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配电技术成熟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宁可儿 焦在滨 +2 位作者 施任威 张超逸 刘俊杉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3,共13页
针对当前直流配电技术发展路径不明晰的问题,提出了直流配电技术发展阶段评估和成熟度预测方法以探究其发展趋势。首先,构建基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通过调研文献将其按内容分为规划设计、运行控制与保护、关键设备3类... 针对当前直流配电技术发展路径不明晰的问题,提出了直流配电技术发展阶段评估和成熟度预测方法以探究其发展趋势。首先,构建基于技术成熟度曲线的技术成熟度评估模型,通过调研文献将其按内容分为规划设计、运行控制与保护、关键设备3类,并进行文献检索以获取成熟度预测数据基础;接着,对未来直流配电技术的成熟度阶段和整体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给出技术、热度双重作用下的直流配电成熟度预测结果;最后,通过设计拟合优度指标和交叉验证方法,验证了所提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文献、专利等成果的数量可以反映技术发展趋势,直流配电技术科学研究热潮将在2030—2040年达到顶峰,并在2060年前后实现稳定发展,这与我国“双碳”目标实现的时间节点有效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配电 技术成熟度曲线 拟合优度指标 成熟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塔Transformer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晨浩 焦在滨 +2 位作者 李程昊 张迪 张鹏辉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涉及多维度时序特征的变化,常规算法对特征的提取能力不足且缺乏可解释性,难以反映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因此,构建... 基于数据驱动的方法在电力系统暂态稳定评估的效率和精度提升上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然而电力系统暂态过程中涉及多维度时序特征的变化,常规算法对特征的提取能力不足且缺乏可解释性,难以反映系统暂态过程中的动态行为。因此,构建了一个具有双塔结构的Transformer模型,以Transformer编码器作为特征提取器,考虑同一时刻不同维度的特征以及每一维度特征在不同时间步对系统暂态稳定的影响,并将其分别作为双塔结构Transformer模型的输入,训练和学习各特征通道和时间步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融合机制,建立了由系统特征到系统稳定性的端到端的映射模型,实现了暂态稳定高精度的评估,并通过注意力热图可视化解释模型的决策过程。最后,在IEEE-39节点系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暂态稳定评估 Transformer模型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采用2级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 被引量:14
3
作者 焦在滨 宋新尧 +1 位作者 李炳绪 吴润东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1-69,共9页
针对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中过渡电阻及电气量测量误差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2级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通过分析双端电气量随过渡电阻的变化情况,确定了双端电气量变化规律的区域特性,提出了基于过渡... 针对输电线路的故障测距中过渡电阻及电气量测量误差影响测距精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2级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的输电线路故障测距方法。通过分析双端电气量随过渡电阻的变化情况,确定了双端电气量变化规律的区域特性,提出了基于过渡电阻分区后在不同区域分别进行精确定位的研究思路。利用第1级网络对双端电气量进行数据融合,将故障场景分为低阻故障和高阻故障,再利用第2级网络中的低阻故障测距网络和高阻故障测距网络分别对低阻故障和高阻故障的双端电气量进行数据融合,计算出精确的故障位置。对训练方法进行改进,在测量电气量中加入高斯白噪声信号来模拟含互感器误差的样本,将无误差样本和含误差样本组成的重复样本对作为训练样本,使训练后的BP神经网络对随机测量误差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电磁暂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受过渡电阻影响,在高阻故障情况下测距结果的最大误差仍然低于1%,且对随机误差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在输入电气量存在一定测量误差的情况下测距结果的最大误差低于2.5%,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测距 2级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过渡电阻 测量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的电流差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24
4
作者 索南加乐 张怿宁 +1 位作者 齐军 焦在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70-1374,共5页
针对超、特高压输电线电流差动保护受暂态电容电流影响,以及基于贝瑞隆线路模型法的差动保护中采样频率和输电线路长度难以配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Π形等值电路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的差动保护.所提出的差动保护是利用微分方程模型对瞬时... 针对超、特高压输电线电流差动保护受暂态电容电流影响,以及基于贝瑞隆线路模型法的差动保护中采样频率和输电线路长度难以配合的问题,提出了基于Π形等值电路的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的差动保护.所提出的差动保护是利用微分方程模型对瞬时值进行补偿,能够有效地消除暂态和工频稳态电容电流的影响,解决了常规工频相量补偿法仅能补偿稳态电容电流且计算数据窗较长的缺陷.仿真结果表明,该差动保护适合应用5 ms数据窗的小矢量算法,提高了保护动作速度,而不需要提高采样频率,不增加计算量和通信量,采取低通滤波措施后可以提高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电流补偿 差动保护 特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高压线路振荡选相元件 被引量:10
5
作者 索南加乐 刘凯 +3 位作者 刘世明 焦在滨 张怿宁 李小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949-953,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相对变化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新原理,用作振荡期间的选相元件.对接地故障,利用零序、负序电流之间相位差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包括某相单相接地和另外两相短路接地两种故障,根据故障环上的测量阻抗为一恒定数值,而非故障... 提出了一种基于阻抗相对变化的高压线路保护选相新原理,用作振荡期间的选相元件.对接地故障,利用零序、负序电流之间相位差进行分区,每个分区包括某相单相接地和另外两相短路接地两种故障,根据故障环上的测量阻抗为一恒定数值,而非故障环上的测量阻抗随振荡变化这一特征,来得到选相结果.本元件提高了振荡中不对称接地故障的选相速度,不受系统运行方式和分支系数的影响,且易于实现,在现有的微机保护装置中可以直接使用.动模数据仿真表明,新选相元件具有较快的选相速度,文中算例可以在60 ms内选出故障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线路保护 振荡 选相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励磁电感参数识别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判别方法 被引量:13
6
作者 康小宁 何璐 +2 位作者 焦在滨 索南加乐 王桂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14-1218,共5页
