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畜禽粪污清洁堆肥--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40
1
作者 焦敏娜 任秀娜 +4 位作者 何熠锋 王权 李荣华 李季 张增强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61-2371,共11页
好氧堆肥技术是处理畜禽粪污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好氧堆肥技术存在着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大、重金属活性高、病原微生物和抗性基因残留高、腐殖化程度低等瓶颈问题,因此开展畜禽粪污的清洁堆肥就显得非常必要。清洁堆肥是指从堆肥原... 好氧堆肥技术是处理畜禽粪污的有效手段,然而传统的好氧堆肥技术存在着氨气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大、重金属活性高、病原微生物和抗性基因残留高、腐殖化程度低等瓶颈问题,因此开展畜禽粪污的清洁堆肥就显得非常必要。清洁堆肥是指从堆肥原材料选取、堆肥过程到堆肥产品使用整个过程中,选取无害化原料、过程中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使其最终产品无害化的过程。本文围绕当今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特征和畜禽粪污污染现状,深度剖析了传统堆肥的优势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展望了畜禽粪污清洁堆肥的机遇与发展趋势,以期为畜禽粪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养殖场 畜禽粪污 清洁堆肥 机遇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改性生物炭及施用量对风沙土土壤团聚体及牧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焦敏娜 周鹏 +1 位作者 孙权 姬强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4-40,共7页
为了探究不同改性生物炭及施用量对风沙土土壤结构、养分含量及牧草产量的影响,以20%FeCl3改性生物炭与6%壳聚糖改性生物炭为供试材料,以未施加改性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0,分别设置0.75、1.5、2.25 t·hm^(-2)3个施用量梯度,研究其对... 为了探究不同改性生物炭及施用量对风沙土土壤结构、养分含量及牧草产量的影响,以20%FeCl3改性生物炭与6%壳聚糖改性生物炭为供试材料,以未施加改性生物炭处理为对照CK0,分别设置0.75、1.5、2.25 t·hm^(-2)3个施用量梯度,研究其对土壤中团聚体含量、稳定性,有机碳含量,牧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于0.25 mm的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大于0.25 mm的水稳定性团聚体含量、平均质量直径、有机碳含量、高羊茅生物量及干物质量均随着两种改性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大而增大,并在施用量为2.25 t·hm^(-2)时达到其最大值。团聚体破坏率与土壤不稳定团粒指数值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施用量为1.5 t·hm^(-2)时土壤团聚体最稳定。改性生物炭具有改良风沙土土壤团聚体结构、增加有机碳含量的作用。通过对比各处理牧草产量及土壤中团聚体含量、结构等指标,建议在风沙土中施加1.5 t·hm^(-2)的壳聚糖改性生物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生物炭 风沙土 土壤团聚体 牧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东化工园区附近撂荒地表层土壤重金属不同形态分布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焦敏娜 周鹏 +2 位作者 何亚玲 姬强 孙权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799-1805,共7页
【目的】为探明宁东化工园区附近撂荒地土壤中重金属Cu、Cr、Cd、Pb与As的形态分布及生态风险情况,选取代表性区域,分层采集24个浅表层(0~10 cm)及表层土壤(10~20 cm)。【方法】采用Tessier五步法对两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进行形态提取,采... 【目的】为探明宁东化工园区附近撂荒地土壤中重金属Cu、Cr、Cd、Pb与As的形态分布及生态风险情况,选取代表性区域,分层采集24个浅表层(0~10 cm)及表层土壤(10~20 cm)。【方法】采用Tessier五步法对两层土壤中5种重金属进行形态提取,采用相关性分析及系统聚类分析对五种重金属来源进行分析,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原生相分布比值法(RSP法)对土壤中重金属生态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试验地重金属Cu、Cr、Cd、Pb、As平均含量分别为41.13、181.48、0.12、33.91、18.49 mg·kg-1,测定结果略微超过当地重金属背景值,但符合国家农田土壤质量标准;重金属Cu、As、Pb、Cd来源具有一致性,受人为扰动的可能性较大;重金属Cr的污染来源更为广泛,可能受到了人为扰动及成土母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重金属Cu、Pb主要以残渣态形式存在,Cr与Cd主要以碳酸盐结合态形式存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风险从高到低依次为Cd>As>Cu>Pb>Cr;RSP法评价结果表明,Cd>Cr=As>Cu>Pb。【结论】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发现,重金属Cd为采样地主要污染重金属元素,有待进行进一步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重金属 形态分布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果园土壤肥力及鲜食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3
4
作者 周喜荣 张丽萍 +5 位作者 孙权 王锐 马蕾 郭鹏飞 左达 焦敏娜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1-868,共8页
以“红地球”葡萄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葡萄园土壤肥力、葡萄产量与品质对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响应,探索最佳配比比例,为鲜食葡萄的合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100%化肥(CK)、20%生物有机肥+80%化肥(T1)、40%... 以“红地球”葡萄为对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葡萄园土壤肥力、葡萄产量与品质对有机肥与化肥配施的响应,探索最佳配比比例,为鲜食葡萄的合理栽培提供科学依据。试验共设6个施肥处理,分别为100%化肥(CK)、20%生物有机肥+80%化肥(T1)、40%生物有机肥+60%化肥(T2)、60%生物有机肥+40%化肥(T3)、80%生物有机肥+20%化肥(T4)、100%生物有机肥(T5)。结果表明,1)与CK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与有效磷含量,而速效钾与全盐含量却有所降低;2)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普遍提高了鲜食葡萄平均果粒质量、单穗质量及产量,但完全有机肥处理平均果粒质量与单穗质量低于CK;3)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处理Vc含量提高4.51%~22.47%,可溶性固形物增加12.86%~26.14%,总酸度显著降低达46.15%~72.73%;糖酸比提升2.34%~65.12%;4)有机肥与化肥配施使经济效益较CK提升5.23%~22.76%,但完全配施有机肥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提升。综合以上结果,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土壤肥力、产量及品质均有显著改善,60%生物有机肥+40%化肥(T3)为最佳配比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土壤肥力 鲜食葡萄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贺兰县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生长特性的比较 被引量:10
5
作者 周鹏 焦敏娜 +1 位作者 何文寿 李惠霞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5-290,共6页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多样性,以福油128(P1)、福油158(P2)、宁杂19(P3)、金油杂158(P4)和华油杂62(P5,对照)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饲料油菜品种在相同播种量处理下的株高、茎粗、SPAD值、单株干质量、植株氮... 为丰富宁夏引黄灌区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品种多样性,以福油128(P1)、福油158(P2)、宁杂19(P3)、金油杂158(P4)和华油杂62(P5,对照)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5个饲料油菜品种在相同播种量处理下的株高、茎粗、SPAD值、单株干质量、植株氮磷钾养分含量和养分累积量、饲草产量。结果表明:收获时,P4的单株干质量与P5的无显著性差异;P4、P3、P2的株高、茎粗、SPAD值与P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油菜生长过程中氮磷钾养分含量下降,但养分累积量呈不断增加趋势;本试验中,P1的地上部鲜草产量最低,为46 200 kg/hm^2,P5的鲜草产量最高,为57 200 kg/hm^2,P3、P4的鲜草和干草产量与P5的均无显著性差异。综合分析,P4、P3、P2可在宁夏引黄灌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油菜 麦后复种 生长性状 养分吸收 产量 宁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