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媒体背景下影视作品画面构图叙事功能简论——符号学视域下观照之维 被引量:4
1
作者 焦仕刚 杨雪团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4-108,共5页
叙事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播活动,从原始社会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到语言和文字的发明,再到今天影像手段的日臻完善,人类叙事的媒介和模式不断变更,叙事本身也变得更加复杂。与语言或文字的叙事功能相一致,影视作品中的画面语言,同样承担着重... 叙事是人类最古老的传播活动,从原始社会简单的动作和表情,到语言和文字的发明,再到今天影像手段的日臻完善,人类叙事的媒介和模式不断变更,叙事本身也变得更加复杂。与语言或文字的叙事功能相一致,影视作品中的画面语言,同样承担着重要的叙事职责,而且因为其本身所特有的动态性和形象性,赋予了画面语言更加丰富的叙事内涵。准确的构图不仅可以传递美感,而且在揭示人物心理、交待人物关系、点明作品主题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叙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面构图 叙事元素 叙事潜质 叙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电影疯癫影像叙事论 被引量:3
2
作者 焦仕刚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9-155,共7页
本文以好莱坞疯癫影像叙事为背景反省中国当代电影,对比之下认为中国当代电影的疯癫影像既是现实的重要元素,也是人存在和反思的本质力量,其发展脉络在当代中国时隐时现。新世纪,中国电影开始了疯癫影像叙事的勃兴时期,其代表作则是《... 本文以好莱坞疯癫影像叙事为背景反省中国当代电影,对比之下认为中国当代电影的疯癫影像既是现实的重要元素,也是人存在和反思的本质力量,其发展脉络在当代中国时隐时现。新世纪,中国电影开始了疯癫影像叙事的勃兴时期,其代表作则是《鬼子来了》《疯狂的石头》《Hello,树先生》《一个勺子》。电影看似离奇却深刻映照现实,在迷乱而癫狂的电影叙事影像里,我们发现了当代中国电影故事对现实的批判性和疯癫的本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癫 好莱坞 当代中国 影像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有意味的形式”看《无名》对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
3
作者 焦仕刚 胡紫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47-151,共5页
中国传统艺术重“意味”、轻“形式”,独具匠心的形式往往承载着余兴悠长的意味。西方艺术重“形式”、轻“意味”,虚空无形的意味往往以具象繁杂的形式展现。程耳导演继承了情景交游、若有余香的中国意味,同时吸纳了精雕细琢、颇为讲... 中国传统艺术重“意味”、轻“形式”,独具匠心的形式往往承载着余兴悠长的意味。西方艺术重“形式”、轻“意味”,虚空无形的意味往往以具象繁杂的形式展现。程耳导演继承了情景交游、若有余香的中国意味,同时吸纳了精雕细琢、颇为讲究的西方形式。在电影作品《无名》中,导演以“有意味的形式”的观念展现“重意味更重形式”的影像风格,“形式”与“意味”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构建具有中华意蕴的中国话语体系,搭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名》 “有意味的形式” 重意味更重形式 中国话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宇宙视角下《阿凡达:水之道》影像叙事本质论
4
作者 焦仕刚 夏紫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0-93,共4页
《阿凡达:水之道》与《阿凡达》一起构建起“阿凡达元宇宙”,在其奇观影像的叙事中,科幻电影的影像叙事本质在其中显现,主要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分析探索:其一,元宇宙视角下《阿凡达:水之道》视觉世界建构;其二,元宇宙叙事下的人物拟像特... 《阿凡达:水之道》与《阿凡达》一起构建起“阿凡达元宇宙”,在其奇观影像的叙事中,科幻电影的影像叙事本质在其中显现,主要可以从以下四点进行分析探索:其一,元宇宙视角下《阿凡达:水之道》视觉世界建构;其二,元宇宙叙事下的人物拟像特征;其三,元宇宙视角下《阿凡达:水之道》影像叙事价值伦理本质分析;其四,元宇宙视角下《阿凡达:水之道》真实本质论哲学批判。《阿凡达:水之道》取得票房与口碑上的双重成功,深化科幻电影的内涵与思想深度,通过科幻电影中的奇观呈现与非人类体智慧,重新审视现实世界与人类自身的关系,给予电影创作与现实社会带来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凡达:水之道》 元宇宙 影像叙事 真实本质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南疆:20世纪90年代广西商业片空间符号与身份主体呈现
5
