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桑葚酒家庭酿制工艺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焉鹏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3期296-296,302,共2页
对桑葚酒的家庭酿制工艺进行初步探索,介绍其具体操作方法,为推动蚕桑产业及深加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桑葚酒 家庭酿制 工艺流程 操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蚕病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对策
2
作者 焉鹏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304-304,307,共2页
分析了蚕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蚕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蚕病 原因 综合防治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实生桑嫁接技术
3
作者 焉鹏娟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1期305-305,307,共2页
介绍了实生桑嫁接技术,包括穗条处理、嫁接前准备、切削接口、穗芽选择、嵌芽、捆扎、嫁接后管理等工作。
关键词 实生桑 穗条 嫁接 寒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寒桑树类型“依兰16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陈连忠 王建科 +4 位作者 任淑文 王东风 刘忠云 陆宏良 焉鹏娟 《中国蚕业》 2005年第4期26-27,共2页
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3~53°,东径121~135°,是我国的最北部省份,属于寒温带干旱气候.本省幅员辽阔,南北相差10个纬度,无霜期短,气候严寒,栽植引进省外大叶型丰产优良桑树品种往往冻害严重甚至全部死亡.本省北部桑蚕生产多采用... 黑龙江省位于北纬43~53°,东径121~135°,是我国的最北部省份,属于寒温带干旱气候.本省幅员辽阔,南北相差10个纬度,无霜期短,气候严寒,栽植引进省外大叶型丰产优良桑树品种往往冻害严重甚至全部死亡.本省北部桑蚕生产多采用抗寒的实生桑树养蚕,由于实生桑树叶片小,产叶量低,限制着本省桑蚕业的发展.通过长时间对省内野生桑树资源实地考察,并搜集了30个优良野生桑树类型,通过一系列比较鉴定,选育出适应高寒地区极抗寒的桑树新类型"依兰16号",确认是高寒地区极抗寒桑树新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品种 选育报告 新类型 抗寒 干旱气候 高寒地区 黑龙江省 桑蚕生产 实地考察 桑树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桑园昆虫种类调查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冬梅 李志 +3 位作者 原晓华 刘杰 陆宏良 焉鹏娟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17年第5期46-53,共8页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全省拥有桑园面积10万亩,饲养桑蚕2万多张,栽植区域大多分布在黑龙江省第1~3积温带的哈尔滨地区、大庆地区、绥化地区、齐齐哈尔地区、鸡西市、牡丹江市及明水、杜尔伯特、拜泉等市县,生长环境大多在半山...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全省拥有桑园面积10万亩,饲养桑蚕2万多张,栽植区域大多分布在黑龙江省第1~3积温带的哈尔滨地区、大庆地区、绥化地区、齐齐哈尔地区、鸡西市、牡丹江市及明水、杜尔伯特、拜泉等市县,生长环境大多在半山区、浅山区、平原及慢坡慢岗地。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在北纬43°~53°,东京121°~135°,累计积温2700℃以上。桑树资源丰富,桑叶利用率高,桑园生态环境适宜多种昆虫生存。但关于桑园昆虫种类系统调查情况一直未有相关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省 桑园面积 昆虫种类 积温带 种类调查 齐齐哈尔地区 哈尔滨地区 栽植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栗蚕基因组DNA提取方法比较试验 被引量:1
6
作者 叶青雷 李志 +5 位作者 焉鹏娟 赵淑英 任淑文 谢忠秋 王东风 《北方蚕业》 2010年第4期22-23,28,共3页
栗蚕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类物质,这些物质易与DNA结合形成粘稠的胶状物,影响栗蚕基因组DNA的提取。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蛋白酶K(SDS-PK)消化法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栗蚕基因组总DNA进行比较试... 栗蚕蛹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和蛋白质类物质,这些物质易与DNA结合形成粘稠的胶状物,影响栗蚕基因组DNA的提取。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蛋白酶K(SDS-PK)消化法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法提取栗蚕基因组总DNA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CTAB法提取的DNA产量高;SDS-PK法提取的DNA质量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栗蚕 DNA提取 SDS-PK法 CTAB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枝球瘿瘿蜂危害蒙古栎的初步观察及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赵淑英 焉鹏娟 +1 位作者 王东风 董辉 《北方蚕业》 2008年第2期25-26,共2页
