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壳聚糖对骨组织工程中组织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焦延鹏 李立华 +1 位作者 罗丙红 周长忍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2年第9期35-39,50,共5页
材料植入体内必然引起宿主体的应答,促进或抑制组织愈合。由于降解材料在体内的降解产物会随时间而变,产生的宿主体应答就会不同,进而会影响组织的愈合。而促进或抑制组织愈合的机制就成为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设计和制备的理论基础。壳... 材料植入体内必然引起宿主体的应答,促进或抑制组织愈合。由于降解材料在体内的降解产物会随时间而变,产生的宿主体应答就会不同,进而会影响组织的愈合。而促进或抑制组织愈合的机制就成为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设计和制备的理论基础。壳聚糖是理想的骨组织修复材料之一,但至今还不清楚壳聚糖体内不同降解过程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机制,也就无法设计出性能优良的壳聚糖基新材料。文章没有罗列壳聚糖基生物材料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所取得的进展,而是重点阐述了壳聚糖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复杂性和对组织修复的影响,探讨了壳聚糖进一步用于骨组织工程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骨组织工程 组织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可降解交联剂对PVP膜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焦延鹏 李立华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2-285,共4页
本研究在制备了一系列可降解的三乙烯基交联剂的基础上,利用偶氮二异丁氰(AlBN)引发该交联剂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交联。重点研究了交联剂含量及分子量对材料的吸水率、接触角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膜材料的接触角随着交... 本研究在制备了一系列可降解的三乙烯基交联剂的基础上,利用偶氮二异丁氰(AlBN)引发该交联剂与N- 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交联。重点研究了交联剂含量及分子量对材料的吸水率、接触角利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膜材料的接触角随着交联剂含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加,而吸水率和材料的降解速率却逐渐减小;随交联剂分子量的增加,材料的吸水率是逐渐增加但对接触角的影响不大,材料的降解速率随交联剂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交联剂 交联 PVP膜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壳聚糖复合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立华 焦延鹏 +3 位作者 李志忠 丁珊 邓德礼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03-506,共4页
为改善聚乳酸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降解速率过快、亲水性差和降解产物呈酸性等缺点,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高孔隙率的聚乳酸/壳聚糖三维多孔复合支架材料,通过软骨细胞培养、动物皮下和肌肉植入试验对其进行了生物相容性研究。软骨细胞... 为改善聚乳酸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降解速率过快、亲水性差和降解产物呈酸性等缺点,本研究制备了一系列高孔隙率的聚乳酸/壳聚糖三维多孔复合支架材料,通过软骨细胞培养、动物皮下和肌肉植入试验对其进行了生物相容性研究。软骨细胞培养试验表明软骨细胞能在复合支架材料贴附增殖,材料无明显毒性;植入试验结果显示纯聚乳酸在体内2个月左右已经降解吸收,失去力学强度,复合材料三个月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力学强度和形状,而且组织切片也同时表明复合材料的炎症反应远远低于纯聚乳酸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壳聚糖 骨组织工程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表面的氨等离子处理及成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田金环 焦延鹏 +3 位作者 丁珊 罗丙红 田冶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08-312,共5页
聚乳酸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降解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是由于其表面亲水性差,影响了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为了提高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首先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L-乳酸(PLLA)膜材料,然后采用氨等离子技术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光... 聚乳酸材料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可降解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是由于其表面亲水性差,影响了细胞的黏附和生长。为了提高聚乳酸材料表面的细胞相容性,首先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聚L-乳酸(PLLA)膜材料,然后采用氨等离子技术进行表面处理,采用光电子能谱(XP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处理条件对材料表面的化学结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后的PLLA膜的亲水性基团和表面平均粗糙度明显增加。最后研究了成骨细胞在材料表面的黏附,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成骨细胞在处理后的材料表面的黏附和生长较改性前有了很大提高,细胞能够更快地进入细胞分裂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氨等离子体 表面性能 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液晶膜的制备及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唐敏健 丁珊 +3 位作者 闵翔 焦延鹏 周长忍 李红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891-2895,共5页