对基于励磁电感参数识别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指出其不能直接应用于电流互感器接于绕组外侧三相变压器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改进算法,使此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单相变压器和能直接测量三角形接线侧绕组相电流的... 对基于励磁电感参数识别的变压器励磁涌流判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指出其不能直接应用于电流互感器接于绕组外侧三相变压器的局限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改进算法,使此原理不仅可以应用于单相变压器和能直接测量三角形接线侧绕组相电流的三相变压器,而且也可以直接应用于三角形接线侧电流互感器接于绕组外的三相变压器,并通过动模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判据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保护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励磁涌流和内部故障电流的识别,算法本身稳定,在内部故障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励磁涌流 瞬时励磁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端电流时域故障定位法 被引量:6
7
作者 高淑萍 宋国兵 +1 位作者 焦在滨 索南加乐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给出了一种仅利用两端暂态电流进行单回线故障定位的时域方法.该故障定位方法采用分布参数模型,在故障分量网络中,利用双端电流计算得到的沿线电压分布在故障点处时时相等,建立了故障定位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求取不同距离下两侧系... 给出了一种仅利用两端暂态电流进行单回线故障定位的时域方法.该故障定位方法采用分布参数模型,在故障分量网络中,利用双端电流计算得到的沿线电压分布在故障点处时时相等,建立了故障定位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求取不同距离下两侧系统等效阻抗,并根据故障点处两侧系统等效阻抗值代入故障定位方程后所得的偏差值最小,来实现故障定位.定位算法所需数据窗短,适用于快速跳闸的场合.故障定位无须电压量,定位精度不受电压和电流互感器传变特性差异的影响.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测距精度高,可实现全线范围内的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定位 双端电流 时域方法 分布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故障全量的分相复合阻抗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 被引量:4
8
作者 索南加乐 夏经德 +3 位作者 焦在滨 王莉 何世恩 刘凯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7,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全量的分相复合阻抗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它根据线路两端电压、电流故障全量差的比值引入分相阻抗,并以计算得到的阻抗数值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区内.在区外故障时,分相阻抗等于线路全长的正序阻抗;在区内故障时,分相... 提出了一种基于故障全量的分相复合阻抗输电线路纵联保护原理,它根据线路两端电压、电流故障全量差的比值引入分相阻抗,并以计算得到的阻抗数值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在区内.在区外故障时,分相阻抗等于线路全长的正序阻抗;在区内故障时,分相阻抗明显偏离上述正序阻抗.该原理为幅值判据,不仅易于整定、具有自选相功能,而且性能可靠、动作灵敏、适应性强,EMTP数字仿真和动模试验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故障全量 纵联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变电站SCADA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子英 陈剑云 焦在滨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提出了基于PLC的变电站SCADA系统的硬件结构图.结合S7—200系列PLC的特点,制定了通信规约,画出了PLC的主程序流程图,并给出了部分调试结果.
关键词 PLC 数据采集 监控 通信 综合自动化 变电站 SCADA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光伏消纳的配电网储能与直流选址定容协同规划 被引量:3
10
作者 宁可儿 刘俊杉 +3 位作者 张超逸 顾瀚文 孙沛霄 焦在滨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3年第1期45-53,共9页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将对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重要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时效性变化和光伏装机的区域性差异为有效进行新能源消纳带来挑战。为此,通过提出配电网储能与直流线路协同规划架构,针对光伏随时间波动的不平衡,使用储... 大规模分布式光伏的接入将对配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带来重要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时效性变化和光伏装机的区域性差异为有效进行新能源消纳带来挑战。为此,通过提出配电网储能与直流线路协同规划架构,针对光伏随时间波动的不平衡,使用储能装置进行电能存储,实现电力的削峰填谷。针对区域光伏分布不均,通过建设直流线路以实现区域间能量互济,消纳光伏溢出区域的发电量。进一步,以投资成本、维护成本和电能费用构成的年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构建储能及直流线路选址定容的交直流配电网优化规划问题,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光伏溢出功率的高质量、高经济性消纳。最后,基于改进的IEEE 13节点算例及多种规划方案,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光伏消纳 储能 直流 选址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励磁涌流导致330 kV变压器差动保护误动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舟 何安阳 +5 位作者 王辉 师琛 谈震 王琨 袁嘉玮 焦在滨 《分布式能源》 2020年第2期8-14,共7页
风电及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导致系统故障暂态过程日趋复杂,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环境愈发恶劣。分析了一起含分布式电源系统变压器空投时差动保护误动的案例,通过调取现场录波数据,发现变压器空投时产生较严重的励磁涌流,由于变压器电流... 风电及光伏等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导致系统故障暂态过程日趋复杂,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环境愈发恶劣。分析了一起含分布式电源系统变压器空投时差动保护误动的案例,通过调取现场录波数据,发现变压器空投时产生较严重的励磁涌流,由于变压器电流差动保护采用了按相闭锁的涌流识别策略,并且为了提高保护的性能,谐波制动判据采用了随时间变化的浮动定值,变压器主保护误动跳闸,导致空投失败。针对此次误动案例,考虑目前变压器电流差动保护采用的谐波闭锁/制动原理,从差动电流补偿方式、谐波闭锁/制动原理、影响励磁涌流衰减的因素等角度,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研究了谐波闭锁/制动策略对变压器主保护性能的影响,并针对可能产生的不正确动作情况,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差动保护 励磁涌流 二次谐波 保护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合高速铁路的接触网检测车改造方案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银乐 曾为民 焦在滨 《电气化铁道》 2000年第2期32-35,42,共5页
以国产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车为例 ,探讨。
关键词 接触网检测车 信号处理 改造方案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