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黄山毛峰化学成分和感官品质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梁丽云 吴慧杰 +1 位作者 焦远方 王伟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0期86-88,98,共4页
[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黄山毛峰的独特品质。[方法]评价了来自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制作方式的4种黄山毛峰茶的品质。[结果]3种手工制作的小叶种黄山毛峰茶中含水量、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口感因子随茶... [目的]让更多的人了解黄山毛峰的独特品质。[方法]评价了来自不同茶树品种、不同生育期、不同制作方式的4种黄山毛峰茶的品质。[结果]3种手工制作的小叶种黄山毛峰茶中含水量、茶多酚、水浸出物、氨基酸、咖啡碱、酚氨比和口感因子随茶树生育期的推进呈现规律性变化,并且与感官审评的结果一致;但大叶种机制黄山毛峰的氨基酸、茶多酚含量最高,口感因子最低,感官审评得分最低。[结论]该研究可为黄山毛峰的品鉴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茶毛峰 化学成分 感官审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毛茶加工工艺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晏智 殷雨心 +4 位作者 焦远方 郝娟 倪德江 余志 陈玉琼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9-1926,共8页
目的研究青毛茶加工工艺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福鼎大白群体种为原料,采用不同揉捻程度和干燥方式加工成青毛茶,按相同渥堆和干燥方式加工成青砖茶散茶。分析青砖茶散茶的感官品质、主要品质成分及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随着揉捻程... 目的研究青毛茶加工工艺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方法以福鼎大白群体种为原料,采用不同揉捻程度和干燥方式加工成青毛茶,按相同渥堆和干燥方式加工成青砖茶散茶。分析青砖茶散茶的感官品质、主要品质成分及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随着揉捻程度加重,青砖茶散茶水浸出物含量、多酚和儿茶素保留量、茶红素含量显著增加,酚氨比增加,感官品质显著降低。晒干茶样和烘干茶样陈香纯正、滋味醇和,感官品质优于炒干茶样。炒干茶样水浸出物、多酚、儿茶素总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及酚氨比较高,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和种类(39.51,49种)低于晒干茶样(59.74,82种)和烘干茶样(62.01,71种)。结论青毛茶揉捻程度和干燥方式对青砖茶品质有显著影响,轻揉或不揉捻有利于青砖茶品质的形成,青毛茶采用烘干或晒干方式制成的青砖茶香味纯正,品质更好。为促进青砖茶安全高效生产及品质稳定,建议生产上采用烘干方式加工青毛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揉捻 干燥 工艺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3
作者 殷雨心 陈玉琼 +3 位作者 焦远方 郝娟 余志 倪德江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7,共10页
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采用13个不同茶类适制性品种的原料制成青砖茶,采用感官审评评价茶叶感官品质,通过化学分析和GC-MS法比较分析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制成的青砖茶主要品质成... 探究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对青砖茶品质的影响。采用13个不同茶类适制性品种的原料制成青砖茶,采用感官审评评价茶叶感官品质,通过化学分析和GC-MS法比较分析主要品质成分及香气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不同茶树品种原料制成的青砖茶主要品质成分差异显著,迎霜、乌龙2号和4号品种原料加工的青砖茶水浸出含量、茶多酚、儿茶素、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都较高,内含物丰富;乌牛早、白叶1号、福鼎大白茶和鄂茶10号品种原料所制青砖茶水浸出物含量、茶多酚、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相对较低,酚氨比也较低,感官品质表现为滋味醇和;香气物质分析显示各品种青砖茶香气成分以醇类、醛类、酮类和烷烯烃类为主,占香气总量的85%以上。乌龙1号品种茶样香气成分总量最高,与其他品种茶样香气相似率最低,品种香突出;乌龙4号品种茶样与其他品种香气相似率都较高,香气协调性较好。感官品质分析表明,鄂茶10号、乌龙1号和4号品种茶样综合品质最好,评分在88分以上,白叶1号样品评分最低;槠叶齐、鄂茶1号和乌龙品种茶样有特殊的品种香。乌龙茶适制品种加工的青砖茶水浸出物、酚氨比较高,香气独特;红绿兼制品种加工青砖茶内含物和多酚含量相对较高,综合品质较好;绿茶适制品种原料加工的青砖茶滋味醇和或平和,适合与其他多酚含量高的品种原料拼配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茶树品种 加工 品质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