作者 焦仕刚 吴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6-52,共7页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20世纪90年代的广西商业片在多元文化圈层中呈现出文化拼贴影像,在都市与边地的矛盾中展现人性主体影像,在现代与传统交织中构建多元价值影像。广西商业片在诗性的乡村空间、想象的城市空间以及空间影像符号的隐喻性... 伴随着全球化浪潮,20世纪90年代的广西商业片在多元文化圈层中呈现出文化拼贴影像,在都市与边地的矛盾中展现人性主体影像,在现代与传统交织中构建多元价值影像。广西商业片在诗性的乡村空间、想象的城市空间以及空间影像符号的隐喻性中展现出南疆影像空间符号的价值视点多元性。以20世纪90年代广西商业片探寻边疆叙事符号编码方式以及广西电影形象建构路径有助于为广西电影的影像生产提供思考价值,也由此勾勒出少数民族商业片在遭遇娱乐化浪潮后的进退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电影 商业片 地理媒介 地域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堕落与挣扎——对新世纪以来诗歌的一种现象的批评
6
作者 焦仕刚 《艺术广角》 2008年第6期27-29,共3页
新的世纪里,中国新诗仍旧沉浸在自我堕落的深渊中,无法自拔。中国新诗经历了近90年的烈火炼狱,本希望能产生影响世界的作品,我们却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会事。诗人在玩弄各种诗歌语言游戏,将诗歌变成获得名利的敲门砖。诗歌已经逃离诗... 新的世纪里,中国新诗仍旧沉浸在自我堕落的深渊中,无法自拔。中国新诗经历了近90年的烈火炼狱,本希望能产生影响世界的作品,我们却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会事。诗人在玩弄各种诗歌语言游戏,将诗歌变成获得名利的敲门砖。诗歌已经逃离诗歌自身,变成了众生喧闹的舞台上的小丑。我们且看新世纪,中国新诗堕落和挣扎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堕落 挣扎 批评 中国新诗 语言游戏 诗人 逃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自由意志与社会道德律令交织中人类的悲惨处境——对电影《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的解读
7
作者 焦仕刚 杨雪团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5年第1期82-84,共3页
在电影《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中,隐居在西部荒原的威廉上校的三个儿子有着不同的性格,老大艾弗瑞成熟老练,老二崔斯汀狂放不羁,老三山莫纯真可爱,然而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悲剧色彩。电影启示我们,人们总是处在个人自由意... 在电影《燃情岁月》(Legends of the Fall)中,隐居在西部荒原的威廉上校的三个儿子有着不同的性格,老大艾弗瑞成熟老练,老二崔斯汀狂放不羁,老三山莫纯真可爱,然而每个人的命运都充满了悲剧色彩。电影启示我们,人们总是处在个人自由意志和社会道德律令交织的矛盾中,在不断的自我否定中不停地打倒自己,又重新站起来,在现代性悖论中走向对人的主体间性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意志 道德律令 矛盾 悲剧 主体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命运 影像隐喻 类型符码——“十七年”上海电影对香港电影的观照 被引量:1
8
作者 杨雪团 焦仕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22-27,共6页
二战后,上海电影持续从产业机制、人员资本、影像叙事、类型功能等方面对香港电影给予大规模渗入,持续到大陆新生政权建立、巩固的"十七年"期间,多数情况是上海电影对香港电影全面影响和行业观照。文章以香港国语片代表导演... 二战后,上海电影持续从产业机制、人员资本、影像叙事、类型功能等方面对香港电影给予大规模渗入,持续到大陆新生政权建立、巩固的"十七年"期间,多数情况是上海电影对香港电影全面影响和行业观照。文章以香港国语片代表导演朱石麟《清宫秘史》为例,全面分析其在大陆的政治命运,借助"上镜头性"理论分析其特有的影像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港电影 朱石麟 上镜头性 类型功能 《清宫秘史》 影像叙事 国语片 产业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独乐乐不如与众乐——电视婚恋交友节目《非诚勿扰》热播现象的媒介影响力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雪团 焦仕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11期189-190,共2页
从《非诚勿扰》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与其他同类的婚恋节目做了比较分析。随后,从媒介在传统所定义的信息告知、协调关系、传承文明以及提供娱乐功能角度上,分析媒介与公民生活互相影响的关系,对当下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电视娱乐节... 从《非诚勿扰》节目的内容、形式、风格与其他同类的婚恋节目做了比较分析。随后,从媒介在传统所定义的信息告知、协调关系、传承文明以及提供娱乐功能角度上,分析媒介与公民生活互相影响的关系,对当下以《非诚勿扰》为代表电视娱乐节目独特的媒介"交往"功能做了学理分析,充分论述电视等新媒介对民众生活方式的独特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诚勿扰》创新 新媒介 “交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疯癫、死亡、疯癫的轮回——《死亡诗社》电影疯癫叙事影像论
