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胺消毒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焦中志 陈忠林 +3 位作者 陈杰 刘丽君 卢伟强 李圭白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86-1488,1495,共4页
采用氯胺消毒与自由氯相比能够降低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生成量,氯与氨氮比值降至4∶1,总卤乙酸的生成量可以降低69.1%,三卤甲烷的总量降低了89%,减少了一种消毒副产物———二溴一氯甲烷.氯胺消毒所生成的副产物与氯胺的投加量线性相关性... 采用氯胺消毒与自由氯相比能够降低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生成量,氯与氨氮比值降至4∶1,总卤乙酸的生成量可以降低69.1%,三卤甲烷的总量降低了89%,减少了一种消毒副产物———二溴一氯甲烷.氯胺消毒所生成的副产物与氯胺的投加量线性相关性好;氯胺消毒增加接触时间对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影响小,三氯乙酸的生成量4 h后基本稳定,二氯乙酸和三氯甲烷的生成量24 h后基本趋于稳定;升高pH有利于降低氯胺消毒副产物的生成量及副产物的种类,当pH至8时没有检测到一溴二氯甲烷,三卤甲烷的总量也比pH=7时减少82.3%,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都降低,二氯乙酸减少程度比三氯乙酸减少的程度略大;采用氯胺消毒能够很好的控制自由氯消毒所产生的溴代消毒副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氯胺 消毒 消毒副产物 卤乙酸 三卤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菌种筛分与除磷特性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焦中志 李相昆 +2 位作者 张立成 史富丽 张杰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35-540,共6页
目的研究反硝化聚磷菌除磷特性,筛分同时具有反硝化和吸磷能力的菌种.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和DGGE技术相结合,对实验室反硝化除磷系统菌种进行分纯和菌种鉴定,并对富集培养后的每株单菌分别进行反硝化吸磷效果试验.结果最终共得到15株单菌.... 目的研究反硝化聚磷菌除磷特性,筛分同时具有反硝化和吸磷能力的菌种.方法采用平板分离和DGGE技术相结合,对实验室反硝化除磷系统菌种进行分纯和菌种鉴定,并对富集培养后的每株单菌分别进行反硝化吸磷效果试验.结果最终共得到15株单菌.结果表明有11株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反硝化吸磷能力,其中假单胞菌属的JB2和产碱菌属的JB3脱氮除磷效果最好,8 h后磷的去除量分别为13.76 mg/L和11.85 mg/L.DGGE试验结果表明,系统中反硝化聚磷菌优势种群可主要分为7个群,分别是Anaerolineae,Actinobacteria,Bacte-roidetes,TM7,α-proteobacteria,δ-proteobacteria和γ-proteobacteria菌群.结论Actinobacteria中的LB9号菌和γ-proteobacteria中的JB2号菌为反硝化除磷系统中占优势的反硝化聚磷菌.试验结果同时证明同一菌种可以同步完成反硝化和吸磷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菌 聚磷菌 平板分离 DG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催化臭氧氧化去除水中痕量嗅味物质 被引量:6
3
作者 齐飞 陈忠林 +1 位作者 徐冰冰 焦中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594-1599,共6页
为解决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以γ-Al2O3为催化剂,考察强化臭氧氧化对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能力.以二甲基异茨醇(MIB)和土臭素(GSM)为代表,研究天然水体中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MIB和GSM的降解效能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γ-Al2O3催化臭氧... 为解决饮用水中的嗅味问题,以γ-Al2O3为催化剂,考察强化臭氧氧化对水中嗅味物质的去除能力.以二甲基异茨醇(MIB)和土臭素(GSM)为代表,研究天然水体中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MIB和GSM的降解效能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表明,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技术可以有效地降解天然水体中的嗅味物质,其降解能力随着天然水水质不同而有差异.同时γ-Al2O3催化臭氧氧化较单独臭氧氧化可以更有效地降低水体中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两种天然水体中臭氧的衰减过程有所不同,催化臭氧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显著高于臭氧氧化过程.γ-Al2O3的加入可以显著提高臭氧对水中典型嗅味物质的去除能力,同时水体中的天然本底物质对臭氧氧化和催化臭氧氧化过程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AL2O3 臭氧 嗅味 2-甲基异茨醇 土臭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MM的不同降水量对城市降雨径流TSS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姜体胜 孙艳伟 +3 位作者 杨忠山 黄振芳 张蕾 焦中志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5-58,共4页
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市降雨径流水质的模拟研究比较模糊。以TSS(总悬浮固体量)为例,利用SWMM的污染物模块及其土地利用模块、污染物累积模块和污染物冲刷模块进行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模拟;考虑了不同土地利用情况对污染... 受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城市降雨径流水质的模拟研究比较模糊。以TSS(总悬浮固体量)为例,利用SWMM的污染物模块及其土地利用模块、污染物累积模块和污染物冲刷模块进行城市雨水径流水质模拟;考虑了不同土地利用情况对污染物的累积及冲刷的影响,针对不同的降水量,利用EMC法(平均浓度法)以及指数方程法进行污染物的冲刷模拟,指数方程法的模拟精度大于EMC法的模拟精度,与监测值更接近。指数方程法的模拟结果表明:当降水量小于2.5mm时,其TSS冲刷量增长幅度较缓;而当降水量大于3.5mm时,其TSS冲刷量呈显著线性增加关系,从而表明,降水量较大的降水事件对于TSS的冲刷量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水管理模型 降雨径流水质 总悬浮固体量 非点源污染 平均浓度法 指数方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