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出土铁质文物锈蚀形态的原位分析及其机理
1
作者 焦小珂 江旭东 +1 位作者 李齐 谢梦 《腐蚀与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共7页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显微拉曼光谱仪等,对六件湖北地区出土铁质文物的锈蚀状况进行了原位分析,以深入研究铁质文物不同锈蚀形态。结果表明,铁质文物的锈蚀形态可分两类:(1)一般铸铁器物的原始形态...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显微拉曼光谱仪等,对六件湖北地区出土铁质文物的锈蚀状况进行了原位分析,以深入研究铁质文物不同锈蚀形态。结果表明,铁质文物的锈蚀形态可分两类:(1)一般铸铁器物的原始形态清晰可辨,其锈层有组织“痕像”残存,其锈蚀产物为铁的氧化物和C;(2)一般熟铁器物的原始形态被锈层破坏,其锈层中无组织“痕像”,其锈蚀产物通常包括α-FeOOH、Fe_(3)O_(4)、α-Fe_(2)O_(3)、β-FeOOH等。铸铁中大量渗碳体和石墨的存在是锈层中残存“痕像”组织,并保持器物原始形态的重要原因。Ⅰ型锈一般保留器物原始形态特征,若为无害锈则予以保留;Ⅱ型锈往往破坏了器物原始表面,导致纹饰器型难辩,即使为无害锈也需适当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质文物 锈蚀物形态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除虫菊同源四倍体株系花期除虫菊酯含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晓霞 高山林 +2 位作者 高艳丽 邵春月 焦小珂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7-72,共6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6个白花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Trev.)Vis.〕同源四倍体株系干花中的总除虫菊酯、总除虫菊酯Ⅰ(PyⅠ)和总除虫菊酯Ⅱ(PyⅡ)含量,并分析了16个同源四倍体株系花中总除虫菊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16个白花除虫菊〔Pyrethrum cinerariifolium(Trev.)Vis.〕同源四倍体株系干花中的总除虫菊酯、总除虫菊酯Ⅰ(PyⅠ)和总除虫菊酯Ⅱ(PyⅡ)含量,并分析了16个同源四倍体株系花中总除虫菊酯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花期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管状花开放初期,同源四倍体株系干花中的除虫菊酯含量最高,其中11个株系的总除虫菊酯含量高于二倍体株系且7个株系干花中的总除虫菊酯含量高于1.4%,达到一级花的质量标准。同源四倍体株系的花薹和花序的农艺性状表现出明显的多倍体性状,花薹低,花盘直径大,干花产量高,通过合理密植可以提高同源四倍体株系的干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除虫菊 同源四倍体 除虫菊酯 含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区分川产益母草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钟恋 汪云伟 +3 位作者 刘玉杰 艾莉 焦小珂 兰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384-1390,共7页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不同产地与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的川产益母草药材区分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药材,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的传感器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 目的:采用电子鼻技术,实现不同产地与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的川产益母草药材区分鉴别。方法:采集不同产地、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药材,采用电子鼻获取各样品气味信息的传感器响应值,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判别因子分析(DFA)对响应值进行处理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益母草样品PCA区分指数值为82,DFA综合判别率97.96%;不同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益母草样品PCA区分指数值为84,DFA综合判别率100%,区分与判别有效。结论:电子鼻技术可用于不同产地及生长环境(野生和栽培)川产益母草药材的区分,可作为其气味鉴别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益母草 主成分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区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