从仿生角度出发,制备了一系列液晶态胶原薄膜.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研究了各种膜的液晶织构和拓扑结构,并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及细胞骨架荧光染色观察研究了各种膜对鼠成纤维细... 从仿生角度出发,制备了一系列液晶态胶原薄膜.采用偏光显微镜、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别研究了各种膜的液晶织构和拓扑结构,并通过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及细胞骨架荧光染色观察研究了各种膜对鼠成纤维细胞3T3的黏附、增殖以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原液晶薄膜呈现典型的胆甾型液晶织构,与非液晶薄膜相比,它不仅能更好地促进细胞的黏附、生长及增殖,而且其拓扑结构对细胞生长具有接触引导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液晶 拓扑结构 接触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膜等离子接枝聚合PVP及表面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立华 田冶 +4 位作者 李丽虹 杨媛 罗丙红 焦延鹏 周长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8-622,共5页
为改善聚乳酸(PLA)材料的亲水性,本研究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改变不同的工作条件(Wf=150w,t=3min,2min,1min;Wf=30w,t=10min,8min,5min,3min,1min)对其进行了优化条件的选择,然后通过气相法和常压液相法两种方法... 为改善聚乳酸(PLA)材料的亲水性,本研究利用低温等离子技术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通过改变不同的工作条件(Wf=150w,t=3min,2min,1min;Wf=30w,t=10min,8min,5min,3min,1min)对其进行了优化条件的选择,然后通过气相法和常压液相法两种方法进行了PLA-NVP接枝反应,并通过SEM和AFM观察了材料的表面形态,水接触角测量表征了材料等离子处理和等离子接枝前后亲水性的变化,FTIR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变化,通过材料改性前后质量的变化分析了材料的接枝情况。结果表明等离子处理和接枝后的材料表面呈现大小不一的气孔和沟痕,这种粗糙的表面将有利于细胞的粘附;材料的亲水性有明显的变化,接枝后的接触角由原来的78°下降到50°;FTIR谱图表征1750cm-1吸收峰的低波数侧1637.19cm-1出现新的吸收峰,该峰对应于PVP链段上酰胺基团中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并且改性前后的质量变化进一步验证了其接枝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乙烯基吡咯烷酮 等离子 接枝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表面处理的AFM观察及对细胞粘附性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王云起 焦延鹏 +1 位作者 蔡继业 周长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1-184,188,共5页
利用N aOH对溶液浇铸法制备的聚L-乳酸膜(PLLA)进行不同时间的表面处理,采用接触角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处理前、后的材料表面进行亲水性和形貌表征,并初步研究了表面处理的材料对细胞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 aOH处理后的PLLA膜的... 利用N aOH对溶液浇铸法制备的聚L-乳酸膜(PLLA)进行不同时间的表面处理,采用接触角仪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处理前、后的材料表面进行亲水性和形貌表征,并初步研究了表面处理的材料对细胞粘附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 aOH处理后的PLLA膜的亲水性明显改善,并且其表面平均粗糙度(Ra)由20 nm增加到40 nm^150 nm。成纤维细胞在改性后的材料表面的粘附和生长较改性前有了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L-乳酸 表面处理 原子力显微镜 细胞 粘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M-D的材料表面白蛋白吸附层随时间构象变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奕 焦延鹏 +1 位作者 周长忍 薛巍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59-764,共6页
探讨生物材料表面白蛋白的吸附行为和构象变化。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等技术研究了聚乳酸、壳聚糖和空晶片等3种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及其表面的白蛋白吸附层粘弹性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这3种材料表面与... 探讨生物材料表面白蛋白的吸附行为和构象变化。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原子力显微镜和接触角等技术研究了聚乳酸、壳聚糖和空晶片等3种材料表面的亲疏水性及其表面的白蛋白吸附层粘弹性随时间变化规律。结果发现:这3种材料表面与水长时间接触后,疏水性顺序是:聚乳酸>空晶片>壳聚糖。长时间的白蛋白吸附实验显示,当吸附层质量达到平衡后,表征白蛋白粘弹性的|ΔD/ΔF|值随时间越来越大,并且在不同表面上的变化速率也不同。结果表明:白蛋白分子在材料表面发生与时间相关的构象铺展而造成蛋白层粘弹性随时间增大。并且疏水性越强的材料表面白蛋白吸附层的粘弹性变化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蛋白吸附 石英晶体微天平 吸附层粘弹性 亲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笼型倍半硅氧烷-聚乳酸星型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9
作者 杨柳青 章超雯 +4 位作者 许璐 李立华 焦延鹏 周长忍 鲁路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6-78,共3页
以缩水甘油、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多羟基笼状倍半硅氧烷(POSS-AH),并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POSS-AH上的羟基引发左旋丙交酯(L-LA)开环聚合,在无机POSS核表面引入有机左旋聚乳酸(PLLA)链段。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 以缩水甘油、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原料合成了多羟基笼状倍半硅氧烷(POSS-AH),并在微波辐射条件下以POSS-AH上的羟基引发左旋丙交酯(L-LA)开环聚合,在无机POSS核表面引入有机左旋聚乳酸(PLLA)链段。利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微波反应功率45w,反应时间45min,反应温度120℃,催化剂含量1.5wt%。在该反应条件下,通过控制POSS-AH与丙交酯的投料比可以控制接枝聚乳酸链段的长度,采用核磁氢谱对接枝前后笼状倍半硅氧烷的组成进行了表征。在此基础上通过偏光显微镜对POSS-PLLA的结晶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该杂化材料与PLLA共混后,在140℃等温结晶能够形成环带球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型倍半硅氧烷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聚乳酸 微波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