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12MoV钢盐浴渗钒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8
1
作者 邹隽 王华昌 +2 位作者 熊传辉 叶建红 王剑阳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37,39,共3页
探讨了Cr12MoV钢的TD盐浴渗钒,运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X射线荧光能谱、XRD结构分析、电子探针进行渗层断面元素线扫描及耐磨性等试验分析方法,观察、测定了渗层的组织、相结构、渗层硬度分布、相对耐磨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该... 探讨了Cr12MoV钢的TD盐浴渗钒,运用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测试仪、X射线荧光能谱、XRD结构分析、电子探针进行渗层断面元素线扫描及耐磨性等试验分析方法,观察、测定了渗层的组织、相结构、渗层硬度分布、相对耐磨性等特性。结果表明,该渗层组织均匀,结构致密,具有很高的显微硬度和较高的耐磨性。应用于冷作模具时,配合适当的热处理工艺,可获得高的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12MOV钢 渗钒 冷作模具 表面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8.8”清江典型致洪暴雨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熊传辉 关世雄 +1 位作者 罗剑琴 饶传新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29,共5页
针对 1 998年 8月上、中旬清江流域的典型致洪暴雨过程 ,就雨洪关系、环流形势、中尺度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 ,清江流域洪峰直接由致洪暴雨形成 ,而雨团总时次与暴雨过程累积面雨量紧密相关。致洪暴雨的产生与 5 0 0 h Pa副... 针对 1 998年 8月上、中旬清江流域的典型致洪暴雨过程 ,就雨洪关系、环流形势、中尺度系统等方面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 ,清江流域洪峰直接由致洪暴雨形成 ,而雨团总时次与暴雨过程累积面雨量紧密相关。致洪暴雨的产生与 5 0 0 h Pa副热带高压位置 ,高、中、低各层中尺度环流系统及其配置和演变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洪暴雨 环流形势 面雨量 中尺度系统 天气过程分析 1998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南地区地面中-β尺度环流系统与暴雨
3
作者 熊传辉 陈祖运 王作述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83-90,共8页
分析长江三峡—湖北西南部地区五年夏季的暴雨过程,发现80%的过程中都有中-β尺度的气旋(平均直径97km)和反气旋(平均直径114km)环流系统活动,它们各有其集中出现的区域,基本不相混杂。这些区域和该地区夏季地面平均流场图上的中-β尺... 分析长江三峡—湖北西南部地区五年夏季的暴雨过程,发现80%的过程中都有中-β尺度的气旋(平均直径97km)和反气旋(平均直径114km)环流系统活动,它们各有其集中出现的区域,基本不相混杂。这些区域和该地区夏季地面平均流场图上的中-β尺度气旋及反气旋中心位置一致。在平均雨量及暴雨月数分布上也有反映。其中,气旋环流中心对暴雨的作用可能主要是触发机制。从它们经常出现的区域及位置集中的事实,并配合地形图来看,表明地形对它们的生成有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图 环流系统 气旋活动 暴雨中心 触发机制 平均雨量 偏南气流 强对流天气 上升运动 鄂西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预报产品在三峡坝区初夏强降水预报中的释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春远 熊传辉 +3 位作者 罗剑琴 饶传新 闫居玲 李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6-99,共4页
利用1992—2001年5—6月期间日本数值预报产品(FSFE02、FSFE03)、宜昌单站探空资料以及单站大气能量资料,对照三峡气象站降水资料,从中找出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应用基于费歇准则的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三峡坝区初夏(5—6月)强降水预报模... 利用1992—2001年5—6月期间日本数值预报产品(FSFE02、FSFE03)、宜昌单站探空资料以及单站大气能量资料,对照三峡气象站降水资料,从中找出相关性较好的预报因子,应用基于费歇准则的判别分析方法,建立三峡坝区初夏(5—6月)强降水预报模型,从而对日本数值预报产品进行释用。经2002—2007年预报检验,该模型预报准确率和概括率分别为77%和89%,预报效果较好。该预报模型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能量 强降水 预报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