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选择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林枫 李震 +13 位作者 王志伟 化召辉 徐鹏 焦周阳 李明省 曹辉 刘仕睿 李浩 马珂 王煜杰 王创威 蔡高坡 李楠 曹灿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10期749-754,共6页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55例老年B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B型AD患者19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复杂B型AD患者36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 目的总结老年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的临床特点并探讨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55例老年B型A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B型AD患者19例接受单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组),复杂B型AD患者36例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行腔内手术治疗(腔内治疗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病季节、诊断时长、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影像学表现等,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的预后情况。根据数据类型,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秩和检验。结果 55例患者春、冬季发病居多,共41例(74.5%);药物治疗组年龄与腔内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0.68±6.84)vs(66.75±5.33)岁;P=0.022],两组性别、诊断时长、临床表现、高血压分级、影像学表现等指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时间11.2个月,53例(96.4%,53/55)获随访,2例失访;药物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显著低于腔内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4%vs 94.4%;P<0.05),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组3例患者出院后1~3个月因胸背部疼痛不缓解或复查CTA提示夹层进行性增大而接受腔内治疗,再次手术干预率略大于腔内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B型主动脉发病季节集中,症状多样且不典型,临床中应提高关注;对于老年夹层患者,腔内治疗仍是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临床方案 B型主动脉夹层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瘤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昱博 化召辉 +4 位作者 焦周阳 曹辉 徐鹏 刘仕睿 李震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3期2350-2353,共4页
目的观察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瘤(SAA)的效果与随访结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7例接受腔内治疗的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腔内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17例患者均... 目的观察腔内治疗锁骨下动脉瘤(SAA)的效果与随访结果。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腔内血管外科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7例接受腔内治疗的SAA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腔内治疗和随访结果。结果17例患者均成功接受腔内治疗,1例行覆膜支架植入和右椎动脉-颈总动脉移位,1例行瘤腔弹簧圈栓塞,1例行裸支架辅助下弹簧圈栓塞,2例行密网支架植入,11例行覆膜支架植入(其中2例联合Wallstent),1例行覆膜支架植入联合弹簧圈栓塞。中位随访时间为2 a,3例支架闭塞,2例于密网支架术后出现Ⅰ型内漏,1例随访1 a内漏仍存在,1例随访5 a内漏消失,1例术后1个月因Ⅱ型内漏瘤体增大破入气管死亡,1例术后1 a发生Ⅲ型夹层行腔内修复。结论腔内治疗SAA成功率高,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近中期通畅率满意,可作为SAA首选治疗方式。对于瘤体较大者,建议行瘤腔和分支动脉栓塞,确保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下动脉瘤 腔内治疗 支架 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美他嗪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许鹏 文冰 +2 位作者 焦周阳 刘超 赵文增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除接受常规手术...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trimetazidine,TMZ)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7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除接受常规手术前药物治疗外,手术前l周加用TMZ 20 mg,3次/d,直至手术当日清晨顿服TMZ 60 mg。对照组则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所有研究数据均经统计学方法处理。结果:治疗组术后4 h及24 h的cTnI及BNP均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4 h的心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8 h的多巴胺累积用量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24 h测定的心指数及术后4 h、24 h二次测定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PCABG患者,TMZ能够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提高术后的心排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肌保护作用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