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密油藏混合润湿对孔隙尺度渗吸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濮御 杨二龙 杜庆龙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5,I0007,共11页
以毛细管压力为基础的渗吸作用可有效动用致密储层中的原油并补充能量。为了研究混合润湿程度与渗吸采出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典型混合润湿孔喉通道渗吸规律,基于相场理论和Navier-Stokes方程,建立静态孔隙尺度渗吸数值模型,对孔隙尺度... 以毛细管压力为基础的渗吸作用可有效动用致密储层中的原油并补充能量。为了研究混合润湿程度与渗吸采出程度之间的关系,以及典型混合润湿孔喉通道渗吸规律,基于相场理论和Navier-Stokes方程,建立静态孔隙尺度渗吸数值模型,对孔隙尺度渗吸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混合润湿程度对渗吸采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润湿占比为10%的混合润湿岩石孔隙渗吸采出程度比纯水湿的采出程度高。当混合润湿占比低时,混合润湿通道为渗吸的主力通道,渗吸效果与纯水湿的类似;当混合润湿占比超过40%时,渗吸采出程度低于10%,渗吸效果差;当混合润湿占比高时,连通性好且成片存在的水湿孔喉成为混合润湿体系渗吸排驱采油的主要优势通道,连续的油湿孔喉抑制水相流动,导致渗吸作用停止。该结果为阐明混合润湿程度和混合润湿分布的渗吸规律和流动潜力、提高致密油藏的采收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藏 混合润湿 孔隙尺度 毛细管压力 渗吸规律 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站空间甲烷逸散泄漏激光遥测光路匹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妍 石少卿 +4 位作者 韩祥慧 王迪 李玉爽 王明吉 濮御 《光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2期145-151,共7页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非合作目标条件下甲烷遥测路径进行分析,结合一维视线积分浓度表征模型,开展不同风速、不同泄漏位置工况下甲烷逸散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扫描方案下,甲烷视线积分浓度值变化规律,获得油气场站激光检测最优方案... 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对非合作目标条件下甲烷遥测路径进行分析,结合一维视线积分浓度表征模型,开展不同风速、不同泄漏位置工况下甲烷逸散数值模拟研究,探究不同扫描方案下,甲烷视线积分浓度值变化规律,获得油气场站激光检测最优方案,与实际检测路径进行光路匹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泄漏位置与不同风速条件下,光路水平距离为5 m的扫描方案能够实现油气场站泄漏气体的快速扫描与报警;随着泄漏位置与检测器水平距离增大,风速增强,光路水平距离为5 m的扫描方案在报警时间方面比其他方案优越性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遥测 积分浓度 甲烷逸散 光路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强变化对氢气激光检测吸收谱线影响分析
3
作者 吕妍 龙倩倩 +2 位作者 王迪 李玉爽 濮御 《光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5-71,共7页
为解决涉氢装备泄漏氢气激光检测光谱信号分析中线型选择的问题,建立了氢气激光吸收光谱直接吸收浓度反演过程仿真模型,结合Hitran数据库开展了对三种不同线型函数谱线的重构精度研究,研究了压强变化对三种线型函数下氢气吸收谱线吸收... 为解决涉氢装备泄漏氢气激光检测光谱信号分析中线型选择的问题,建立了氢气激光吸收光谱直接吸收浓度反演过程仿真模型,结合Hitran数据库开展了对三种不同线型函数谱线的重构精度研究,研究了压强变化对三种线型函数下氢气吸收谱线吸收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Gauss线型函数的氢气吸收谱线重构精度在三种线型函数中最高,其重构误差≤0.02%,Voigt线型函数和Lorentz线型函数的最大重构误差分别为0.37%和2.58%,验证了该仿真算法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三种线型仿真得到峰值吸收系数均随压强增加而增大,在1.01325×10^(4)~5.06625×10^(5)Pa范围内,Lorentz线型的峰值吸收系数最大,该线型下仿真得到的吸收系数峰值最小为Gauss线型的1.38倍、最大为Gauss线型的17.77倍;其值最小为Voigt线型的2.07倍,最大为Voigt线型的18.41倍。本研究为后续深入研究氢气激光吸收光谱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吸收 线型函数 重构精度 吸收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多孔介质孔隙尺度运移残留规律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栋 郑双金 +3 位作者 任春梅 赵雪峰 濮御 常泽辉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8-104,I0007,I0008,共9页
