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37)Cs应用于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地退化的初步研究─—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 被引量:46
1
作者 濮励杰 包浩生 +1 位作者 彭补拙 DavidLHiggitt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1-449,共9页
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首次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的强度与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该地区荒地、耕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为5987.21吨/平方公里·年、3537.29吨/... 本文以新疆库尔勒地区为例,首次运用137Cs示踪分析法对我国西部风蚀地区土壤侵蚀的强度与区域分布进行了研究,分别计算出该地区荒地、耕地、草地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模数的平均值为5987.21吨/平方公里·年、3537.29吨/平方公里·年和317131吨/平方公里·年,其土壤侵蚀强度依次为荒地>耕地>草地。并据此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与土地退化之间的相关关系及空间特征。这对于丰富风蚀地区土地退化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制订准确的土地退化防治对策,进一步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土地退化 风蚀 土壤侵蚀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储备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濮励杰 张润森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3-27,共5页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住房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和客观要求。但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土地储备制度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基于保障性住房视角下的土地储备制度缺陷分析,从规划、融资、监控、参与和法规等... 土地储备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我国住房保障政策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和客观要求。但是,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土地储备制度暴露出了不少问题。本文基于保障性住房视角下的土地储备制度缺陷分析,从规划、融资、监控、参与和法规等方面提出了构建保障性住房的土地储备机制思路和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土地储备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太湖流域典型区土壤养分时空变化及驱动机理 被引量:57
3
作者 陈浮 濮励杰 +3 位作者 曹慧 彭补拙 杨桂山 周生路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37-245,共9页
长期的定位采样试验研究了近 2 0年锡山市甘露乡土壤表层 ( 0~ 2 0cm)中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趋势 ,并分析了土壤养分波动与国家政策、耕作方式、农业投入和单位面积农业纯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 长期的定位采样试验研究了近 2 0年锡山市甘露乡土壤表层 ( 0~ 2 0cm)中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化趋势 ,并分析了土壤养分波动与国家政策、耕作方式、农业投入和单位面积农业纯收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 :2 0年间土壤养分质量总体上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有机质呈现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 ,且与耕作措施的改变有密切关系。全氮和速效氮呈持续上升趋势 ,上升幅度大于 1 0 0 % ,与氮肥使用量不断上升密切相关。速效磷、速效钾呈持续下降趋势 ,与磷肥、钾肥使用过少有关。国家政策和耕作方式、种植制度对SNQI影响十分明显 ,标准农业投入与土壤养分质量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SNQI 驱动机理 太湖流域 典型区 时空变化 历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 被引量:37
4
作者 徐梦洁 葛向东 +2 位作者 张永勤 濮励杰 彭补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难点在于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可行性 ,由于长期连续的耕地性状数据难以获取 ,农业用地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往往属于定性描述而非定量化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将之划分为生态...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中的难点在于生态可持续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其可行性 ,由于长期连续的耕地性状数据难以获取 ,农业用地生态可持续性评价往往属于定性描述而非定量化的结果。本文提出了耕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将之划分为生态、经济和社会三个层次 ,建立了耕地类基本生产力模型和影子价格模型 ,对技术进步因素作了剔除 ,并根据苏州吴江市 1 987~ 1 997年的耕地利用状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 可持续评价 影子价格 基本生产力模型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时空分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海燕 濮励杰 +3 位作者 张健 朱明 赵艳 符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7-53,共7页
研究目的:将城镇建设用地和经济效益两者结合,对江苏省1998—2008年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局部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用地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区域差异统计分析(... 研究目的:将城镇建设用地和经济效益两者结合,对江苏省1998—2008年的城镇建设用地经济密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和局部空间关联性进行分析,以期为城镇用地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土地利用政策制定等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区域差异统计分析(变差系数、泰尔指数)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研究结果:自1998年以来江苏省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有所提高,存在南北分异特征,地区间差异不断降低;建设用地经济密度重心向西北转移;县市区层面建设用地经济密度分布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苏南地区主要表现为高值集聚,苏北地区表现为低值集聚。研究结论:区域差异统计分析与ESDA方法相结合能揭示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现状及演变的空间分异特征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城镇建设用地 经济密度 空间分析 空间自相关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典型地区土壤性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以江苏省锡山市为例 被引量:24
6
作者 韩书成 濮励杰 +3 位作者 陈凤 张彩云 张健 彭补拙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2-619,共8页
