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农作物系统硒含量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作者 熊佳毅 周卫军 +4 位作者 周雨舟 徐章倩 宁驰 欧阳凯 刘沛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11期43-52,共10页
为探明硒(Se)在土壤—农作物(水稻、玉米)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集并测定了1429组水田—水稻、1536组旱地—玉米样本,结合反距离权重插值、冷热点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硒... 为探明硒(Se)在土壤—农作物(水稻、玉米)系统中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集并测定了1429组水田—水稻、1536组旱地—玉米样本,结合反距离权重插值、冷热点分析、相关性分析和随机森林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壤—农作物系统中硒的分布与富集特征及规律进行了研究,并解析了成土母质、土壤物理化学性质[有机质含量(SOM),土壤阳离子交换容量(CEC)和pH]、必需微量元素[铜(Cu)、锌(Zn)]、气候因素[海拔(ASL)、坡度(SLP)、年降水量(PRCP)与平均气温(TEMP)]与土壤硒、作物硒及作物富集因子(BCF)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水田土壤平均硒含量0.66 mg/kg,富硒率80.13%;旱地土壤平均硒含量0.58 mg/kg,富硒率73.83%。(2)水田硒、旱地硒、稻米硒、玉米硒含量与水稻富集因子、玉米富集因子的Moran’s I指数分别为0.46、0.31、0.38、0.17、0.13、0.07,空间自相关程度为中等,受空间结构因素和随机因素共同影响。(3)成土母质对土壤硒的空间变异有显著影响,成土母质对稻米硒含量的影响大于玉米硒含量,可能与作物的种类有关。(4)随机森林模型结果表明,PRCP、ASL、TEMP与SOM是研究区土壤硒含量的主要预测因子;PRCP、TEMP与ASL是作物硒含量的主要预测因子;SOM、PRCP是水稻富集因子的主要预测因子,SOM、ASL、TEMP是玉米富集因子的主要预测因子。本研究为相关地区富硒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作物硒 生物富集因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