页岩油在多孔介质孔隙尺度内流动过程复杂。基于水平集方法和N-S控制方程,建立页岩油多孔介质孔隙尺度运移模型,模拟页岩油多孔介质尺度多次运移过程,分析页岩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残留规律,以及孔隙尺度下初始运移速度、密度和动力黏... 页岩油在多孔介质孔隙尺度内流动过程复杂。基于水平集方法和N-S控制方程,建立页岩油多孔介质孔隙尺度运移模型,模拟页岩油多孔介质尺度多次运移过程,分析页岩油在多孔介质中的运移残留规律,以及孔隙尺度下初始运移速度、密度和动力黏度对页岩油运移周期的影响。结果表明:页岩油初次运移时优先从大通道突破并形成优势流动通道;初次运移后滞留残余气逐渐形成顽固残余油;随运移次数的增加,多孔介质中残余油增多,页岩油运移周期变短;页岩油初始运移速度对残余油体积分数影响较大,页岩油密度和动力黏度对残余油体积分数影响较弱。该结果为研究页岩油孔隙尺度运移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孔隙尺度 水平集方法 运移特征 多次运移 残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NMRI技术研究致密储层静态渗吸机理 被引量:10
5
作者 濮御 王秀宇 杨胜来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5-48,53,共5页
全球能源紧缺迫使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潜力巨大的致密油上。但是其低孔、低渗的特点使其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以毛管力为基础的静态渗吸作用成为开采这类储层的有效方式。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流体在致密岩心孔喉中的静态渗吸过程,将核... 全球能源紧缺迫使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潜力巨大的致密油上。但是其低孔、低渗的特点使其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以毛管力为基础的静态渗吸作用成为开采这类储层的有效方式。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流体在致密岩心孔喉中的静态渗吸过程,将核磁共振可视化技术与静态渗吸实验相结合,阐述了核磁共振成像和T_2谱图测试致密岩心静态渗吸排驱效果的原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给出岩心孔隙中流体的二维空间分布,有助于直观了解不同时刻下各孔喉中的静态渗吸排驱效果。T_2谱图能量化体现出致密岩心的静态渗吸排驱效果与机理。T_2谱图所预测的采收率与质量法渗吸实验所测的采收率一致,从而验证了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评价致密储层静态渗吸采收率的可行性。该研究旨在为致密储层的开发和评价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核磁共振成像 静态渗吸 机理 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储层静态渗吸实验 被引量:27
6
作者 濮御 王秀宇 濮玲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9-163,共5页
为了研究致密储层静态渗吸过程中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致密油采收率,利用新疆油田致密储层的天然岩心,采用自行研制的静态渗吸实验测量装置,开展了室内静态渗吸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静态渗吸采出程度明显增加;静态渗吸... 为了研究致密储层静态渗吸过程中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致密油采收率,利用新疆油田致密储层的天然岩心,采用自行研制的静态渗吸实验测量装置,开展了室内静态渗吸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静态渗吸采出程度明显增加;静态渗吸采出程度与渗透率之间呈现对数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岩心渗透率越大,静态渗吸采出程度越大。致密储层静态渗吸采出程度以两种增长趋势不断增加,相应的渗吸速率也出现两次峰值。对实验结果进行无因次化处理和等比例关系处理,曲线归一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岩心 静态渗吸 采出程度 等比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渗吸对致密油开采效果的影响及其应用 被引量:11
7
作者 濮御 王秀宇 濮玲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3-27,共5页