10
作者 杨雪团 焦仕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31-33,共3页
一、"疯癫"文化学定义这里的疯癫是福柯确定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学含义的形而上的一个价值符号体系。疯癫是一种充满多层价值含义的历史存在,也是时刻影响每个个体的隐形集体无意识。今天,"世界陷入普遍的怒火之中。胜利既... 一、"疯癫"文化学定义这里的疯癫是福柯确定的具有丰富的文化学含义的形而上的一个价值符号体系。疯癫是一种充满多层价值含义的历史存在,也是时刻影响每个个体的隐形集体无意识。今天,"世界陷入普遍的怒火之中。胜利既不属于上帝,也不属于撒旦,而是属于疯癫……疯癫不再是人们所熟知的这个世界的异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诗社 影像文化 这个世界 异相 历史存在 影像叙事 集体无意识 人生理想 价值符号 文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黑色电影编剧经典范式探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顶 焦仕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52-55,共4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黑色电影创作划分出两大阵营,以《白日焰火》为代表的经典派黑色电影和以《心迷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黑色电影。刁亦男作为经典派黑色电影的领军人物,不仅开拓了黑色电影本土化和艺术化的经典视听风格,而且形成了独特的... 新世纪以来,中国黑色电影创作划分出两大阵营,以《白日焰火》为代表的经典派黑色电影和以《心迷宫》为代表的现实主义黑色电影。刁亦男作为经典派黑色电影的领军人物,不仅开拓了黑色电影本土化和艺术化的经典视听风格,而且形成了独特的剧本创作路径,其在题材上倾心于城镇犯罪领域,在价值立场上关注城镇边缘人的生存困境,对现实社会问题进行隐喻性批判,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又妥善处理商业类型与艺术独立之间的关系,成为新世纪中国黑色电影编剧本土化的经典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中国 黑色电影 编剧经典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川》: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叙事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华兴悦 焦仕刚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6期156-157,共2页
作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的第一部影片,《金刚川》在继承以往经典主旋律影片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当今战争片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美学风格,有了更新的尝试与发展。本文将以《金刚川》为研究对象,从叙事表达层面分析主旋律价值... 作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70周年的第一部影片,《金刚川》在继承以往经典主旋律影片的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与当今战争片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美学风格,有了更新的尝试与发展。本文将以《金刚川》为研究对象,从叙事表达层面分析主旋律价值观与影片的结合,认为主旋律电影在表达宏大叙事的同时能呈现感染观众的共通情怀,在完成传达意识形态任务的同时也应该注重艺术规律的创造,由此不仅更易于让观众接受,进而对中国价值的传达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川》 叙事母题 多视点叙事 人物塑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子牙》:后现代主义语境下的神话重构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颖 焦仕刚 《戏剧之家》 2021年第16期146-148,共3页
在后现代语境下,对传统的怀疑与消解由西方开始逐渐形成了世界性的文化思潮。笔者通过探讨《姜子牙》中中国传统神话价值范式重构、传统神话叙事符号重构以及《姜子牙》所呈现的传统神话价值再造的独特性,运用解构主义理论来阐述在后现... 在后现代语境下,对传统的怀疑与消解由西方开始逐渐形成了世界性的文化思潮。笔者通过探讨《姜子牙》中中国传统神话价值范式重构、传统神话叙事符号重构以及《姜子牙》所呈现的传统神话价值再造的独特性,运用解构主义理论来阐述在后现代语境下中国动画电影如何呈现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片 神话 后现代主义 解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攀登者》——“共同体美学”的民族形象探赜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成 焦仕刚 《艺术评鉴》 2021年第10期157-159,共3页
