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构造煤摩擦面分子结构演化特征及机理研究
- 1
-
-
作者
熊作鹏
刘和武
张琨
吕晓雪
-
机构
安徽理工大学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
出处
《矿产勘查》
2025年第2期227-238,共12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4210222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资助(2108085QD167)
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自主课题(SKLMRDPC20ZZ10)联合资助。
-
文摘
构造煤摩擦面物理、化学结构变化记录了构造煤形成演化过程,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摩擦面分子结构演化的理论研究。为研究不同序列构造煤摩擦面发育特征以及分子结构的演化过程和机制,以宿县矿区祁南矿典型构造煤样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宏观观测构造煤摩擦面形貌特征,发现构造煤中主要发育条痕摩擦面和镜面摩擦面2种类型摩擦面,同时随着剪切摩擦作用增强,构造煤摩擦面逐步由条痕摩擦面向镜面摩擦面演化过渡。原位分子结构测试结果表明,构造煤摩擦面上分子结构演化遵循应力降解—应力松弛—应力重排—应力缩聚的演化过程和模式。随剪切摩擦作用增强,摩擦面上稳定性较差的脂肪侧链及部分含氧官能团优先发生应力降解作用,使得芳香结构的取代基数量减少,同时导致芳香化程度增加,生烃潜能降低。应力降解作用下构造煤摩擦面分子结构活动性增强,促进分子结构的应力重排作用,加之剪切摩擦作用下,摩擦面煤分子结构发生应力缩聚作用,从而促使构造煤摩擦面上芳香度和缩聚程度升高。
-
关键词
构造煤
构造应力
剪切摩擦
摩擦面
煤分子结构
-
Keywords
tectonically deformed coal
tectonic stress
shear friction
friction surface
coal molecular structure
-
分类号
TD713
[矿业工程—矿井通风与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