致密油储层的孔喉细小、渗透率低,使得开发难度较大,但是以毛管力为基础的静态渗吸作用对致密油的开采十分有利。利用自行研制的静态渗吸实验测量装置,进行了大量室内实验,研究出致密储层的渗吸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 致密油储层的孔喉细小、渗透率低,使得开发难度较大,但是以毛管力为基础的静态渗吸作用对致密油的开采十分有利。利用自行研制的静态渗吸实验测量装置,进行了大量室内实验,研究出致密储层的渗吸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静态渗吸采出程度明显增加;静态渗吸采出程度受边界条件的影响;降低地层水的矿化度,渗吸采出程度增加。另外,对实验结果进行无因次化处理,曲线归一性较好,可用于估计实际致密储层的渗吸开采效果,这对提高致密储层的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储层 静态渗吸 影响因素 无因次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电子式高精度静态渗吸测量装置的研究——有效预测致密储层的渗吸采收率 被引量:1
8
作者 濮御 王秀宇 +2 位作者 杨胜来 濮玲 冯学洋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全球能源短缺迫使人们将注意力从常规能源转移到非常规能源上。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承受力角度分析,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是其低孔、低渗的特点使其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以毛管力为基础的静态渗吸作用成为... 全球能源短缺迫使人们将注意力从常规能源转移到非常规能源上。从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承受力角度分析,致密油、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但是其低孔、低渗的特点使其在开发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以毛管力为基础的静态渗吸作用成为开采这类储层的有效方式。纳米级的孔喉对渗吸实验测量方法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因而需要更加重视实验过程中的精确性。笔者论述了静态渗吸的机理、方式,并对传统方法的限制性和适应性进行了深度剖析,最终设计出了一种电子式高精度静态渗吸实验测量装置,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精度,为今后研究致密储层静态渗吸效果提供了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渗吸 渗吸机理 实验方法 应用潜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密砂岩毛管力曲线计算相渗的分形维数方法 被引量:6
9
作者 王建夫 王秀宇 +3 位作者 董万青 濮御 杨文胜 郝俊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64-168,共5页
致密砂岩相渗曲线在模拟致密油形成,以及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由于渗透率极低难以实验测得。为此,利用致密砂岩岩心压汞数据,通过分形理论并经过归一化和非标准化计算得到典型致密砂岩油驱水相渗曲线。研究表明:致密砂岩岩心... 致密砂岩相渗曲线在模拟致密油形成,以及油气田勘探开发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由于渗透率极低难以实验测得。为此,利用致密砂岩岩心压汞数据,通过分形理论并经过归一化和非标准化计算得到典型致密砂岩油驱水相渗曲线。研究表明:致密砂岩岩心lgpc与lgS线性拟合程度高,具有很好的分形性质,分形维数分布在2.536~2.734;得到的相渗曲线束缚水饱和度高达70%,两相流动区窄,总有效渗透率低,表明两相渗流情况复杂;计算的相渗曲线与实验测得的油驱水的相渗曲线比较接近,所以可用于致密油运移和聚集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成果为高效开发致密油气藏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致密砂岩 毛管力曲线 相渗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云杉枝叶自然腐朽过程中聚戊糖含量的变化
10
作者 濮玲 李海朝 +1 位作者 濮御 孙慧珍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期122-125,共4页
以采自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青海云杉新鲜枝叶为材料,研究在其自然腐朽过程中聚戊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年的时间,树叶失重损失达70%,树枝失重损失约8%。新鲜树枝和树叶中的聚戊糖含量分别为14.44%和13.54%。经过6月到8... 以采自青海省互助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青海云杉新鲜枝叶为材料,研究在其自然腐朽过程中聚戊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年的时间,树叶失重损失达70%,树枝失重损失约8%。新鲜树枝和树叶中的聚戊糖含量分别为14.44%和13.54%。经过6月到8月两个月的自然腐朽,其树枝和树叶中聚戊糖相对含量分别为17.59%和15.78%。自然腐朽1年后树枝和树叶中聚戊糖相对含量分别为11.27%和6.99%。研究结果表明,在自然腐朽过程中,青海云杉树枝和树叶聚戊糖相对含量都经历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云杉 化学成分 聚戊糖 腐朽 糠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