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肝脏转录组测序筛选康乐黄鸡开产相关基因和关键通路
1
作者 马荆鄂 曾配君 +5 位作者 万淑敏 熊信威 王樟凤 刘婧 许继国 饶友生 《华北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7-214,共8页
通过分析开产与未开产康乐黄鸡肝脏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筛选出开产相关候选基因和关键通路,为研究鸡肝脏基因调控开产性状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康乐黄鸡选种选育提供一定参考。选取154日龄已开产(H组)、未开产(L组)各3个个体的肝脏组织... 通过分析开产与未开产康乐黄鸡肝脏组织转录组表达谱,筛选出开产相关候选基因和关键通路,为研究鸡肝脏基因调控开产性状分子机理提供理论基础,为康乐黄鸡选种选育提供一定参考。选取154日龄已开产(H组)、未开产(L组)各3个个体的肝脏组织,采用TRIzol法提取总RNA,利用Illumina测序平台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2组个体的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和蛋白互作分析;随机选取9个候选基因,在9个个体肝脏中,进行qRT-PCR验证。一共检测到21465个基因在肝脏组织表达,共筛选出22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48个表达上调,179个表达下调。qRT-PCR验证结果表明,9个基因在2组个体肝脏中表达量变化趋势与RNA-Seq结果基本一致,且在H、M(即将开产)和L 3组个体中呈现表达量依次递减或递增的趋势。初步确定了6个开产性状相关候选基因,分别是VTG1、VTG2、VTG3、APOV1、RBP、RNF186。5条关键信号通路分别是脂肪消化吸收、胆固醇代谢、ECM-受体相互作用、雌激素信号通路、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综上,初步确定了6个康乐黄鸡开产性状相关候选基因,5条关键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乐黄鸡 肝脏 候选基因 关键通路 转录组测序 开产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串联质量标签(TMT)技术的宁都黄鸡大小睾丸蛋白质组学研究
2
作者 马荆鄂 吴斯琪 +5 位作者 万淑敏 熊信威 许继国 许晶 饶友生 周敏 《浙江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9-1044,共16页
试验旨在探讨成年宁都黄鸡睾丸的蛋白质表达谱,筛选大小睾丸个体差异表达蛋白和功能通路,为繁殖性能选育提供基础数据。以6只22周龄宁都黄鸡的睾丸组织为研究对象,分为大睾丸组(H-TES)和小睾丸组(L-TES),采用串联质量标签(tandem mass t... 试验旨在探讨成年宁都黄鸡睾丸的蛋白质表达谱,筛选大小睾丸个体差异表达蛋白和功能通路,为繁殖性能选育提供基础数据。以6只22周龄宁都黄鸡的睾丸组织为研究对象,分为大睾丸组(H-TES)和小睾丸组(L-TES),采用串联质量标签(tandem mass tags, TMT)技术对2组个体睾丸蛋白质进行差异表达、功能富集和基因互作分析,初步筛选候选蛋白质,分析这些蛋白质在6个个体的表达量与6个睾丸性状指标(左侧睾丸重、右侧睾丸重、总睾丸重、左侧睾丸指数、右侧睾丸指数、总睾丸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析候选蛋白质的功能。结果表明,宁都黄鸡睾丸中共鉴定到4 683个蛋白质,筛选到144个差异表达蛋白质。GO分析结果表明,差异蛋白质主要参与精子结构组成,具有尿蛋白-谷氨酸连接酶活性、胸腺嘧啶结合、脱氢抗坏血酸跨膜转运体活性等功能。差异蛋白质显著富集的KEGG通路为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的生物合成、β-丙氨酸代谢等。蛋白质互作网络中有34个差异蛋白质,初步筛选出30个候选蛋白质。结合相关性分析和文献查阅,筛选出16个关键候选蛋白质,即SPAG6、TPPP2、ENKUR、ODF2、SAXO1、TCP11、DNALI1、CCDC63、TSSK3、TEKT2、TEKT3、ALDH2、DNAH5、CCDC40、CCDC39、DNAH10。结合关键候选蛋白质的功能,初步确定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泛酸和辅酶A生物合成、β-丙氨酸代谢、紧密连接、间隙连接是睾丸性状调控关键KEGG通路。研究结果为地方鸡种睾丸质量性状选育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都黄鸡 睾丸 TMT 蛋白质组学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芜猪与杜长大三元杂交猪肉质性状种质资源比较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杨杰 周李生 +7 位作者 刘先先 马焕班 谢贤华 熊信威 候利娟 黄弋轩 陈从英 麻骏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752-1759,共8页