以锡山市为分析样区,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7个指标对旱地变为未利用地、水田变为菜地、水田变为旱地、水田变为林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等五种变化方式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 以锡山市为分析样区,对土壤pH、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7个指标对旱地变为未利用地、水田变为菜地、水田变为旱地、水田变为林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等五种变化方式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有显著影响,但不同变化方式对各指标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不同:(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和林地使土壤向酸化方向发展,土壤pH分别降低0.47、0.78和0.17;旱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土壤pH提高0.24和0.74;(2)水田变为未利用地、菜地和林地分别使有机质降低3.83、3.18和0.35 g kg-1;水田变为旱地、旱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有机质含量增加7.58和1.07 g kg-1;(3)旱地变为未利用地、水田变为菜地和未利用地分别使全氮降低0.31、0.08和0.11 g kg-1;水田变为旱地和林地分别使全氮提高0.41和0.04 g kg-1;(4)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使全磷有微小幅度的降低,降低量为0.01 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后不同程度地提高全磷含量,增加量分别为0.23、0.08、0.23和0.09 g kg-1;(5)旱地和水田变为未利用地分别使速效氮降低2.38和7.62 m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和林地分别使速效氮增加11.61、34.51和18.26 mg kg-1;(6)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使速效磷降低3.70 mg kg-1;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分别使速效磷增加45.16、7.54、40.55和10.94 mg kg-1;(7)旱地变为未利用地以及水田变为菜地、旱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均使速效钾含量有所增加,增加量分别为8.75、77.44、32.28、160.4和27.59 mg 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质 土地利用变化 长江三角洲 锡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人文驱动力初步研究——以无锡马山区为例 被引量:37
7
作者 王波 唐志刚 +1 位作者 濮励杰 彭补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6-91,共6页
本文以无锡马山区为例 ,围绕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变化发展趋势预测 ,人文驱动力因素分析 3个内容 ,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讨 ,并指出了相应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发展趋势 人文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存在问题及改革建议 被引量:46
8
作者 黄贤金 濮励杰 尚贵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2001年第4期2-6,共5页
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中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政策环境适应性、政府博弈行为以及政策运行的经济可行性等问题 ,提出 :1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和变化了的政策环境 ,实施有区域差异的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规范政府行为 ,... 分析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运行中存在着区域差异性、政策环境适应性、政府博弈行为以及政策运行的经济可行性等问题 ,提出 :1依据区域比较优势原则和变化了的政策环境 ,实施有区域差异的弹性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规范政府行为 ,减少政策运行中的博弈行为 ;3重建适应政策实施的农地产权制度 ;4建立建设项目耕地占用指标有偿转让制度 ,完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 ,提升耕地占用成本 ;5加强政策实施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和建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6改革土地复垦制度 ,推进农地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政策 建议 改革 中国 农地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滩涂围垦区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5
9
作者 朱凤武 徐彩瑶 +2 位作者 濮励杰 陈一铭 王小涵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77-83,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沿海围垦活动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研究方法:以江苏省东台围垦区为研究区,基于时空替代法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在60年的围垦开发活动影响下,(1)0—100 cm土壤TOC含量由0.764 g... 研究目的:分析沿海围垦活动下土壤碳氮磷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变化。研究方法:以江苏省东台围垦区为研究区,基于时空替代法进行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实验室分析。研究结果:在60年的围垦开发活动影响下,(1)0—100 cm土壤TOC含量由0.764 g/kg升至3.660 g/kg,TN含量从0.152 g/kg增至0.534 g/kg,TP含量由0.739 g/kg降至0.681 g/kg,而0—20 cm土壤中TOC、TN和TP含量分别从0.718 g/kg、0.127 g/kg和0.676 g/kg升至8.083 g/kg、1.052 g/kg和0.865 g/kg;(2)0—100 cm土壤C∶N先升高后降低,总体在6.797左右波动,C∶P由1.041升至5.082,N∶P从0.206增至0.752,0—20 cm土壤C∶N、C∶P和N∶P分别由5.581、1.052和0.188增至7.675、9.440和1.221;(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TOC和TN含量及C∶N、C∶P和N∶P的总体趋势均为林地>耕地>草地>光滩,土壤深度对TOC、TN和TP含量变化的影响及贡献率高于围垦年限和土地利用方式,围垦年限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TOC和TN含量产生极显著的高度影响效应,但对TP含量无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人类围垦活动促进滩涂土壤TOC和TN的积累,对TP的影响较小,围垦60年后的土壤碳氮含量仍低于全国和全球的平均水平,土壤有机质供肥状况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土壤生态 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 沿海滩涂湿地 围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张芳怡 邢元志 +1 位作者 濮励杰 彭补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8-103,共6页