饶曙光等电影理论家以中国文化基因中“天下观”的传统哲学思维为内在动力,西方哲学、社会学的“共同体”理论为思维架构,结合中国审美经验的现实基础提出了涉及电影本体和电影创作的“共同体美学”观,在这种观点关照之下,通过对体育题... 饶曙光等电影理论家以中国文化基因中“天下观”的传统哲学思维为内在动力,西方哲学、社会学的“共同体”理论为思维架构,结合中国审美经验的现实基础提出了涉及电影本体和电影创作的“共同体美学”观,在这种观点关照之下,通过对体育题材影片《攀登者》的文本研究,从人物形象角度挖掘该影片在当今世界关系格局背景下对国家民族形象塑造的独特意义,从视听语言角度分析其所带来的振奋国人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爱国情怀,还有少数民族群体在影片中的平等性呈现方式传达出的“共同体”民族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攀登者》 共同体美学 民族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克斯动画电影技术与艺术的互融互进之路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顶 焦仕刚 《现代电影技术》 2021年第12期35-39,共5页
基于对皮克斯动画电影创作脉络的梳理,可以发现皮克斯动画电影在近三十年来的成功,一得益于对多元社会文化的艺术化表达,二离不开对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两者呈现互融互进的发展趋势。在此结合皮克斯动画电影的表述机制和美学走向,从... 基于对皮克斯动画电影创作脉络的梳理,可以发现皮克斯动画电影在近三十年来的成功,一得益于对多元社会文化的艺术化表达,二离不开对数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两者呈现互融互进的发展趋势。在此结合皮克斯动画电影的表述机制和美学走向,从电影结构、图像修辞、数字话语等方面发掘皮克斯动画电影技术与艺术之间的协作关系,为当代电影的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维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克斯 三维动画 数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你看那一片湛蓝的海
16
作者 汪春晓 焦仕刚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181-186,共6页
1.外景渔船日湛蓝色的天空下,微风吹拂着平静的海面,泛起点点涟漪。周周坐在一个小型渔船上,渔船上面只有周周和摇船的渔夫。渔夫:这娃子面生,你第一次到小渔村来啊?周周:是的老爷爷,我第一次来。渔夫;咋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岛上有熟人吗?
关键词 小型渔船 渔船 渔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红色题材杂技剧创作重铸经典之溯源、景观与反思
17
作者 焦仕刚 王菲 《杂技与魔术》 2025年第3期35-39,共5页
进入新世纪,杂技剧的勃兴标志着该艺术形态由“技”至“剧”的范式转型,这一转型既源于杂技艺术本体发展的内生诉求,亦回应了新时代观众对文化消费场景的复合性期待。面对新的创作规则和审美标准,杂技剧尝试与其他艺术元素进行跨界融合... 进入新世纪,杂技剧的勃兴标志着该艺术形态由“技”至“剧”的范式转型,这一转型既源于杂技艺术本体发展的内生诉求,亦回应了新时代观众对文化消费场景的复合性期待。面对新的创作规则和审美标准,杂技剧尝试与其他艺术元素进行跨界融合,以期丰富杂技艺术的表现力、拓宽观赏维度及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电影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成为杂技剧的有益借鉴。笔者认为,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中,杂技剧应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从电影文本中汲取养料、学习电影艺术表现样式,探寻搭建适用于自身的艺术表现平台、构建兼具戏剧共性与杂技个性的审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融合 范式转型 杂技剧 当代红色题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电影·游牧主体·乌托邦想象——后人类视阈下中国女性电影的当下书写
18
作者 焦仕刚 杨雪团 《电影文学》 2025年第11期54-59,共6页
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出现了女性创作群体集中涌现的浪潮。在这些由女性创作者主导、讲述女性故事为主的作品中,男性不再占据电影的主要表意空间。在放弃女性主义电影中普遍的性别对抗矛盾之后,女性电影人以高度的社会敏感与自觉的行动能力... 近年来的中国电影,出现了女性创作群体集中涌现的浪潮。在这些由女性创作者主导、讲述女性故事为主的作品中,男性不再占据电影的主要表意空间。在放弃女性主义电影中普遍的性别对抗矛盾之后,女性电影人以高度的社会敏感与自觉的行动能力,从女性的角度,对身处于“后人类”时代的我们关于自身与世界的存在关系进行了积极探讨,展现出“游牧主体”的努力。只是在一种由数字技术所营造的倒置的现实语境中,电影的实践依然还是未能摆脱较为浓厚的乌托邦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人类 女性电影 游牧主体 乌托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