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CTIT道间内插的偏移效果
- 1
-
-
作者
焦俊如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27-127,共1页
-
文摘
有限差分波动方程偏移虽有许多优点,但存在波散现象,尤其对较陡地层的偏移,波散更为严重。影响波散的因素有道间距、时间采样率、频率和地层倾角等。有些因素是无法控制的,有些因素是可控制的,如道间距。但是要选择满足偏移精度的道间距,就要增加采集成本。对水平叠加剖面进行道内插,然后进行偏移,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采用 CT 积分变换(CTIT)进行道内插既能保持波的运动学特点。
-
关键词
波动方程偏移
叠加剖面
地层倾角
内插
CTIT
有限差分
水平叠加
积分变换
面波
道距
-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地震数据处理中的CT积分变换理论和实践
- 2
-
-
作者
焦俊如
-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20,38+126,共13页
-
文摘
以二维傅里叶变换为基础,从新的角度把 CT 技术引入到地震数据处理中,提出了一套新的 CT 积分变换式,分析了截断效应,给出了提高方向分辨率的加权正变换。CT 积分变换的主要特点是:CT 积分正变换是按波的到达方向对波场进行分解,将时—空域信号变换到时间—慢度域,时间—慢度域中的强波形对应于时—空域中的同相轴,它的位置指出了波的到达方向和时间;CT积分反变换是平面波的合成,把时间—慢度域中的数据反变换到原来的时—空域中去。文中还讨论了利用 CT 积分变换压制多次波、压制随机干扰和规则干扰、进行波场分离和道间内插的方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实际地震资料的数据处理,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效果。
-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CT
积分变换
截断效应
方向分辨率
加权正变换压制多次波
压制干扰
波场分离
道间内插
-
Keywords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CT integral transform
truncation effect
directional resolution
forward weighting transform
multiple suppression
noise suppression
wave-field separation and trace interpolation
-
分类号
TE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
-
题名使用WKBJ方法实现倒转反射界面的偏移
- 3
-
-
作者
焦俊如
熊翥
-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96-402,417,共8页
-
文摘
现行多数偏移方法是建立在波动方程单程波解和爆炸反射界面模型基础上的,因此对于倒转反射面(大干90°)的成像和归位,一般是很难实现的。本文通过使用WKBJ方法,求解介质随深度变化时的波动方程(包括上行波和下行波),并利用改进的WKBJ方法确定解的系数表达式,再根据爆炸反射界面模型,导出实现偏移的公式。利用此式对理论数据试算和实际数据处理,表明这种偏移方法能使倾角大于90°的反射界面成像和归位。与其它同类处理方法相比,不仅倒转反射界面能正确成像,还具有振幅失真小、偏移“画弧”弱等优点。如果偏移技巧适当,计算效率也是很高的。
-
关键词
地震数据处理
偏移
倒转反射界面
-
Keywords
seismic data processing
migration
reversed reflector
image
-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
-
题名时间—慢度域DMO与叠加
- 4
-
-
作者
焦俊如
-
机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研究院
-
出处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73-83,共11页
-
文摘
本文从CT积分变换出发,给出一种在时间—慢度域实现DMO和叠加的新方法。该方法是对NMO处理后的共炮检距剖面作CT积分变换,在时间一慢度域内进行倾角时差校正,经反变换得到DMO后的输出道集。若经DMO处理后,先在时间—慢度域进行叠加,后作反变换,便可得到最终叠加剖面。时间—慢度域叠加可以更有效地压制随机噪声,在反变换的同时可实现道间内插。该方法的计算量远小于f-k域方法。模型试算和实际资料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说明该方法是实用而有效的。
-
关键词
CT积分变换
DMO
叠加
-
Keywords
dip moveout (DMO)
CT integral transformation
stack
-
分类号
P631.443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