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通过对98例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生存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受1型糖尿病影响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发现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引进的美国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量...目的:通过对98例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生存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受1型糖尿病影响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发现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引进的美国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for Youths[1]对2012年4月-12月参加重庆、武汉及成都三地糖尿病夏令营的98位患儿进行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量表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Cronbach's Alpha值为0.942,效度检测结果为0.679;量表影响度、担忧度及满意度三维度与患者自身总体健康评分间在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度及担忧度的评分超过该维度总分的一半,对自身的总体健康评分大于2分,说明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下降;病程、饮食及血糖控制情况与量表三维度评分间在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年龄、HbAlc与影响度及自身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性别与满意度评分在0.05水平呈负相关。其中饮食情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下降,尤其是病程较久患者与步入青春期及以后的女性患者、饮食与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明显。通过测评量表信效度及对量表三维度相关性分析,证实该量表能初步的反映中国糖尿病儿童的生存质量,为建立中国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量表提供数据。展开更多
胎儿和新生儿出生后骨的发育被认为是骨矿物质累积(即骨量累积),主要由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不断的进行骨形成、骨吸收来完成。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量累积、骨骼发育以及成年早期峰值骨量获得的关键时期,在青春期达到峰值骨量...胎儿和新生儿出生后骨的发育被认为是骨矿物质累积(即骨量累积),主要由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不断的进行骨形成、骨吸收来完成。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量累积、骨骼发育以及成年早期峰值骨量获得的关键时期,在青春期达到峰值骨量的95%[1]。成年早期达到的骨量峰值是决定生命后期是否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关键因素。Clark E M等[2]在对6 213例平均年龄9.9岁的儿童长达24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骨含量每下降1个标准差,骨折的风险将增加89%。因此,了解影响骨量累积的因素至关重要。展开更多
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主要在于“自我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病理应答反应损伤表达相应抗原的组织器官。诸多因素参与破坏“自我耐受”机制,目前认为辅助性T淋...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主要在于“自我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病理应答反应损伤表达相应抗原的组织器官。诸多因素参与破坏“自我耐受”机制,目前认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中的Th1/Th2细胞功能失调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数量及调节活性的改变导致的自身免疫调节紊乱,是引起组织破坏和器官病变的主要原因。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通过对98例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进行生存质量现状调查,评价受1型糖尿病影响的儿童青少年群体的生存现状,发现与之有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引进的美国青少年儿童糖尿病生存质量量表: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for Youths[1]对2012年4月-12月参加重庆、武汉及成都三地糖尿病夏令营的98位患儿进行调查,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量表结果具有良好的信度及效度,Cronbach's Alpha值为0.942,效度检测结果为0.679;量表影响度、担忧度及满意度三维度与患者自身总体健康评分间在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度及担忧度的评分超过该维度总分的一半,对自身的总体健康评分大于2分,说明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下降;病程、饮食及血糖控制情况与量表三维度评分间在0.01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年龄、HbAlc与影响度及自身总体健康评分呈正相关,性别与满意度评分在0.05水平呈负相关。其中饮食情况对生存质量的影响最为显著。结论:1型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的生存质量下降,尤其是病程较久患者与步入青春期及以后的女性患者、饮食与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明显。通过测评量表信效度及对量表三维度相关性分析,证实该量表能初步的反映中国糖尿病儿童的生存质量,为建立中国糖尿病儿童生存质量量表提供数据。
文摘胎儿和新生儿出生后骨的发育被认为是骨矿物质累积(即骨量累积),主要由骨组织中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不断的进行骨形成、骨吸收来完成。儿童青少年时期是骨量累积、骨骼发育以及成年早期峰值骨量获得的关键时期,在青春期达到峰值骨量的95%[1]。成年早期达到的骨量峰值是决定生命后期是否发生骨质疏松、骨折的关键因素。Clark E M等[2]在对6 213例平均年龄9.9岁的儿童长达24个月的随访研究发现,骨含量每下降1个标准差,骨折的风险将增加89%。因此,了解影响骨量累积的因素至关重要。
文摘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主要在于“自我免疫耐受”机制的破坏,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自身组织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产生病理应答反应损伤表达相应抗原的组织器官。诸多因素参与破坏“自我耐受”机制,目前认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Th)中的Th1/Th2细胞功能失调以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数量及调节活性的改变导致的自身免疫调节紊乱,是引起组织破坏和器官病变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