以苏州市为例,利用1980年、1995年、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首先,对苏州市1980-1995年和1995-2005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定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服务价值,分别运用区域生... 以苏州市为例,利用1980年、1995年、2000年三期TM遥感影像解译图获取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首先,对苏州市1980-1995年和1995-2005年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定义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相对生态服务价值,分别运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生态贡献率,对研究时段内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导致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导土地利用变化类型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1980-2005年苏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下降,苏州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4609下降到0.4431,且下降速度越来越快。其中,导致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耕地向城乡建设用地的转变,促进苏州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类型是耕地向水域用地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环境效应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生态环境质量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地价形成的内在机理与博弈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秦兴龙 章波 +1 位作者 黄贤金 濮励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48,共5页
研究目的: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地价之间的压价恶性竞争,通过建立实证模型阐述工业地价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城市间的博弈过程,为促进该区域间的合理博弈和协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Delphi法,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工业地价形成的... 研究目的: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地价之间的压价恶性竞争,通过建立实证模型阐述工业地价形成的内在机理和城市间的博弈过程,为促进该区域间的合理博弈和协作提供参考。研究方法:Delphi法,相关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分析了工业地价形成的内在机理,并且构建了最优地价模型。研究结论: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路网密度、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协议出让土地面积所占比例是影响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工业地价形成的主要因素,并对工业地价形成的作用程度不同。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制定跨区域的国土规划、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构建新型土地税收体系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从非理性博弈过渡到理性博弈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地区 工业用地出让价格 博弈分析 实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重度盐碱地改良土壤盐渍化动态特征及预测 被引量:11
12
作者 解雪峰 濮励杰 +3 位作者 沈洪运 吴涛 朱明 黄思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04-1516,共13页
试验设置了对照处理(CK)、有机肥(OM)、聚丙烯酰胺+有机肥(PAM+OM)、秸秆覆盖+有机肥(SM+OM)、秸秆深埋+有机肥(BS+OM)和生物菌肥+有机肥(BM+OM)6个处理方式来探讨滨海盐碱地不同改良方式对土壤含盐量、pH、钠吸附比(SAR)和碱化度(ESP)... 试验设置了对照处理(CK)、有机肥(OM)、聚丙烯酰胺+有机肥(PAM+OM)、秸秆覆盖+有机肥(SM+OM)、秸秆深埋+有机肥(BS+OM)和生物菌肥+有机肥(BM+OM)6个处理方式来探讨滨海盐碱地不同改良方式对土壤含盐量、pH、钠吸附比(SAR)和碱化度(ESP)的影响,进而识别影响土壤盐渍化程度的主要因子,并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ulti-linear Regression,MLR)、BP神经网络模型(BP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和随机森林模型(Random Forest,RF)对滨海重度盐碱地改良背景下的土壤盐渍化参数进行模拟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各改良措施均能有效地降低表层土壤盐渍化水平,其中SM+OM处理对于土壤含盐量的抑制效果最好,而BM+OM处理则对于土壤碱分的抑制效果最好。改良过程中气象条件和土壤性质均对表层土壤盐渍化水平产生了显著影响。在模型预测中,随机森林模型对土壤含盐量、pH、SAR和ESP的综合预测精度明显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体现在随机森林模型具有较高决定系数(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和纳什系数(Nash-sutcliffe efficiency coefficient,NSE)和较低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参数 滨海盐碱地 动态预测 随机森林模型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农户土地投入行为差异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韩书成 谢永生 +1 位作者 郝明德 濮励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3-85,161,共4页
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农户的调查,从户主文化水平、年龄、非农率等方面对农户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和园地的投入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农户间不管是在土地投入结构还是投... 选择黄土高原沟壑区的典型代表-王东沟小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量农户的调查,从户主文化水平、年龄、非农率等方面对农户进行了分类,并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对耕地和园地的投入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农户间不管是在土地投入结构还是投入总量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说明不同类型农户对土地的投入偏好是不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投入 农户 王东沟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江苏省原锡山市为例 被引量:25
14
作者 罗昀 黄贤金 +1 位作者 濮励杰 周青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6-291,共6页
文章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原锡山市为例,分析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和集中化趋势,并着重通过构建灰色系统动态模型,预测了2005和2010年原锡山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由... 文章在分析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以原锡山市为例,分析了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和集中化趋势,并着重通过构建灰色系统动态模型,预测了2005和2010年原锡山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趋势,以及由此而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根据论文的研究,原锡山市土地利用结构将呈现农业用地非农化、农业用地质量退化以及区域土地利用效率难以快速提高、区域土地后备资源日趋匮乏等变化态势,据此,论文最后从适度保护农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合理协调农业用地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完善区域土地利用政策体系以及提高科学技术对于土地资源的替代率等几个方面提出推进研究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土地可持续利用 灰色系统动态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因素对房价的时效影响实证分析——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21