本研究旨在对中国地方品种莱芜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多个肉质性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分析不同品种、性别和肌肉组织对肉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宰前活重相近的264头莱芜猪和61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在同一屠宰场屠宰,并测定其眼肌面积... 本研究旨在对中国地方品种莱芜猪和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的多个肉质性状进行准确的评估,并分析不同品种、性别和肌肉组织对肉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宰前活重相近的264头莱芜猪和610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在同一屠宰场屠宰,并测定其眼肌面积、pH、肉色、肌内脂肪(IMF)含量、大理石纹、水分含量及滴水损失等多项肉质指标,再对这些表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品种内IMF含量和滴水损失的变异程度均大于30%,提示通过品种内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猪肉的IMF含量及滴水损失,并提高肉品质的均一性;品种间比较发现,除眼肌面积外,莱芜猪的各项肉质指标均优于杜长大(P<0.01),尤其是莱芜猪的平均IMF含量是杜长大的6倍多,其平均滴水损失不到杜长大的1/3,提示若将莱芜猪的肉质优良基因导入到商品猪中可以较大幅度地改善商品猪的肉品质。就性别而言,阉公猪的IMF含量要高于母猪(P<0.05),但其他性状基本上无显著差异(P>0.05)。眼肌大理石纹评分高于半膜肌,而终pH相反。此外,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增加IMF有利于提高终pH和减少滴水损失。本研究结果加深了对莱芜猪和杜长大猪的肉质特性认识,并为今后它们的肉质选育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芜 杜长大 肉质性状 肌内脂肪含量 滴水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仔猪断奶前腹泻猪专门化新品系的培育 被引量:6
4
作者 唐建红 邓政 +10 位作者 林峰 任军 肖石军 王闯 李锦炎 侯利娟 黄弋轩 刘先先 熊信威 黄路生 丁能水 《猪业科学》 2013年第10期102-105,共4页
利用江西农业大学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仔猪断奶前腹泻(ETECF4ac)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历时6年培育了BN101系、BN102系和BN103系3个抗仔猪断奶前腹泻基因(MUC13基因)抗性型(GG)纯合的瘦肉型... 利用江西农业大学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仔猪断奶前腹泻(ETECF4ac)抗病基因育种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技术,历时6年培育了BN101系、BN102系和BN103系3个抗仔猪断奶前腹泻基因(MUC13基因)抗性型(GG)纯合的瘦肉型抗仔猪断奶前大肠杆菌(ETEC)F4ac腹泻猪专门化新品系。3个新品系仔猪断奶前腹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常规未经选育群体,且其生长、繁殖、产肉以及体型外貌等性状均表现优良,达100 kg平均日龄分别为155.43 d、158.21d和159.27 d,100 kg体重平均活体背膘厚分别为:8.96 mm、9.47 mm和9.52 mm,经产母猪平均总产仔数分别为:10.43头、12.31头和12.79头,料肉比分别为:2.38、2.44和2.48,且变异系数都在10%以下。这些专门化新品系的成功培育实现了我国抗病种猪培育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猪断奶前腹泻 抗病育种 MUC13基因 专门化新品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邦农1号猪配套系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唐建红 林峰 +17 位作者 邓政 任军 肖石军 王闯 李锦炎 郭源梅 罗小波 陈罗平 张福刚 鞠翠芳 汪志刚 侯利娟 黄弋轩 刘先先 熊信威 黄路生 丁能水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13年第11期71-74,共4页
利用MUC13抗病基因育种新技术,培育出三个抗大肠杆菌(ETEC)F4ac仔猪断奶前腹泻猪专门化新品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合力杂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杂交组合方式,形成邦农Ⅰ号(BN Ⅰ号)猪配套系.BN Ⅰ号猪配套系商品肉猪不仅具有高效的抗仔... 利用MUC13抗病基因育种新技术,培育出三个抗大肠杆菌(ETEC)F4ac仔猪断奶前腹泻猪专门化新品系.在此基础上,通过配合力杂交试验,筛选出最佳杂交组合方式,形成邦农Ⅰ号(BN Ⅰ号)猪配套系.BN Ⅰ号猪配套系商品肉猪不仅具有高效的抗仔猪断奶前ETEC F4ac腹泻特性,且表现出优异的生长和产肉性能,商品猪BN301达100 kg体重校正日龄为157.56 d,100 kg体重活体校正背膘厚为11.17 mm,30~100 kg日增重为892.59 g,料肉比为2.37,屠宰率为76.68%,胴体瘦肉率为65.83%,肌内脂肪含量2.39%,变异系数在10%以内,群体整齐度好,具备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和推广价值,在前期已得到较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邦农Ⅰ号 配套系 大肠杆菌腹泻 基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