker
Genetic diversity
Genetic map
分类号
S5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QTL相关SSR标记分析黄淮海和南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嘉霖
谢慧敏
张峥
杨柏云
罗火林
龚贵如
熊冬金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3-7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407、31260332)。
文摘
研究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对大豆遗传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利用99个与大豆QTL性状相关的SSR标记,对黄淮海和南方产区的105份大豆育成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表明:99个位点共检测出1142个等位标记,每个位点变异范围为5~24个,平均每个位点11.54个等位变异。按品种育成时期将群体划分为4个亚群,亚群内Nei’s基因多样性范围0.628~0.839,平均0.774。多态性信息含量范围0.562~0.820,平均0.742。亚群间Nei’s遗传距离范围0.387~0.197,平均0.297。分子方差分析表明大豆材料99%为亚群内变异,仅1%为亚群间变异,说明不同时期内大豆材料之间交流频繁。主坐标分析的三个主成分分别解释了4.12%、3.61%和2.90%的总变异。UPGMA聚类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都将大豆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且结果高度一致,而且与大豆育成品种在主要家族系谱中代数及各时期亚群的遗传基础相关。大豆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水平具有一定的时期特征,其总体水平呈递增趋势。
关键词
大豆
黄淮海
南方
育成品种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Keywords
soybean
Huang-Huai-Hai
South China
cultivar
SSR marker
gene diversity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核rDNA ITS分子标记在兰科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亚
龚黄莎
杨柏云
熊冬金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0期4280-4282,共3页
基金
江西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20122BBF60059)
文摘
在植物基因组中核rDNA是高度重复的串联序列,其中18S rDNA与5.8S、26S rDNA共同构成一个转录单位。ITS(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分布在18S-5.8S-26S区域,该区域包括3个部分:ITS1和ITS2以及位于它们之间高度保守的5.8S rDNA外显子区。兰科(Or-chidaceae)是单子叶植物中的第一大科,进化程度较高。文中介绍了ITS序列的结构特点,重点对ITS序列在兰科植物近缘种亲缘关系鉴定、系统进化及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ITS
系统进化
分子系统地理学
兰科植物
Keywords
ITS
Phylogenetic
Molecular phylogeography
Orchidaceae
分类号
S188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木兰门作物RubisCO大亚基的分子适应性进化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刘晗
王丽坤
熊冬金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与食品工程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2期15756-15758,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玉米、水稻等木兰门作物RubisCO大亚基的分子适应性进化。[方法]以玉米、水稻等木兰门作物为研究对象,利用利用密码子替换模型和位点间取不同ω值的最大似然法模型对叶绿体rbcL基因进行分子适应性进化分析。[结果]RubisCO受到正选择作用,并鉴定出了6个正选择位点。[结论]该研究鉴定的6个正选择位点对于研究RubisCO大亚基催化活性和作物改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木兰门作物
核酮糖.1
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
RBCL基因
正选择
Keywords
Magnoliophyta Crops
Ribulose-1,5-biphosphate carboxylase/oxgenase
rbcL gene
Positive selection
分类号
S31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与品种选育
被引量:
1
5
作者
戴娟
熊冬金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83-3185,3228,共4页
文摘
综述了近年来我国在大豆孢囊线虫病抗病研究与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主要包括:大豆孢囊线虫病生理小种类型分布;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资源的筛选和鉴定;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品种的选育。并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生理小种
筛选
鉴定
育种
Keywords
Physiological races
Screening
Identification
Breeding
分类号
S436.4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海热液口生物共生现象研究
6
作者
张梦
熊冬金
机构
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0118-10119,10151,共3页
文摘
介绍了深海热液口生物共生关系的发现及其存在的证据,并对有关这一共生体系中的宿主营养以及宿主对其共生微生物的获取途径作了综述。
关键词
共生
管状蠕虫
热液口
Keywords
Symbiosis
Tube worm
Hydrothermal vents
分类号
Q938.15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SSR标记技术在大豆中的应用
周文才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QTL相关SSR标记分析黄淮海和南方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
刘嘉霖
谢慧敏
张峥
杨柏云
罗火林
龚贵如
熊冬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核rDNA ITS分子标记在兰科植物研究中的应用
李亚
龚黄莎
杨柏云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木兰门作物RubisCO大亚基的分子适应性进化研究
刘晗
王丽坤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国大豆抗孢囊线虫病研究与品种选育
戴娟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深海热液口生物共生现象研究
张梦
熊冬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