15
作者 胡晓添 濮励杰 +1 位作者 陈志刚 刘长胜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39,共4页
研究目的:测算选择的土地相关因素对房价在时间上的领先或滞后作用。研究方法:时差相关性方法。研究结果:南京市土地市场影响房价的因素中,土地单价与土地出让面积领先于房价,土地出让金、土地开发面积与政策法律法规滞后于房价。研究结... 研究目的:测算选择的土地相关因素对房价在时间上的领先或滞后作用。研究方法:时差相关性方法。研究结果:南京市土地市场影响房价的因素中,土地单价与土地出让面积领先于房价,土地出让金、土地开发面积与政策法律法规滞后于房价。研究结论:采用时差相关性分析的方法测算出南京市土地因素对房价领先或滞后的年限,最后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房价 时差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估及实践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浮 彭补拙 +1 位作者 濮励杰 周寅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9-539,共11页
参考FAO《FESLM :AnInternationalFrameworkForEvaluationSustainableLandManagement》 ,从“保持和提高生产率 ,降低生产风险 ,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和水质的退化 ,经济上可行性和社会可以接受”出发 ,选择 46个因素作为参评变... 参考FAO《FESLM :AnInternationalFrameworkForEvaluationSustainableLandManagement》 ,从“保持和提高生产率 ,降低生产风险 ,保护自然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和水质的退化 ,经济上可行性和社会可以接受”出发 ,选择 46个因素作为参评变量 ,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区域层次进行实证研究 ,提出土地可持续管理的障碍因素和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土地利用 可持续管理 评估指标 障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市级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初步研究——以江苏昆山市为例 被引量:24
17
作者 金雄兵 濮励杰 +1 位作者 罗昀 彭补拙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04-210,共7页
在分析县市级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根据其1994—2000年土地利用详查及变更资料,从土地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并采用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学的... 在分析县市级尺度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昆山市为例,根据其1994—2000年土地利用详查及变更资料,从土地利用现状入手,分析其土地利用的现状特征。并采用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学的空间格局的相关指数等具体指标,对昆山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给出了相关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市级尺度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被引量:44
18
作者 瞿忠琼 濮励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9,共5页
研究目的:研究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目标分析法、德尔斐法、AH P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的绩效通过城市土地结构配置效应、经济效应、公平配置效应体现,在这3大效应下又分6大目标和23个评... 研究目的:研究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实证分析。研究方法:目标分析法、德尔斐法、AH P法。研究结果:(1)城市土地供给制度的绩效通过城市土地结构配置效应、经济效应、公平配置效应体现,在这3大效应下又分6大目标和23个评价指标来综合反映;(2)南京的土地结构配置比较合理,经济效应较好,公平配置基本合理。研究结论:建议从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实行城市内部用地置换制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几方面调控南京市土地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土地供给制度 绩效 评价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分析的城市商业基准地价空间演变规律研究——以娄底市市区为例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静 李冬梅 +2 位作者 周强 张丽芳 濮励杰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1-66,共6页
研究目的:借助GIS分析方法对多时点商业基准地价空间变化开展研究,揭示区域城市商业地价空间变化特征与基本规律,探索变化规律的原因。研究方法:IDW空间插值,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论:(1)上升幅度区区段与其所在的商业用地级... 研究目的:借助GIS分析方法对多时点商业基准地价空间变化开展研究,揭示区域城市商业地价空间变化特征与基本规律,探索变化规律的原因。研究方法:IDW空间插值,主成分分析法,回归分析法。研究结论:(1)上升幅度区区段与其所在的商业用地级别基本呈正比,高幅度区在城区中心,商业地价变动幅度与距市中心距离高度敏感;(2)在商业地价的变化影响因素中,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起主要作用;(3)商业地价总体呈上涨的趋势,多中心商业格局趋势会加强,但不同区域各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评估 地价空间演变 IDW插值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土地利用分类比较 被引量:17
20
作者 吴亮 濮励杰 朱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7-80,F0003,共5页
研究目的:借鉴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经验,更好地服务国内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科学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日两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一级分类相似,二级分类差异较大;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结构更加简明严谨,可操作性更强... 研究目的:借鉴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经验,更好地服务国内土地资源管理和土地科学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中日两国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一级分类相似,二级分类差异较大;日本土地利用分类结构更加简明严谨,可操作性更强。研究结论:可借鉴日本经验并结合中国国情,适当调整优化《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并设立跨专业跨部门的专门研究机构开展土地利用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比较 中国 日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