近些年来,在我省养蚕区发现一种瘿蜂对蒙古栎芽的危害不断加剧,经鉴定为柞枝球瘿瘿蜂Diplolepis japonica Ashmead(1904)。柞枝球瘿瘿蜂在我省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寄主冬眠芽内越冬,次年随着芽的萌动开始发育。被害株主要表现为新生枝... 近些年来,在我省养蚕区发现一种瘿蜂对蒙古栎芽的危害不断加剧,经鉴定为柞枝球瘿瘿蜂Diplolepis japonica Ashmead(1904)。柞枝球瘿瘿蜂在我省每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寄主冬眠芽内越冬,次年随着芽的萌动开始发育。被害株主要表现为新生枝少、树叶稀,树势极其衰弱,影响了栎树的生长和养蚕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枝球瘿瘿蜂 危害 蒙古栎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大叶桑高产栽培模式研究
8
作者 张跃辉 王妍 焉鹏娟 《北方蚕业》 2011年第2期18-20,共3页
对黑龙江省主栽的龙桑1号、桲椤桑、铁耙桑3个桑树品种的桑树,分别进行三个密度组合的栽植,实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对测定总产叶量统计分析,确定三个品种与密度的最佳组合,建议东北寒地北部选用龙桑1号桑与栽植1200株/667m2的... 对黑龙江省主栽的龙桑1号、桲椤桑、铁耙桑3个桑树品种的桑树,分别进行三个密度组合的栽植,实行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对测定总产叶量统计分析,确定三个品种与密度的最佳组合,建议东北寒地北部选用龙桑1号桑与栽植1200株/667m2的组合建园;南部选用桲椤桑与栽植密度1000株/667m2的组合建设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桑 高产模式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地桑园间作早甘蓝试验经济效益的调查
9
作者 徐延东 刘忠云 焉鹏娟 《北方蚕业》 2008年第1期31-32,共2页
桑树定植前2-3年产叶量及产茧量低,单位桑园效益低,桑园合理间作,可挖掘和发挥桑园生产潜力,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总体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类型桑园间作早甘蓝的试验,可使每0.1hm2桑园产值增加101%,说明菜桑间作,... 桑树定植前2-3年产叶量及产茧量低,单位桑园效益低,桑园合理间作,可挖掘和发挥桑园生产潜力,增加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总体经济效益。通过对不同类型桑园间作早甘蓝的试验,可使每0.1hm2桑园产值增加101%,说明菜桑间作,增加桑园复种指数,是提高蚕农栽桑养蚕积极性的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园 间作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蛹、幼虫、蛾速冻食品加工工艺及质量指标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辉 赵淑英 +3 位作者 焉鹏娟 闫景发 侯印敏 王东风 《中国蚕业》 2008年第4期91-93,共3页
通过对柞蚕蛹、幼虫、蛾产品速冻工艺的改进,较好的保持了柞蚕蛹、幼虫、蛾特有的品质质量,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中易出现的变形、变黑、变味等问题,使柞蚕产品达到常年不间断供应;同时,还介绍了柞蚕食品的感官等级、理化、微生物等质量... 通过对柞蚕蛹、幼虫、蛾产品速冻工艺的改进,较好的保持了柞蚕蛹、幼虫、蛾特有的品质质量,解决了传统加工工艺中易出现的变形、变黑、变味等问题,使柞蚕产品达到常年不间断供应;同时,还介绍了柞蚕食品的感官等级、理化、微生物等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幼虫 加工工艺 质量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枝球瘿瘿蜂危害蒙古栎的规律及防治方法
11
作者 董辉 赵淑英 +2 位作者 闫景发 焉鹏娟 王东风 《中国蚕业》 2008年第3期52-54,共3页
2002—2006年通过对柞枝球瘿瘿蜂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研究得知,该虫在黑龙江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冬眠芽内越冬,次年随着芽的萌动开始发育。受寄生刺激后膨大的蒙古栎芽瘿,严重地影响了栎树的生长发育,被害株主要表现为新生枝少、树... 2002—2006年通过对柞枝球瘿瘿蜂的生活史及生活习性研究得知,该虫在黑龙江省1年发生1代,以卵在寄主冬眠芽内越冬,次年随着芽的萌动开始发育。受寄生刺激后膨大的蒙古栎芽瘿,严重地影响了栎树的生长发育,被害株主要表现为新生枝少、树叶稀、树势极其衰弱,严重影响了柞蚕的饲养。采取合理安排蚁蚕场的剪伐布局、及时摘除虫瘿后集中销毁、适时采用药剂药杀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枝球瘿瘿蜂 生活史 蒙古栎 危害规律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